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冰霜
關鍵詞:痰抗酸染色涂片檢測;痰結核桿菌DNA檢查;肺結核病;效果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肺結核病即肺癆,為一種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傳染疾病,病灶主要發(fā)生在肺組織、氣管、支氣管和胸膜等部位。我國傳染類疾病中,肺結核和死亡數(shù)均排在第二位。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顯示,在2017年全球結核病潛伏期感染人群約17億,占世界人口23%[1]。肺結核病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威脅人們生命安全,所以早期診斷和治療肺結核病尤為重要。痰抗酸染色涂片檢測、痰結核桿菌DNA檢查是肺結核病重要方法[2]。有學者認為,痰抗酸染色涂片檢測、痰結核桿菌DNA檢查肺結核病能夠為臨床醫(yī)師提供有效參考依據(jù)[3]。鑒于此,本文將220例肺結核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探析痰抗酸染色涂片檢測和痰結核桿菌DNA檢查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實驗對象是220例肺結核患者,入院時間段在2019年1月-2021年11月,按照電腦盲選方式分組,A組(痰抗酸染色涂片檢測,n=110)和B組(痰抗酸染色涂片檢測結合痰結核桿菌DNA檢查,n=110),分析兩種方式漏診率和誤診率。220例肺結核患者中男113例(占51.36%),女107例(占48.64%)。年齡范圍32至67歲,平均年齡40.23±1.77歲。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對本文研究內容知情,并同意加入研究。②無精神疾病、溝通障礙、意識障礙者。
排除標準:①患者的心臟、肝臟以及腎臟等臟器存在功能不全。②病史資料不完善。
1.2方法
抽取患者夜間痰液、清晨痰液標本3份,痰液標本量在3至5mL。將獲取標本放置在零下20攝氏度冰箱當中,進行痰涂片和結核桿菌培養(yǎng)檢測。痰涂片采取抗酸染色鏡進行檢查。
痰涂片:首先需要加熱固定痰涂片,滴入石碳酸復紅覆蓋痰膜,酒精燈加熱直至出現(xiàn)蒸汽。5min后,用流水沖洗。然后利用鹽酸酒精脫色,時間大概為1min,用流水沖洗直到肉眼看不見紅色。最后用亞甲藍染色30s,如果藍色太淺,則需要繼續(xù)染色10s,沖洗干燥后進行檢查。
結核桿菌培養(yǎng)檢測采取改良羅氏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首先將痰標本2ml進行吸管吸入至管中,加入相同體積NaOH處理液,放置在螺旋震蕩器當中,其次痰液液化后停止震蕩。利用吸管吸取痰液,滴入2滴到微酸培養(yǎng)基當中,1滴在培養(yǎng)基中間,2滴在培養(yǎng)基上方。最后在裝置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管背面標識好患者姓名、日期、編號,放置在37攝氏度恒溫培養(yǎng)箱中進行培養(yǎng)48小時。分析菌落生長情況。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種方式漏診率和誤診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20.0軟件中分析,率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分析兩種方式漏診率和誤診率
A組漏診11例,漏診率10%;誤診9例,誤診率8.18%;B組漏診1例,漏診率0.91%;誤診1例,誤診率0.91%。兩組漏診率(X2=8.011,P=0.005),誤診率(X2=6.091,P=0.014)。結果發(fā)現(xiàn),B組漏診率和誤診率顯著低于A組,(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以肺部感染常見,容易損壞較多臟器。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會發(fā)病,但是當?shù)挚沽档突蛘呒毎閷ё儜B(tài)反應增高時,會引起臨床發(fā)病。肺結核如果診斷及時,治療合理,多數(shù)患者能夠得到痊愈。所以對于肺結核早期診斷十分重要,人們應該引起重視。
痰抗酸染色涂片陽性考慮存在分枝桿菌染色,分枝桿菌中常見為結核桿菌。分枝桿菌細胞壁內帶有脂質包圍在肽聚糖外面,分枝桿菌一般不容易著色,需要通過加熱和染色時間延長促使著色。分枝桿菌中分枝菌酸和染料結合后,難以被酸性脫色劑脫色,所以稱為抗酸染色。痰抗酸染色涂片應用于診斷肺結核操作簡單、方便,診斷效果較明顯。但是在診斷過程中痰液收集質量、痰檢人員操作能力也會影響診斷效果。痰結核桿菌是1882年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痰結核菌是目前肺結核急性傳染疾病中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會誘發(fā)肺部感染,還會導致其他器官感染,包括肺外結核、骨結核等。痰結核菌是診斷肺結核重要指標,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痰液中存在痰結核菌,則可以直接診斷為肺結核病[4]。此次研究則分析肺結核采取痰抗酸染色涂片檢測和痰結核桿菌DNA檢查產(chǎn)生的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
單獨痰涂片檢測漏診率10%,誤診率8.18%;痰涂片檢測和痰結核桿菌結合檢測漏診率0.91%,誤診率0.91%,痰涂片檢測和痰結核桿菌結合檢測漏診率和誤診率顯著低于單獨痰涂片檢測,(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痰抗酸染色涂片檢測結合痰結核桿菌DNA檢查對肺結核疾病具有一定防治效果,能夠提升至實驗室病原學診斷率,降低誤診,臨床可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詩淇,吳相錕,王欣俞等.疑似肺結核痰涂片抗酸染色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21,31(16):2001-2003.
[2]周艷艷.利福平耐藥實時熒光定量核酸擴增技術法液體培養(yǎng)法和涂片抗酸染色法在結核分枝桿菌檢測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21,28(07):903-905.
[3]馬劍鋒.痰液結核分枝桿菌檢測診斷肺結核[J].華夏醫(yī)學,2021,34(02):72-75.
[4]張文艷,陳珊.痰標本結核分枝桿菌DNA檢測在結核病中的診斷價值[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1,30(35):6675-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