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澤田瑞穗藏品看寶卷的分類問題*

        2022-04-01 11:41:16孫艷艷
        文化遺產 2022年2期
        關鍵詞:文本

        孫艷艷 周 波

        澤田瑞穗(1912-2002,以下簡稱“澤田”)是中國寶卷研究領域非常重要的一名學者,他也是日本私人收藏寶卷最多的學者。澤田藏寶卷的主要價值是其豐富性和多樣性,它們引起了中國學者對海外寶卷的重視,為寶卷研究和集成、目錄編撰提供了大量的比較材料。

        筆者在整理澤田藏寶卷的過程中發(fā)現,關于澤田藏寶卷的數量有3種不同的統(tǒng)計數據。通過對澤田在《增補寶卷の研究》、早稻田大學制作的《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文庫目錄第17輯 風陵文庫目錄》以及“古典書籍數據庫”所收錄的寶卷的比較,發(fā)現有一部分寶卷不像其他的寶卷那樣能沒有爭議地歸入佛教寶卷、教派寶卷或民間故事寶卷,甚至有的寶卷如《歸家錦囊》未被澤田收入《增補寶卷の研究》中。實際上,這一部分寶卷常被視為壇訓。

        壇訓又稱壇諭、乩訓、乩語,大約是從清代道光年間開始,由民間教派在寶卷創(chuàng)作中加進扶乩通神降壇垂訓內容而產生的文本。李世瑜指出壇訓的特點為“開頭有定壇詩四句,常常是‘冠頂式’,將降壇者的名字嵌入,下面是正式訓文。訓文多是七言或十言韻文,散文也不少……訓文都是三十句上下的短文,沒有很長的?!泵耖g教派將扶鸞所得乩文或訓文匯編成書,托言是仙佛所著,在中國民間社會廣泛流通。20世紀50年代之后,隨著民間教派與會道門被取締,扶鸞儀式在中國大陸不再流行,此類文本也不再公開產生。不過,這類文本仍在中國的港臺和海外華人社會持續(xù)不斷地出現,被學者和大眾普遍稱為“鸞書”。鸞書與壇訓雖然一脈相承,但屬于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所使用的概念,而且與壇訓比起來,鸞書的形式和內容也變得更加復雜多樣。鑒于鸞書已成為另一種文類,而本文重點討論的是清末民國時期寶卷與壇訓的關系,所以20世紀50年代以后的鸞書僅作為參照對象。

        在澤田的藏品中,有一小部分類似壇訓的文本被歸為了寶卷。但學界對寶卷與壇訓的關系一直存在著爭議,即一方面認為壇訓是寶卷中的異類,或認為不是寶卷,另一方面,部分寶卷集成、目錄的編撰卻將一些壇訓收入其中。不過,也有學者注意到寶卷與扶鸞儀式的合流現象,如鄭志明將二者結合所產生的文本稱為“扶鸞寶卷”,這一概念對于我們認識寶卷與壇訓的關系大有啟發(fā)。因此,筆者借鑒這一概念,整理分析澤田藏品中的扶鸞寶卷文本,并對扶鸞寶卷這一術語重新加以界定,進一步確定扶鸞寶卷的判定標準,以還原扶鸞寶卷在寶卷演變史中的應有位置,從而推進學界對寶卷的定義和分類這一問題的思考。

        一、扶鸞寶卷的提出

        李世瑜最早談及寶卷與壇訓的關系。20世紀50年代初,李世瑜認為壇訓是寶卷的變體,它被民間宗教所利用,與民間故事寶卷沒什么關系,同教派寶卷相比,只是保留了十言或七言韻文,“開經偈”等改成了“定壇詩”,篇幅變成了短篇,不過內容仍是假托神佛扶乩所作的明清民間宗教的思想。此后,他繼續(xù)指出,壇訓是寶卷的更簡單的形式,印刷出來后不再叫寶卷,實際上成為一種傳單式的勸道宣傳品。也就是說,李世瑜看到了壇訓與傳統(tǒng)寶卷體裁在形式和內容上的聯系,但認為二者的差異很大,他甚至認為壇訓“根本不能和寶卷相提并論,沒有絲毫的文學價值可言了”。

        車錫倫將寶卷定義為“一種十分古老的、在宗教(主要是佛教和明清各民間教派)和民間信仰活動中,按照一定的儀軌演唱的說唱文本……寶卷又是一種帶有信仰色彩的民間說唱文學形式。”他將寶卷分為宗教寶卷(包括佛教寶卷與教派寶卷)和民間寶卷(即民間故事寶卷),這一分類是學界目前的主流分類方式,但在其定義與分類中,都沒有壇訓的位置。

