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皙寅 郭宇
2020年2月27日,工人在上汽臨港工廠總裝車間生產線上作業(yè)。圖/新華
作為工業(yè)皇冠上的明珠,汽車產業(yè)鏈條極長,涉及行業(yè)甚廣,集成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如同一組組精準的齒輪,彼此配合,讓一輛輛汽車順利地駛下生產線。
如今的上海正在經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襲擾。
4月6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上海市疫情處于高峰期,累計報告感染者超過9萬例,發(fā)生較多的社區(qū)傳播,并外溢到多省多市,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據上海市衛(wèi)健委官網,4月4日上海放棄了此前制定的分片分批核酸策略,在全市開展核酸篩查,4日、5日兩日上海報告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超3萬例,6日上海市又再次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檢測。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yè)的重鎮(zhèn),疫情沖擊波不會局限于上海本地,還會擴散至長三角乃至全國。汽車產業(yè)鏈上的企業(yè)積極展開生產自救,推行線上辦公,在快遞受阻的情況下,采用云技術遠程協(xié)作,開發(fā)新產品;線下與時間賽跑,員工志愿組成先鋒隊,駐廠閉環(huán)生產,努力消弭負面影響。
地方政府也在行動,上海市嘉定區(qū)設立保障專班,出臺指引手冊和管控方案,幫助重點企業(yè)構建安全的生產環(huán)境,讓符合條件的員工返廠到崗,并為相關企業(yè)申請通行證,保障上下游供應鏈安全。
上海在中國汽車版圖里有多重要?
2021年全年,上海市汽車產量283.3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產值達758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1.1%。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汽車產量為2652.8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8%。
從產量上看,上海在全國汽車總產量份額里占了一成;從銷量看,上海是全國新車銷量第一大城市。
根據新車交強險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市累計新車銷量達到73.67萬輛,同比增長11.5%。
量大質優(yōu)是上海汽車工業(yè)的底色。
2021年全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為63.2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60%,產值1772.6億元,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期,上海銷售新能源汽車25.4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5%,累計推廣數量達到67.7萬輛,推廣總規(guī)模位居全國城市第一。
除了體量,上海更承載著汽車產業(yè)技術向上突破的先鋒作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是汽車新的核心價值所在。上海為此做出了清晰的規(guī)劃,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汽車產業(yè)發(fā)展高地。
《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稱,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超120萬輛,產值突破3500億元,在新增銷售車輛中純電動車占比超50%。
