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倪曉繁 陳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本真教育? 策略
本真教育強調(diào)回歸兒童的真實生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本真教育。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堅持人本思想,尊重兒童個性化的發(fā)展,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健康快樂地學習,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一、站在學生立場,站在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去進行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當中的本真教育要能夠尊重兒童的個性發(fā)展,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能力的提升。本真教育理念要能夠同語文教學融合到一起,形成有特色的語文教學活動。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站在學生立場,不僅是在教學研討的時候,要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進行教學流程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能站在學生立場,堅持本真教育。教師要堅持學生發(fā)展觀,引導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需求以及自我發(fā)展的需要,能夠自覺主動地去認識以及選擇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進程。學生的自我學習欲望被調(diào)動起來,對自我需求的認知也會更為明確,也就更愿意自主開展語文學習。如在一年級上冊語文《四季》正式授課之前,教師在教研組進行教學研討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立場,要站在學生立場去設計教學流程,要引導學生最大限度的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思考。在授課過程中結合本課的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生字,認清字形,讀準字音。當學生討論一年有四季以及四季特征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地展示自己對大自然的觀察所得。在課堂生成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視頻、音頻去展示“谷穗彎彎”“鞠著躬”“頑皮”等詞語的意思,讓學生去體會一年四季的不同。只有在備課以及授課的過程中堅持學生本位思想,才能真正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本真教育。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快樂學習,從而引導學生獲得適宜的語文素養(yǎng)的成長
小學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都能夠符合學生語文能力成長的需要。作為語文教師,要緊扣教材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快樂學習。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設置本真教育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去設置教學重難點。所有的語文教學設計要能夠圍繞學生語文素養(yǎng)個性化健康成長的需要,要能夠在語文快樂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認知。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教學流程,要能夠被學生所接受和同化,要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課堂生成,并根據(jù)學生的課堂生成實時調(diào)整教學預設,讓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主動提升自己的能力,讓學生不斷夯實語文基礎,提升語文學習技能,并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以快樂的狀態(tài)進入到語文學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當中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如在《小蝌蚪找媽媽》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能夠獲得本真教育,教師就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習變得更為快樂。教師可設置教學問題,讓學生思考青蛙生長過程當中的幾次形體變化,并在此基礎上分角色表演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這樣不僅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本課文本內(nèi)容,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全面認識青蛙的能力。除此之外,分角色去體會不同動物的語言以及心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學生了解了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了解到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的情緒,充分調(diào)動學生思維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的參與進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如果課堂的預設和課堂生成不一致的時候,教師要善于根據(jù)課堂生成調(diào)整課堂預設內(nèi)容,讓學生的學習快樂變得更為具體,這不僅有利于本真教育的開展,而且也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三、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整體世界,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整體學習觀
本真教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體現(xiàn)是非常具體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關注學生的整體世界,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要能夠引領學生建立合理的整體學習觀。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以及形象思維,要讓學生感知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與語文知識領域之間的關系,要讓學生能夠深切地理解到語文知識體系與學生建立個人價值觀學習觀之間的關系。在語文學習的每一個過程當中,教師都要在本真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教學,讓所有的教學都能夠為學生的語文成長服務。如在《觀潮》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堅持本真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不僅要指導學生學會在閱讀一篇文章之前要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而且要指導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這樣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進程中就會逐步形成語文整體學習觀。同時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都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行學習,進而形成獨特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當學生掌握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事物的寫法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這種寫作手法運用到作文當中,讓學生建立閱讀和寫作的橫向聯(lián)系,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寫作,再從寫作所需繼續(xù)進行閱讀。這樣的整體學習觀才真正使本真教育賦予了提升學生個性能力的內(nèi)涵,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正確的思路。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本真教育,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的基本發(fā)展為基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尋找到語文教學與本真教育相互融合的基礎并以此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1]楊晴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本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9) .
[2]崔慧慧.小學語文教學中本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1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