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提到寫作文要培養(yǎng)觀察能力時,有人就覺得很好奇,不是只有在科學課堂上才要培養(yǎng)觀察能力嗎?其實不然。在寫作中,觀察能力同樣不可或缺。培養(yǎng)觀察能力,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從身邊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有篇名為“我的媽媽”的作文這樣寫道:“我的媽媽很漂亮,大大的眼睛下面長了一只筆挺的鼻子,櫻桃小嘴,瓜子臉,同學都夸媽媽漂亮?!睂憢寢屍翛]有什么問題,但好像作文中這樣的媽媽特別多,千篇一律,很容易讓讀者產生厭倦心理。同樣是寫“我的媽媽”,有人就寫得很有特點,因為他注意觀察媽媽的一舉一動,用細膩的描寫襯托媽媽的漂亮。他是這樣寫的:“我的媽媽長了一張漂亮的臉蛋,因為媽媽漂亮,爸爸每次和她吵架時從不忍心大吼,總是讓著她。爸爸告訴我,媽媽年輕時有好多追求者,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爸爸,可惜爸爸長得不帥?!毕襁@樣,通過生活細節(jié)襯托媽媽的“漂亮”生動有趣,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從小事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今天比往常來得早一些,我看見教室里王老師指導大家一起種的太陽花發(fā)芽了,覺得很開心,于是拿起花灑給它澆了水?!边@是一名同學日記中寫的太陽花。另有一名同學這樣寫:“班里種的太陽花發(fā)芽了,細嫩的枝干上冒出小小的腦袋,好可愛?;ㄅ枥锕灿辛眯∶纾氡卦龠^兩個月就會開出漂亮的花,那它開出的花會是什么顏色呢?”對比起來,針對同一件事的兩種描寫,前者比較樸實,后者更生動更有趣味性,給人的印象比較深刻。這是因為后者觀察更細致,把小事寫得很具體,很形象。后者的成功,要歸功于作者的細心觀察,生動描述。
三、認真觀察,抒發(fā)真情實感
記得有一篇作文這樣寫自己家的一只貓:“去年過生日的時候,舅媽送給我一只小貓咪。剛來的時候只有一個月,特別可愛,我很喜歡,于是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丟丟’。我很喜歡這只貓,甚至睡覺的時候都讓貓咪和我睡在一張床上,我們感情很好。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貓咪就會跑到小床邊,用爪子在小毯上蹭一蹭,它這是在學我洗腳。吃飯的時候,它會用腿把小碗推到我面前,然后叫兩聲,意思是它也要吃;如果我不讓它吃,它就悶悶不樂,不讓我碰。我除了在學校上課的時間以外,幾乎時時都和貓咪膩歪在一起。就這樣,丟丟陪我熬過了小學五年級。終于,我上六年級了。有一天放學回家,剛到家門口,就發(fā)現門口有幾根小貓身上的毛,我想都沒想,一看就知道是丟丟的。我急忙奔進屋里,發(fā)現地上也有很多同樣的毛,我很疑惑。慢慢地,隨著離丟丟的小窩越走越近,我才發(fā)覺事情有些不妙,因為平時丟丟也掉毛,但是媽媽每次都會打掃得干干凈凈,今天為什么地上會有這么多毛呢?這時剛好媽媽回來了,她告訴我她擔心丟丟會影響我升學,就把丟丟送人了。這話猶如晴天霹靂,一時間我愣住了,半晌才反應過來。我大聲吼叫著,責怪媽媽的獨斷和無情,很是傷心。丟丟走后的那幾天,我每天食不知味,考試的時候故意考砸,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碗摔碎。媽媽看著我的這些舉動,怒火中燒,跟爸爸說了,爸爸還動手打了我。我更不服氣,跟爸爸頂嘴,再也不聽媽媽的話。就這樣過了一個月左右,我的心情慢慢平復了,決定再也不提起那只令人傷心的貓……”
乍一看,作文沒有什么特別的,就是寫?zhàn)B貓這件小事?,F在很多家庭里都養(yǎng)貓或者其他小動物,看起來再平常不過了。但是,細讀,感覺它又不一般。那么,它的亮點究竟在哪里呢?作者的構思非常巧妙,通過養(yǎng)貓這件小事,把自己這一年來對貓咪的感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因此,真正打動讀者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里所表達出來的那份真摯的情感。
四、從生活入手,提高作文質量
前面幾個點都是闡述寫人敘事,本段重點談談描繪景物。關于景物描寫,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平日里喜歡親近大自然,經常和家人或者親屬到處游玩兒,所以,他們寫起景物來就顯得游刃有余;有人則很喜歡在空余時間宅在家里玩游戲,看電視,玩電腦,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神似“大家閨秀”或“封閉宅男”,他們的腦子里裝的全是游戲里的人物角色和電視里的情節(jié)。教師在布置寫景作文時,總是要想辦法杜撰一些景物,讓他們裝扮自己的作文。比如,自己家的小區(qū)院子里明明沒有種柳樹,但迫于實在沒什么內容可寫,就參照校園里長得挺拔的柳樹,照貓畫虎似的把這些柳樹“種”到自己家小區(qū)的院子里,聲稱“我家小區(qū)院子里種了一排柳樹,春天到了,柳枝隨風搖擺,婀娜多姿,像一個個小姑娘,清秀無比。”縱然作文寫得沒什么大問題,但是總不能每次寫景都這樣杜撰。柳樹固然可以借來為我所用,那如果下次老師給個固定的題目呢?還是沒有內容可寫怎么辦?所以,從根本上解決沒內容可寫的問題才是要重點考慮的。其實這個作者很聰明,他巧妙地把校園里的柳樹移到了自己家的小區(qū)院子里,這說明他日常還是注意觀察了,否則,寫作文時就可能啞口無言。事實上,這樣做也無可厚非,這說明他平日里注意觀察了,他對校園里的柳樹還是比較了解的,他發(fā)現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的事物,并把它們寫進文章,這是一種好習慣。但美中不足的是,觀察面不夠廣,除了柳樹,還要觀察桃樹、梨樹、楊樹;除了景物,還要觀察動物、人物;除了太陽、藍天、白云,還要觀察月亮、星星、銀河……因此,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寫作要跟生活密切結合起來,認真觀察生活,仔細揣摩生活現象,體悟生活真諦。這樣,在生活里積累了豐富的的作文素材,寫起作文來也就不會再捉襟見肘了。
在小學階段的寫作學習中,特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培養(yǎng)自我的觀察能力上,實則是在為后期的寫作練習打基礎,這樣也更有利于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