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李佰松
摘? 要? 在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后,我國的冰雪運動氛圍愈加濃厚。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北京冬奧會對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冰雪運動參與度的影響。調查報告主要包括:冬奧認知調查,北京冬奧會舉辦對個人參與積極性調查,冰雪運動參與度情況調查,現(xiàn)有設施滿意度調查等。調查結果顯示86.67%的人認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對提高個人冰雪運動的參與有著積極影響。
關鍵詞? 北京冬奧會? 研究生? 參與度? 調研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053-02
一、調研背景
在2015年7月31日,北京以44票獲得了2022年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自此我國的冰雪運動發(fā)展進入“快車道”。國家層面相繼印發(fā)了《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指導意見》《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fā)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冰雪旅游發(fā)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文件。習近平主席多次作出要利用好冬奧會契機大力發(fā)展冰雪運動的指示。國家層面的多個政策也相應出臺落地,明確提出到2025年要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冰雪產(chǎn)業(yè)總規(guī)模達到10000億元,中小學校園冰雪特色學校達到5000所。首都體育學院擁有獨立的冰雪與運動學院,師資、科研力量強大,設施齊全,又因北京也是比賽場地之一,學校氛圍濃厚。本文就在此背景下進行調研。
二、調研目的
隨著2022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冰雪運動已成為業(yè)界最熱門的話題,成為政府積極推廣和倡導的運動。本項調查的研究目的是冬奧會對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冰雪運動參與度的影響,讓研究生群體在參與冰雪運動過程中促進身心的健康,對冰雪運動產(chǎn)生興趣?;诖?,本項調查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探究冬奧會對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冰雪運動參與度的影響,為進一步促進冬奧會背景下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參與冰雪運動提供理論依據(jù)。冬奧會背景下,參與冰雪運動的人口規(guī)模顯著擴大,直接參與冰雪運動的人口數(shù)量增多,對于改進國民體質健康、加快冰雪運動進校園和冰雪運動發(fā)展具有顯著意義。本項研究的選題有利于充實和發(fā)展大學生冰雪運動參與的已有研究成果,對促進大學生冰雪運動參與的理論研究具有積極的探索意義。同時也可以促進高校體育教育理論體系向更加完整的方向發(fā)展,為2022年冬奧會促進大學生冰雪運動參與的后續(xù)研究提供理論參考依據(jù)。
三、調研情況
參與此問卷調查者大部分都知道2022年將于北京一張家口舉辦冬奧會,只有少數(shù)11.11%不知道,由此可見對冬奧會的影響很大。
該題得出結論,參與此問卷調查者大部分都是從網(wǎng)絡和電視廣播上了解到冬奧會的這些冰雪運動,從課程內容上了解到冬奧會的這些冰雪運動只有48.98%,而書報雜志和朋友介紹了解到冬奧會的這些冰雪運動只占有35.56%,其他渠道更少,只有11.11%。說明了網(wǎng)絡和電視廣播的宣傳力度很大,國家大力傳播關于冬奧會的知識和項目內容,但是朋友之間的關于冬奧會的討論卻是不多,可能是同學之間對冬奧會的興趣卻不大。
參與此問卷調查者普遍認為缺少冰雪運動的理論知識是影響參與冰雪運動的主要因素。還有幾乎一半的同學認為可用于冰雪運動的可支配收入低、缺少冰雪運動習慣以及校內場所滿足不了是影響參與冰雪運動的主要因素。有17.78%的同學認為影響參與冰雪運動的主要因素是家人朋友不支持,同時也不符合自己的興趣。缺少了解,不想嘗試和沒有冰雪運動的氛圍都是影響參與冰雪運動的主要因素,占比都為20%。室外氣溫低和學習壓力大也是制約學生參與冰雪運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還有6.67%的其他因素。
四、結論與建議
2015年北京申冬奧成功之后,在籌備冬奧會過程中所帶來的輻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冰雪體育運動,對冰雪體育運動的認知也逐漸清晰。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是個體產(chǎn)生社會行為的直接影響因素。大學生群體是當下冰雪體育文化素養(yǎng)最為重要的培養(yǎng)對象。鑒于學生群體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其接受新事物和參與傳播的能力是相對較強的,可以有效推進冰雪體育文化在廣大群眾中傳播,強化心理認同。相較之中學生,大學生的自主選擇性更高,況且高校學生經(jīng)過長時間的教育和學習,大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體育素養(yǎng),加以合理引導便可以成為一股強大的新生力量,其可充分推動和穩(wěn)固冰雪體育運動的持續(xù)發(fā)展。
因此,想要在我國普及正確的冰雪體育運動價值觀念,應當選擇合適的發(fā)展路徑和發(fā)展對象。以大學生群體為突破點和重點,循序漸進地推進冰雪體育文化素養(yǎng)的普及發(fā)展。長期以來,由于我國教育重心落在文化教育上,不可避免地對體育教育有所忽視,我國群眾對體育的認知和觀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見。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對冰雪體育運動的認知和觀念也不盡相同。比如籍貫為南方地區(qū)的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冰雪體育運動方面的知識較少,潛移默化中對冰雪體育運動的認可度也較低。合理借助舉辦冬奧會這個契機,大力向群眾普及冰雪體育運動知識,轉變群眾對冰雪體育運動的傳統(tǒng)觀念,特別是強化學生家長對冰雪體育運動的認同感,讓學生家長充分意識到冰雪體育運動的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鼓勵學生家長以身作則,主動學習冰雪體育運動知識,借助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帶動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到冰雪體育運動實踐之中。