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莎
幼兒年齡太小,“國”的概念還沒有在他們思維里形成,如何把“愛國”這個抽象的名詞扎根在幼兒的心田?作為幼師,筆者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以幼兒為本,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傳統(tǒng)幼兒德育傾向于教師和家長單方施教,以說教為主,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教師可利用新媒體資源,選取幼兒喜歡的內(nèi)容,用直觀且易模仿的方式進行。如,在學習《兔子開門》一課時,筆者讓學生開展角色扮演,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學生演繹得惟妙惟肖?!皠〗K”的時候,筆者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媽媽不回來就不開門?為什么要共同對付灰狼?大家爭著舉手發(fā)言,答案是灰狼是敵人,我們要保護自己的家。然后我放了一段早期的動畫片《保護糧食》,是八路軍與敵人周旋的故事,然后讓孩子將兩個故事進行比較。大家把敵人比作灰狼,把“門”比作“家”,“家”和“國”就這樣“鏈接”起來了。在幼兒心中,愛國與愛家的思路便初步形成。
以活動為主,搭建德育平臺。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遇事喜愛探究,形象記憶高于抽象記憶。因此,幼兒園要創(chuàng)設容易感染幼兒的德育環(huán)境,如走出幼兒園,觀看、參與園外的各項活動,在活動中確立愛國主義思想。出于各方面的考慮,幼兒德育往往以園內(nèi)、室內(nèi)活動為主,很少到室外去,殊不知,室外有更好的德育內(nèi)容。在俄羅斯,幼師總是不定期把幼兒領到無名烈士陵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筆者曾帶著中班的孩子到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的展廳觀看農(nóng)業(yè)方面的展覽和傾聽講解:視頻里,收的糧食被地主奪走;機械耕種、飛機播撒,農(nóng)民面對“谷山”喜笑顏開……這是一次親子活動,孩子們不停地向家長詢問各種問題,以家庭為單位進行交流后,在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的一個辦公樓前,筆者領著孩子們瞻仰了一尊雕像——袁隆平。有過親子的互動,袁隆平爺爺?shù)墓适略缇腿攵胄?,愛國主義思想便深深地扎根在幼兒的心里。
以理念為先,重視德育方法。愛國主義教育需要從娃娃抓起。在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要注意更新觀念,注重方式方法。一是摒棄幼兒時期的孩子“玩好即可”的觀念,在“玩好”中加入德育的內(nèi)容,讓幼兒真正地感受到愛國是一種必須,是一種必然,更是一種必要。二是成人尤其是父母要做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熏陶”和“表率”,直接影響孩子的道德養(yǎng)成和行為習慣。所以,幼兒家長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做好正確引導。三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特別是對網(wǎng)絡、電視和游戲中的內(nèi)容要選擇觀看,不讓幼兒純潔的靈魂受到污染。
“只要有正向的信念,就有正向的未來?!睈蹏髁x教育只要從娃娃抓起,就能將來之不易的生活契入生命;愛國主義教育,只要將孩子們的感覺打開,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課堂中有歌的清亮,花的芳香。
責任編輯/黎修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