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萍
【文本解讀】
本文選自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課文采用擬人手法,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準確介紹了住宅特點和修建經過,讓人感受其建筑住宅的才能。課文表達準確,語言風趣,字里行間能讓人感受到蟋蟀建造住宅這一不為人知的秘密,是作者通過細致且持續(xù)的觀察才發(fā)現的。
【設計理念】
以“幫蟋蟀賣房”情境貫串課堂,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細致持久的觀察和準確生動的表達??鐚W科整合,將本課習得的方法運用至科學課(觀察天氣)中,以語文助力科學,將觀察融于生活。
【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示范讀等方式,感受作者細致的觀察。
2.在對比中體會作者準確的表達,在游戲中訓練表達。
3.用辨析、圖示等方法了解蟋蟀住宅的修建過程,體會作者生動的表達并模仿寫話。
【教學重點】
1.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體會文章準確的表達。
2.了解蟋蟀住宅的修建過程,感受作者持之以恒的觀察態(tài)度。
【教學難點】
1.準確、全面地介紹蟋蟀住宅的特點。
2.體會作者生動的表達方式并模仿寫話。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考考你的觀察力。
(1)比眼力。兩張圖一樣嗎?
(2)比聽力。這是什么聲音?
(3)比嗅覺。這是什么味兒?
(4)比觸覺。袋子里裝著啥?
(5)比味覺。吃到了什么口味?
小結:看、聽、聞、摸、嘗,讓我們從不同角度感受世界的千姿百態(tài),體驗生活的萬般滋味。
板塊一:蟋蟀想賣房
1.蟋蟀賣“宅”。
小蟋蟀想賣房,不懂銷售犯了難,誰愿幫它的忙?
2.草地尋“宅”。
走,去瞧瞧蟋蟀的房子有啥賣點?咦,它家在哪兒?
3.初讀識“宅”。
家都很難找,觀察豈不更難!咱們請觀察專家法布爾幫幫忙吧!
(1)初讀課文,同桌合作識字:
yǐn shèn? jué zhòu
隱? ?慎? ? 掘? ? ?驟
(2)默讀課文,了解法布爾從哪兩方面進行觀察。(住宅的特點和修建的過程)
板塊二:幫蟋蟀賣房
1.登記住宅信息。
默讀圈畫。讀第2~6自然段住宅特點的描寫,幫蟋蟀登記一份住宅信息表吧!
2.繪住宅結構圖。
(1)讀中思考。同桌合作,畫張一目了然的住宅結構圖吧。
蟋蟀住宅的格局:
蟋蟀住宅的房型:傾斜 隧道
(2)指導寫字:傾、廳、臥。
3.宣傳住宅賣點。
(1)發(fā)現賣點。教師示例: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賣點:陽光充足、排水優(yōu)良……)
同桌合作:
大廳——排水優(yōu)良
臥室——清潔衛(wèi)生,簡樸干燥
門——隱藏性強
平臺——功能齊全
(2)學習表達。為了提高銷售量,有人這樣說,你看行不行?
改句:蟋蟀的住宅是傾斜的隧道,淋不著雨!每間房子都有九寸深,一指寬……
原句: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
發(fā)現:原文表達準確。
(3)現場宣傳。教師示范:這蟋蟀的房子,在朝向陽光的青草叢中隱藏著,使房子保持干燥,而且隱秘性極佳。這房子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有九寸深,一指寬。從大廳一直到臥室,絕對夠你使用。不僅如此,大廳、臥室等的墻面都特別光滑,是經過長時間修理平整的。雖然內部沒什么布置,但是給了您打造空間的自由。這樣清潔衛(wèi)生、簡樸大方的房子,可是蟋蟀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建造而成,這么好的房子你上哪里找?
