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中
(南京大學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語言是重要的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對語言的開發(fā)利用進行戰(zhàn)略思考和頂層設計,使豐富的語言資源能夠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盵1]在方言博物館中使用恰當?shù)恼龟愒O計和展示方法,有助于實現(xiàn)從單純的方言資源記錄保存向更加有效的社會利用轉變,促進漢語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語言是語音、詞匯、語法三要素結合而成的符號系統(tǒng)。張志毅與張慶云甚至提出“語言是詞的語言”[2]?!霸~匯反映著語言發(fā)展的狀態(tài),詞匯越豐富、越紛繁,那么語言也就越豐富、越發(fā)展”;“沒有詞匯,任何語言都是不可想象的”[3]。同理,沒有詞匯展示的方言博物館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展示什么樣的方言詞匯,尤其是如何展示方言詞匯,這些問題業(yè)已擺在人們的面前。
方言詞匯是一個類型繁多的龐大系統(tǒng),針對不同類型的方言詞語,在方言博物館展陳設計中要了解其各自不同的特點,根據(jù)其特點來設計相應的展陳方式。[4]有的事物離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較近,如各種常見的動物、植物等,參觀者在生活中時??梢砸姷?,對于這類事物對應的方言詞語,可以把展陳重點放在加強參觀者對其語音特征的了解上。有的詞語所蘊含的內容較為復雜抽象,并不是物質性的,這就需要通過一定方式將其具象化,可通過圖形、3D模擬等方式展示出來。此外,也要考慮到不同展陳的主要參觀者是什么樣的群體。不同群體的參觀需求有所不同,青少年活潑好動,單調枯燥的展陳設計和參觀過程容易使他們產(chǎn)生審美疲勞,體驗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展示內容和方式的趣味性、互動性和參與感對他們而言就顯得十分重要;專業(yè)語言學者在參觀時可能更加關注文獻資料的系統(tǒng)性和準確性;而普通青年人對方言博物館的服務體驗和現(xiàn)代科技感體驗的要求往往更高。
基于以上思考,下文將以湖南瀏陽客家話為例,通過案例形式,就方言博物館中方言詞匯的多種展示方法進行討論。
虛擬現(xiàn)實技術(Virtual reality,VR)“是一種可以創(chuàng)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tǒng),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huán)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tài)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tǒng)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huán)境中去”[5]。虛擬現(xiàn)實技術應用于方言博物館主要是通過虛擬化的方式,“提供真實的外部環(huán)境、建筑物的空間結構、三維模型的真實表面特征等可視化信息”[6],將事物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當下再現(xiàn)。這是一種全新的視覺聽覺展現(xiàn)方式,它將語言和藝術、現(xiàn)實和虛擬高度融合,可大大拓展展陳空間,豐富方言博物館的展陳方式,深化方言所蘊含的文化。
