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美丞,李 俊,蔡 滔,王 震,祝 愿,賴 飛,王藝蓉,王 志
(貴州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04)
茶葉中的糖類物質含量占干物質的20%~25%,除構成細胞壁的纖維素、木質素、果膠質外,還有部分游離糖、結合態(tài)糖脂、蛋白糖等多糖,是茶葉中三大自然物質之一。茶葉中可溶性糖類中主要單糖是阿拉伯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及甘露糖等,含量為0.1%~1.0%,雙糖有蔗糖、麥芽糖,三糖有棉子糖[1-2]。茶葉中可溶性糖是茶葉甜味成分之一,成品茶中可溶性總糖的含量因地區(qū)、品種、茶類不同的制茶技術而異,采摘鮮葉的老嫩度不同,含糖量也不同[3-5]。例如,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茶葉中糖類的存在與轉化對成品茶的香氣、滋味、湯色等都有直接的影響,加工過程中糖類的分解縮合反應不斷進行,糖含量為動態(tài)變化,而且不同的加工工藝內在的化學反應不同,糖的變化也不同[6-8]。因此,檢測茶葉中可溶性糖成分至關重要。
目前,可溶性糖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比色法、紅外檢測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和毛細管電泳法[9-15]。薄層色譜法和酶法適用范圍不廣,而高效液相色譜結合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LSD)或示差折光檢測器(Refractive Ⅰndex Detector,RⅠD)在可溶性糖檢測中應用較廣[16-19];但在分離多種糖組分方面仍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到多組分分離度的影響[20-23]。當前方法僅側重于少數單糖的定量分析,茶葉中多種可溶性糖的同時檢測缺少統(tǒng)一的提取和分析方法。鑒于茶葉可溶性糖在茶葉品質和茶樹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建立茶葉中多種可溶性糖同時檢測方法,有利于進一步推進茶葉品質研究工作。
氣相色譜法由于色譜分離效果較好,且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較為穩(wěn)定和普遍,是同時檢測茶葉多種可溶性糖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克服當前方法分離度不夠、物質成分單一、方法穩(wěn)定性差等系列問題[24-28]。
茶葉樣品采購于市場,選擇不少于200 g茶葉經粉碎機粉碎,過60目篩,制成茶葉粉末樣品。
5種可溶性糖標準品:果糖(CAS號:7660-25-5)、葡萄糖(CAS號:50-99-7)、山梨糖醇(CAS號:50-70-4)、肌糖(CAS號:87-89-8)、蔗糖(CAS號:57-50-1),含量均≥99.0%。乙腈(CAS號:75-05-8,色譜純,美國天地);吡啶(CAS號:110-86-1,分析純,國藥集團,需經過重蒸后使用);N,O-雙(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CAS號:25561-30-2,含量≥99.0%,國藥集團);甲氧胺鹽酸鹽(CAS號:593-56-6,含量≥98.5%,國藥集團);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CAS號:1464-44-4,含量≥99.0%,國藥集團)。
7890B氣相色譜儀,安捷倫,配有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AL-104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
提?。悍Q量0.200 0 g茶葉粉末樣品于10 mL玻璃離心管中,加入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內標溶液和10 mL的1∶1(V∶V)的乙腈水溶液,振蕩提取30 min,4 000 r·min-1下離心10 min,取0.5 mL上清液轉移到新的1.5 mL離心管中,用氮氣吹干,待衍生。
衍生化:氮氣吹干后的樣液中加入350 μL甲氧胺鹽酸鹽溶液,80 ℃水浴30 min,放置室溫冷卻,然后再加入150 μL的N,O-雙(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80 ℃水浴60 min,室溫靜置1 h,再次離心后取上清液經氣相色譜分析。
色譜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HP-5)石英毛細管柱(60 m×250 μm,0.25 μm);進樣口溫度:280 ℃;檢測器溫度:280 ℃;色譜柱程序升溫:80 ℃保持2 min,然后以5 ℃·min-1程序升溫至240 ℃,保持5 min,再以10 ℃·min-1的速度上升至300 ℃,保持15 min;載氣:氮氣,純度≥99.999%,流速:20 mL·min-1;燃氣:氫氣,純度≥99.999%,流速:40 mL·min-1;助燃氣:空氣,純度≥99.999%,流速:400 mL·min-1;進樣量:1.0 μL;分流比:20∶ 1,3.0 min后打開分流閥和隔墊吹掃閥。
