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淞
“爺爺,算了吧??纯茨@書齋,要多舒坦有多舒坦!為了這點兒小事,何必呢?您也不干這個好多年了……這都22世紀了,您想要哪種墨,我直接叫快遞,十分鐘就送來,不好嗎?”
“不行!我這書齋的題名就得用家鄉(xiāng)的墨!”爺爺一口拒絕,“我做了幾十年的墨了,這家鄉(xiāng)的墨,是有‘魂’的!”
“好,我去,都依您!我去看看,您那墨到底有什么神通!”實在沒辦法,我有些賭氣地答應下來。
登上音速列車,不過幾分鐘,我已到達目的地———老家的胡開文墨廠。
“小伙子來了?!币晃焕蠋煾狄训群蛟陂T口,“唉,現(xiàn)在對這些傳統(tǒng)東西感興趣的年輕人可是不多了?!卑殡S著老師傅的感慨,我跟著他走進制墨間。
我的目光很快被制墨間里的陳設(shè)吸引住了:一個個瓷碗倒扣在桌上,一行行排列開,空氣里似乎有東西燃燒的氣味。“好奇吧?”老師傅掀開一個瓷碗,底下扣住的是一盞燃燒的油燈,而碗壁上早已積了一層黑煙?!斑@就是做墨的原料———墨煙?!彼闷鸬?,小心翼翼地將這層墨煙刮下來,而我卻被嗆人的煙味熏得干咳幾聲。
“把墨煙和別的輔料和好,就到了最重要的‘錘打’環(huán)節(jié)了?!崩蠋煾底叩侥九_旁,一手持錘,對準臺上的一小塊墨坯,用力砸下來。一錘,兩錘……在不斷的錘打下,墨坯的質(zhì)感逐漸細膩起來,外部的裂紋也越來越少。“古話說‘好墨要經(jīng)十萬杵’,即使是質(zhì)量一般的產(chǎn)品,也得錘上幾百下?!?/p>
我有些不解:“這樣重復的體力勞動,干嗎自己動手呢?流水線就能做的事情,交給機器不更省事?”
“瞧你說的!用這錘子可是有手藝呢!最后的成品,外不能有縫隙,里不能有氣泡。下錘的力度,不能大不能小:小了,質(zhì)地就不均勻;大了,容易把墨打得太散,效果也不好?!崩蠋煾的托牡亟忉屩斑@沒有二三十年工夫,可是練不出來。我們做墨,首先要對得起自己。要是為了省事,連這里都丟了,那還不如不做呢!”老師傅墨黑的拳頭輕捶在胸口上。
對,爺爺也說過這話!那是在我7歲那年。
“做任何事情,首先得用心??纯茨憬裉鞂懙淖?,張牙舞爪,一團亂麻。你對得起用的這些墨嗎?你知道做這一小塊墨要費多少精力嗎?你要是只求快點兒寫完,多一點兒功夫都不肯下,那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毕騺硖蹛畚业臓敔?shù)谝淮蜗蛭野l(fā)脾氣,拍桌子的力度讓茶杯都跳了起來。
那時的我沒有真正領(lǐng)會這些訓導。但此刻,爺爺那渾厚的聲音在耳邊回響,老師傅揮錘的身影映入眼簾,我恍惚懂得為什么爺爺對家鄉(xiāng)的墨有如此深的執(zhí)念了。
“還沒結(jié)束呢。”老師傅將我從神游中拉回來,“成型的墨要放到那邊的晾制間,再晾大半年。這期間也不能松懈,要經(jīng)常翻動、整形,并且留心溫度、濕度,免得影響品質(zhì)……”
回程的列車上,我呆呆地看著帶回的那塊徽墨,又望向窗外的高樓大廈,思緒萬千。
回到家,爺爺自然喜笑顏開?!斑@墨真是一點兒沒變……好啊,好啊!”紙筆鋪陳開來,我為他將墨緩緩研開。與水交融,墨的清香隨即飄散開來,使人神清氣爽。是呀,墨塊雖小,但它蘊含著時光的淬煉,凝聚著匠人的心血。
一塊墨承載的,不僅是一位老人對故去歲月的感懷,更是制墨人珍貴的匠心。
教師點評
尋墨之旅便是心靈之旅。一個世紀后,可以想見,智能設(shè)備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么快速便捷,當然也有可能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喧囂浮躁。所以文中爺爺固執(zhí)地要家鄉(xiāng)的墨,年輕的“我”則有些不耐煩,直到見到制墨人的一絲不茍時,才走進那墨的世界。
而從“走近”到“走進”的過程中,“我”7歲那年被爺爺訓斥的場景的插敘情節(jié)功不可沒。眼前的制墨場景和年幼時爺爺?shù)脑捳Z交織在一起,巧妙地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使得“我”思想轉(zhuǎn)變更加自然順暢,對墨魂———匠心的理解也更深入。(呂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