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鐘琴
應用文寫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薄袄诱f”由此產(chǎn)生。如何找例子,找到例子如何遷移,遷移后如何內(nèi)化,成了習作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筆者進行繪本教學已有七年的時間,繪本文圖兼美,字字珠璣,在充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可以進行言語的涵泳,更助推了學生審美能力的發(fā)展。
一、有意:留言條讓彼此更親近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中的“寫話”安排的是學寫留言條,要求了解留言條的基本內(nèi)容和格式,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寫留言條。在教材的示例中,還特意標注了“先寫是留給誰的”“再寫有什么事”“最后寫自己的名字和時間”。
但在實際教學中,因為沒有遇到真實情形,學生往往對“留言條留給誰”的概念容易混淆,單憑教師的講解“你去找誰,誰不在,留言條就寫給誰”,學生還是不能很好地意會,即使是聽明白的學生,在動手寫留言條時,也是依葫蘆畫瓢。
繪本《我要大蜥蜴》講的是一個叫阿力的小朋友想要領(lǐng)養(yǎng)鄰居搬家后留下來的大蜥蜴,可是媽媽不同意。小阿力通過和媽媽的一次次溝通,最后終于得到媽媽的許可。繪本中多次的對話是以留言條的方式展開的,這給學生學寫留言條開辟了一條有趣又生動的路子。
親愛的老媽:
我知道你不會同意我養(yǎng)一只大蜥蜴寶寶,對了,就是麥基搬家時留下來的那一只。但我有非養(yǎng)不可的理由。請聽我說,如果我不養(yǎng)它,它就會被送給史汀基,而史汀基的狗狗洛奇,就會一口吃掉它。你不會希望這樣的事發(fā)生吧,不是嗎?
你多愁善感的兒子? ?阿力親筆
親愛的阿力:
我很高興你這么富有同情心,但我認為史汀基的媽媽不會讓洛奇鉆進大蜥蜴的籠子里。不過,你這一招挺不賴的!
愛你的老媽
閱讀繪本故事時,教師引導學生找到對話的人物阿力和媽媽,然后品讀母子的隔空對話,感受言語充分交流后,最終媽媽拋出了“看看你的柜子上”的欣然同意,小阿力發(fā)出“哇塞,謝謝你,謝謝你”的欣喜若狂聲。學生明確了留言條是具有互動性,更具有實用性,同時還充滿著人與人溝通的真情實感。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借助文本進一步讓學生明晰留言條的格式,已然水到渠成。等學生的留言條作業(yè)上交時,落款中的“貪吃的小鵬”“愛看書的小妍”“愛您的華華”……一定會讓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充滿成就感。
二、有趣:日記讓生活五味雜陳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安排了“寫日記”,要求能借助例文并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了解寫日記的好處、日記可寫的內(nèi)容及日記的基本格式,能用日記記錄自己的生活。教材中給出了“學生換牙過程”的一份生活心得記錄,并提出三個問題:“寫日記有什么好處?日記里可以寫些什么?日記的格式是怎樣的?”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圍繞例子能較為清楚地表達出日記里可以書寫的內(nèi)容以及具體的書寫格式。但是對于為什么要寫日記、寫日記有什么好處并不明確。寫日記本屬于個人抒發(fā)情感的有效途徑,但沒有興趣的點燃和激發(fā),寫日記就會變成教師和教材要求的規(guī)定動作,索然無味。
《蚯蚓的日記》是一本極為有趣的圖畫書,以日記書寫的方式,記錄和表達了小蚯蚓的觀察及思考,同時也在幽默詼諧的語調(diào)中,傳達了有關(guān)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關(guān)知識。
3月20日
媽媽說我應該永遠記住三件事:(1)地球給了我們需要的一切。(2)我們鉆地道的時候,也同時幫忙照顧了地球。(3)絕對不要在爸爸吃報紙的時候煩他。
4月15日
今天我忘記帶午餐,肚子實在太餓了,只好吃回家功課。老師叫我寫十次“我以后不吃回家功課”。寫完以后,我把那張紙也吃了。
