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任務群這一理念的提出,讓高中語文課堂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并且為學生的語文學習真正回歸到綜合性及實踐性的空間創(chuàng)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閱讀貫穿在高中語文教學的始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強調知識的整合,以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認識到學習任務群這一形式完全符合語文教育的特點,也順應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在閱讀教學中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積極對學習任務群進行有效的設計,以真正讓語文教學從知識本位向素養(yǎng)本位轉型。
【關鍵詞】學習任務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4-037-03
【本文著錄格式】羊琳.學習任務群指導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2022,21(04):37-39.
為使課堂教學更加細化、優(yōu)化,新課標將高中語文教學的內容確立為18個任務群,每一個任務群都有與其相對應的單元設計。學習任務群是組織課程的綜合方法,更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表現(xiàn)的載體。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設置具有整體性、綜合性、實踐性的學習任務群,讓學生真正回歸真實的語文生活,從閱讀中吸取養(yǎng)分,展開深度學習,在豐富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
一、學習任務群的內涵
學習任務群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準確稱呼是“語文學習任務群”。到了高中階段,語文課程的主要內容不再是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而是學習任務群,任務群之間的關系等變成了整個高中語文課程的支架與結構。新課標明確指出,從語文的教學特點和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出發(fā),以學科素養(yǎng)為綱、以語文實踐為主線,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因此可見,任務群整個設計的原則不在于教師的教學,而在于學生的知識學習規(guī)律和認知接受規(guī)律,這一切都體現(xiàn)了學生在整個課程設計中的主體地位和核心地位。
學習任務群是由學習、任務和群這三個概念共同組成的,在這三個概念中,“群”是新出現(xiàn)的概念。從字面上理解,“群”就是將分散的東西集中到一起,比如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新出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就是將不同的篇章文本組合到一起展開教學,而學習任務群的對象不僅是文章閱讀文本,更重要的是任務,所以,學習任務群不僅指的是群文閱讀,更強調的是多種任務集中在一個專題中,這體現(xiàn)了課程內容結構的最大特點,具有關聯(lián)性、綜合性、情境性。其實在這一概念上,學習任務群與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強調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的聯(lián)動,以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為宗旨和目標。因此,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群時,必須以任務為導向、以各個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多種學習資源、學習情境、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發(fā)展。
基于任務群的學習是一種以項目學習為基礎的綜合性的言語實踐活動,它是針對傳統(tǒng)孤立的文本解讀和單一的教學活動提出的,并且指向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因此,針對《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18個學習任務群,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都應該在設置任務時指向多項化的學習活動,從而為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保駕護航。
二、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提出的教育時代背景下,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由“知識本位”向“學科素養(yǎng)本位”轉型,這一轉型過程更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的掌握。在高中語文新課標理念下出現(xiàn)的“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正是與這一轉型過程相契合的,更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曾經經歷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并且引領課堂教學,實現(xiàn)了有效的轉型,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雖然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已經使學習活動變得更加活躍,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也出現(xiàn)了教學內容不確定、學習活動膚淺、任務不明確等弊端,學習任務群的有效提出,真正將抽象的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學習觀念轉化為明確的學習任務,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具有方向性、指向性,他們作為完成任務的主體,在實際性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完成任務,實現(xiàn)了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有效整合,不但實現(xiàn)了語言的建構、基本表達能力的發(fā)展,還真正有助于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學習任務群指導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學習任務群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更不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和理論,而是將過去的學習任務、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等語文項目變得更加任務化和具體化?!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圍繞學習任務群,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并且通過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語用能力能夠提升,加強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內容整合,讓學生通過主題閱讀、比較閱讀、群文閱讀等方式與途徑,實現(xiàn)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積極整合閱讀教學資源
一篇篇內容豐富、情感真摯的文章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來源,更是學生學科素養(yǎng)提升的發(fā)源地,語文教材固然是教師授課的基礎,但是除語文教材外,其他的閱讀資源也散布于不同的場合,在這個信息化迅速發(fā)展的時代,碎片式閱讀、快速閱讀已經成為人們固有的生活習慣,但是這樣的生活習慣和模式,雖然讓人們接觸到了很多語文知識、語文語言,但是不利于知識的完美建構,基于學習任務群,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習資源的有效整合,圍繞教材中的閱讀展開,以任務群為載體,形成若干個任務項,充分發(fā)揮網絡資源、多媒體資源、課外閱讀資源、社區(qū)資源等的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積極閱讀,以學生為本,整合閱讀教學資源,積極創(chuàng)設學習任務群的外部條件,讓他們廣泛地閱讀,增加閱讀積累,接觸更多的語言,實現(xiàn)綜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學習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杜甫的《登高》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教師為學生建立起“唐詩專題”,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閱讀《唐詩300首》或是通過網絡查詢對同一時期的詩歌資源進行整合,可以根據詩歌題型的分類、作者的身世經歷、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對閱讀材料進行有關的分類,并寫一些閱讀心得。以這樣的學習任務群為指導,能夠真正地將相關的知識相結合,既避免了零碎化的零散積累,又有助于讓學生的學習任務更具指向性,促進他們實現(xiàn)語言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在整合閱讀資源的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二)營造真實的學習情境
