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麗華
[摘 要]生本理念是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提出的教育思想。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引入生本理念,教師圍繞著學生組織教學活動,營造輕松愉快的閱讀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學習活動,主動剖析課文的情感內涵,形成真切的閱讀體驗。教師可從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閱讀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入手開展閱讀教學,通過強化生本教學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閱讀教學;生本理念;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閱讀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36-0011-03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旨在豐富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與情感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然而,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重視的是自己的理解,將自己對文本的認識直接強加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經(jīng)歷獨立思考的過程。這樣的閱讀教學,會導致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更不用說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了。生本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通過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調動學生課堂閱讀的積極性,并關注學生課后閱讀的情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自主閱讀與探索的過程中,獲得個人能力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滲透生本教學理念
生本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在課前積極預習。有效的預習是學生與文本的第一次直接交流,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教師可依據(jù)閱讀教學目標,提出“課前自主閱讀”的學習任務,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了解課文內容,提出心中疑惑,并嘗試自主解決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自主閱讀,還是嘗試自主解決問題,都滲透了生本教學理念。
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的《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閱讀教學目標是:1.認識“壩、漢、晨”等生字,學習“早晨、鮮艷、打扮”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閱讀課文,了解大青樹下的小學生的生活情況,體會其中情感。3.通過閱讀課文積累詞句,體會優(yōu)美句子的含義。4.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情懷?;陂喿x教學目標,教師設計以下的課前預習任務。
(1)借助工具書(漢語詞典、電子詞典)閱讀全文,通讀課文,學習基礎知識。
(2)根據(jù)自己的認知理解課文的情感。
(3)提出自己的疑惑,通過班級微信群與小組同學交流,解決疑惑。若沒有疑惑,則可以嘗試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與看法。
預習任務全部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進行。學生完成每一項任務均需要自己去閱讀、查字典、提出問題、表達意見、自主交流,這充分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與學習主角特質。教師布置任務后,學生紛紛參與到預習中。大部分學生借助漢語詞典查詢“壩、扮”等生字的讀音及詞語,完成通讀全文的任務;一些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感情,認為課文表現(xiàn)了對少數(shù)民族的包容與歡迎之情,以及對多民族地區(qū)生活的向往之情。但有一名學生對課文中的多民族小學產(chǎn)生了疑惑,提出問題:“真的存在多民族共同學習的小學嗎?”于是,班級微信群中,學生紛紛參與交流,有的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到“一些地區(qū)有很多民族聚居,會出現(xiàn)這種小學”,有的提出“我們學校就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學生”。通過一系列的交流活動,學生不斷釋疑解疑,從而更好地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通過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教師提出需要學生自主嘗試與思考的問題,而學生在完成任務時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更深層次的學習中,且能夠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構建自主探究課堂,踐行生本教育思想
生本理念下的小學閱讀教學,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習得,還要重視學生閱讀學習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相較于以往教師主導的閱讀課堂教學,生本理念下的閱讀課堂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行為,關注學生是否能通過主動地閱讀文本,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理解作品的獨特意境。這就要求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盡情徜徉于書海中,享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
如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荷花》一課,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提出問題:“課文中哪一段具體寫了荷花的美?大家找出來美美地讀一讀,說出荷花美在哪里?!臂`行生本教育思想,構建自主探究的課堂,并不是要求教師完全放棄對課文的講解,而是要科學地提出有思維含量的探究性問題,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當中。當然,教師也應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評價不同的學生。只要學生主動思考了,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就值得表揚。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并分享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語句。有的學生說:“我發(fā)現(xiàn)了荷花的外形美,就像大圓盤,課文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把荷花描寫得十分傳神?!庇械膶W生說:“我發(fā)現(xiàn)了荷花含苞待放的美,課文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荷花‘飽脹得要破裂?!庇械膶W生說:“我發(fā)現(xiàn)文中寫的荷花有的剛開,有的全開,有的將要開,作者觀察得很仔細?!睂W生已經(jīng)進入文本的情境中,被眼前的一池荷花深深地吸引了。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細細體會其中的畫面美。這篇課文,作者從景物描寫入手,慢慢地融入自己的情感,不僅寫出了荷花的獨特姿態(tài),還寫出了荷花的動人神韻,讓每一個讀者都感到賞心悅目。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情到深處必生幻。假如你就在這荷花池邊,會有一種怎樣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會覺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我們一起盡情地享受陽光的溫暖?!庇械膶W生說:“我也會和作者一樣,仿佛自己跟荷花一起跳舞,一起唱歌。”還有的學生說:“讀了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我想起自己到蝴蝶谷旅游的美好時光。在五顏六色的花叢中,我和小蝴蝶一起飛舞?!敝挥挟攲W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語文課堂才會不斷綻放精彩。
