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鶴旻 上海市黃浦區(qū)教育學院
現(xiàn)今網絡課程最大的問題在于高輟學率,學員不能堅持學完全部內容。其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學習內容沒有吸引力,而在于呈現(xiàn)學習內容的教學視頻并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設計,忽略了學習者的多媒體學習認知的能力。于是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逐步減弱,最終導致輟學。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歸納了教學訊息設計原理指導下的教學視頻設計的原則。
網絡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通過教學視頻接收、獲取信息,并且通過組織、加工轉化為知識。而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撐下,教學視頻的呈現(xiàn)形式與內容需要滿足學習者的各種視聽覺需求,學習信息才能更加豐富、合理地呈現(xiàn)出來。
教學訊息形態(tài)方面的設計主要以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提出的“三個假設”為依據。它們分別是雙通道假設、容量有限假設以及主動加工假設。雙通道假設指相應的畫面信息通過視覺通道進行加工,相應的詞語信息可以通過聽覺通道加工。容量有限假設指學習者在每個通道上一次處理、加工的信息數量是有限的。如果呈現(xiàn)的多媒體信息超過工作記憶的容量,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就會出現(xiàn)困難,學習將難以為繼。主動加工假設指學習者為對他們的經驗建立一致的心理表征,將會主動參與認知加工,學習者是尋求使多媒體呈現(xiàn)有意義的主動加工者。
教學訊息形態(tài)設計中,教學視頻設計需要在視頻的演示呈現(xiàn)、文本的易讀性以及圖文并茂上進行設計。
形象生動的教學視頻應該依托于圖像和聲音的傳播。有意義的學習要在聽覺通道和視覺通道進行大量的認知加工。同樣的文字信息,學習者觀看默念的速度要遠高于聽取講解的速度。如果教學視頻中教師只是把畫面中文字內容依次閱讀,其實是對信息通道加工的浪費。研究證明當以視覺形式呈現(xiàn)圖形、聽覺形式呈現(xiàn)文字時,其效果要比只用視覺形式處理圖形、文字好。視聽結合能擴大工作記憶容量。以語音講解呈現(xiàn)文本內容,以聽的方式消化文本,獲得信息速度更快也更輕松。如圖1 所示的歷史教學視頻中,在學習歷史文化名城的分類時,相較于左圖視覺通道既要處理圖形又要處理文字,右圖把文字信息交由教師語音講解,將圖形全屏呈現(xiàn),無論從視覺沖擊力還是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來說都比左圖更勝一籌。
圖1 教學視頻畫面修改前后對比
在圖形圖像的呈現(xiàn)上,使用自定義動畫控制呈現(xiàn)內容,逐步展現(xiàn)畫面中的圖像或標題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習者的思維以及加工順序,也可以避免大量的信息造成視覺通道的超載。利用畫面迅速切換和出現(xiàn)閃爍的指示符號等手段產生刺激,可以加強學習者的注意力。但冗余的動畫對加工認知沒有任何幫助,為了避免無效內容應減少冗余動畫。
在聲音的呈現(xiàn)上,不相關的背景音樂或其他按鍵音對學習者必須加工的認知負荷沒有任何積極作用,甚至會對教師的講解產生干擾。教學視頻不是娛樂化的短視頻,應避免出現(xiàn)這種“噪音”。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對學生的觸覺進行刺激,這種刺激的層次和類型可以分為深度觸壓、輕度碰觸和辨別區(qū)分等,教師可以選取適當的游戲活動,以增強學生的觸覺刺激。如“大籠球背部壓滾游戲”就是讓學生在軟墊上赤腳踩踏、跳躍或者用軟毯輕微覆蓋學生身體。通過上述類似的游戲體育活動,可以刺激學生的細膩感知和記憶,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使之能夠更好地融入班級團體,使觸覺防御敏感的學生較好地適應環(huán)境,解決學生的觸覺防御敏感心理問題,更好地融入團體。
文本的組織、布局為設計者提供了一種方式去組織其中所含的觀點,讓文本的可讀性更強。因此文本的組織結構要清晰,主要方法有:重點突出文本的段落結構,不僅僅是每段的首行縮進;使用邊際標題和注解提高學習者對文字材料的組織;通過調整文本的類型、大小、行間距、類型和背景顏色等提高文本易讀性。如圖2 所示的英語教學視頻截圖中,作者采用了紅色字體對關鍵內容進行強調,在段落與段落間加大行距,使文字易于閱讀。
圖2 英語教學視頻截圖
另外,為了給學習者留下積極的印象,文本要易于閱讀和使用,盡量選擇相對寬敞或開放的文本呈現(xiàn)方式;構成課件的顏色、布局、音樂等元素形象要與學習者的經驗保持一致,以樹立成功接收訊息的信心。
在沒有相關知識經驗的情況下,僅靠文字表達會使得信息理解加工的難度變大,而用圖像則能有效地簡化認知難度。在教學視頻中使用合適的圖片配合文本可以促進學習者理解。有趣的圖片可以維持學習者的注意;圖片的復雜程度影響學習者對文本的加工程度。使用復雜程度適中的圖片可以激發(fā)學習者最大的興趣;使用新穎和戲劇性的圖片可以維持學習者的注意;彩色的圖片往往比黑白的圖片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但在圖片的使用過程中應當注意,隨意使用的與文本內容無關的圖片會干擾理解,選擇不當的圖片也會有不利的理解。在使用時可以用說明或符號把學習者的注意力引到圖片上來,讓學習者把圖片與相關的文本聯(lián)系起來。如圖3 所示的西餐禮儀教學視頻中,作者運用圖片讓學習者把已有經驗與文本聯(lián)系起來,吸引注意的同時也促使學習者主動參與認知加工。
