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佳增,胡永亮,杜 浩,周勁松,趙麗娟,張建春,劉學敏,岳建偉
(1.云南省紅河熱帶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云南 河口 661300;2.云南省德宏熱帶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云南 瑞麗 678600)
【研究意義】香蕉(Musaspp.)為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屬(Musa)大型草本植物,原產于亞洲東南部,是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重要經濟和糧食作物,廣泛分布于全球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1]。與蘋果(Malus pumilaMill.)、葡萄(Vitis viniferaLinn.) 和柑橘(Citrus)被列為世界四大水果。香蕉種質資源豐富,種類品種繁多,根據(jù)植株的經濟性狀和形態(tài)特征,主栽品種分為貢蕉(MusaAA Pisang Mas)、粉蕉(MusaABB Pisang Awak)、大蕉(MusaABB)、龍牙蕉(MusaAAB Silk)和香牙蕉(MusaAAA Cavendish)5 大類[2]。目前我國栽培的品種以香牙蕉最多,其中云南省是我國香蕉原產地之一,也是全國的香蕉主產地之一,在北回歸線附近的紅河流域、怒江流域、瀾滄江流域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屬典型的山地地貌、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的香蕉種植區(qū),是世界上生產“山地香蕉”的典型環(huán)境[3-4]?!厩叭搜芯窟M展】香蕉果肉不僅氣味芬芳,甘甜爽口,肉軟滑膩,而且富含各種營養(yǎng)成分,不同品種、不同地區(qū)甚至不同階段的香蕉,其營養(yǎng)成分含量也存在差異。研究表明,在后熟過程中,不同香蕉品種的可溶性固形物、還原糖和總淀粉酶活性呈逐漸上升趨勢,可滴定酸和α-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淀粉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5]。而同一品種種植于不同海拔高度會對香蕉生長和營養(yǎng)的積累存在一定程度影響,果實品質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現(xiàn)顯著提升趨勢[6]。有研究發(fā)現(xiàn),香蕉在后熟過程中,蛋白質、脂肪、灰分、鉀含量基本保持不變,而其他營養(yǎng)成分隨著成熟度而改變[7]?!颈狙芯壳腥朦c】云南生產的山地香蕉具有口感甜、風味好、營養(yǎng)成分高等特點[8]。營養(yǎng)品質已成為增強云南香蕉產品綜合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屬性。不同栽培措施對香蕉果實品質方面的影響研究已有報道,但對云南特色香蕉品種果實營養(yǎng)成分的研究還未見報道?!緮M解決的關鍵問題】本研究對紅研二號、紅研五號、滇蕉一號3 個自主選育的香蕉新品種果實的蛋白質、總氮、水分、灰分、總糖、微量元素等含量進行測定,從營養(yǎng)品質的角度分析云南特色香蕉新品種果實的品質特點和差異性,為香蕉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地位于云南河口縣紅河熱帶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試驗田內,該地年平均溫度22.6 ℃,平均降水1 587.3 mm,日照1 605 h,土壤為紅河流域沖積的酸性黃色沙壤土,0~20 cm 土層的土壤pH 值在4.5~7.5 范圍,含有機質11.09 g/kg、全氮0.71 g/kg、速效磷28.60 mg/kg、速效鉀256.0 mg/kg[9]。