生本理念的實質就是以學定教,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出發(fā),做學生閱讀學習的引領者,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讀出疑問、讀出生活,在探究解惑中找到自己發(fā)展的方向。
三、組織課堂合作閱讀,落實以生為本原則
生本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更加強調學生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成長,在合作中不斷調整自己的閱讀思路,養(yǎng)成科學的閱讀習慣。這就要求教師要運用多種方式組織好課堂合作學習,如讓學生主動尋求同學合作,一起討論課文內容;主動選擇閱讀任務,努力探索任務達成方式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根據(jù)課文的內容,提出一些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任務與問題,同時提出小組合作、10人以上合作、個人單獨完成等不同的學習方式供學生選擇,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的《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話故事,描寫了一間活了100多歲的老屋與小貓、老母雞、蜘蛛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課文語言生動,充滿溫情,情節(jié)有趣,十分適合學生自主閱讀與學習??紤]到班級學生的人數(shù)為單數(shù),且學習習慣不同,教師提出了“自主選擇想要的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的要求,并列出以下的課堂學習任務。
(1)簡要說說課文中的角色關系及事件過程。
(2)選擇你喜歡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者自己組建小組,分角色協(xié)同朗讀。
(3)感受不同角色的思想情感,說說得到庇護的小貓、老母雞、蜘蛛的感受,以及老屋的感受。
學生有的選擇4人小組共同朗讀課文,有的選擇了單獨朗讀不同角色的語言。在合作、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學生逐漸理解了課文的思想感情,其學習主體地位得以凸顯。
【4人學習小組】
A:我負責朗讀老屋的部分。
B:我負責朗讀小貓的部分。
C與D:我們負責朗讀母雞與蜘蛛的部分,之后大家一起朗讀旁白。
B:我認為小貓在得到老屋的庇護時肯定是驚喜的,也感覺到了安心。
C:我認為母雞得到庇護之后,對老屋是很感激的,因為母雞有了老屋的幫助就能夠保護小雞了。
【單人學習】
學生自己分別扮演4個角色,以不同的語氣和腔調朗讀課文。讀后,一個學生說:“好玩極了,好像一個人突然變成了好幾個人,我在分飾角色時感受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绷硪粋€學生說:“我感受到被庇護的安心與溫暖,感受到了老屋作為庇護者的欣慰與不斷堅持,感受到了它們之間互相幫扶的溫情?!?/p>
教師為學生量身制訂課堂閱讀任務,是生本理念的具體運用;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是生本理念的深入延伸;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對課文情感的理解,是生本理念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成果。
四、鼓勵學生課后閱讀,強化生本教學效果
教師不僅要將生本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還要讓生本理念融入學生的課外閱讀中,要致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與閱讀熱情,真正發(fā)揮生本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結合班級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布置課后閱讀任務,鼓勵、支持學生參與課外閱讀,并進行必要的閱讀引導。課外閱讀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強化生本理念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成效。
結合《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學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三四年級的學生對這種童話題材的小故事有較大的興趣,能夠激發(fā)他們的童心童趣。于是,教師在設計課后閱讀任務時,為學生推薦符合其年齡特征的童話故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后完成閱讀任務。
師:你們還想知道更多的童話故事嗎?老師這里有很多書籍,我們來制訂一個閱讀計劃吧!
師:大家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青鳥》《小王子》《夜鶯與玫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窗邊的小豆豆》等書籍中的一本,以小組為單位,完成21天童話閱讀打卡計劃。這期間大家需要每天閱讀書籍的一部分內容,每天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與感受,形成21天閱讀日記。還需要完成21天團隊閱讀日記,就是大家將自己的感受凝練成一句話,記錄在團隊的本子上。21天之后,哪個團隊的日記做得最精美,內容最全面,語言更真摯,哪個團隊就可以獲得一套童話書籍!
【學生課后自主閱讀】
生1:我選擇了《青鳥》。這本書連文字帶圖一共320頁,我準備每天閱讀15頁。每天閱讀后大致寫出這部分內容的概要,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
生2:我選擇閱讀《窗邊的小豆豆》。我準備與小伙伴一起閱讀,我閱讀奇數(shù)章節(jié),她閱讀偶數(shù)章節(jié)。我們每天將自己的閱讀心得講給對方聽,這樣對方不用自己閱讀也能夠知道書籍的完整內容。
教師提出物質獎勵,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意愿;設置21天閱讀打卡計劃,能夠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逐漸養(yǎng)成閱讀習慣;讓學生完成個人日記,是為了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完成團隊日記,是為了幫助學生升華閱讀感受。當然,閱讀是一個不斷積累的學習過程,為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還可以組織讀書分享報告會、“閱讀小達人”評選活動等。教師要多方面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引領他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綜上所述,生本理念是一種強調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思想,也是一種教育思想。結合本次生本理念閱讀教學活動,建議教師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學習行為,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能夠滿足其學習需求的課前預習任務;要創(chuàng)設多種課堂閱讀情境,讓學生沉浸于自主學習過程中,從而產(chǎn)生良好的閱讀體驗;要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與資料,進一步強化閱讀學習成效。這樣就能凸顯生本理念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 參 考 文 獻 ]
[1] 李愛玲.小學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9(20):42-43.
[2] 王歡.兒童文學閱讀:喚醒小學語文教師的靈性[J].小學語文,2019(6):37-39.
[3] 唐福玖.細化閱讀目標,抓實讀教過程:以《論語》為例談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整本書讀教的策略[J].文月刊,2020(10):19-21,72.
[4] 鄒倩蕓.生本理念下的小學閱讀教學設計[J].語文天地,2018(6):91-92.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