2021年5月,住建部與工信部將上海市列入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xié)同發(fā)展第一批試點城市。上海將深度融合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能源,并將經驗示范推廣。
如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上海汽車工業(yè)面臨重大考驗。
對于總部在上海的上汽系來說,影響不小。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上汽大眾等工廠減產甚至直接暫停生產。
在上海沒有實施全域靜態(tài)管理之前,上汽大眾曾在安亭工廠內安排了部分工人閉環(huán)生產;后伴隨上海疫情形勢嚴峻,零部件供應波動,上汽大眾上海工廠暫時停產。
上海工廠本身也是海外多家汽車集團的重要支撐。公開數據顯示,上汽大眾在2021年共售出134.3萬輛新車(不含斯柯達),占據大眾集團全球銷量的15%以上。
受防疫政策影響,特斯拉于3月28日起暫停其位于上海的超級工廠生產。分析人士指出,按照日均生產2000輛汽車的產能計算,停產將影響近2萬輛特斯拉汽車的生產,進一步拉長特斯拉的提車周期,進而波及終端售價。
位于上海臨港重裝備產業(yè)區(qū)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規(guī)模超過86萬平方米,2021年產能為45萬輛,為中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制造項目,也是特斯拉首個美國以外的超級工廠。2021年全球一半的特斯拉汽車在此生產。
封控期間上海汽車工業(yè)熄火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目前上海的各家車企,因地制宜展開生產自救,開展線上辦公,彼此協(xié)調溝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維持著線下的有限生產。
上汽乘用車質保部正在進行的一個新項目,需要更換某個零部件,因為該零部件的造型復雜,加工難度大,以往需要供應商寄來評審樣品。受疫情影響,樣品無法及時收到。
為了不影響項目開發(fā)進度,上汽乘用車質保部想到了“視頻驗貨”,利用上汽乘用車iLink數字化平臺,通過遠程高清視頻進行樣品、制版方案評估,并督促供應商持續(xù)改進,確定了疫情期間的后續(xù)工作方案。
iLink是一個“工業(yè)電商”平臺,能夠實現供應鏈物流管控,質量、研發(fā)、采購業(yè)務網絡的協(xié)同,滿足了主機廠與供應商之間的及時溝通對接的需求。此外,外部企業(yè)還可以通過軟件訂閱的形式使用該平臺,管理自己的供應鏈體系。
挪到線上的還有車企們的各種活動。按照慣例,每年三四月是車企們集中亮相新產品的日子。受疫情影響,4月的北京車展延期,而上海正在進行的封控管理,讓車企原本籌備的線下活動不得不取消。
3月25日,由上汽集團、阿里巴巴集團以及張江高科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內部討論決定重新拍一支視頻,此時距離活動舉辦只剩四天。智己汽車告訴《財經》記者,受上海疫情影響,此前已經改成線上活動,但隨著封控不斷嚴格,之前的內容設計不再適用。
“25日確定要拍視頻,26日出了內容大綱和臺本,27日拍攝,28日剪輯?!?月29日,這支視頻終于如期上線。
智己汽車相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之前已經規(guī)劃了線下試駕等體驗活動,因為疫情一直在推遲。如果接下來情況沒有好轉,只能繼續(xù)規(guī)劃新的線上活動來填補空白。
疫情造成的線下停擺,令車企們的售前售后服務無法直接觸達,有的車企便利用這一時間開始了線上培訓和營銷活動。
蔚來汽車告訴《財經》記者,4月1日至3日,蔚來上海為服務專員們提供了體系化的線上服務指導和技能培訓。3月至今,蔚來汽車上海區(qū)域共進行了39場線上直播,累計觀看量超過20萬,內容涉及用車、保養(yǎng)、購車等。
但有些東西是不需要重新規(guī)劃的。2020年至今,疫情已有兩年,車企們在斷斷續(xù)續(xù)的線上辦公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經驗。
主打高端豪華電動車的高合汽車告訴《財經》記者,過去兩年,公司從內部OA的線上審批、無紙化操作,到企業(yè)微信、騰訊會議,再到飛書辦公軟件等的上線應用,陸續(xù)完善了企業(yè)的數字化管理和電子化流程。因此2022年初的上??挂咂陂g,無論是駐扎園區(qū)還是居家辦公,公司辦公系統(tǒng)都能正常推進。威馬在疫情初期就準備了預案,將主要運營管理工作轉為線上形式,安排員工居家辦公,并設置IT專員24小時值守,隨時應對突發(fā)情況。上汽乘用車則通過擴容專線帶寬、增加VPN并發(fā)數等措施,提升線上辦公效率。
