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影
◆摘? 要:在時代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之下,教育觀念也在不斷轉變。很多家長意識到了幼兒園教學的重要性,一個良好的學前教育能夠推動幼兒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幼兒園教學體系發(fā)展的過程中五大領域課程的構建尤為重要,不僅能夠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能夠更好的為幼兒進行教學。本文就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階段式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
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階段式教學模式,構建對于該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尤為重要,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同時,也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邊界,提高綜合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下幼兒園教育的潮流。在階段式教學模式構建的過程中可以將課程劃分為四個階段,最終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
一、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實現的困境
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都有相對應的主題,其中包括語言、藝術、健康、社會以及科學等五個方面不同的課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也能夠涵蓋多方面的教學。通過調查發(fā)現很多剛剛進入工作崗位的師范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存在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學生不能將在學校學習到的專業(yè)知識應用于實踐,再加上幼兒園的工作需要花費學生大量的時間才能夠適應,因此在五大課程推進的過程中,如何做好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銜接成為了學前教育專業(yè)發(fā)展不可避免的問題。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包括了理論知識學習以及技能實踐等多方面的內容。在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應當將專業(yè)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教育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專業(yè)教學效率,最終確保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就當前而言,針對五大領域課程的研究較少,在專業(y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體現五大領域課程所具備的獨特性。與此同時,在開展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過于注重課本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實踐才是展開教學的最好途徑。對于師范生而言,在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習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個人的感受以及回應。在傳統(tǒng)的教學開展時,很多學生都忽略了課后的研究以及探索,課程與實踐的聯系被逐漸割裂,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的教學缺乏活力。
二、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階段式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一)理論領悟階段
在理論領悟這一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構建專業(yè)的知識結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的理論知識往往都是系統(tǒng)化的且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對課程核心內容進行提煉,最終形成相對應的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在這一時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首先應當對學習的方法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如何掌握課程導學案的重點以及難點,并理清問題解決的思路,通過查資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其次,針對課程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重點以及難點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開系統(tǒng)的講解,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最后,教師可以圍繞著知識點展開講解,幫助學生解決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最終對學習成果進行歸納總結,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從而提高學生在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
(二)技能形成階段
技能形成階段是學生在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習的過程中對基礎知識進行凝練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的重要階段。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往往缺乏自我思考的空間以及實際操作的機會,只是以知識的記憶為主,而在技能的形成階段教師通過組織各類活動幫助學生圍繞著專業(yè)知識點展開練習,最終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重要過渡,課后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分組,并且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演示,最終對小組的活動成果展開指導和考核。
(三)意識內化階段
在課程意識內化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作對一系列教學活動展開探究。首先應當是學生對于教學實踐的反思,其次學生也可以針對自身的學習經歷提出教育建議,在一星期之內至少寫一篇教學反思,并且摘取自身比較認可的部分進行演講,教師也可以鼓勵同學參與評論。這一階段的課堂,要以創(chuàng)新以及思考為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質量較高的活動設計方案進行評比,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工作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能力形成階段
在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實踐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開展情境教學。帶領學生在幼兒園內展開教學實踐。學生通過對幼兒園進行觀察并且應用幼兒園類的工具,從而獲取知識,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學生在與幼兒展開親密接觸的過程中也可以了解這一年齡階段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情況并且綜合運用教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作為教師應當制定明確的教學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能夠自主完成主題教育活動的設計并且對活動展開觀察以及組織。在這一階段的教學評價應當是多元化的,由幼兒園管理者以及教師共同對學生的實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五大領域課程階段是教學模式的構建符合當下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學潮流,而這一教學模式也能夠給予更多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展現自我,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難題。然而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緊密配合,加強實踐與理論之間的結合程度,最終引導學生形成職業(yè)素養(yǎng),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
參考文獻
[1]朱旭東,李秀云.幼兒五大領域發(fā)展與幼兒全面發(fā)展之辯——兼論幼兒全面發(fā)展本體論意義上的概念建構[J].教育發(fā)展研究,2021,41(Z2):1-8.
[2]蘆貞娟.“學做合一,能力為本”的高校五大領域教學法課程教學及評價改革的實踐探索——以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1(08):82-84.
[3]宋蓉,曾秋菊.以“三循環(huán)”課程審議模式督園本課程動態(tài)發(fā)展[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Z1):78-81.
[4]程玥.主題課程的組織與實施——以“橋”主題活動開展為例[J].新校園,2021(07):78-80.
[5]李雪.學前教育專業(yè)領域整合教學模式初探——以五大領域教法課程為例[J].作家天地,2021(1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