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想要學好英語這門科目,首先詞匯量要積累到一定程度。同一個詞出現(xiàn)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教師不能夠在講授詞匯時只監(jiān)督學生背會詞匯的基本含義。這樣的講授形式雖不存在很大的問題,但是學生在碰到一些特殊的句子時,再按照基本含義對詞匯進行翻譯,翻譯出來的句子就不會十分通順,所以教師必須想辦法優(yōu)化詞匯教學。本文針對語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語境教學法;初中英語;詞匯;策略
作者簡介:胡靜宜,鹽城市葛武初級中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不斷提高英語能力,詞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點,學生的詞匯學習水平對學生的英語能力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進一步加強英語詞匯教學,將語境教學法在詞匯教學中加以應用,進而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積累。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
(一)忽視對詞匯的講解
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關鍵階段,也是積累英語詞匯量的主要階段。如今已經(jīng)有許多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開始重視幫助學生打好詞匯基礎,于是他們會在講課之余給學生布置一些通過抄寫強化學生對這部分單詞印象的作業(yè)。而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大部分時間留給教師解說課本內容和語法知識點,僅僅對一些重點詞匯加以解說,其他常見詞匯則要靠學生課后自行識記。由于缺少教師對詞匯的有效引領,學生只能采用機械的記憶形式,學生識記效果難以保證,對詞匯的印象也常常不扎實。
(二)忽視對詞匯按層次劃分
到了初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英語詞匯量。當他們學習新的詞匯并復習原有詞匯時,不免會出現(xiàn)相似詞匯之間記憶混雜的情況。伴隨知識難度逐漸提升,學生對之前所學習詞匯的遺忘速度也在變快,為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把握單詞記憶辦法。但實際情況是,英語教師常常認識不到要對學生需要掌握的詞匯實行重點詞和經(jīng)常使用詞的層次劃分,協(xié)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溫習,這也造成了學生英語詞匯記憶效力不高的情況。
(三)忽視將詞匯置于語境中加以講解
英語單詞與漢語文字一樣,“一詞多義”是極其廣泛的情況。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當中,表達的意思會有所不同,如若學生不能夠及時辨別,會招致初中生思想混雜的狀況出現(xiàn)。但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很少留意將詞匯置于特定的語境當中對其詞性等進行剖析,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二、傳統(tǒng)英語詞匯教學的弊端與語境教學法的提出
過去,教師在進行詞匯講授時,只重點教學生正確的讀音、該詞是什么詞性、一些詞是有詞綴的,卻沒有將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重視起來。在過去的講課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在某個單元學習之初,帶領學生讀本單元的新單詞,幫助他們正確發(fā)音,讓學生據(jù)此對單詞進行掌握,然后讓學生通過反復抄寫的方式對單詞的拼寫進行鞏固,最后教師再通過默寫的方式考查學生對這些單詞的掌握狀況。這種傳統(tǒng)的英語詞匯講授方式,固然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詞匯,但講授進程呆板單調,學生也不能真正理解單詞究竟如何運用,常常得不償失。有些學生對英語單詞印象比較淺,所以在閱讀課文時并不能很快地將其翻譯過來,也就無法理解整篇課文的意思,久而久之,就會感受到英語學習上的壓力,進而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抗拒感。
語境講授法是指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語境,讓學生在此語境中學習詞匯。1923年,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提出“語境即使用和了解言語的環(huán)境,包含言語要素和非言語要素,時間、空間、上下文情境、對話條件等與語詞運用有關的都是語境要素”的觀點,在他看來,言語是不能離開語境的,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的,詞匯因為語境的存在而有意義。語境被分為三大類:詞匯語境(指詞語連接)、語法語境(指在不同情景下表達不同含義)、言語語境(指依據(jù)上下文、文化背景等關系解釋單詞的含義)。
三、語境教學法運用于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好處
教師將語境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英語詞匯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諸多好處:首先,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詞匯的概念。其次,學生真正地理解這些詞匯的含義,能夠翻譯出某一詞匯在句子中的特定含義,就能夠更長時間地把握英語詞匯;第三,在語境中學習詞匯和把握詞匯,教師可提供有益于學生察看、模擬、體驗真實寒暄的言語語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能夠直觀地感受英語文化;第四,一個詞或詞組所表達的意思學生無法長久記憶,初中英語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或多個特定的語境,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該單詞的多種意思,并能夠高效地學習掌握該單詞,讓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應用英語詞匯;第五,語境講授法可以給學生營造言語學習的良好氛圍,特定的語境除了可以增強學生對詞匯含義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流暢并精準地運用英語,亦能減少學生詞匯運用不當或者詞語搭配不當?shù)痊F(xiàn)象的發(fā)生;最后,在初中階段,這種方法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學會單詞之余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含義,了解詞匯背后的西方文化。
四、語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猜測英語詞匯的意識
教師在運用語境教學法時,可以指導學生依據(jù)上下文語境來判定英語詞匯的意思。首先,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詞匯時,可根據(jù)上下文來猜測該詞匯的意思。其次,學生還可以根據(jù)上下文句子的關系來了解這個陌生詞匯。教師率領學生理解上下文句子的意思,剖析語句間所存在的關系,從而判定該詞匯的意思。英語句子、段落由英語單詞和短語構成,構成英語文章的句子間存在邏輯關系。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的關鍵辦法為:首先判定該詞的詞性,再分析該詞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成分,還要觀察該詞所在段落句子間關系,進而猜測陌生詞匯的意思。