供試品種為紅研二號(H2)、紅研五號(H5)、滇蕉一號(D1),以巴西蕉(BX)為對照品種。供試的無病幼苗由云南省紅河熱帶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組培生產。幼苗于2019 年4 月移栽定植,按照常規(guī)株行距2.0 m×2.4 m 進行栽培,每667 m2定植約140 株,共定植約4 hm2。在定植前對試驗地施生石灰殺菌消毒,每株施有機肥6 kg 作為底肥,幼苗期施復合肥600 g、尿素180 g、硫酸鉀660 g,花芽分化期施復合肥400 g、尿素120 g、硫酸鉀440 g,在果實期施有機肥6 kg。定期松土培土,控制病蟲害。試驗設置3 次重復,每個重復均包含4 個品種,約2 000 株。
于2020 年1 月采收八成熟的香蕉果實,每個重復每個品種隨機選取5 株,每株取樣1 kg 作為試驗材料,經l 500 mg/L 乙烯利催熟處理后晾干,再分別裝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紙箱內,于25(±1)℃、相對濕度90%條件下貯藏后熟,測定香蕉完全成熟時的營養(yǎng)、功能成分含量。其中蛋白質含量、氨基酸含量、礦物質元素含量、灰分含量、糖含量、有機酸含量、Vc 含量等指標的測定方法參照相關國家標準[10-15]。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2007 統(tǒng)計,用SPSS19.0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法配合Duncan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采用主成分分析、Topsis 綜合評價法評價香蕉果實的營養(yǎng)品質。
云南特色香蕉與對照品種BX的果實營養(yǎng)成分含量如表1 所示,蛋白質含量為1.06%~1.33%,其中H2、H5 低于BX;總氮含量為0.17%~0.21%,以H2 最低,H5、D1 與BX 差異不顯著;水分含量為74.86%~77.16%,以H2 最高,H5、D1 低于BX;灰分為0.77%~0.86%,以D1 最低,其余差異不顯著。每100 g 果肉總糖含量為2.84~6.80 g,以H5 與BX 最高,H2 顯著低于其他品種;果糖為0.17~0.82 g,以H5 最高,H2、D1 顯著低于BX;葡萄糖為0.16~0.60 g,以H5 最高、H2 最低;蔗糖為0.69~1.10 g,以H5 最高、H2 最低;維生素C 為4.50~5.84 mg,以H2 最高、D1 最低,各主要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存在差異。參試品種果實含有的氨基酸種類豐富,均含16 種氨基酸,每100 g 果肉氨基酸總含量為559.75~789.35 mg,其中H2 還含有蛋氨酸,不同品種氨基酸的含量有一定差異。4 種香蕉果實礦質元素含量存在顯著差異性,其中H2 每100 g 果肉鈣含量12.87 mg,顯著高于其他品種;鉀含量均較高,每100 g 果肉鉀含量在403~439 mg 范圍內,品種間差異不顯著;H5 鐵含量最高;BX 錳含量是其他3 個品種的2 倍以上。4 種香蕉果實均含有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富馬酸等少量有機酸。4 個品種果實營養(yǎng)成分指標存在差異性,因此后續(xù)進行主成分分析。
表1 不同品種香蕉果實營養(yǎng)成分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fruits of different banana varieties
對4 個參試品種23 個果實營養(yǎng)成分指標(表2)進行主成分分析,計算各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和貢獻率,共提取出3 個主成分,累計貢獻率達94.26%,且特征值均大于1,表明3 個主成分已經把4 種香蕉果實營養(yǎng)成分94.26%的信息反映出來,因此選取這3 個主成分作為4 種香蕉果實營養(yǎng)成分的綜合分析指標。由表2 可知,第1 主成分(PC1)的貢獻率達到57.18%,包括蛋白質(載荷量為0.99)、總氮(0.98)、總糖(0.97)、果糖(0.75)、蔗糖(0.84)、維生素C(-0.87)、氨基酸(-0.94)、鈣(-0.90)、磷(-0.81)、鎂(0.79)、鋅(0.94)、蘋果酸(0.98)、檸檬酸(0.94)13個指標的原始信息,其中蛋白質、總氮、總糖、蘋果酸的載荷值明顯大于其他指標,是該成分的主導因子。第2 主成分(PC2)的貢獻率為20.96%,包括灰分(0.85)、葡萄糖(0.69)、鈉(-0.87)、鐵(0.71)4 個指標的原始信息。第3 主成分(PC3)的貢獻率為16.12%,包括水分(0.70)、錳(0.70)、富馬酸(0.95)3 個指標的原始信息。
