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偉
擔任班主任期間,我?guī)W生參加過各類體育項目,我發(fā)現(xiàn),體育活動是開展挫折教育的良好契機。
首先,嘗試體驗樹立信心,幫助學生敢于面對挫折。我們班的學生在身形上整體相對弱小,在聽說要舉辦拔河比賽時全無斗志。要禁受得住挫折,心態(tài)先要“穩(wěn)得住”。于是,我在班級舉辦了“對抗賽”,把學生分為看起來實力懸殊的甲、乙兩隊,然后單獨為“較弱”的乙隊加油鼓勁,并私下指導他們一些拔河的技巧。最后,乙隊在選拔賽中以弱勝強,這讓所有學生都感受到,所謂的弱者并非沒有機會打倒強者,眼中的困難也并沒有那么可怕。建立信心后,我們在班級間的對抗中越戰(zhàn)越勇。
其次,明確目標優(yōu)化策略,引導學生善于疏解挫折。面對不久后舉行的跳長繩比賽,雖然“零基礎”但擁有了成功體驗的學生信心滿滿。但在練習的過程中,真正的挑戰(zhàn)逐漸顯現(xiàn)出來——制定的目標與實際水平嚴重不符。這時,我?guī)ьI學生嘗試從兩個角度解決問題,一方面根據(jù)現(xiàn)有情況制定詳細的階段目標,另一方面分析訓練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彌補短板。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的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這時,我及時組織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告訴學生無論面對什么挫折,調整目標,優(yōu)化策略都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第三,全力拼搏淡泊名利,教會學生樂于享受挫折。報名籃球聯(lián)賽時,學生們已經能夠相對合理地預估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并嘗試制定應對方法。正因如此,前幾輪比賽雖有波折但也有驚無險地過關了。但競技體育的偶然性也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半決賽中一分之差讓學生們與獎杯失之交臂。比賽結束時,看著場下觀眾眼含淚水但依然為同學喝彩,場上的運動員心中雖有遺憾但能夠坦然祝賀對手并相約來年再戰(zhàn),我不禁感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如果他們也能夠在明知可能毫無收獲的情況下依然為實現(xiàn)目標全力拼搏,那就達成了抗挫折教育的目的。
體育活動只是教育活動的一個縮影,教師要帶著這樣的意識投入工作中,在學科教學、班級管理、家校合作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抗挫折的能力,讓他們遇到挫折時能夠坦然面對、客觀分析、積極解決,逐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