評價標準:表達準確;賣點突出;信息全面。
4.學習觀察方法。
(1)再讀思考。法布爾怎能觀察得如此細致?再讀思考,揭秘觀察方法:
(2)小結方法。把耳朵叫醒,將眼睛擦亮,輕撫流水的溫柔,細嗅風中的花香。用心感受世界,用腦思考發(fā)現,心、眼、耳、鼻、口,都是觀察好幫手。
板塊三:幫蟋蟀定價
1.討論住宅定價。
(1)討論定價。房子造得好,
人人都想買,有人嫌貴,你怎么看?
(2)讀文思考。
(3)商定結論:蟋蟀修建住宅不容易,不能賣得太便宜。
2.尋找定價依據。
(1)默讀圈畫,尋找依據。
理由一:工期長,費時。
理由二:工具簡單,費勁。
(2)圖文結合,提取信息。前足的功能——扒土;鉗子的功能——搬掉土塊;后足的功能——踏地;兩排鋸的功能——將泥土推到后面傾斜地鋪開。
(3)朗讀表演。
3.學習講價技巧。
(1)對比閱讀。讀讀下面片段,在表達上與法布爾有什么不同?
蟋蟀體型微扁,頭部圓形,呈線狀。有翅時,翅平疊于軀體上。多數體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淺不一。雄蟲利用前翅基部的脊產生求偶鳴聲。
——(英)麥加文《昆蟲》
發(fā)現寫法:法布爾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住宅,表達很生動。
(2)模仿寫話。把蟋蟀比作建造師,把身體比作建筑工具,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修建過程。
(3)公布喜訊。介紹如此生動,顧客被深深打動。最終,蟋蟀成功賣房。
4.學習觀察態(tài)度。
(1)讀課文。小小蟋蟀會蹦會跳,觀察修建過程容易嗎?
(2)聽故事。聽法布爾觀察蟋蟀的故事,你能體會到什么?
有一天大清早,法布爾在沙路上走著,忽然聽到蟋蟀的叫聲,于是循著聲音來到一塊大石頭旁,輕輕躺了下來。幾個農夫早上去摘葡萄時看見他,到黃昏收工時,他還躺在那里。
(3)想畫面。結合課文描寫,想象法布爾觀察時的畫面。
(4)總結提升。一生的如癡如醉,三十年的持久觀察,揭開昆蟲世界的秘密,寫就鴻篇巨制。連達爾文也向他致敬:法布爾,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板塊四:課后實踐
1.確定觀察內容:天氣。
同學們,最近科學課是不是在學習觀察天氣?讓我們來玩?zhèn)€“科學”+“語文”的整合課程,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把你的觀察寫下來,作為秋季的獻禮吧!
2.學用觀察方法。
觀察內容:溫度、風向風速、降水量等。
觀察方法:持續(xù)觀察,多感官觀察,觀察加思考等。
3.學用表達方法。
用詞要準確:運用科學儀器準確記錄數值。
表達要生動:運用擬人等生動的表達方式描述觀察結果。
把風比作風娃娃,天氣變化比作它的心情變化……
【教學后記】
1.尊重學生,合作學
尊重兒童的游戲心理,將寫字教學融入“幫蟋蟀賣房”的游戲中,保留情境的完整性。尊重中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各環(huán)節(jié)中多次開展同桌合作、小組合作,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知情交融,趣中學
為了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我設計了情感、知識雙線索,教學中兩相交融,趣味無窮。首先,模仿法布爾擬人化的手法,將蟋蟀比作人,開啟“想賣房”之路。其次,以“幫蟋蟀賣房”延續(xù)情境,通過品讀文字,感受作者細致的觀察和準確的表達,再“幫蟋蟀講價”,感受作者持之以恒的觀察形為,體會文章生動的表達。最后,扣住“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這一關鍵句,慶祝蟋蟀順利賣房,為本課教學畫上圓滿的句號。
3.學科整合,體驗學
科學課中有“觀察天氣”的主題單元。除了主題相同,其學習進度安排也與本單元時間接近。因此,語文課上的學用環(huán)節(jié),將學習所得遷移到科學觀察中,以語文助力科學,將觀察融于生活,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作者單位:浙江溫州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