切換到線上辦公,對于有的車企來說,可謂是輕車熟路。大陸集團從2016年開始試運行居家靈活辦公,在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至今,總結了大量居家辦公、團隊合作、線上員工管理和激勵等方面的經驗和舉措,在公司內部推廣,幫助員工認識“后疫情時代”給公司業(yè)務和管理模式帶來的影響。
“居家辦公期間,大家更會合理安排自己時間,效率沒受影響?!奔仁且患矣砂俣劝l(fā)起成立,并由吉利戰(zhàn)略投資的汽車機器人創(chuàng)業(yè)公司。集度汽車公關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開會、審批、寫文檔都能在內部線上協(xié)同工作系統(tǒng)上搞定,線上辦公時,大家都會把時間先安排好,避免討論被臨時插入的事情打斷。
上汽乘用車則打造兩個平臺。一個是上文所說的iLink平臺,另一個是汽車行業(yè)首個5G技術IoT(物聯網)平臺,可實現全局可視。該平臺面向企業(yè)內部,能夠實時采集、預警、響應不同部門的相應數據,提升業(yè)務運營效率。
3月27日晚11時,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臨港自貿區(qū)內,首批飛凡R7 PPV預制量產車終于裝車發(fā)運,目的地是100公里外的嘉定區(qū)安亭。
深夜裝車發(fā)運,是為了和封控搶時間。
3月28日5時起,上海市以黃浦江為界分批分區(qū)實施核酸篩查。第一批浦東、浦南及毗鄰區(qū)域先行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4月1日5時解封;第二批,4月1日3時至4月5日3時,對浦西地區(qū)實施封控。封控區(qū)域內,所有企業(yè)實施封閉生產或居家辦公,所有高速公路收費站臨時關閉,過江隧橋暫停通行。
3月27日晚,在看到封控消息后,上汽旗下的中高端電動汽車品牌飛凡汽車產品技術中心項目管理團隊工程師李冬冬迅速上報,緊急拉動工程、制造、物流等多方資源,協(xié)調汽車運輸事宜。
飛凡汽車即將開展后續(xù)的汽車驗證測試工作,需要將車輛從浦東的臨港生產工廠運到浦西地區(qū)安亭的測試基地。要想確保后續(xù)測試順利進行,就要趕在封控實施前,將汽車運離浦東。
經過多方努力,3月28日凌晨1時,這批汽車到達了浦西的測試基地。
不只有離開臨港的身影,也有前往臨港的身影。
同樣是在3月27日的夜晚,由28名智己汽車員工組成的保供“突擊隊”正在臨港的生產工廠忙碌。
現在是智己汽車關鍵時期,按照智己汽車此前計劃,新車將在4月底正式進行交付。智己汽車質量交付部總監(jiān)金蔚豐告訴《財經》記者,為了確保正常交付,自己幾個月來時常待在工廠。但隨著上海疫情日漸嚴重,被封閉管控的地區(qū)增多,工程、質保等小分隊的同事陸續(xù)從時常待在工廠變成了長住工廠。金蔚豐更是從3月8日待到了現在,“一直沒回家”。
24小時和同事們形影不離的生活,也讓金蔚豐的工作維度多了起來?!拔野滋煨枰獛ьI28人團隊完成交付任務,晚上還要做政委。”和員工談心,組織資源為員工家屬送菜等等是金蔚豐時常經歷的。金蔚豐說,他最近在協(xié)調解決的事情,是為值夜班的同事申請夜宵和咖啡。
“總體而言就是下鍋的菜有了,鍋有了,燒菜的廚子也有了,準備情況非常充分?!闭勂鹬羌浩嚨纳a現狀,金蔚豐表示,3月的交付數量和計劃一致,4月的零件物料也準備就緒。此外,為了應對國內外疫情和各種突發(fā)情況,從去年4月開始,智己汽車制定了定期跟蹤機制,每天甚至每半天會有通氣溝通會,來及時協(xié)調現有資源應對變化。
上海疫情影響了多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生產規(guī)劃。
在過去兩年,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車企,有了冗余庫存做備份的經驗:比如重新設置廠區(qū)安全庫存,調整原有備貨計劃。根據零部件庫存和零部件供應商生產計劃,靈活調整生產計劃,保證量產交付。
像這樣有零部件庫存準備的還有哪吒汽車、上汽乘用車等。哪吒汽車方面告訴《財經》記者,哪吒汽車零部件有安全庫存,部分供應商提供的庫存多達七天,目前并未受到重大影響。
上汽乘用車方面表示,目前,公司成立了保供小組,緊急搶運關鍵零部件,配合周邊園區(qū)的供貨,確保零部件不斷供;另一方面,臨港基地提前儲備了4萬平方米的庫存,即便在完全“斷供”的情況下,也可以保證生產。
