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霞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關鍵節(jié)點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中第三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決議,其中明確提出將教育作為發(fā)展之基,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推進教育強國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基礎教育如何適應新時代、新變化和新要求,已成為必須破解和完成的任務。十八大以來國家在“教—學—評—管”等方面,配套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目的就是做好教育這件黨、國家和老百姓都關注的事,實現(xiàn)“教—學—評—管”各鏈條的連接和統(tǒng)一。
“教”,國家公布了新課程標準、編制了新教材,以及配套的關于思政課教學、實驗教學、線上教學等指導意見,這為教師明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領會育人價值、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助力教學效能提升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給出了方法。尤其是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超越以往知識點要求,提升至學習結果的綜合表現(xiàn);關注知識習得、運用與遷移,重視知識的聯(lián)系與整合,以及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通過特定課程的學習逐步養(yǎng)成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課程素養(yǎng)目標呼喚變革原有的教學設計,重建新的教學體系。
“學”,國家提出了嚴格的“雙減”政策,以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強調加強育人導向,遵循教育規(guī)律,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防止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構建教育良好生態(tài),緩解家長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增強使命擔當,立志聽黨話、跟黨走,增強“四個自信”,爭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評”,國家出臺了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意見,以及相關的新中考、新高考政策。教育部把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作為重點攻堅任務,作為“龍頭之戰(zhàn)”“最硬的一仗”,堅決落實健全立德樹人機制,克服各種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發(fā)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
“管”,出臺了考試管理、作業(yè)管理、課后服務工作管理、學生睡眠管理、手機管理等一系列改革管理意見,以保障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保障教學的有效開展,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尤其是針對作業(yè)問題,明確要求學校在年級組、學科組一定要統(tǒng)籌作業(yè)總量,嚴格控制作業(yè)時間??茖W、有效、合理地設計作業(yè),保證作業(yè)質量,同時要注重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越是偉大的事業(yè),越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開拓創(chuàng)新。堅決做、大膽試、努力創(chuàng)已成為國家改革的總基調。這需要教育人堅定信念、凝聚力量,以齊心協(xié)力、心無旁騖的“聚焦度”;以砥礪拼搏、一往無前的“奮斗勁”,為培養(yǎng)“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 見習編輯/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