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濤
在我國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當中,體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通過體育課程的教學,學生不僅能實現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更能在學習過程當中掌握多種類型的體育運動技巧,同時使自身的意志在體育鍛煉當中得到磨煉。而在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使用身勢語言開展教學工作不僅可以使教師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與管理,更能幫助學生樹立參與體育運動的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因此,使用身勢語言進行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對于當前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語言與身勢語言的相關概念
1.1 語言的相關概念
在人類發(fā)展的過程當中,語言是作為人類獨有的一種符號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當中產生,并在這個過程當中逐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人類而言,語言不僅僅是人類之間的交流媒介,更是人類表達自身文化內涵的一種信息載體,對于人類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過程當中,雖然由于地域因素的不同,導致人類之間演化出了多種不同的語系,但究其本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人與人之間日常溝通交流過程當中使用的口語語言,另一種則是人與人之間進行間接溝通與思想表達所使用的書面語言。而在我國小學階段的過程當中,語言不僅是一種信息載體,更是作為一種教學媒介而存在的,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會將知識寄托在語言當中進行表達,而學生則需要通過對教師語言的理解來進行知識的吸收與理解,從而產生了“學習”這一過程。
1.2 非語言的相關概念
雖然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與媒介,但早在語言被人類發(fā)明之前,人類就已經可以互相進行交流了,而在此階段所使用的交流方式就屬于非語言的交流。雖然經過了時間的流逝,人類的語言能力已經極為成熟,但非語言類的溝通仍然在人類的溝通交流與情感表達過程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人類的非語言溝通的過程當中,所使用的溝通方式主要就是依靠對自身的體態(tài)動作、面部表情與聲音變化等方式進行交流。除此之外,非語言的范圍除了包含人本身的狀態(tài)之外,還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外界的環(huán)境,如空間布置、顏色、氣溫。味道、時間等環(huán)境因素都可以用于人與人之間的非語言溝通。對于人類而言,使用非語言溝通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準確的進行情感內涵的傳遞,因此即使在現代社會,非語言類型的溝通方式依然在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過程當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1.3 身勢語言的相關概念
身勢語言屬于非語言溝通交流的一部分,其本身沒有固定的形式標準,但在日常生活當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一般來說,身勢語言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目光語言、手勢語言、身體語言與表情語言。其中,目光語言指的就是通過眼神來進行信息的傳遞與表達;手勢語言指的是通過雙手的姿態(tài)或手指的動作進行信息的傳遞或表達;身體語言指的是通過身體動作與姿態(tài)的改變進行信息的交流或表達;表情語言則是通過對自身面部表情進行變更來進行信息的傳遞或表達。其中,目光語言是一種相對難以讀取的語言,但在傳遞細微的情感方面,目光語言卻有著其他語言或非語言無法替代的作用;手勢語言是人類最早使用,并且至今仍在廣泛運用的交流方式,除了聾啞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所用的手語之外,手勢語言還被廣泛運用在如交通、演藝、運動、軍事等各個方面;身體語言是人類在溝通交流過程當中最容易被讀取的一種語言,通過身體的動作,人類可以表達各種各樣不同類別的情感;而面部語言則是一種通過面部肌肉的變化來進行情緒狀態(tài)傳遞的溝通方式,對于情感方面的傳達與強化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2 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身勢語言的運用問題
2.1 教師對身勢語言的重視不足
在我國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身勢語言應用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教師對身勢語言的重視不足。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越發(fā)簡便,但這也使越來越多的人忽視了身勢語言在人與人之間溝通過程當中的作用。對于人類而言,使用身勢語言進行溝通交流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能,許多人或多或少都對身勢語言有著一定程度的認知,但卻不能將其主動自覺地應用在工作過程當中。正因如此,在對小學生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時,許多體育教師即使有一定的身勢語言方面的基礎,卻仍未主動使用身勢語言開展教學工作,而是依靠傳統(tǒng)教學當中的口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忽視了身勢語言在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的重要性,甚至在某些時候不自覺的使用身勢語言,進而對學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2.2 教師缺乏對身勢語言的運用能力
除了對身勢語言的重視程度不足之外,影響身勢語言在我國小學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應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缺乏對身勢語言的運用能力。對于小學體育教師而言,身勢語言雖然能夠使教師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從而使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但許多教師自身對身勢語言的認識與學習相對不足,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也不具備主動使用身勢語言的意識與經驗,因此在使用身勢語言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時難以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從而導致教師越來越不愿意使用身勢語言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此外,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是整個體育課堂的核心,特別是由于教師需要為學生進行正確的運動技巧與動作的示范,這就導致教師的任何動作都會在學生的認知過程當中被放大,如果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使用了錯誤的身勢語言,就很容易對學生形成嚴重的誤導,從而直接影響到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升。
2.3 學生缺乏對身勢語言的理解能力
除了上文提到的原因之外,學生對于教師身勢語言理解能力的缺乏也是影響身勢語言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當中的應用的原因之一。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不僅自身的心理發(fā)育不完善,而且對各種事物的認知也不完全,這就很容易導致這個階段的學生在教師使用身勢語言的過程當中無法理解教師通過身勢語言所表達的含義。此外,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最重的階段,尤其是在體育課的教育過程當中往往會主動模仿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的一舉一動,但由于缺乏對教師身勢語言的理解能力,學生往往會將教師所使用的一些身勢語言模仿融合進入體育動作之中,這不僅有可能導致其他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偏移,更會導致學生自身體育動作的不標準,從而使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大幅降低。
3 影響身勢語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因素
3.1 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模式
在我國小學階段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教育模式是影響身勢語言在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當中應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雖然我國推行新課改與素質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許多教師仍然會在教學過程當中認為體育是一門不重要的科目,只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跑跑步跳跳遠,然后在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的情況下讓學生自由活動即可。此外,我國小學體育教師大部分都是男性,在教學過程當中缺乏對學生關注與愛護,只是按照教學大綱生硬的開展教學工作,從而導致許多學生對體育這一課程產生了嚴重的抗拒心理。