不是所有車企都這么幸運。3月以來,特斯拉上海工廠多次宣布停產,距離3月28日最近一次宣布停產已經一周有余,截至4月7日依舊沒有復產。上汽大眾方面則向《財經》記者表示,4月1日至5日,安亭生產基地按計劃開展設備維修、工廠改造等項目。
受制于疫情和零部件緊缺影響的也有外地車企。比如威馬汽車位于浙江溫州和湖北黃岡的智能制造基地。目前,威馬EX5、W6等主力在售車型每月訂單近萬,大部分均無法短期交付。
威馬汽車告訴《財經》記者,為了保障芯片等關鍵零部件供應,公司一方面與供應商溝通,主動蹲守;另一方面,基于長遠考慮,也計劃采取國產化替代方案,目前已和一些國產供應商進行接觸。
“車企普遍零部件庫存深度不夠,外地有的車企被迫停線生產。”一位零部件企業(yè)公司負責人對《財經》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憂慮,整車廠開始找別的供應商,訂單都要丟了。
供應商產能下降的應急舉措,自然不是長久之計。如今,不能一次性大批量進口而只能小批量分多次進口,容易產生加急運輸和成本上升的情況。
物流成為最大挑戰(zhàn)。
上海近期疫情形勢嚴峻。作為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口(上海港)所在地,上海的集裝箱貨物運轉因此受到直接影響。
據上海道路運輸管理局發(fā)布的通知,3月29日起,涉及上海港進港運輸的集裝箱車輛,需持有上港集團發(fā)放的電子防疫通行證,而獲得通行證的條件是,集裝箱卡車司機(以下簡稱“集卡司機”)同時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24小時內抗原檢測陰性證明。
不過,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龔建偉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上海市內的集卡運輸受影響不大?,F在更多的問題是長三角地區(qū)的很多地方對上海來的車輛采取直接勸返。
據了解,從3月28日開始,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多個地區(qū)的高速出口對上海車輛管控措施再升級,銅陵、諸暨、鎮(zhèn)江、丹陽等地直接勸返,仙居則對來自上海的集卡司機實施下高速后直接隔離。
“現在最要命的問題是物流,東西運不走。”一位零部件供應商的人士給《財經》記者分享了這樣一個情況:在上海封閉前,公司的零件上了高速,到了收費站,對方看車輛來自上海不放行。最終,下游車企只能叫叉車來卸貨轉運進城,運輸成本比部件都高。
這就要求車企必須及時調整運輸路線,并針對新的運輸路線在途時間重新設置廠區(qū)安全庫存,原有備貨計劃做出相應的調整。
供應鏈企業(yè)的應急處置變得“常態(tài)化”。一家全球知名汽車供應鏈企業(yè)相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公司成立了應急小組,協(xié)調解決供應鏈、客戶保供等問題。在各家工廠和物流分撥中心間調度運輸成品和半成品。
地方政府在積極行動。督促企業(yè)落實疫情防控閉環(huán)管理,推進符合健康條件的企業(yè)員工到崗到位,支持企業(yè)加快復工復產。上海市嘉定區(qū)政府制定了相關的工作指引和管控方案,為中地區(qū)你也提供穩(wěn)產防疫指導,落實疫情防控閉環(huán)管理,推進符合條件的員工到崗,保障企業(yè)安全生產。
為支持相關企業(yè)保持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為多家企業(yè)開具跨省商請函,請求市經信委開具往返江浙地區(qū)的上海重要生產物資保障通行證等,助力企業(yè)全力生產。
“非常感謝上海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的助企紓困措施,希望能將其持續(xù)下去。”多位零部件企業(yè)人士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介紹稱,希望地方政府都能保證企業(yè)生產物料供給的通行證,出臺更多幫助企業(yè)抗疫情促發(fā)展的政策,例如疫情期間的稅收、社會保險等的優(yōu)惠措施。
“風雨過后自然會見彩虹,2022年已經過了三分之一,我們不能重啟,那就等疫情結束迎頭趕上,能追回來一點是一點?!币晃还溒髽I(yè)高管對《財經》記者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