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柳 李 薇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江西宜春 336000
鼻內(nèi)鏡手術是利用高分辨、可變換視角的內(nèi)鏡開展鼻竇手術,使手術在直視下進行,利于凹陷和裂隙內(nèi)的病灶清理,具有損傷小、術野清晰等優(yōu)點。 目前,這一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鼻竇、前顱底外科中。 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日益進步, 其手術范圍也不斷擴大。由于鼻腔狹窄,操作空間較小,圍手術期操作不當會引起不適癥狀,而鼻腔與眼睛、耳道、口咽等部位直接相連,鼻腔不適癥狀可累及周圍組織器官,引起流淚、耳部腫脹、吞咽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術后康復,因此臨床應加強圍術期護理[1-2]??焖倏祻屯饪评砟羁蓪g期護理流程進行優(yōu)化,達到減輕患者痛苦、加速術后康復的目的[3]。目前,快速康復理念已被廣泛應用于骨折手術、腹部手術等臨床外科護理中,且取得良好效果[4-5]。 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護理干預對鼻內(nèi)鏡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及康復效果的影響。
選擇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宜春市人民醫(yī)院行鼻內(nèi)鏡手術的120 例患者,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60 例。 入選患者及家屬均對研究內(nèi)容知情同意, 且本研究經(jīng)江西省宜春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6]中慢性鼻竇炎的診斷;②在基礎麻醉下行鼻內(nèi)鏡下鼻竇根治手術;③年齡≥18 歲;④能自行完成問卷填寫。 排除標準:①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病變;②心、肺等臟器功能障礙;③惡性腫瘤;④妊娠、哺乳期女性。 對照組中,男35 例,女25例;年齡19~68歲,平均(43.61±6.27)歲;病程4 個月~7年,平均(3.48±0.65)年;病情嚴重程度:輕度16 例,中度29 例,重度15 例;文化程度:小學6 例,初中15 例,高中及以上39 例。試驗組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齡21~70 歲,平均(44.23±6.88)歲;病程6 個月~8年,平均(3.26±0.86)年;病情嚴重程度:輕度17 例,中度32 例,重度11 例;文化程度:小學9 例,初中17 例,高中及以上34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術前予以基礎宣教,做好檢查及手術準備;手術前后6~8 h 禁食;術中監(jiān)測患者體征、術區(qū)及面部情況等;術后去枕平臥6 h,遵醫(yī)囑給予抗感染、止痛藥物等;給予2500~3000 ml 補液及營養(yǎng)輔助液。試驗組實施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 ①心理干預:向患者介紹主刀醫(yī)師、手術流程、手術室環(huán)境,講解鼻內(nèi)鏡手術作用,以口頭講解、播放視頻等途徑幫助患者加深理解;在交談過程中了解患者對手術的態(tài)度、心理變化原因,指導患者放松身心,并通過微信視頻與情況類似且預后良好者溝通,讓患者充分認識到手術的效果。②飲食干預:常規(guī)禁飲食, 術前3 h 進飲250~400 ml 10%葡萄糖溶液。 ③適應性訓練:堵鼻訓練中,模擬術后鼻腔填塞,患者感到鼻腔干癢時,局部噴灑或用魚腥草滴生理鹽水;呼吸訓練中,在堵鼻基礎上指導患者分流呼吸,嘴巴張開,舌部放松,舌尖頂住上顎呼吸;吞咽訓練中,口含10 ml 溫水,配合分流呼吸完成吞咽動作。
1.2.2 術中體溫管理 患者在病房、等待間時穿戴好衣物、鞋襪,控制室溫24℃左右;手術室溫度25~26℃,濕度45~70℃,手術鋪巾26℃,輸血、輸液、沖洗液34~38℃,手術期間使用溫毯儀。
1.2.3 術后 ①體位護理:麻醉未清醒者,去枕平臥;麻醉清醒后,評估患者各項體征,體征平穩(wěn)者可抬高床頭30°,每2 小時翻身1 次。②疼痛護理:麻醉清醒后,每隔4~6 h 評估1 次患者疼痛程度,對于評分較低者采用局部冷敷、按摩等措施,評分較高者報告醫(yī)生進行鎮(zhèn)痛藥物干預,并給予低流量吸氧。③補液、飲食干預:患者麻醉清醒、體征平穩(wěn)后,給予10 ml 溫水飲用,2 h 后正常禁水,4 h 后可進流食,逐漸恢復半流食、普食; 術后24 h 補液量2000 ml,24~48 h 補液1000 ml,48~72 h 補液500 ml。
兩組患者持續(xù)護理至出院。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應激、術后疼痛評分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術后住院時間。 ①應用抑郁癥篩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PHQ-9)[7]、簡單自測焦慮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 7,GAD-7)[8]評估患者的心理應激狀況,PHQ-9 量表包含9 個條目,采用0~3 級評分,總分0~27 分;GAD-7量表包含7 個條目,采用0~3 級評分。 評分越高表示心理應激越嚴重。 ②術后6、24、72 h 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9]評估患者的疼痛,用標有0~10 刻度的直尺進行量化評估, 分值越高表示越疼痛。