        車錫倫對壇訓是否是寶卷的態(tài)度由不甚明晰到明確否定。1997年,他提到“清末及民國間各地教團也印過不少‘鸞書寶卷’”,在1998年版的《中國寶卷總目》中,他認為鸞書寶卷“內容是神降的乩語,主要作為讀物流通,已脫離寶卷發(fā)展的傳統(tǒng)”。而在2000年版的《中國寶卷總目》中,他說鸞書寶卷是壇訓,“已脫離寶卷發(fā)展的傳統(tǒng)而徒具其名”。之后他又肯定地指出,壇訓不是寶卷,它只是宋元以來民間宗教各教派編制和使用的“經卷”。

        除了從宏觀上強調寶卷與壇訓二者的區(qū)別外,我們也可以從文本流行時間、文本名稱、作者、篇幅、主題以及具體的文本特點等方面對二者進行更為細致的區(qū)分:

        由表1可以看出,寶卷與壇訓確實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區(qū)別,但在寶卷文本的整理與研究中,又經常會看到壇訓的出現??梢姸叩年P系并非簡單的對立關系,而是較為復雜和微妙,我們從學界對寶卷的分類亦可看出這一點。

        表1 寶卷與壇訓的區(qū)別

        1993年,那原道(Randall L.Nadeau)曾對寶卷分類的觀點進行過討論,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的學者對寶卷的分類又有了更多新的討論,澤田亦有其他值得注意的觀點,因此,筆者在那原道所制作的“寶卷分類”表格的基礎上,補充了傅惜華、澤田、鄭志明和車錫倫的觀點。

        表2 寶卷分類(16)傅惜華:《寶卷總錄》,巴黎: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自印本1951年,第4-5頁。(17)[日]澤田瑞穗:《增補寶卷の研究》,第38-42頁。(18)鄭志明:《中國文學與宗教》,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第159-160頁。(19)車錫倫:《中國寶卷文獻的幾個問題》,《岱宗學刊》1997年第1期。

        民間故事寶卷作為近現代寶卷的最后一個發(fā)展階段是主流觀點,但以上分類還顯示出了其他觀點的存在。其中歐大年的觀點被那原道解讀為寶卷的最后一個階段是扶乩文本。實際上歐大年指出,19世紀末期以來的民間扶乩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寶卷,但他并沒有說扶乩文本就是寶卷。

        澤田和石漢椿所說的雜卷則和扶鸞有關。澤田指出,雜卷的內容多是扶鸞而來的諭語和各種勸世文,諭語多是假托關帝、呂祖、西王母、觀音老母、濟公等所傳達的神諭。石漢椿則將無法歸入佛教寶卷、教義寶卷、故事寶卷的寶卷都稱為雜卷。可以看出,雜卷其實包含了部分壇訓文本,但雜卷的分類過于籠統(tǒng)和雜亂,缺乏進一步的細分。

        與上述學者對壇訓進行籠統(tǒng)模糊的分類不同,鄭志明則明確指出,清同治光緒年間,后期寶卷/宣卷(即民間故事寶卷)開始流行,同時已式微的教派寶卷與扶鸞儀式相結合,產生了一類以神道設教為目的的可稱為“扶鸞寶卷”的俗文學作品。他以先天道的《玉露金盤》為例,分析“扶鸞寶卷”的文學形式和基本內容,認為該書分為“韻文”與“寶卷”兩個部分,它既是鸞書的一種,又有寶卷的形式和內容,講述了先天道的老母救度原靈的神話故事。

        鄭志明雖首提扶鸞寶卷這一概念,但他是在臺灣鸞書的發(fā)展脈絡中談論此概念,也未就扶鸞寶卷展開進一步探討。不過他的研究啟發(fā)筆者注意到,在近現代寶卷的發(fā)展演變中,曾存在過一類過渡性文本,它吸收了寶卷的內容與文體形式,以及壇訓的產生方式(扶鸞儀式),與二者均有聯系,又有一定的區(qū)別,屬于寶卷向壇訓過渡過程中產生的一類特殊形態(tài)。在澤田藏寶卷中,亦有一些扶鸞寶卷。接下來筆者將對這些文本進行分析與整理,并嘗試從中歸納提煉出扶鸞寶卷的判定標準。

