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美玲 周振中
學校德育教育是21世紀提高全民政治素質,樹立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途徑,德育教育怎樣與學科教學有效相融合,是一項具有長久性、實效性的課題。目前中小學德育教育存在內容空洞,學法陳舊,成效不顯著等諸多問題,一直是困擾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老大難,怎樣將德育教育落地是一項值得教育工作者探究實踐的問題。
語文學科是母語學科,作為中小學的重點必修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有其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更好的將學科教學與德育教育相融合,而作文教學占據(jù)著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長期以來存在教學方法陳舊,學生寫作興趣不濃,習作空洞無感情等特點?!暗氯跀?shù)理,知行合一”的德育教學理論很好的彌補了作文難教難學的不足,該模式旨在通過大數(shù)據(jù)的方式挖掘和整理各種數(shù)據(jù)、道理,提高德育教育的說服力、感染力,為學生滲透“孝”“誠”“愛”等方面的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以“德”再來促“寫”,這樣克服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和德育教學的內容空洞、情感枯燥的不足,把模糊化、概念化的教學變得有感染力和趣味性。
一、進行課外拓展,把情境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
1.讀寫結合的改革
“讀書有三到,謂,眼到,心到,手到?!边呑x邊摘抄邊感悟,有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感知社會,這樣能把讀到的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在課外閱讀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寫好讀書卡,可摘抄句子、片段,概括主要內容和寫心得體會。平時在讀報紙雜志時,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文章和資料,及時的剪下分門別類的貼在準備的本子上,也是一種很好的積累方式。
2.日記方式的改革
日記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很好的積累寫作素材,同時也能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傳統(tǒng)習慣認為日記只要寫就行了,沒有什么要求或方法,而學生的日記也普遍存在記流水賬的現(xiàn)象。在“德融數(shù)理”德育模式下,我們可嘗試有目的,有方法的指導學生寫日記。讓學生明確寫日記的目的,指導學生什么可以寫,然后交給他們一些寫日記的方法。如寫人物可以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寫景物可以按照一定順序,并在日記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感悟等。
二、豐富實踐活動,感受“數(shù)”“理”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德融數(shù)理”新德育模式是以德為魂,以數(shù)為理,運用大數(shù)據(jù)思維,將情感知識實踐教育有機融合完成,價值觀的追問判斷和踐行。在這一模式下,運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習作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1.參與科學實踐
有趣的科學實驗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意識,參與實驗學生的寫作就會產生主動性,對實踐現(xiàn)象進行觀察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可以使習作的內容更加充實,情感更加真摯。例如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是以觀察為主題,可以讓學生提前一周生豆芽或蒜苗,同時進行觀察記錄,再來完成習作,就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2.指導活動實踐
著名教師張化萬在《我的語文人生》中寫到“把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帶到課堂,讓玩激活學生觀察、說話、思維和表達的潛能,是被實踐證明的,讓學生樂于作文的好方法?!庇螒?、活動是學生最喜歡的,通過有目的的游戲活動,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快樂。結合學校、班級開展的各種活動,如詩歌朗誦、演講比賽、趣味運動會等內容,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有意觀察,強化體驗,從中積累真情實感,這是對活動的積累,也能鍛煉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積累寫作素材,學生寫這類習作時就不在無話可說。
3.豐富情感體驗
真實的情感是作文的靈魂,也是德育的根本。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指出“要讓學生寫真話,實話,心里話?!鄙铙w驗越真實,文章就越能打動人。例如利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與父母互換角色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父母的不易,在此基礎上完成習作,效果更好。
三、改變傳統(tǒng)批改方式,對習作和德育教育及時進行反饋提高
1.自批自改
學生完成習作后,靜下心來朗讀自己的習作,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進行自批自改。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標點、字詞、句子甚至文章的框架、內容進行修改,這不光是對習作的修改,更是一種反思,一種對知識的內化。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是最不喜歡修改自己的文章的。如何才能讓他們主動修改自己的習作呢?我的辦法是通過讓學生互相評改作文,達到逼學生上梁山的目的——先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
如今的學生好勝心比較強,生怕別人尤其是同學說自己不行;你要他挑別人的文章的毛病,他從頭到腳都是勁。就指導學生互評作文的情況分析,幾乎是所有的同學都具有比較準確的發(fā)現(xiàn)別人的作文的毛病的能力,即使是自己作文成績一塌糊涂的人也不例外,這就是所謂的旁觀者清吧。把學生逼上梁山,學生為了讓同學少挑或挑不出自己作文的毛病來,寫完作文后,自己的文章必須修改一兩遍,這樣教師的目的就達到了。
2.互批互改
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組內進行互相批改,首先對習作進行朗讀,然后大家共同指出一篇習作的優(yōu)點,并對不足之處,共同探討。同學之間通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3.面批面改
教師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個例的問題,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種指導是點對點的交流,是有針對性的,學生的習作水平也會有質的飛躍。
德育教育不應該是空頭支票,不應該是紙上談兵,應該與各個學科相融合。同時需要教師、家長參與其中,通過學科之間、家校之間強大的合力促使學生高尚道德的形成?!暗氯跀?shù)理,知行合一”與作文教學相融合的探索也有很長的路要走,更需要不斷的改進。希望更多的同仁參與到教育教學方法探究的路上,讓我們努力尋找和諧共贏的教育教學方法,共同開創(chuàng)教育教學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