標準儲備溶液配制:分別準確稱取5種水溶性標準物質(精確至0.000 2 g),用乙腈水溶液(1∶1,V∶V)配置成可溶性糖標準儲備溶液(果糖10 mg·mL-1;葡 萄 糖 20 mg·mL-1; 山 梨 糖 醇 4 mg·mL-1; 肌 糖4 mg·mL-1;蔗糖 40 mg·mL-1),0 ~ 4 ℃避光保存。
混合標準溶液配制:準確吸取一定量的5種可溶性糖標準儲備溶液于同一25 mL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至刻度,配制成5個不同濃度的混合標準溶液(果糖 5 ~ 1 000 mg·L-1; 葡 萄 糖 10 ~ 2 000 mg·L-1; 山梨糖醇 2 ~ 400 mg·L-1;肌糖 2 ~ 400 mg·L-1;蔗糖20 ~ 4 000 mg·L-1),0 ~ 4 ℃避光保存。
內標溶液:選擇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作為內標,準確量取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精確至0.000 2 g),乙腈水溶液(1∶1,V∶V)配置成10 mg·mL-1的內標溶液,0~4 ℃避保存光。
標準曲線配制:分別吸取0.5 mL 5個濃度的可溶性糖混合標準溶液于1.5 mL離心管中,各加入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內標溶液混勻。按1.3進行衍生化處理后經氣相色譜分析。
通過可溶性糖添加回收率考察2種樣品中目標物的提取方式(超聲與振蕩)在不同提取時間下的提取效率。具體步驟為稱取0.200 0 g茶葉粉末樣品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糖標準溶液,加入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內標溶液和10 mL的的乙腈水溶液(1∶1,V∶V),分別用超聲和振蕩提取10 min、20 min、30 min,4 000 r·min-1下離心10 min,取0.5 mL上清液轉移到新的1.5 mL離心管中,用氮氣吹干,衍生后經氣相色譜分析,每組進行3次平行實驗。
結果表明,隨時間增加,目標物提取效果越好,其中30 min的提取時間對目標物的提取效果最好,回收率在75%~120%。超聲和振蕩的提取效果幾乎無差別,但由于超聲提取重現(xiàn)性較差,且綜合超聲提取具有噪聲大的弱點,選擇振蕩提取作為本方法的提取方式。
在提取條件確定后,本實驗嘗試利用C18固相萃取柱凈化提取液,以減少樣品中雜質對目標峰的干擾,進一步提高色譜柱的柱效。通過比較未凈化與C18固相萃取小柱凈化后的色譜圖信噪比及雜質干擾情況,結果表明2種方法試驗后的目標物峰都沒有被干擾,相應的信噪比差異不大,表明C18固相萃取小柱的凈化效果并不明顯。故不考慮凈化,這樣能夠節(jié)省分析時間、簡化分析步驟、提高分析效率和節(jié)省實驗經費。
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具有高靈敏度且能夠檢測出大部分含碳有機物,相較于質譜檢測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更為穩(wěn)定和普及,且線性范圍大,可克服當前方法分離度不夠、物質成分單一、方法穩(wěn)定性差等問題。因此,采用氫火焰離子化(Lame Ⅰonization Detector,F(xiàn)ⅠD)檢測器作為本實驗的檢測器。
為分離目標物和干擾雜質,保證分析的靈敏度,通過調整程序升溫條件,將出鋒時間控制在60 min內,盡量使干擾分離;采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HP-5)石英毛細管柱(60 m×250 μm,0.25 μm)對5種可溶性糖進行分離,獲得的樣品色譜圖見圖1。
采用內標法定量,以標準物質峰面積與內標物峰面積的比值為縱坐標(Y),以標準物質的量與內標量的比值為橫坐標(X)構建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及相關系數(R2),標準曲線、回歸方程和相關系數(R2)見表1。從表1可知,5種可溶性糖的標準曲線線性較好,相關系數R2均大于0.999。
表1 茶葉中5種可溶性糖工作曲線表
在樣品中添加一定量的可溶性糖,按照上述前處理進行提取和衍生化后上機檢測。檢測限按照儀器噪音的3倍與標準曲線回歸方程中的斜率的比值確定。
5種可溶性糖在茶葉中的回收率在81.74%~100.55%,相對標準偏差在2.04%~9.49%,檢測限在9.5~12.2 ng·mL-1,說明本方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方法可靠;能夠準確檢測出茶葉中5種可溶性糖的含量。具體回收率、相對標準偏差和檢測限見表2。
表2 方法檢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表(n=5)
采用本方法對4種不同類型的茶葉(抹茶、紅茶、白茶、綠茶)進行檢測分析,結果見表3。實際樣品檢測中,5種可溶性糖均有檢出。果糖、葡萄糖在抹茶中含量最高,紅茶和白茶次之,綠茶中最低;山梨糖醇和肌糖在抹茶、紅茶和白茶中的含量明顯高于綠茶;蔗糖在抹茶和綠茶中的含量明顯高于紅茶和綠茶。
表3 不同類型茶葉可溶性糖含量表
本文通過實驗建立了一種基于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法測定茶葉中5種可溶性糖的檢測方法,方法回收率較高,精密度較好,能夠實現(xiàn)茶葉中5種可溶性糖的同步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