5月1日
爺爺教過我們,禮貌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對遇到的第一只螞蟻說“早安”。隊伍里還有六百只螞蟻。“早安、早安、早安、你好嗎?早安、見到你真高興!你好!早安、早安、你好!早安、早安、早安……”我在那里站了一整天。
簡短、極具生活趣味的《蚯蚓日記》讓學生笑得前仰后合,“原來日記可以這么短”“日記可以這么好玩”……對于“為什么要寫日記”“寫日記有什么好處”,學生在閱讀的滿足感中心領(lǐng)神會,明白寫日記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生活在作者的筆下又是多么豐富多彩。教師繼而結(jié)合教材中的范文和繪本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寫日記的格式,學生很快知道了第一行需要寫上記錄的日期、星期幾、天氣。接著梳理18篇日記的內(nèi)容:寫自己的想法的6篇,寫關(guān)于家庭的2篇,寫關(guān)于朋友蜘蛛的4篇,寫關(guān)于學校的3篇,寫關(guān)于人類的3篇。學生很快找準了日記可以記錄的內(nèi)容:學校、家庭和朋友之間等的生活點滴,從自己的觀點看世界,對自我、未來的想法等。接下來就是學生小試身手了,從而有效落實了“日記是三年級習作起步練習的一個重要形式,選材靈活,寫法自由,學生可以無拘無束地記錄自己的生活”的要求。
三、有情:書信讓感動直抵心頭
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習作安排了“寫信”,教材第一部分先用簡要的文字說明了“書信曾經(jīng)是人們和遠方的親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現(xiàn)在仍然是重要的聯(lián)絡(luò)手段”。然后通過例文加旁批的形式,讓學生感知書信的內(nèi)容特點,明確書信的格式要求。選編的例文是一名叫小杰的學生寫給他叔叔的信:感謝叔叔的贈書,介紹了自己的新學校以及對叔叔的想念之情。例文在情感表達上是充分的,但是書信是互通消息、交流情感的,單憑一個例子顯得單薄而平淡,對于引導學生領(lǐng)悟書信表達上的“情感抒發(fā)”“情緒流動”“情致綿綿”,缺乏推動力。
《小恩的秘密花園》是一本精美的圖畫書,整本書的文字表述是以書信的形式完成的。講了小恩家的生活遇到了困難,爸爸媽媽都失去了工作,家里沒有了經(jīng)濟來源,她獨自離開家投奔舅舅,在舅舅家閑置頂樓秘密建造了一個小花園送給舅舅,小恩也終于可以回家了的故事。
親愛的吉姆舅舅:
今天吃完晚餐后,奶奶說,在家里情況變好以前,您要我搬到城里跟您住。奶奶有沒有跟您說?爸爸已經(jīng)很久沒有工作了,媽媽也很久沒有人請她做衣服了。
我們聽完奶奶的話都哭了,連爸爸也哭了。但是媽媽說了一個故事讓我們又笑了。她說,你們小的時候,她曾經(jīng)被您追得爬到樹上去。真的嗎?
雖然我個子小,但是我很強壯。只要我會做的,我都可以幫忙。但是,奶奶說,做其他事情以前,要先把功課做完。
外甥女小恩
1935年8月27日
親愛的媽媽、爸爸和奶奶:
我好高興呀!?。?/p>
這里有好多花臺。它們好像都在等著我一樣。從現(xiàn)在起,我們要一起等待春天的到來。
奶奶,您知道嗎?陽光是從我住的地方照下來的。
愛你們的小恩
1935年9月5日
12篇書信寫給舅舅,寫給奶奶、爸爸和媽媽。書信的對象不同,表達的內(nèi)容不同,但蘊含的情感深長,有對舅舅的尊重以及承擔工作的勇氣,有對奶奶、爸爸和媽媽的思念,得到回家消息的歡呼雀躍……其實,書信也是小恩的一個“秘密花園”,不只是因為書信這種載體的秘密性,更因為小恩的書信所傳遞的愛與精神,也如一座美麗的花園,芬芳四溢,陽光徜徉,直抵心靈。
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去讀信,討論信的內(nèi)容以及信背后小恩的喜怒哀樂,學生對于寫書信的格式、運用文字進行情感的表達都有了充分的感知。特別是結(jié)合對畫面的視讀,對文字的品讀,小恩面對艱難生活時充滿陽光的態(tài)度感動著每一個人。
綜上,借助繪本解決比較棘手的應用文教學,使教師有抓手,學生有依托,事半功倍,在激發(fā)學生習作潛能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浙江寧波濱海國際合作學校)
責任編輯 劉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