為此,方言博物館中需要通過隔音玻璃分隔出一個相對獨立的展示區(qū)域,以保持展區(qū)內外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該展區(qū)里要配備音頻設備,同時設置專門的耳機和一個類似開關鍵的按鈕。參觀者點擊按鈕,便開始用方言音頻播放展品的相關信息;再次點擊按鈕,音頻關閉。在播放音頻時,展品的立體虛擬運動圖像會出現(xiàn)在參觀者面前,參觀者可以通過手勢使展品的動作發(fā)生改變;也可以通過手勢選擇不同展品的圖像。為了調動參觀者的興趣、增強參觀者的獲得感,設計者可引入“參觀獲獎”法,即給所有前來參觀的游客準備一張刻有博物館信息的可收藏游覽“證書”,證書在游客進入方言博物館時即可自由領取。游客若領取了游覽“證書”,則需要在參觀方言博物館期間收集滿規(guī)定數(shù)量的印章,收集齊印章后便可以獲取一份精美的小禮物,如印有博物館信息的書簽、明信片等。印章分別由不同環(huán)節(jié)的講解員在參觀者完成該環(huán)節(jié)相應任務后加蓋。在“虛擬現(xiàn)實技術+音頻”展示環(huán)節(jié),圖像出現(xiàn)時,屏幕可同時配有倒計時數(shù)字,倒計時期間,參觀者可以隨時點擊按鈕聽音頻,若猜出音頻中詞語所對應的動態(tài)圖像則加2分,一共10分,參觀者猜出五個詞語就能獲得滿分。在該展區(qū)講解員處蓋章后,便可繼續(xù)下一個項目挑戰(zhàn)。
“虛擬現(xiàn)實技術+音頻”展示法特別適用于展示動物等動態(tài)性比較強的實物所對應的方言詞語,它將實體博物館與數(shù)字博物館的展示方式結合在一起,可有效增強參觀者與展示物之間的互動效果。
第一步:虛擬現(xiàn)實展示+畫外音頻播放
湖南省瀏陽市境內的客家話稱極小的鯉魚苗為“鯉水”。方言博物館可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展現(xiàn)鯉水在水中游動和售賣鯉水的場景。以畫外音頻的形式,配上人物對話[7]41:
普通話:那種很小很小的魚苗叫什么呢?嗯。很小很小的。還不……還沒……
瀏陽客家話:又……又不是魚子,還唔安做魚……
普通話:還沒長到那個魚苗那么大。
瀏陽客家話:噢,安做……我等安做魚水呢。安做魚水。欸。鯉魚崽子,箇個以前呢就會放滴箇鯉魚個還蠻細個,點伢大子,咁長子一條子,系啊?安做鯉水。鯉魚嘞就點伢大子都畜得活,但是草魚嘞就愛畜大滴子,正可以舞下箇大田里去畜。箇就安做草稈子。箇就有咁長子一條。草魚咯就有咁長子一條子。
普通話:那是草魚的魚苗,是吧?
瀏陽客家話:草魚個魚苗。欸。鯉魚個魚苗嘞就可以點伢大子,唔知幾細就可以舞倒去賣啦。賣,鯉水,渠箇用碗子去舀。春天就有人荷倒來賣,欸,荷倒來賣。賣嘿滴嘞,又加滴子水,跍嘿路上又加滴子水,反正賣來賣去總賣總稀。就信天舀,一塊錢,兩塊錢,舀兩塊錢。嘿嘿,鯉水子。以下冇得哩。賣鯉水子。
第二步:模擬游戲
游戲一:跟我讀
請觀展者用微信掃描展區(qū)屏幕上的二維碼進入跟讀程序,隨機選擇瀏陽客家話片段進行跟讀,若是選擇的片段第一次跟讀正確率達到80%及以上,則可以憑借微信小程序中的中獎碼在展區(qū)講解員處蓋章過關。測試跟讀正確率的程序可參考軟件“英語流利說”“跟我一起學”等,其中就有錄音對比正確讀音,測試發(fā)音正確率的功能。
游戲二:跟我學
在“跟我讀”模塊,若是第一次測試結果未達到80%的,也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繼續(xù)選擇“跟我學”,每輪學習共三遍:第一遍是逐句學習,第二遍連句學習,第三遍連段學習。學習完一輪之后可以選擇繼續(xù)學習第二輪,或者選擇重新測試,最終測試結果相似度達到80%的觀展者都可以蓋章過關。