        二、澤田藏扶鸞寶卷的分析與整理

        澤田擁有約2560部關于民間信仰與文學、說唱及曲藝唱本等方面的中國民俗文獻。他所藏寶卷的類型多樣,除了佛教寶卷、教派寶卷和民間故事寶卷這三類外,還有十余部是加入了“扶乩通神降壇垂訓內容”的文本,按照澤田自己的分類,應歸入“雜卷”,但雜卷一詞顯得比較含糊,澤田的寶卷研究著述也未對雜卷進行更多的討論。這些雜卷因有“扶乩通神降壇垂訓內容”,似乎也可歸為壇訓。但通過文本細讀,筆者發(fā)現這十余部文本雖然采用了扶鸞形式,但與壇訓有較大區(qū)別,反而與寶卷關系更為密切。

        這些文本包括《消災延壽閻王卷》(清末)、《伏魔寶卷降乩注釋》(1896)、《孝女寶卷》(1921,皈一道)、《針心寶卷》(1919,同善社)、《道德真篇》(1897,先天道)、《還鄉(xiāng)寶卷》(1899,先天道)、《回文寶卷》(1905,先天道)、《節(jié)義寶卷》(1900,先天道)、《五圣宗寶卷》(1917)、《救苦寶卷》(1910,皈一道)、《東岐寶卷》(1935)、《回家寶卷》(1937)、《玉露金盤》(1920,先天道)、《無極金母五更家書》(1927,金丹道)、《孔圣寶卷》(1910)和《歸家錦囊》(1900,先天道),共計16部。除了《歸家錦囊》外,其余15部均被澤田列入《增補寶卷の研究》一書作為寶卷文本進行研究。這些文本表現出了以下共性:

        首先,從時間來看,這些寶卷均產生于清末民國時期,多由皈一道(2部)、同善社(1部)、先天道(6部)、金丹道(1部)等教派創(chuàng)作,其余文本雖暫無法判斷教派歸屬,但都表現出濃厚的教派思想。

        第二,從內容上來說,多繼承了民間教派的獨特的神話框架,出現無生老母救世神話主題的有7部,修行勸善的主題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文本中。這些文本既延續(xù)了教派寶卷的宗教性傳統(tǒng),同時也不缺乏文學性,16部文本中包含故事情節(jié)的就有11部,且有向民間故事寶卷靠攏的傾向。如托言太上仙師乩筆所著的《孝女寶卷》借鑒了章回體小說的形式;澤田藏民間故事寶卷如《湘子傳》(又名《新鐫韓祖成仙寶傳》《新刻韓仙寶傳》《全圖韓湘寶卷》《蜜蜂記寶卷》)等亦采用了章回體小說的形式。

        第三,從文本產生方式來看,16部文本均是通過扶鸞儀式,假托神佛所作。這一點與壇訓有相似性,但通過文本細讀,筆者發(fā)現其在產生方式上仍有一定的區(qū)別。對于壇訓,學界強調是通過乩手扶乩而產生,但澤田藏16部文本只有《東岐寶卷》《回家寶卷》《孔圣寶卷》《救苦寶卷》是由扶乩產生的訓文匯編而成,《消災延壽閻王卷》《孝女寶卷》《伏魔寶卷降乩注釋》《針心寶卷》《道德真篇》《還鄉(xiāng)寶卷》《五圣宗寶卷》《玉露金盤》《無極金母五更家書》《歸家錦囊》等10部則是通過“飛鸞”的方式,此外,《回文寶卷》《節(jié)義寶卷》是通過靈媒傳達陰間訊息的方式而產生。

        這里其實涉及到扶乩、飛鸞、靈媒代天宣化等多種儀式,雖然不少研究將扶乩、扶箕、扶鸞等同,但謝聰輝、王見川等指出它們是來自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而朱明川在對美國漢學家葛維漢(David Graham)的四川“儒壇”研究進行討論時發(fā)現,葛維漢的研究呈現了近代中國的三種獲得“神啟”的方式,“(1)扶乩:由兩人操作,運用木筆在沙盤上劃出符號;(2)封閉空間中,可以不借助人力,文段直接通過筆墨呈現在紙上;(3)由靈媒口授來自陰間的訊息?!彼麖娬{,上述的第二種方式應稱為“飛鸞”,它不需要人力就可以在紙上用筆寫下大段的文字。相較于公開的用乩筆傳達神意的扶乩方式來說,飛鸞的效率更高。由澤田藏16部文本來看,飛鸞也是應用最多的方式。

        由于采用了多種扶鸞儀式,澤田藏16部文本也呈現出以下三種結構形式:

