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紅
【摘要】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思政課中進行黨史教育形式呆板,效果不佳。因此,設法打造課內課外相聯(lián)系、教學實踐相銜接的行走的思政課,將思政小課堂拓展為社會大課堂,變枯燥生硬為生動有趣,增強思政課親和力和實踐性,讓思政課走起來、動起來,對黨史學習教育尤為重要。
【關鍵詞】思政課;實踐;黨史教育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它是關系著為黨的千秋偉業(yè)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課程。黨的歷史是最生動的教科書,也是思政課的重要內容。
思政課僅靠大量的理論講解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將思政課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思政課教師應拓展課堂思路,鼓勵把社會調研、社會公益、外出參觀等實踐活動與理論講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并學會用理論來指導實踐、規(guī)范實踐。講好思政課,不僅要講好作為“奮斗史”的黨史本身,還應轉變傳統(tǒng)方式,結合不同的實踐活動,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滲透黨史教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學生中走深走實、入腦入心。
一、組織校外實踐活動學黨史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坐在教室里是學不好思政課的,更學不好黨史?!按笏颊n”要跟實踐相結合,因此,學校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黨史學習教育。
我校一直都有開設國防安全教育課程,對初一新生進行國防教育。意在將國防教育融入黨史學習中,增強學生國防意識和愛國意識,培養(yǎng)堅忍不拔的意志,強健體魄,振奮民族精神。在疫情之前,學校每年都組織初一新生到黃埔少年軍校進行為期四到五天的國防教育,學生在這段時間里與教官同吃同住同訓練,在嚴肅、艱苦的軍訓中磨練了意志,更加深了對黨、對軍人的認識。此時,軍訓基地就是學生學習黨史的大課堂。
除了國防教育,學校還可以充分挖掘本地資源,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學黨史、知黨史。2020年12月,集思想教育、文化交流與便民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獵德街“獵德人家”正式揭牌運營,我校充分利用地理環(huán)境的便利,及時組織了“中國夢·獵德情”主題活動。期間,300多名師生、家長走進獵德人家的村史館,詳細了解獵德過去的故事。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們深深的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獵德村從農村到城市、從耕田到耕樓的巨大變化,我們用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天河區(qū)“學史力行,天河爭先”主題宣教活動,切切實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此外,組織校外紅色研學活動也是學黨史的有效途徑。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我校組織全體師生到花都融創(chuàng)樂園開展以“跟隨阿良足跡,見證長征壯舉”為主題的研學活動。通過觀看5D紅色電影《阿良的長征》,學生身臨其境與劇中人物一起體驗長征的艱難險阻,感受槍林彈雨、炮火沖天的戰(zhàn)爭場面,體驗紅軍戰(zhàn)士不怕犧牲、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愛國愛黨的民族精神,在研學活動中學黨史。
二、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感黨恩
為了深入落實“雙減”政策,切實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真正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非常有必要。思政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它既是理論教育課,又是社會實踐課,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tǒng)一。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必須針對思政課的特點,既要考慮作業(yè)負擔,也要考慮作業(yè)效果。
烏申斯基曾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志力。在剛過去的寒假,我校初三年級針對“雙減”政策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布置以下寒假作業(yè):了解黨的政策,關心國家發(fā)展,關注時政新聞,每天觀看新聞,疫情允許條件下可適當走動了解社會身邊大事,自選感興趣的重大新聞寫評論。這種自選式的實踐性的思政課假期作業(yè),打破過往做題刷題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新鮮感,學生以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從而發(fā)揮其學習潛能。
一位老家在山西的男生對這個寒假特別有感觸,在寒假作業(yè)中特別選取了一篇“習近平山西考察看望慰問受災群眾”的新聞報道。山西在2021年底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jié)前親自實地了解山西災后恢復重建等情況,關心災情對老百姓生活造成的影響。這一新聞讓這位山西男生特別感動,在他的時政評論中特別提到:在政治書上學習過“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其實內心并沒有太多真實感受。但這次習主席親自考察山西老家,看望當?shù)厥転娜罕姡屗羁谈惺艿近h在任何時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黨員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特別感恩黨,立志以后也要加入共產黨,為國家和人民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事實證明,思政課教師通過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采取創(chuàng)新靈活的方式引導學生關心國家,感恩黨的領導,黨史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三、發(fā)揮校園文化魅力跟黨走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陣地,學校教育在學生身心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思政課學習,不應該只著眼課本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應該充分挖掘并利用本校文化資源,助推思政教育、黨史教育的校園文化活動,優(yōu)化思政工作的效果。我校每年開展的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校運會、科技活動都為學生學習思政課、進行黨史學習提供鮮活的素材。
2019年和2020年藝術節(jié),我校分別開展了“歌聲嘹亮頌祖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初中部合唱比賽和“弘揚抗疫精神·樹立報國之志”迎國慶初中部朗誦比賽。學校全體初中生用一曲曲振奮人心的歌曲和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詞句,歌頌祖國的繁榮昌盛,祝愿祖國的光明前程,也同時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愛黨精神,表達了對黨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展現(xiàn)了報國志向。
2021年校運會,我校以“傳承百年紅色基因,點燃運動強國夢想”為主題,運動員們銘記黨的奮斗史,發(fā)揚黨頑強拼搏的精神,努力以最好的成績?yōu)榘酄幑猓浞终故玖宋倚W生敢于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風貌,實現(xiàn)了精神文明和體育成績的雙豐收。
科技創(chuàng)新是祖國繁榮昌盛,實現(xiàn)國家富強的重要力量。我們黨一直重視國家科技發(fā)展,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為加強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我校積極舉辦、參與大量科技活動,營造科創(chuàng)氛圍。2020年,我校以“綠色生活,你我共創(chuàng)”為主題舉辦第八屆科技節(jié),讓學生愉快地體驗科學的魅力,感受到科技改變生活的快樂??萍脊?jié)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了解黨的發(fā)展戰(zhàn)略,緊跟黨的步伐。
通過以上校園文化活動,學生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也深知如今幸福生活的不易,明確自己要擔當起歷史賦予青少年的使命,堅決跟黨走,用奮斗和拼搏的熱情譜寫燦爛的明天!
結語
綜合以上,思政課如果要把黨史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切實發(fā)揮立德樹人的作用,要充分結合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走出課室,走向社會,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挖掘各種現(xiàn)實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動起來,在行走的思政課中不斷滲透黨史教育。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報.2017.5
[2]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求是,2020.8
[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黨的文獻,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