例如,在進行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Amazing things”的講解時,“whisper”有很多意思,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分析“He told me in a whisper so that none else could hear”中的“whisper”是什么意思,首先該詞句中是一個名詞,然后再大致翻譯這個句子“他低聲告訴我,以免別人聽到”,以此來判斷出該詞在這個句子里的意思是低語、耳語;同理,“The whisper about her marriage is widespread”一句中的“whisper”則可以根據(jù)整句“有關她婚姻的傳聞流傳很廣”的意義判斷出“whisper”是傳聞、謠傳的意思;在分析“What happened in the factory is being whispered about the neighborhood”這句話時,學生應該先判定該詞是動詞,然后再大致地翻譯這句話的意思“工廠里發(fā)生的事正在附近居民中私下流傳”,最后分析出該詞在這里的含義是私下談論。教師在要求學生分析句子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猜測詞匯的含義。
(二)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開展教學
因為初中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較大的差別,導致他們的詞匯學習進度存在一定差別。 在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背景下,應關注對學生英語學習才能的培育,以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在進行語境設計時應關注學生之間的差別性,設計和學生英語能力相契合的講授內容。教師可采取輔入-輸出的講授形式展開詞匯講授,讓學生借助聽、讀的方式開展生疏詞匯的學習,協(xié)助學生掌握詞匯的拼寫方式和意思,讓學生靈活運用這些生疏詞匯,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新學詞匯的印象。最有效的檢驗學生詞匯量的方式就是要求學生開展主題寫作,進而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例如,在進行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3 “Online tours”的講解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寫作任務,要求學生根據(jù)“學校的廣播站正在舉辦中國魅力城市展播”等提示寫一篇介紹西安的英語短文。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傳授一些寫作框架,比如要寫三段,要將題目中給出的提示寫完整,要注意詞匯的數(shù)量,首先表達西安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次介紹西安這座古都,最后要寫這就是西安或者歡迎大家到西安玩。教師告知學生詳細的寫作要求,鼓勵詞匯量較多的學生試著應用較為新穎的詞匯進行寫作。假如學生基礎薄弱,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多摘抄好詞好句并進行仿寫。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寫作要求,經(jīng)過長時間的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有所進步,以推動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
(三)善用名言警句,幫助學生積累英語知識
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喜聞樂見的名言警語,初中英語教師要擅長應用這些名言警語,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對特定語境中詞匯的用法有所了解。比如,勞逸結合是教師講授和學生學習過程中都深知的道理,它在英語民諺“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中有所體現(xiàn)。該句中的“make”既有動詞“制作”之意,又有名詞“品牌”之意,可是在本句中,卻是“使之……”的意思。初中生經(jīng)過學習教師傳授的名言警語,不僅豐富了英語常識儲藏量,還能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加深對該詞匯用法的記憶,為英語常識系統(tǒng)的構建打下基礎。另外,言語是文明的載體,可以有效地將一個民族的政治、歷史、生活風俗、宗教信仰、價值理念等表現(xiàn)出來。而在不一樣的語境中,詞匯會代表不一樣的意義,并且不一樣的文明也會使得某個詞有不一樣的意思。
(四)增加英語課文閱讀量,記錄優(yōu)秀文段
語境講授必須將詞匯放在具體的語篇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了解英語詞匯的意思和用法。英語語境講授法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應用,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在指導中,要重視培育學生的言語能力和掌握詞匯的主動性,只有學生對理解和掌握詞匯充溢熱情,才能對英語詞匯印象深刻,并應用英語言語進行溝通,更好地完成瀏覽、寫作任務,提高英語學習成效。英語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學好英語詞匯不能僅靠英語課堂,學生要利用課余時間在課外瀏覽中汲取更多的常識,豐富詞匯量,提高英語思維能力。教師依據(jù)學生的特點,針對性地推薦一些課外閱讀書目,倡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碰到好詞、好句及時記錄下來,在課堂上留出學生交流讀后心得的時間,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把握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運用語境講授法,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詞匯,進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雖然教師應用這一方法時仍存在些許問題,但只要能夠仔細備課,同時認真了解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并據(jù)此探索更加適合本班學生的應用語境講授法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需要學習的詞匯,培養(yǎng)他們在不同語境中判斷相同詞匯的不同意思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熊紫薇.論英語教師的學科育人價值開發(fā)意識[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12):28-30.
[2]王俊英,于韶君,趙立興.基于診斷性測評提升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實踐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12):79-81.
[3]賀琳.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困境與應對策略[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12):82-84.
[4]邵春曼.多維互動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1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