表2 不同品種香蕉果實營養(yǎng)成分指標的主成分分析Table 2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fruits of different banana varieties
以香蕉各主要營養(yǎng)指標在PC1、PC2、PC3的特征向量和貢獻率的權重為系數(shù),用蛋白質、總氮、水分、灰分、總糖、蔗糖、鈉、維生素C、蘋果酸、檸檬酸、富馬酸11 個指標的累積貢獻總得分來綜合評價香蕉果實營養(yǎng)品質,其中水分、灰分、有機酸(蘋果酸、檸檬酸、富馬酸)含量高會影響口感,作為負向指標,其余作為正向指標,果實營養(yǎng)品質排序為:H5 >BX >D1 >H2(表3)。
表3 香蕉果實營養(yǎng)品質綜合評價Table 3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of nutritional quality of banana fruits
果糖、葡萄糖、礦質元素等是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16]。本研究從4 個香蕉品種果實的營養(yǎng)成分來看,成熟的香蕉果實營養(yǎng)富含蛋白質、果糖、葡萄糖和Vc,品種間營養(yǎng)成分存在一定差異,但各具特色。不同糖組分對甜度風味的貢獻有所不同[17],果實積累的還原性糖絕大部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糖、葡萄糖的甜度比值分別為1.75、0.75,因此積累相同含量的糖,果實中果糖含量越高,甜度越高[18-19]。紅研五號的總糖、果糖含量較高,甜度較甜;紅研二號的糖分含量顯著小于其他3 個品種,甜度低于其他幾個品種,但其Vc和鈣含量最高,其Vc 含量較高可能與其假莖含有豐富的花青苷有關[20];水分含量最低的為紅研五號,說明其耐保存性較強。果實的氨基酸種類和含量都很豐富,均含有人體必需的6 種氨基酸,分別是賴氨酸、蘇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其中紅研二號還含有人體必需的蛋氨酸;紅研二號、紅研五號、滇蕉一號、巴西蕉氨基酸總含量分別高達789.35、569.00、645.85、559.75 mg/100g;鉀含量在403~439 mg/100g 范圍,這與王春蘭等[21]、莊軍平等[22]報道的香蕉鉀含量347.75 mg/100g的結果相近,鐵含量在3.89~4.52 mg/kg 范圍,鈉含量在0.24~0.65 mg/100g范圍,屬于高鉀、高鐵、低鈉水果,香蕉的鉀含量是葡萄、獼猴桃、柿子的2~3 倍。不同營養(yǎng)元素對果實品質的影響不同,如鋅、氮、錳對果肉硬度影響最大[23],巴西蕉果實的鋅、錳含量最高,其中錳的含量是其他品種的2 倍以上,其果實的硬度比其他品種大;果實色澤主要受鉀、鋅、磷的影響[23],幾個品種果實色澤差異不大,這與果實中鉀、鋅、磷含量差異不顯著一致。在主成分分析中,第1 主成分Vc、氨基酸、鈣、磷,第2 主成分鈉的特征載荷值為負,說明這些指標對該成分的貢獻為負效應,對蛋白質、總氮、總糖等指標的增加呈負向調控作用。
云南是世界香蕉起源地之一,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馴化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種,豐富了云南香蕉品種的多樣性。通過對云南特色香蕉品種果實營養(yǎng)特征分析表明,蛋白質、總氮、總糖、灰分、蘋果酸、富馬酸在主成分分析中載荷值較大,是香蕉果實營養(yǎng)成分差異的主導因子。綜合評價果實營養(yǎng)品質,結果表明,紅研五號>巴西蕉>滇蕉一號>紅研二號。不同品種香蕉果實中有些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變異較大,但各具特色,均具有較好的推廣利用價值。本研究僅探討自主選育香蕉的營養(yǎng)成分差異,關于香蕉營養(yǎng)和基因的關系,香蕉營養(yǎng)與地域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闡明,從而為香蕉育種及推廣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