3.2 教師缺乏系統(tǒng)性的學習
上文提到,我國小學階段絕大部分的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缺乏對身勢語言的重視,即使有部分的教師想要嘗試使用身勢語言引導教學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而這正是因為教師們缺乏對身勢語言的系統(tǒng)性的學習。作為一種在體育課程教學當中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身勢語言由于其更加側重于語言,因此在我國的高等教育當中往往被歸類為語言類的科目,而非教育類的科目。這樣的課程判定方式導致了許多有志于從事體育教師的人未能在學習過程當中系統(tǒng)性的學習身勢語言的相關內容,也未能建立對身勢語言正確的認知,因而很難將身勢語言應用在小學體育的教學當中。
4 身勢語言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當中的運用
4.1 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引導應用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小學生對運動技巧的掌握相對較低,且由于年齡原因其注意力非常容易轉移,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時常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集中自身注意力,以此加強對體育運動技巧的學習,從而使體育課程的教學進度得到推進。在一般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需要運語言來對學生們進行引導,但這樣的方式卻會導致課堂氣氛出現僵化,進而使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嘗試使用身勢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在小學階段體育課程對學生跳躍能力訓練的過程當中,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對學生的跳高能力與跳遠能力進行訓練,此時教師就可以在使用語言引導學生的同時,將自己的身體擺成特定的跳躍動作的預備姿勢,并且通過自身目光與表情的配合呈現出自身注意力集中的表情,同時使用手勢引導學生來加強對跳躍預備動作的關注,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認真態(tài)度,進而使學生通過教師身勢語言的引導參與到跳躍規(guī)范動作的學習過程當中,從而起到良好的教學引導效果。
4.2 對學生體育學習的管理應用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使用身勢語言還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體育課程的教學管理難度相對其他學科更高,如果僅僅采用語言對學生進行管理,不僅會導致管理效率的低下,更容易導致體育課程教學時間的浪費,使本來課時就相對較少的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進度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采取語言與身勢語言相配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一般來說,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方法可以分為兩種,即調控法與激勵法。其中,調控法指的是對學生的情緒與課堂教學的氛圍進行調控的一種課堂管理方式,例如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當中的雙腳連續(xù)跳的教學過程當中,有一部分學生由于未能掌握到跳躍的節(jié)奏,因此不僅在跳的過程當中很吃力,而且會因此不喜歡參與到跳躍的訓練過程當中,這時教師就可以使用手勢動作來調動學生,通過手部上下動作模擬跳躍節(jié)奏的方式幫助學生重新找到正確的跳躍方法,并且教師可以在這之后將手勢轉變?yōu)橐粋€豎大拇指的造型來對學生進行表揚;相對于調控法而言,激勵法則是一種對相對膽怯的學生進行鼓勵的課堂管理方式,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有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自身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較差而對體育課程感到恐懼,這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通過身勢語言的應用為學生加油鼓勁,使學生能夠鼓起勇氣參與到體育課程的鍛煉當中。對于這些學生而言,只要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勇敢的走出第一步,就能在未來的體育課程教學當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4.3 對學生體育講解的輔助應用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除了使用身勢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與管理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身勢語言對體育知識的教學過程起到輔助的講解效果。雖然在我國新課改與素質教育全面落實的現代,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極為重視,但與其他的教學科目不同,體育這一課程的學習過程還是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程度的講解,只有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才能夠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技巧,從而使自身避免因運動技巧的問題而在體育運動當中受到傷害。而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講解的過程當中,如果教師單純使用語言進行講解,而忽視了對自身身勢語言的運用,就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進而導致教學效率的下降。因此,教師需要在體育知識講解的過程當中加強對身勢語言的利用,比如保持著柔和的微笑,使用溫柔的目光注視著學生,并且通過手勢與語言之間的配合來讓學生加強對體育動作要領的了解。只有使用這樣的方式對自身的講解過程進行適當的輔助,教師才能讓學生更加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從而在學習過程當中更好地掌握教師講解的運動技巧。
4.4 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應用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當中,身勢語言的運用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效果,那就是對學生體育課程學習的評價。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身體素質會隨著學生的遺傳問題、生長環(huán)境、家庭因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對所有學生都采取固定的評價,就很容易導致一些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失去信心;相反,如果教師能夠在對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過程當中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使用語言與身勢語言結合的方式進行適當的評價,就可以使學生從教師的評價當中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支持與鼓勵,從而幫助學生樹立體育學習的自信心。以小學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的“立定跳遠”這一項目的評價過程為例,對于那些表現出色的學生,教師就應當使用手勢、表情、動作與語言的結合對學生進行表揚與鼓勵;而對于那些表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就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構思相應的評價,并通過自身的手勢、表情、動作與語言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安撫,同時幫助學生找出如何讓自己跳的更遠的方法,并鼓勵學生保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通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來鼓勵學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
5 結束語
在我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身勢語言的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運動積極性的提升,更能幫助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與管理,從而使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得到增強。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主動加強對身勢語言的認識與學習,并且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主動運用身勢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管理與鼓舞,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當中進行體育知識與運動技巧的學習。
(作者單位: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北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