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蕾
摘要:青春的悸動和成長的壓力使得中職生成為了這個社會上心理問題發(fā)生率較高的一個群體。若未能得到很好的紓解,不僅會給學生帶來無盡的傷害,也會給中職教育的發(fā)展蒙上一層陰影。本文就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就體驗式教學的基本內涵和應用價值進行了探討,立足于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提出了情景體驗式教學的實踐方略。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進程當中,要從經驗的傳遞向體驗的獲得逐步的遷移,通過情景的常設、感悟的分享以及體驗的反思來加以推動,在提升中職心理健康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情景體驗式;心理健康;中職
新時期以來,中職教育作為職業(yè)教育的中堅得到了長遠的發(fā)展。它為各行業(yè)輸送了大量的基礎性專業(yè)人才,成為了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人才引擎。不可忽視的是,中職生雖大都已經成年但稚氣未脫,身上仍留有青春期的影子,對友情、愛情、親情不能很多好地認知。與此同時,部分中職生面臨越來越嚴苛的就業(yè)環(huán)境及日益嚴格的崗位技術要求,繼續(xù)深造的機會和平穩(wěn)就業(yè)的機會同樣渺茫,導致其在反復的思考中經常性的過敏、緊張。這些心理問題的若未能得到很好的疏導,極容易被放大后而激化。基于此,中職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當中,要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通過理念的更新、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平臺的更新,借心理健康之力來提升中職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推動中職教育的更好發(fā)展。此次研究當中,以某中職學校為例,就心理健康教學當中的情景體驗式教學的實踐進行深入的探討。
1情景體驗式教學的基本內涵和應用價值
中職心理教育是中職課程當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以學生的心理問題引導和心理素質提升為導向,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加以實施??v觀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呈現(xiàn)出了兩大特征。一是,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十分注重對于學生心理知識的傳導,希望借助知識的遷移來有效提升學生的環(huán)境適應力、情緒控制力以及自我約束力等。二是,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干預多是以活動的實施為載體,借助這些活動來讓學生知曉自身所保有的心理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降解。這一教學方式強調的是經驗的借鑒,而不是體驗的獲取。供需的顛倒和策略的失位導致中職心理課程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進程當中,情景體驗式教學被引入其中。情景體驗式教學的實質,是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實際經歷和體驗獲得相應的知識。體驗式教學往往通過教學場景的設定,使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去,從而提高知識的實踐能力和獲取能力。在這一框架下,教師也由最初的知識保管者和經驗的總結者,轉化為場景的創(chuàng)設者和體驗的引領者。體驗式教育的出現(xiàn)極大地豐富了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選擇,有效改變了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內單一而又流于說教的專業(yè)教育模式。
2情景體驗式教學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踐中的策略
2.1搞好情景創(chuàng)設
情景是情景體驗教學的發(fā)端,好的情景是情景體驗式教學成功的一半。情景式體驗的實踐當中,要將搞好情景的創(chuàng)設作為重要的實踐導向,在充分挖掘學生潛力的基礎之上,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造出情景,讓學生在“真情景”當中獲得體驗,進而有效地紓解心理問題,激發(fā)自身的潛能。如:在情景體驗式教學當中,首先設置了一個情景,以索要”生活費“為情景,展創(chuàng)設。在實施之初,由學生本色出演來索要生活費;而后將角色互換,由學生扮演父親的角色來進行。通過學生對角色的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讓扮演者講述自己的心理感覺。以此來讓學生學會和家長的溝通,并體會到家長的艱辛。
2.2重視感悟分享
學生的心理成長當中,分享是一個重要的通道。通過心理的分享不僅有利于心理問題的解決,更能夠實現(xiàn)心理獲得的升華。心理課程教學在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之后,要能夠基于學生的獲得為學生創(chuàng)設體驗分享的平臺,促使學生將體驗活動中的直接體驗升華為認知層面的思想觀念,為學生心理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發(fā)展的基礎。如:一些自卑的學生在張揚個性和展現(xiàn)自我之后會獲得短暫意義上的行為修正,自身的自信心能夠得到較大的提升。但這一提升的穩(wěn)固性并不高,極易在思想的墮化當中重歸舊途。因此,要使其在獲得積極體驗的同時,展開對內成因的分析和交流,這不僅能夠使自卑的學生獲得更為客觀、深刻的認知,也會在共同的呵護下讓其獲得更大的提升之力。
2.3加強體驗反思
反思是獲取進步的捷徑。若想要情景式體驗教育能夠受到好的效果,需將反思有效地融入到課程的實施版塊當中,這樣學生才能夠實現(xiàn)對經驗獲得的舉一反三,真正地獲得心理的成長之力。如:在“易怒”體驗式教學之后,可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將這樣的情緒記錄下來,并對“易怒”展開分析,通過情景的再解構和自我的再解讀、自我的再驗證來有效地將課中體驗延伸到生活中來,逐步地實現(xiàn)對“易怒”心理問題的解決。而對這一不良情緒的有效解決,將會使學生獲得方法論上的提升,有利于實現(xiàn)對過敏、緊張等不良情緒的科學消解。
3結束語
關注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是踐行新時期中職教育方針和課程改革的重要行動策略,對中職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和健康心理的獲得有著積極的意義。筆者所在的中職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引入了情景體驗式教育這一模式。經過了為期半年的探索,以搞好情景創(chuàng)設、重視感悟分享、加強體驗反思等為實踐路徑,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課程的實踐體系,并在這一體系的踐行下,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體驗式教學實施前的問題學生由91人下降到體驗式教育實施后的78人,占比也由最初的23.12%下降到19.8%。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紓解,也間接地提升了中職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這一教學模式可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進行深度推動。
參考文獻:
[1]曹衛(wèi).體驗式教學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價值分析[J].才智,2020(27):99-101.
[2]黃群英.從“創(chuàng)設情境”到“自主體驗”——中職心理健康“情境-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引導的探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9(24):66-69.
[3]史立.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 促成健康心理素質——中職心理健康教學策略探索[J].考試周刊,2019(30):31.
[4]劉小芳.體驗式教學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應用分析[J].新校園(中旬),2017(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