③觀察并記錄患者的面部水腫、出血、鼻腔粘連、惡心嘔吐等并發(fā)癥情況。 ④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術后住院時間。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 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PHQ-9、GAD-7 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PHQ-9、GAD-7 量表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試驗組的PHQ-9、GAD-7 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PHQ-9、GAD-7 量表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PHQ-9、GAD-7 量表評分的比較(分,±s)
注 PHQ-9:抑郁癥篩查量表;GAD-7:簡單自測焦慮量表
組別 PHQ-9 量表干預前 干預后 t 值 P 值GAD-7 量表干預前 干預后 t 值 P 值對照組(n=60)試驗組(n=60)t 值P 值9.04±2.33 8.87±2.76 0.365 0.716 4.88±0.74 3.45±0.69 10.948<0.001 13.181 14.757<0.001<0.001 8.60±2.73 9.08±2.26 1.049 0.296 4.23±0.90 3.16±0.67 7.387<0.001 11.776 19.454<0.001<0.001
術后24、72 h,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均低于術后6 h,術后72 h 的VAS 評分低于術后24 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6、24、72 h,試驗組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VAS 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VAS 評分的比較(分,±s)
注 與本組術后6 h 比較,aP<0.05; 與本組術后24 h 比較,bP<0.05;VAS:視覺模擬評分法
組別 術后6 h 術后24 h 術后72 h對照組(n=60)試驗組(n=60)t 值P 值4.97±0.72 4.13±0.65 6.708<0.001 3.82±0.67a 2.43±0.50a 12.879<0.001 2.35±0.61ab 1.57±0.39ab 6.419<0.001
試驗組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情況的比較[n(%)]
試驗組的術后住院時間為(3.74±0.43)d,短于對照組的(4.83±0.46)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409,P<0.05)。
鼻內(nèi)鏡手術在臨床治療中具有成功率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勢,但手術屬于創(chuàng)傷性操作,加之鼻腔與周圍器官組織直接相連,鼻腔痛閾值低,術后伴有明顯疼痛[10]。 同時,鼻內(nèi)鏡手術易造成黏膜損傷,患者易出現(xiàn)惡心嘔吐、鼻腔粘連等并發(fā)癥,影響手術預后,故加強鼻內(nèi)鏡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十分必要[11]。
常規(guī)護理是以手術程序為基礎,采取與手術治療相關的護理措施,忽略患者個體因素的影響,護理效果欠佳?;诳焖倏祻屯饪评砟畹淖o理是將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整合優(yōu)化,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病理生理學,同時注重干預患者認知、心理等個體因素,最大程度地控制手術風險,促進患者康復[12]。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干預后的PHQ-9、GAD-7 量表評分及VAS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護理干預應用于鼻內(nèi)鏡手術患者中的效果良好?;诳焖倏祻屯饪评砟畹淖o理考慮到手術、患者等多方面因素,對患者多方式、多角度進行宣教,可增加患者對鼻內(nèi)鏡手術及護理的認知,同時通過心理疏導與病友支持,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可減輕心理應激,提高手術配合度[13]。 術前給予高糖飲品可增強患者手術耐受性,術后盡早進食能夠為機體恢復及時提供能量,配合術中體溫管理利于減輕胃腸麻痹,減少術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 術前適應性訓練可幫助患者提前適應術后鼻腔、呼吸、吞咽等不適,減少呼吸、進食等對術區(qū)的損傷,降低面部水腫、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4]。 術后根據(jù)疼痛評估結(jié)果采取多模式鎮(zhèn)痛,并間斷性、持續(xù)性地評估疼痛,便于及時調(diào)整干預措施,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配合術后補液與飲食管理,可進一步加快術后康復,縮短住院時間[15]。
綜上所述,對鼻內(nèi)鏡手術患者施行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其心理應激與術后疼痛,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