        第一種是“鸞文+寶卷”的形式,包括《玉露金盤》《針心寶卷》《歸家錦囊》《伏魔寶卷降乩注釋》《還鄉(xiāng)寶卷》《救苦寶卷》《五圣宗寶卷》等。鸞文一般出現在寶卷之前,或者在書中借神靈之口傳達神諭。如《針心寶卷》是通過對《真修寶卷》進行修訂,并加入上海靈學會盛德壇常勝子降筆的內容后編撰而成。書后附“寶卷流通八法”?!队衤督鸨P》亦是“鸞文+寶卷”的形式?!队衤督鸨P》是一部產生于1880年的先天道經典,雖然是扶鸞出來的書籍,但常被視為寶卷?!队衤督鸨P》對《龍華經》《皇極金丹九蓮正信皈真還鄉(xiāng)寶卷》等多有繼承,包括九六原靈、龍華三會等均是來自教派寶卷思想。從文本特點上來說,該書亦借鑒了寶卷韻散結合的文體特征,如借用“五更辭”表達金母思兒之苦;在創(chuàng)作方式上,則采用了扶鸞儀式進行創(chuàng)作,并強調扶鸞度世的有效性。也就是說,《玉露金盤》與之前的教派寶卷相比,敘事模式和文本特征基本一致,只不過增加了扶鸞的內容。

        第二種文本結構形式是將多次扶乩產生的鸞文集結成書。如《回家寶卷》。這種形式與其他壇訓多有相似之處。但無論是標題,還是內容,這些文本經常自稱是寶卷。又如《孔圣寶卷》分為五冊,前四冊是由許多次扶乩而產生的內容,第五冊則依據古代寶卷的格式,并插入曲牌。

        第三種是不僅進行了多次扶乩,還通過靈媒讓亡靈傳達神意的形式。如《東岐寶卷》。

        這些文本中還有“回文”體,如屬于先天道的《回文寶卷》和《節(jié)義寶卷》均是借死者之口傳達教派歷史和修行方法。“回文”體與民間故事寶卷相近,散韻結合,開篇是五言或七言韻文,有時也有散文,主體則是寶卷常見的三三四句式,結尾多用韻文,內容則是勸善、因果報應等。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這些文本與壇訓相似的地方在于編撰者采用了扶鸞儀式,而這些文本在編撰的過程中,對寶卷的形式和內容進行了諸多的借鑒,使得其無論是文本名稱,還是在形式、內容等方面,都表現出對寶卷的繼承。因此,我們認為這些文本都可被認定為是鄭志明所說的“扶鸞寶卷”。

        但與鄭志明的觀點有所不同的是,筆者認為扶鸞包括了多種儀式實踐,而扶鸞寶卷的基本類型包含了以上三種文本結構形式。它們也代表了近現代寶卷的演化規(guī)律,即由繁向簡。這種規(guī)律和民間故事寶卷也是一致的,即民間故事寶卷與教派寶卷相比,“變成了僅由散文與七字句、十字句韻文構成的簡單創(chuàng)作,而不再使用古寶卷的復雜規(guī)范了?!?/p>

        由此,筆者對扶鸞寶卷概念重新加以界定,認為扶鸞寶卷是清末民國時期民間教派為傳達教派思想、修行勸善等,通過多種扶鸞儀式進行人神溝通進而創(chuàng)作出的一類文本,它是寶卷與壇訓之間的一種過渡形態(tài)。

        三、扶鸞寶卷的界定標準

        扶鸞寶卷除了借用扶鸞儀式外,其在教派歸屬、文本名稱、文體特征、說唱性等方面與寶卷關系密切。鄭志明認為,扶鸞寶卷在形式上保存了寶卷的說唱藝術,內容則借助扶鸞和神明信仰,通過神道設教來傳教說法。焦大衛(wèi)和歐大年也注意到了扶鸞與寶卷的結合,認為扶鸞的經文與寶卷之間有著直接和自覺的連續(xù)性。鑒于扶鸞寶卷與寶卷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又在儀式方面與壇訓有相似之處,為了更好地對這類寶卷進行甄別,筆者將基于以上對于扶鸞寶卷與壇訓、寶卷的比較來提煉和總結扶鸞寶卷的界定標準:

        第一,扶鸞寶卷產生于清末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陸地區(qū)。

        第二,扶鸞寶卷具有明顯的教派色彩,它是民間教派假托神佛,采用“扶乩”“飛鸞”“靈媒代天宣化”等多種扶鸞儀式形態(tài)進行人神互動。

        第三,扶鸞寶卷具有韻散結合的文體特征,對寶卷借鑒較多。李世瑜、濮文起等學者認為壇訓是寶卷的更簡單形式,而《玉露金盤》等扶鸞寶卷則顯示出其在某種程度上亦在豐富著寶卷的形式和內容,并為壇訓以及后來的鸞書提供借鑒。作為散韻結合的文本,扶鸞寶卷也具有一定的說唱特征。至今在華北地區(qū)的民間文藝中,還能看到從扶鸞寶卷中脫落出來的片段,如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州宣卷”有一篇長達36句、名為《十一月初一》的文本:“十一月初一日細雨紛紛,入壇者靠前來靜聽佛云。我在此把壇設不為別事,為的是天下荒災難齊臨……”,筆者從設“壇”這一字眼推測該文本應是從扶鸞寶卷中脫落出來的韻文。