圖3 西餐禮儀教學視頻截圖
激發(fā)動機、幫助學習者領會和牢記是教學訊息誘導設計的主要目的。在具備一定能力的前提下,學習者能否有效地接受和應用教學訊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是否愿意去學習、是否能夠跟上學習進度、能否獲得滿足感。教學訊息誘導方面的設計主要以約翰·M·凱勒(Keller,1984)提出的ARCS動機模型為依據。
動機模型主要分為注意(attention)、相關(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滿意(satisfaction)。引起注意將為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學習產生的前提是引起學習者注意。相關是指要建立學習者與學習內容的相關性,讓學習者理解完成這項任務與他密切相關。要激發(fā)學習者動機,還要建立學習者對學習的信心,讓他覺得有能力完成。使用正面的反饋和必要的獎勵等方法對學習者的成功進行強化,使學習者有成就感也會加強當前和未來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訊息誘導設計中,教學視頻在內容選擇、難度水平、提供反饋上需要進行設計。
在教學視頻設計中引起注意主要依靠教學訊息形態(tài)設計。除此以外,采用一定情緒導向的數字資源喚起感知,引起學習者的興趣后,再使他了解學習內容與個人需求的相關性也是常用的內容呈現(xiàn)手段。對于教師個人而言,使用多種授課風格、使用具體形象的實例和比擬手法、突然提高音量、拋出設問也能起到引起注意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注意不僅僅只出現(xiàn)在教學視頻開始的部分,而應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除了課程主體教學視頻外,教師個人簡介視頻和課程簡介視頻也需要進行設計。第一印象對于個人的態(tài)度改變有著重要的影響。研究證明,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在講授之前可通過視頻介紹主講人在本專業(yè)中的權威性,因為學習者對主講教師的專業(yè)可信度的知覺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
課程簡介的教學視頻可以是一段概述性的引介,也可以提出系統(tǒng)的學習目標,或使用簡明的圖示。但總體上,它應起到下述作用:
1.使學習者對要學習的新知識與技能有概要性的了解;
2.把新知識系統(tǒng)地組織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認知結構,便于學習者理解與記憶;
3.指出課程的“相關性”,使學習者明確學習本課程的意義,了解所學知識與技能在將來的應用前景。
在教學視頻設計中,不僅在一門課程的開始時要有“課程簡介”的教學視頻,而且在以后每一講之前都可以安排相應的設計。具體形式可靈活安排。如圖4 所示的信息技術教學視頻中,視頻內容選擇以單元學習路徑圖告訴學習者:下面將要學什么、為什么要學習這些內容以及如何學習這些內容。在學習內容、學習目標與學習者需要和愿望之間建立一種關聯(lián),從而增強學習動機,加深學習者的記憶。
圖4 信息技術教學視頻截圖
設計合適的挑戰(zhàn)水平,給學習者適度的成功期望。挑戰(zhàn)水平與成績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倒U型來表示,在一個教學視頻的內容里,挑戰(zhàn)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最大程度地激勵學習者。如果挑戰(zhàn)水平太高,容易使學習者氣餒,從而放棄努力;如果挑戰(zhàn)水平太低,會讓學習者過度自信,產生大意思想,甚至造成情緒低落。只有知道了努力的方向,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要掌握的技能信息,學習才會更加有效。
在學習內容難度較大的教學視頻里,教學視頻內容的呈現(xiàn)應當以更加形象化的圖形或動畫來呈現(xiàn),善于使用正例和反例來說明新的概念;還可以安排各種例題,讓學習者看到這些規(guī)則的應用。如圖5 所示的數學教學視頻中,作者采用圖形對函數式進行了可視化的呈現(xiàn),便于學習者融會貫通。
圖5 數學教學視頻截圖
教學視頻呈示的教材內容量過大抑或太密集,容易使學習者喪失學習信心,變得煩躁,進而降低學習效率。因此教學視頻設計時必須控制每次新內容的呈現(xiàn)時間。每過一段時間給予學習者積極參與的機會,在完成講解部分后在視頻中或視頻結束時添加提問或組織練習,這使學習者有機會思考、消化、作出理解與否的反應,從而進行必要的鞏固練習。
通過練習后的反饋,學習者的成功學習得到肯定、受到鼓勵進而獲得滿足。以后當相同的或類似的情境出現(xiàn)時,曾得到肯定的學習反應將重新出現(xiàn)。反饋過后,在教學視頻中應進行簡要的總結?;仡櫧滩膬热萁Y構和具體的知識要點,對之前的新知進行強化和復述。
網絡以及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必然會給網絡課程帶來越來越多的福音,網絡課程建設也會越來越符合學習者的學習認知規(guī)律,滿足其各種各樣的學習需求。教學訊息設計作用于網絡教學視頻,將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網絡學習效果和效率。希望越來越多的課程開發(fā)者能有意識地利用教育訊息原理,提高教學傳播的效果,最終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