同時,鼓勵學生家長開展家庭冰雪體育文化素養(yǎng)教育,引導學生善用媒體平臺進行網(wǎng)絡學習,支持學生參與課外培訓活動,促進他們對冰雪體育運動情感態(tài)度上的轉變,逐漸培養(yǎng)他們對冰雪體育運動的認可度和認同感。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培養(yǎng)冰雪體育文化素養(yǎng)的關鍵階段。要抓住這一時機,充分利用學生對冰雪體育運動的興趣,普及相應的冰雪體育運動知識,并在實踐過程中積極對其進行引導,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冰雪體育運動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的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冰雪體育運動價值觀,同時正確的價值觀反過來又促進學生冰雪體育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一方面,學校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的重要基地,不可避免地應承擔起對學生的引導責任。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組織冰雪體育運動知識競賽、冰雪體育運動比賽、組建冰雪體育運動俱樂部或社團等方式,鼓勵學生切身參與冰雪體育運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冰雪體育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應該并駕齊驅,豐富傳播內容和形式、擴大傳播覆蓋率,營造良好的社會冰雪體育文化氛圍,合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冰雪體育運動價值觀。
五、結尾
體育強則國強,體育事業(yè)產(chǎn)業(yè)的綜合發(fā)展在國際社會中體現(xiàn)著國家實力與地位,并且對于我國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中具有推動作用。我國的冰雪運動成功抓住了深度建設體育強國階段和籌辦北京冬奧會的絕佳機遇,彰顯出巨大的發(fā)展前景,但是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普及全國冰雪運動發(fā)展仍有較大阻礙。
綜上,在體育強國戰(zhàn)略的實施中,我國大眾冰雪運動應當充分理解全民性的內涵并投入實踐,積極完善基礎設施盡可能滿足不同層次需求,更好地落實我國冰雪運動發(fā)展的整體規(guī)劃綱要,為實現(xiàn)新時代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貢獻體育的力量。冰雪運動走進校園,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愛上了冰雪運動。目前出版的所有中小學冰雪運動教材都簡單易懂且內容豐富,可以滿足自學自練的需求,也便于向全國推廣使用。因此,利用好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把冰雪運動全面開設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體育課程內容中。因氣候條件和場地等原因,不能開設冰雪運動課程的學校,首先鼓勵全面開設輪滑課程,由輪轉冰、冰陸轉換教學,達到全員中小學生至少體驗到一種冰雪運動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地區(qū)保證每個中小學澆室外冰場,或者租用、購買商業(yè)冰場、雪場,沒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建設輪滑場地或者仿真冰場。這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投入經(jīng)費扶持,設立獎勵機制,鼓勵各地學校開展冰雪運動教學。在教學培訓人才隊伍中,大力擴充教練員、裁判員,以此推動我國冰雪運動事業(yè)均衡發(fā)展。
六、落款
本報告由首都體育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2班第八組完成。
參考文獻:
[1]周博洋.北京冬奧會對我國冰雪運動產(chǎn)業(yè)的推動研究[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1(01):5-6.
[2]劉譯陽,張瑩.冬奧會背景下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的認知及意愿研究——基于北京中學生的調查[J].冰雪運動,2020,42(06):29-36.
[3]李京律,馬江濤,李樹旺,等.北京冬奧語境下大眾冰雪運動參與動機、運動投入、參與滿意度與持續(xù)參與意圖的關系[J].成都體育院學報,2020,46(06):74-79.
[4]魏彥明.“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趨勢下雪地氣排球推廣普及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20,41(05):18-23.
[5]邵玉輝,王玉珍.2022年北京冬奧會對推動河南省冰雪運動發(fā)展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9(03):75-79.
[6]王超.以冬奧會為契機加速我國冰雪運動發(fā)展的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技,2020,10(27):8-10.
[7]宋大維.我國北京冬奧會內容的傳播及其策略研究[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0(15):5-6.
[8]郭木華.首鋼冬奧會場館及周邊場地賽后利用的探討[J].現(xiàn)代商貿業(yè),2020,41(20):202-208.
[9]郭博,金銘鈺,閔建州.冬奧背景下張家口市冰雪運動推廣普及路徑研究[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0(12):5-6.
[10]李城.基于冬奧會契機的推廣和普及大眾冰雪運動的策略[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0(12):7-8.
[11]連新秀.哈爾濱市中小學冰雪運動進校園的市場推進路徑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體育學院,2020.
[12]郭強.2022冬奧會舉辦地青少年冰雪運動參與行為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20.
[13]彭賽橋.冬奧會背景下北京高校大學生冰雪體育文化素養(yǎng)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