學生的任何學習活動都是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產生的,為了使學生能夠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師必須將學習任務具體化,實現(xiàn)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有效地表達,為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提供有效途徑。比如,在《雷雨》《茶館》《羅密歐與朱麗葉》等戲劇篇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資源平臺,整合與這幾出戲劇相關的知識,然后,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展開戲劇故事復述的活動,學說感人故事的活動或是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改編課本劇,參演課本劇,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語言活動,真正讓學生融入閱讀過程中,讓他們體驗每一篇戲劇中的人物角色,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一篇篇閱讀文本所要表達的作者的中心思想,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促進學生展開深度學習。又如,在“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作品研習”高中小說專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好書大家讀,好書推薦活動”,讓學生立足于自己的閱讀基礎上撰寫閱讀心得,并且將推薦的理由包括文本的大致內容、作品的特點、自己的心得,在活動中當眾交流,相互碰撞,在這樣典型性的活動學習情境中,實現(xiàn)學生全身心地參與,這不是一般形式上的參與和融入,而是一種真實的任務情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去閱讀、去分析、去交流、去寫作,能夠使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切實得到訓練,從而真正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以提升。
(三)積極開展群文閱讀
我國古人在閱讀時,往往博觀諸家,吸取眾長。在學習任務群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該重視群文閱讀的開展,將內容上有聯(lián)系,思想價值上有關聯(lián),和表現(xiàn)手法上有相同或不同的文章,進行有效的聯(lián)合,促進學生深度閱讀,并且對零散的文章進行有效的整合。在比較閱讀、擴展閱讀中實現(xiàn)學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提升和發(fā)展,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提升。首先,開展群文閱讀教師要借助于學習任務群的目標,確定群文閱讀開展的目標,構建有針對性的群文閱讀主題,并將這一主題轉化為議題,結合這一明確的議題挑選教材中的文章,從而真正實現(xiàn)“主題”“議題”到課文結構的有效整合,既凸顯教學的差異性、層次性,又凸顯教學的整體性。比如,結合《邊城》和《林黛玉進賈府》這兩篇文章來構建學習任務群,那么學習任務群的主題就是“閱讀并研究整本書”,以教材為基礎,擴展到整本書閱讀,引導學生對小說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展開分析、探究,一起分析小說的藝術技巧和方法,了解語言運用的相關技巧,并且理解主題思想;又如,結合《我與地壇》和《荷塘月色》兩篇文章來建構學習任務群,那么這一任務群的主題就是“中國當代作家的作品探究”,讓學生集中閱讀史鐵生和朱自清的相關經典著作,了解這兩名作家在寫作時的語言特點和思想差異。通過不同關系的任務群構建,既能夠真正讓學生展開廣泛的閱讀,體會不同的語言特點,又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在不同主題的閱讀中獲得廣泛的語文知識。在閱讀文本中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教授《陳情表》時,可以將《出師表》《祭十二郎文》合在一起展開比較閱讀,在學習《蘭亭集序》《赤壁賦》《游寶禪山記》這三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探討這三篇文言文共性的主題,然后讓他們在學習任務群的指導下分析三篇文言文在風景描述方法上有哪些差異。通過對類型、主題、題材、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情感、行文邏輯等的品味和比較,既能夠實現(xiàn)閱讀教學中的突破,同時也能夠真正讓學生理解文章的深層次含義,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注重閱讀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根本,并且提出了構建開放性、多樣化、有序性的高中語文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因此,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該真正讓學生在閱讀中吸收到的養(yǎng)分,與自己的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架設學生閱讀與生活世界之間的橋梁。在語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的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學習到的語文知識解釋日常生活,表達日常生活,品評日常生活。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中國詩詞大會》的相關視頻,通過這些喜聞樂見的教學因素融入閱讀課堂,既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品味中華文化,感受文化的意境,又能夠真正讓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獲得提升和發(fā)展。再者,學完一些有關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文章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品析古代先賢的人生價值取向并且運用當代人的眼光去評價古人的言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結語
立足于新課程改革背景,面對當前語文教學的弊端,教師應該積極發(fā)揮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的重要價值,對教學內容、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促進學生融入任務的探究過程,緊緊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加強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的應用,既提升日常教學效果,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史靜茹.任務型教學法在語文閱讀中的應用[J].新閱讀,2021(6).
[2]趙文娟,劉曉莉.任務群視域下的高中語文項目學習實踐與反思[J].教書育人,2021(17).
[3]吳珊珊.“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高中語文文本細讀策略研究——以《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與地壇(節(jié)選)》群文閱讀為例[J].教師,2021(13).
[4]李芳,黃瓊,林存富.欣賞經典劇本 創(chuàng)造舞臺生命——高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下冊第二單元學習任務設計[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21(4).
[5]李葉梅.情境任務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語文教學之友,2021(5).
[6]李長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群的設置技巧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8).
[7]黨彩娟.群文閱讀教學標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以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為樣本[J].求知導刊,2021(11).
作者簡介:羊琳,女,1979年生,江蘇靖江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