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斐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HD)患者護理中,無縫隙護理的價值。方法:收治自愿參與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02例,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51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為對照組,采取無縫隙護理的為觀察組,對比護理拮據。結果:兩組LVDd、HR水平相比,觀察組較低(P<0.05)。;兩組LVEF水平相比,觀察組較高(P<0.05)。兩組SF-36評分相比,觀察組分值較高(P<0.05)。結論: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無縫隙護理的實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冠心病;無縫隙護理;心功能;生活質量
冠心?。–HD)是缺血性心臟病的一種,在中老年人群中呈現高發(fā)病率,胸悶、胸痛是CHD患者的典型癥狀,且在干體力活后癥狀加重。CHD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城市發(fā)病率高于農村,男性高于女性,疾病發(fā)生后應及時給予患者對癥治療,否則會危及患者生命[1]。治療期間輔以相關護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癥狀,優(yōu)化患者生活質量。因此本研究提出無縫隙護理,并設置對照組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治自愿參與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02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病例選取時間:2018年8月-2019年8月。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男性、女性各26例、25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62歲,平均(68.52±2.24)歲;觀察組男性、女性各24例、27例,年齡最大79歲,最小61歲,平均(67.37±2.50)歲。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性別、年齡等資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包括指導患者按時吃藥、全程心電監(jiān)護、飲食指導等基礎護理措施。
觀察組:無縫隙護理,措施如下:(1)組建無縫隙責任制小組,由護士3人一組,供組建3個小組,按照不同年齡段搭配小組成員,每組由組長、責任護士與臨床護士組成,組員相互協(xié)作間,共同完成護理工作。(2)排班采取無縫隙模式,每日三班倒,三組護理人員根據自身情況排班,確保患者身邊24h有人值守,同時保證護士休息時間充足。(3)無縫隙護理的實施:①基礎性護理,包括病情觀察和吸氧、疼痛護理。記錄患者胸部疼痛位置及持續(xù)時間,持續(xù)跟蹤患者心電圖、脈搏等數據變化。指導患者以正確姿勢臥床休息,定時翻身避免壓瘡,呼吸困難者給予高流量吸氧。②用藥護理,給予患者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等藥物,采用舌下含化方式,用藥后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心悸、面紅等反應,便于及時調整藥物用量。③皮膚護理,定時對皮膚進行清潔,若患者接受手術治療需重點清洗瘺口,防止感染。④胸悶護理,營造舒適、安靜的療養(yǎng)環(huán)境,調整病床高度讓患者處于合適臥位,鼓勵患者主訴自身不良感受,護士從行動、語言上幫助患者緩解胸悶感受。⑤營養(yǎng)干預護理,邊給患者補充營養(yǎng)邊監(jiān)測患者電解質、血紅蛋白水平,由血液檢測情況調整患者飲食方案,進食困難者需輸注營養(yǎng)液維持患者基本生命體征。⑥生活指導:叮囑患者平時飲食低脂糖、低鹽,盡量戒煙戒酒,清晨有意識排便,便秘者在護士指導下合理服用瀉藥;患者出院時做好跟蹤式健康教育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冠心病危害。
1.3 觀察指標
(1)統(tǒng)計護理后患者左室舒張期壓(LVDd)、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數值(LVEF)。
(2)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估患者生命質量,包括飲食、活動、認知力、情感四項評分內容,單項總分25分,分數高低與患者生活質量成正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21.0分析,t檢驗表示計量資料、X2檢驗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明顯。
2 結果
2.1心功能對比分析
兩組LVDd、HR水平相比,觀察組較低(P<0.05)。;兩組LVEF水平相比,觀察組較高(P<0.05)。見表1。
2.2SF-36評分對比分析
兩組SF-36評分相比,觀察組分值較高(P<0.05)。見表2。
3 討論
CHD是臨床常見疾病,需及時治療,輔以高效優(yōu)質的護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本研究提出的無縫隙護理模式,是目前CHD患者護理新模式,在原有護理模式基礎上進行突破,秉承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無縫隙護理排班制度科學合理,護士與患者都有充足的休息時間,護理漏洞、縫隙逐漸被彌合,患者治療期間能享受到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2]。本研究實施護理的核心在于,針對患者個體變化施護,營養(yǎng)不良患者為其制定營養(yǎng)補充方案,向不了解疾病患者詳細講述CHD危害,對胸悶、活動無耐力患者施以語言及動作上的安撫,通過變換體位、指導鍛煉等措施改善患者癥狀[3]。通過無縫隙式護理,觀察組心功能與生活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證實此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CHD患者治療中配合無縫隙護理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質量,因此臨床護理推薦使用無縫隙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淑麗.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J]. 2017,11(4):241.
[2]張秀麗.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J]. 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14):2203-2205.
[3]杜彥杰.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9,17(8):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