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唱歌》這篇小說中百分之七十都是真實發(fā)生的事。二姐離婚再嫁,帶著一個娃,娃也不是小娃了。嫁的男人也不算多有出息,但本分、實在、善良,愛唱歌。
二姐一次提到,娃勸她,對他爸溫柔點兒,說話不要老是那么沖。聽完二姐的話,在那個小小的瞬間,我呆了一下。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已經(jīng)聽到不少孩子和繼父相處的故事,比如他會和繼父談心,比如他會在母親跟繼父鬧小脾氣時選擇站在繼父一邊,比如他會在任何可能導(dǎo)致繼父被忽視的場合適時出現(xiàn),以圖避免尷尬……在我愣神的那一瞬間,我在想,這些情感到底是如何發(fā)生的?是什么讓孩子能夠如此敬重遲來的父親?假如是我,我又會怎樣對待這個孩子……其實,在孩子的影響下,二姐已漸漸減少了對男人的挑剔,不斷發(fā)現(xiàn)著男人身上的諸多閃光點。如今,這個孩子已走入婚姻的殿堂,這個一度令我擔心的家庭其樂融融。
我很欣慰。尤其對我的外甥,倍感欣慰。善良是天生的嗎?為什么有的人善于替他人著想?他們是使這個世界更加美好的主力。
我被感動了。在那一瞬間,我決定把他們的故事寫成小說。這就是《去唱歌》。小說寫完,再三讀過,掩卷之時,覺得心頭一暖,為他們的善良,為二姐夫那小小的夢想。我不知道《去唱歌》是不是只感動了我自己,直到編輯老師通知我,我才確信,被感動的可能不止我一個。我們一直在談?wù)撐膶W(xué)的無用之用,《去唱歌》卻讓我看到了文學(xué)的可用之處,讓人相信生活真有一種可愛之處,并且,讓此岸的人心向往之。
當創(chuàng)作的念頭在腦海里浮現(xiàn),那真是極小的一瞬間,這一瞬間又是極其重要的。而相對來說,我對生活里那極小的一瞬越來越感興趣了。我見過初冬迅疾的小風(fēng),令石榴樹瑟瑟抖成一團,葉片瞬間以極快的速度,極小的幅度離開樹枝。我見過某朋友津津樂道于自己有出息的兒子,瞬間,另一個朋友臉上滑過因兒子久不能脫單的失落。我還見過當某人被批評時,瞬間,其他同僚掩飾不住的興奮的眼神。這些都是瞬間發(fā)生的,但是它真實、深邃。
(楊守知,本名楊自群,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當代》《小說月報·原創(chuàng)版》《長城》等發(fā)表小說作品多篇,部分作品被《小說選刊》《作品與爭鳴》轉(zhuǎn)載。)
篇名題字:謝有順
插圖:孫庚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