        第四,扶鸞寶卷表現出一定的文學價值。壇訓飽受詬病的一點就是其文學價值貧乏,而部分扶鸞寶卷,如《玉露金盤》就被鄭志明認為文學造詣高于一般的通俗作品。

        第五,我們應注意扶鸞寶卷的命名問題。寶卷的名稱包括:經、真經、寶經、妙經;卷、寶卷;科儀、寶懺;寶傳;古典(故典)、古跡、妙典;偈、偈文。以澤田藏16部扶鸞寶卷的名稱為例,其中以寶卷為名的文本有11部之多。有的寶卷雖以寶卷為名,但亦有其它的名稱,如《東岐寶卷》又名《東岐寶錄》《河北薊縣城西南高家莊開天壇鸞諭》,從同一部文本被同時名為“寶卷”“寶錄”“鸞諭”也可看出扶鸞寶卷這類文本的過渡性形態(tài)特點。

        有的文本雖不以寶卷為名,但仍可歸為扶鸞寶卷,如先天道的《歸家錦囊》。澤田藏《歸家錦囊》于光緒庚子年重刊,板存青邑。全書類似于《玉露金盤》,是“鸞文+寶卷”的形式。開篇是“歸家錦囊原敘”,托言鴻鈞老祖?zhèn)鬟_,三期末劫,老母救世的思想,之后是各路仙佛的偈贊,均為七字韻文,正文先是二十四首醒心仙調、三十六首逍遙歌、八首右調清江引,諸仙佛的七字偈文,穿插仙佛所說散句,之后元始天尊以三三七句式的偈文予以回應,最后是數篇訓文。全書散韻結合,主要講述了教派歷史和教派勸善修行的思想??梢钥闯?,該文本除了在書后有“今日寶卷已畢終”之語,其在教派思想、文本特點上也符合扶鸞寶卷的標準,應將其歸入寶卷之列。因此,扶鸞寶卷的判定不僅要注意其命名,也需要結合文本細讀。

        此外,在判斷一個文本是寶卷還是壇訓時,也需要考慮文本創(chuàng)作者和受眾的主位立場。那原道指出,“作者給他們的作品命名的原因有很多,但我們應該認真對待他們自己的命名,并盡可能地假定所有的寶卷都是‘正確命名’的,這應該是中國宗教文獻解釋的原則?!?/p>

        結 語

        綜上所述,清末民國時期,寶卷與扶鸞儀式結合產生了扶鸞寶卷這一子類型。扶鸞寶卷是寶卷向壇訓轉變過程中的過渡形態(tài),主要延續(xù)寶卷的宗教性傳統(tǒng),同時亦有一定的文學性。相比于同時期的民間故事寶卷來說,扶鸞寶卷持續(xù)時間較為短暫,20世紀50年代后在中國大陸已不再出現。

        包括澤田在內的大多數寶卷學者雖然沒有將扶鸞寶卷單列,但仍將結合了扶鸞儀式的部分文本歸入寶卷,也正是意識到了這類文本與寶卷的密切聯系。我們應通過教派色彩、儀式特征、文體特征、說唱特征以及文學性等方面來對扶鸞寶卷進行判斷和歸類。在對澤田藏寶卷進行數據庫建設時,通過將扶鸞寶卷進行單列,可以全面展現寶卷在近現代以來的整體發(fā)展情況,亦為學界的寶卷理論研究和資料建設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文本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重點:論述類文本閱讀
        重點:實用類文本閱讀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藝術評論(2020年3期)2020-02-06 06:29:22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文化傳承與理解”離不開對具體文本的解讀與把握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從背景出發(fā)還是從文本出發(fā)
        語文知識(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9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综合区小说区图片区 | 亚洲AV日韩Av无码久久| 亚洲最大不卡av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午夜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婷婷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爆操丝袜美女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s|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熟女少妇丰满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AV无码日韩综合欧亚 | 国产国拍精品av在线观看按摩|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a级片| 日本精品女优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成年女人A级毛片免| 青青草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99|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不卡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少妇|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最新欧美一级视频| 日韩精品极品系列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五月天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