靳海玲
摘要:世界上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中學美術中,美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它既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在生活和大自然中獲取。在中學美術教育中,應順應時代潮流,并與其自身的認識層次相適應,在正確的教學方法下,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認識和鑒賞,最終實現(xiàn)創(chuàng)造美的這一境界,從而提高中學的審美教育作用。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要與審美教育緊密相連,因而與其他科目相比,更能體現(xiàn)出美學教育的優(yōu)越性。本文著重闡述了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對美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關鍵詞:中學美術;審美教育;策略
前言
人對事物的判斷和把握,都是一種審美觀,唯有具備了審美性,方能與自身美學理念相統(tǒng)一,從而實現(xiàn)對世界的“美”創(chuàng)作。假如沒有審美標準,就會分辨不出美和丑,更無法在美中創(chuàng)作。因此,在中學美術中進行美學教育非常必要,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性,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審美性。美術老師要從自己的衣著上,注意自己的穿著,給自己的孩子們樹立一個好的表率。在實踐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在使學員在掌握美術的基礎上,在培養(yǎng)其審美意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其對美術的欣賞。
一、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美術教學是實現(xiàn)中學生審美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它在中學階段扮演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
第一,加強對中學美術美學的培養(yǎng)。審美教育在不知不覺中對人類產(chǎn)生了影響。生活中到處都有美麗的事物,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感覺和欣賞,中學時期正值身心發(fā)展的時期,處于從少年到青年的轉型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較高的靈活性,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美術知識與技巧培訓,這對他們的審美修養(yǎng)和審美感受能力都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
第二,從美術美學的角度對中學生進行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對中學美術的培養(yǎng),可以增強中學生辨別真、善、美、惡、丑的本領,培養(yǎng)其高尚的人格品質,促進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性。
第三,在中學進行美術美學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在人類的發(fā)展過程中,美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除繪畫、雕刻等觀賞美術品,其自身也是純粹的美術品,在很多方面,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與美術品息息相關。比如現(xiàn)代建筑,雕塑,室內(nèi)裝飾,現(xiàn)代工業(yè),現(xiàn)代商業(yè),服裝設計等,都是與美術息息相關的。
在美術教學中,可以將“校園小文化”和“大社會文化”有機地融合起來。將美術教學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可以從教室黑板報、班級布置圣誕聯(lián)歡活動、元旦文藝匯演的服飾等方面入手。
二、審美教育在中學美術課堂中的教學策略
1.合理的增加美術教學活動
在美術教育中,美術教育要營造一個相對放松和愉快的學習氛圍,組織教學,組織美術欣賞,通過對美術活動的具體目的與方法進行細致的策劃與剖析,使得課堂氣氛具有較強的美術性,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出了一種美學觀念,從而提高了審美教育的成效。比如,在緬甸美術方面,老師可以給同學們放幾首帶有緬甸風格的歌曲和緬甸的小插曲,并創(chuàng)造出適合的情景,同時,適當?shù)闹笇瑢W們學習緬甸的油畫、建筑等具有典型意義的物件,并向同學們呈現(xiàn)當?shù)氐奶攸c,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更好地理解,從而增加課堂上的趣味。在美術教育中,美術教育要引導學生通過對美學體驗的不斷累積,從而提高其美學觀念和美術水準。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要精心策劃美術課程,選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把美術的內(nèi)涵與價值傳遞到同學們的心中,使他們認識到美術的真正含義,例如,通過對社會現(xiàn)實、大自然的美麗、對人物個性的剖析,使同學們能夠從美術中的顏色和意象中發(fā)掘美,從而達到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觀的目的。
2.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水平
中學美術教育并非讓每個人都學習繪畫,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和審美意識。所以,美術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美術的培養(yǎng),提高其審美水平,培養(yǎng)其良好的美術素養(yǎng)。目前的美術教科書里,有一些是比較抽象的,還有一些是非常生動的東西,還有一些是關于中國和外國的一些建筑和雕刻,然而,由于受學生的審美觀水平的制約,他們對美術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所以美術老師要指導他們?nèi)炭茣械拿佬g進行剖析,把它們的美表達出來,使同學們了解美術的美感表現(xiàn)在哪里,并透過美術作品的表現(xiàn)來發(fā)掘美術的內(nèi)在實質,并從中體會到作品的美。另外,隨著新一輪的新課改,中學美術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并不單單要把繪畫技術教到他們的身上,同時要注意美術教學中的思想感情,實現(xiàn)審美與美術知識的結合,從而提高美術的整體美術素質。
3.引導學生正確評論美術作品
許多美術老師都覺得,批評美術并不是美術教育的一部分,而是美術評論家們自己的事,老師們覺得,只要能按時上課,按時做好功課,就能確保自己的教學質量。學生們在觀看美術時會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而中學生本身就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和認識,對美術也有自己的看法。美術老師要讓他們在教室里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對作品的不斷評價,提高他們的審美觀水平。比如老師讓同學們在課上欣賞《清明上河圖》,老師就讓他們在教室里暢所欲言,把他們的觀點和意見匯總起來,在點評的時候,中學生們可以更好地更好地理解這張圖的創(chuàng)造者,同時也會對這張圖的主人有所耳聞,包括他的生活閱歷,以及對他的評價,同時,也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北宋盛世景象的發(fā)展狀況,使同學們在提升自己的審美水平的基礎上,也可以使我們的學生對我們的歷史進行學習。
4.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方法
在中學進行美學教學,其終極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審美教育和創(chuàng)造性。在美術教育中,美術教育應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教育、創(chuàng)造精神,從而促進美術教育的發(fā)展。在美術教育實踐中,要重視培養(yǎng)審美與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美術的思考水平,并對其進行恰當?shù)闹笇?,使其與自己的學習技能相適應。在油畫中,想象力尤為突出,把看不見的事物變成一種意象,把看得見的事物想象成看不見的事物,所以,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要針對具體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指導,培養(yǎng)其思維的發(fā)散性和想象力,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美術的素質,從而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美術素質的目的。在美術教育中,老師也要培養(yǎng)他們較強的美術素養(yǎng),教會他們運用構圖、色彩等美術基礎知識,指導他們細心地去看日常的事物,從而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
結語
總之,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要適時地進行思想觀念的更新和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在實踐中,審美教育對中學生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實踐中,應采用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培養(yǎng)美,欣賞美,創(chuàng)作美,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月華.淺談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中國文藝家,2020(09):129-130.
[2]崔芳.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新課程,2020(23):227.
[3]汪德善.論學科間美育的橫向聯(lián)系與施教[J].中國美術教育,1994(2).
[4]錢初禧.有關美術教育的新思考[J].中國美術教育,2003(3).
[5]張永貴.關于審美教育的幾點認識[J].藝海,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