3D技術是靠人兩眼視覺差產(chǎn)生的一種立體視覺特效,“相較于2D顯示,3D顯示多了一維深度的視覺,優(yōu)于2D顯示所能提供的逼真感受與刺激”[8]。3D影像與人類現(xiàn)實生活中習慣的場景達成了一致,更加逼真;其立體感和景深能讓觀者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用來制造各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在方言博物館中,3D技術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視覺特效使體驗者能“身臨其境”,完整地感知動作過程,有助于參觀者更真切地體會方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相比虛擬現(xiàn)實技術,3D技術能容納較多參觀者同時進行體驗,將其與音視頻結合起來,比較適用于包含較多展示內容、操作性和觀賞性強的方言詞語。
第一步:播放3D視頻動畫
背景為瀏陽客家特色民居,并配有瀏陽客家山歌作為背景音樂,讓觀眾一進入展覽區(qū)觀看該方言詞的展示就仿佛置身于瀏陽客家環(huán)境之中。只見大門口的禾坪里,兩名演員坐在竹椅上聊天。一人用普通話問:“咱們客家怎么取名字?”一人用客家話回答:
我等以映取名字有只咁樣子個取法呢。有滴分細人子取個名字取得唔知幾賤呢。狗伢子,嗯,欸,狗伢子。欸,告化子。嗯。取得唔知幾賤。我等箇只外甥就安做狗妹子。伢子嘞,渠安做渠狗妹子。欸。欸,大外甥咯噢。我老妹子頭只?帶倒,去肚子里就壞咁哩,同我以只賴子同年個,欸,摎我老婆兩子嫂同時擐只大肚。渠箇只就?帶倒。所以第二只嘞渠就安得渠賤賤哩,安得渠狗妹子。[7]206
第二步:模擬游戲
在演示區(qū)旁邊設置模擬游戲區(qū),具體游戲可包含以下兩種:
其一,猜詞義。設置兩種可供選擇難度的游戲模式:
簡單模式:給出三個選項進行選擇。
“狗妹子”是——
A.指狗的幼崽。B.對小孩子的鄙稱。C.對小孩子的賤稱。
正確答案為C。若連續(xù)兩次選擇都失敗,則在屏幕上給出提示:“很抱歉,您答錯了。建議您再觀看一次這段3D動畫?!?/p>
較難模式:根據(jù)3D視頻動畫,猜測“狗妹子”的意思,由觀眾自行輸入答案。輸入答案后給出正確答案:對小孩子的一種賤稱,目的是讓孩子更好養(yǎng)育。
其二,猜大意。首頁展示問題,讓觀展者自行猜測:這段3D動畫中對話的大意是什么?第二頁展示答案。
回答正確,展區(qū)講解員可蓋章讓其過關。
設置一個單獨的模仿廳,廳里可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較小透明密閉空間。在這些空間里,借助音頻展示詞語的發(fā)音,介紹其用詞特點。對于場景感較強的詞語,還可借助表演性的視頻展示其蘊含的文化內涵,考慮到參觀者可能來自不同地區(qū),建議在視頻上加上中文及英文字幕。
卡通繪畫尤其是三維動畫作為一種通俗易懂的展現(xiàn)方式,能增添參觀的趣味性,尤其能使年紀較小的參觀者直觀感受所傳遞的農耕文化等內容,加深印象,也能夠激發(fā)參觀者想象力,現(xiàn)如今農事活動已與青少年漸行漸遠[9],很多孩子對農耕文化的印象主要來自祖輩描述或電影里的個別片段,卡通繪畫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鮮活而充滿張力,參觀者可以盡情地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體味。動畫制作不受天氣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主要都是后期技術的體現(xiàn),可以省去傳統(tǒng)視頻采集中對實體對象的現(xiàn)實要求,大幅減少資源浪費和成本支出。一些實拍無法完成的拍攝,動畫都可以輕松完成,可以完成無法重現(xiàn)的鏡頭,也可以根據(jù)需要隨時修改。高質量的三維動畫可以利用虛擬相機,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場景和留下持久的信息。
參觀者可在聽音頻、看視頻、觀看卡通動畫之后進行語音模仿,模仿時會有設定好的評分機制,當模仿相似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機器判定通過,游客即可申請蓋章過關。
第一步:動畫展示
動畫腳本[7]24-25:
普通話:小孩子坐在大人肩膀上,這么馱著走,這叫什么呢?
瀏陽客家話:哦,騎屎缸菩薩呀。
普通話:啊,騎什么?
