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俊
目標就是旗幟,目標就是方向。在正確目標引領下開展工作,才能增強工作的有效性、時效性,教育教學工作也是一樣。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四個關鍵要素,彼此密切關聯(lián),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課程系統(tǒng),而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它在教學諸因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精準定位決定著課堂效率的高低和教學質量的好壞。關于教學目標的精準定位,我認為應緊扣以下三個原則:
一、以標為綱,確立學段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是由國家教育部門頒布的關于教育教學各方面指導的綱領性文件,它對教材的編寫、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及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各個方面都有詳細的說明和指導,是各種教育活動開展的依據。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是螺旋式提升,是有梯度的成長,不同階段應達成的目標,課程標準有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如“默讀”這一語文素養(yǎng)的落實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各學段,但各學段的側重點各不相同。一二年級的要求是:“學習默讀?!比昙壍囊笫牵骸袄^續(xù)學習默讀,能夠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彼哪昙壍囊笫牵骸皩W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蔽迥昙壍囊乔螅骸凹訌娔x速度的訓練,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讀速度,將默讀與理解、思考的訓練進行有機的結合。”六年級的要求是:“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蓖瑯邮悄x任務的落實,在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年級的要求是有差異的。因此,確立合理的學段目標,必須以課程標準為綱,不能想當然的拔高或降低,拔高要求,違背教育規(guī)律,加重學生負擔;降低要求,造成學習目標的錯位,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二、以本為基,確立單元目標
語文教科書即課本,是國家教育部門為實現(xiàn)《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的各項語文要素目標而組織相關人員編寫的,是實施教育教學的載體。要實現(xiàn)諸多語文要素的落實,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編者就把不同的語文要素安排到相應的學段、年級、冊次、版塊,既考慮了不同學段、不同冊次之間的縱向聯(lián)系,體現(xiàn)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發(fā)展梯度,又加強了知識內容的橫向聯(lián)系,使各板塊內容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發(fā)展。
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習作表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還應通過文質兼美的文章,對學生進行真、善、美的教育,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進而提升綜合素養(yǎng),這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或者說是共性目標。
部編教材通過“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這樣的編排體系更有利于單元目標的精準定位。表達同一“人文主題”的文章編排在一起來共同落實特定的語文要素(特定目標),這樣的編排讓單元目標的設定更明晰,即由共性目標和特定目標構成,使學習任務進一步明確,訓練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就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單元目標設定來說,首先要確定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古詩、想象詩句描繪的情景、體會文中的童真童趣和表達等共性目標,同時還要確定兩個特定的目標:“閱讀方面是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表達方面是把一件事的重點部分寫具體?!边@些目標如何落實,需要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再進行合理安排。這樣確定的教學目標既有共性又有針對性,兼顧整體和重點,讓目標更明確,思路更清晰,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實施和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
三、以生為主,確定課時目標
課堂的主人是學生,這就決定了課堂教學的重點要以學生為中心,因此設計課時目標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學情包括家庭構成、自身素養(yǎng)、已有知識儲備等方面),要對學情做到胸有成竹,在學生學情方面可以把學生分為“三六九”,如態(tài)度端正,學習能力強的有哪幾個?聰明而不太認真的有哪幾個?自律性差,家長不太重視的有哪幾個?…… 在大量詳實材料基礎上,再精準確定課時教學目標。當然班級授課的局限導致教師會遇到這種情況:有的學生一點就會,甚至能做到“無師自通”,而有些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學習困難生無法在課堂上完成既定學習目標。面對學情不同造成的眾口難調局面,課時目標就應該基于整體學情而定目標,要照顧大多數,不能因為少數而降低教學目標,以此實現(xiàn)教學整體推進的目標,只有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才才能實現(xiàn)讓學生一課一得,讓學生在已有基礎上提升進步。
教學目標的價值不僅僅是表示學生對知識學習應該達到的程度,它同時也在指導著教師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利用什么樣的素材,學生需要采取什么樣的行為,從而才能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的目標。可見,教學目標對整個教學活動起到引領、指導作用,因此教師要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精準確定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目標才是有效的、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