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海
生活中的魯迅,特別喜歡雪,這從他的日記中即可看出。魯迅日記對天氣的記載非常詳細,相比別的天氣,魯迅對“雪”似乎更偏愛一些。
最早有關(guān)“雪”的日記,是1913年1月15日:“晨,微雪如絮綴寒柯上,視之極美。”“如絮綴寒柯”狀雪之狀,比喻生動形象,頗具美感,讀來實在妙極了。那是魯迅在北方度過的第一個冬天,也是第一次看到北方的雪,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躍然紙上。
1913年1月24日日記:“雪而時見日光。……晚雪止,夜復(fù)降,已而月出。”簡短而精致地寫了這天下雪的全過程,三言兩語就把“快雪時晴”的場面寫了出來,言簡意賅,極富景致,宛如晚明小品,讀來頗耐把玩。
1924年12月底的北京,連日降雪。魯迅30日日記載:“雨雪?!挛珈V,夜復(fù)雪?!贝稳?,魯迅又寫道:“晴,大風(fēng)吹雪盈空際?!币粋€“盈”字,極言雪之大,可謂頗妙,也引起了魯迅的感觸,勾起了他深邃的思考和無窮的聯(lián)想。
1933年3月5日的上海,春意融融,然這天竟然下了一場春雪。魯迅在日記中饒有興致地寫道:“大風(fēng)而雪,草地及屋瓦皆白?!边@場雪對南方的上海來說,頗為珍貴浪漫,對魯迅而言也是難得的景致,于是,他才欣然命筆,記下了這樣的文字。
日記中的三言兩語,似乎不足以表達出魯迅對雪的偏愛,于是,他才又在別的文章里多次寫到雪。如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那段膾炙人口的雪后在百草園捕鳥的描寫;散文詩《雪》,借“雪”闡發(fā)了深刻的哲理;小說《祝福》《在酒樓上》等,都有雪景描寫,借以烘托氣氛,表現(xiàn)人物命運。
魯迅日記特別注重天氣的記載,有關(guān)“雪”的記載,語言雖極其簡練,卻蘊藏著豐富的內(nèi)涵,這也是我們在讀魯迅日記時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
選自《海南日報》
2021年12月27日
賞析
魯迅記日記,與我們大家一樣,像本備忘錄,記得比較簡單。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魯迅日記》,是當下魯迅研究者非常珍貴的資料,是魯迅從1912年5月5日到1936年10月18日所寫的日記。但因上海淪陷時,許廣平遭日本憲兵逮捕,1922年全年的日記缺失了。幸好,許壽裳為了編書,摘抄過一些,得以部分補充。
魯迅在日記中寫雪,有常人惜物之情。他在詩集《野草》中,收錄過一篇散文詩《雪》,最后一句寫道:“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p>
在魯迅心里,萬物的精魂,都應(yīng)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