瀏陽客家話:騎……欸,你是話箇只……還系細人子吧?
普通話:呃,反正不管他怎么,你比方說你們家小孩坐到你肩膀上面這樣走。
瀏陽客家話:騎屎缸菩薩呀安做箇只箇只搞法就。
普通話:???
瀏陽客家話:屎缸啊,茅司里個屎啊,屙屎個屎啊。
普通話:喔,為什么這樣說?。?/p>
瀏陽客家話:箇系咁子講嘞。屎缸啊,屎缸菩薩呀,騎屎缸菩薩嘞。
普通話:哈哈哈哈,那底下大人就叫做屎缸菩薩?
瀏陽客家話:欸箇唔系,咁子騎就安做騎……咁子騎下大人腦殼上就安做騎屎缸菩薩。
普通話:是大人個肩膀上?
瀏陽客家話:肩膊上,欸。
第二步:模仿游戲
動畫展示完畢,展示區(qū)的屏幕上出現(xiàn)以下提示:
請大家兩兩配對,模仿動畫片里小孩騎在大人肩膀上的做法,并在展示區(qū)內走上一圈。騎在他人肩上者口中反復學說“騎屎缸菩薩”。
第三步:答題互動
模仿游戲結束,展示區(qū)的屏幕上顯示以下問題:
看完這段動畫,你知道“騎屎缸菩薩”是什么意思了嗎?
A.騎掉進屎缸的菩薩 B.在屋里供奉菩薩
C.騎在大人肩膀上 D.把菩薩扔進垃圾場
正確答案為C。如果參觀者選對了,可以在展示區(qū)講解員處蓋章過關。如果參觀者選錯了,屏幕上可以顯示:“好可惜啊,選錯了,再來看一遍這段動畫吧?!?/p>
誠然,過多的文字、符號會讓參觀者感到枯燥甚至反感,但是“文字+音標”展示法在方言博物館中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作為輔助方法與上述各種展示方法結合運用,也可應用于方言博物館專門的方言資料展示與查詢系統(tǒng)中。方言博物館作為收集、保存、展示、學習、傳播漢語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公益機構,要面向來自不同地區(qū)甚至不同國家的語言工作者和有一定的語言學、方言學基礎,對語言、方言有一定興趣的社會公眾,他們有著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對所展示方言可能較為陌生,此時文字和音標作為可視的輔助溝通和學習方式,能夠使參觀者更便利地了解展示內容,為他們進一步參與互動奠定基礎。例如,方言博物館在運用“3D技術+音視頻”展示法展示某方言詞相關內容時,可用文字和音標做出說明,讓參觀者對該詞語形成基本的認知,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音視頻的方言色彩導致參觀者對接下來的展陳內容理解不到位,繼而引起參觀者參與感不強、互動效果大打折扣的情況。有條件的方言博物館還可以為音頻、視頻文件添加國際音標字幕,以進一步豐富展示內容、增加觀展者的獲得感。
1.線下項目
第一步:陳列實物
在搖窠、搖籃、坐枷、徛桶等實物前方分別附上實物方言名稱的文字標注和方言讀音的國際音標轉寫,并加以注釋(內容包括用途、做法等)。
第二步:觀看動畫
將采訪人(說普通話)及受訪人(說瀏陽客家話)設計成動畫形象,配音腳本如下[7]208-209:
普通話:以前給小孩呀站的,站在里面的那個木桶啊叫做什么?
瀏陽客家話:哦。欸,徛桶,安做徛桶。也有,如今都還有人用。箇只東西蠻好嘞。
普通話:你有沒有給你孫子做一個?
瀏陽客家話:呃,做過嘞。徛桶安做。坐枷,搖籃,徛桶。欸,坐枷。最細個時候子嘞愛搖窠,安做搖窠。搞只篾絲籮,圓籮啊,搞只籮啊。肚里放滴稈,做只咁子個斜斜子,箇毛毛子,舞得倒,然后嘞鋪床被窩棉絮,欸,鋪床棉絮又鋪床被……欸,舞床被窩子放倒,以只毛毛子放倒箇肚里。嗯。箇是箇還系只咁長子個時候子啊,箇幾個子月欸,欸正出世啊,欸,正出世個時候子,就系搖窠。好,大滴子嘞,就搖籃。就長滴子嘞,渠高滴子了。搖窠就欸一只籮只有咁大子啊,系唔系???就放唔倒哩啊,就放搖籃。欸。搖籃嘞有……有樹做個,有篾做個,有竹子做個。一般竹子做個更多。搖籃就長長子,長方形。
普通話:可以睡覺的。
瀏陽客家話:欸睡……睡覺的。欸。也可以搖。底下安四只子輪子。安四只子輪子。用篾箑子做個。兩邊上個篾箑子嘞嵌滴子么個“易長成人”吶,欸寫滴子咁好話子箇滴,欸。箇就搖籃。大……大滴子嘞就坐枷。會坐了。箇就坐枷。也系底下四只子輪子。箇就兩層子板。一層板矮滴子,就坐個。頂高一層板高滴子,就放下面前個承倒箇,分渠一雙手伸出來搞么個東西個,搞玩具子個。箇是坐枷。以下就徛桶。會徛了就徛桶。
普通話:現(xiàn)在這些東西都還有嗎?
瀏陽客家話:愛去尋還也尋得倒。
普通話:還有賣的嗎?
瀏陽客家話:冇得。冇得賣了。
普通話:這沒人做?
瀏陽客家話:冇人做了。欸箇個……欸搖窠是唔愛做嘮。欸只愛舞只籮,自家舞得成嘮,舞只篾絲籮嘮,搖窠是好搞嘮。欸搖籃冇得賣嘮,呣,如今是搖籃車嘮,系啊?
通過點擊展品旁邊的電子屏,訪客可觀看動畫視頻來更深入地了解搖窠等器物,同時可以透過漢字和國際音標字幕進一步感受瀏陽客家方言的地道發(fā)音和方言特色。
第三步:觀看視頻
在民間尋找還會制作搖窠、搖籃、坐枷、徛桶等的老人和手藝人,將實物的制作過程錄制下來,并配以方言講解配音和字幕,供參觀者點擊觀看。還可制成虛擬現(xiàn)實視頻,配以虛擬現(xiàn)實設備,參觀者可自由選擇體驗,他們在聆聽方言講解的同時可沉浸式地了解“搖窠”的制作過程。
第四步:體驗實物
在展品旁邊可以再放置一些專用于參觀者體驗的搖窠、搖籃、坐枷、徛桶等實物,供幼兒及其父母體驗使用。
第五步:游戲互動
在上述環(huán)節(jié)完成后可設置互動游戲,答對所有題目者可順利蓋章過關。游戲可設置成文字題和語音題等形式:文字題以選擇題形式出現(xiàn),讓訪客猜測動畫和視頻中出現(xiàn)的方言詞語的含義,設置不同選項;語音題則要求參觀者模仿視頻中部分方言詞語或句子的發(fā)音。例如:
視頻中出現(xiàn)的“冇”是什么意思?
A.有 B.沒有
視頻中的“篾箑子”指的是?
A.竹條 B.篾片 C.木頭 D.樹枝
請用方言讀出下面的詞語:“搖窠”。
請用方言讀出下面的句子:“箇只東西蠻好嘞?!?/p>
2.線上項目
線上項目主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開展。上述線下展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除了實物體驗外,其他都可以移植到線上項目里。實物陳列可用照片或虛擬現(xiàn)實技術替代。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方言博物館可供選擇的展陳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綜合化,展陳設計越來越多地將傳統(tǒng)方法與現(xiàn)代科技融匯在一起,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為參觀者提供最優(yōu)質的觀展體驗,傳承方言及其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既是方言博物館建設的初心,也將是方言博物館永遠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