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效
(浙江省桐廬縣分水初中教育集團 浙江 杭州 311519)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guān)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币癸@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自讀課文的教學設計中就必須要致力于閱讀方法的指導、閱讀能力的提升、閱讀視野的拓展。以下將結(jié)合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各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教學策略展開全面的分析探討。
語文閱讀教學中,教讀課文,目的是學“法”,自讀課文,則是用“法”。所謂“法”,就是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運用的方法和策略,從而實現(xiàn)快速閱讀和高效閱讀。自讀課本,顧名思義,就是學生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閱讀文章。通常情況下自讀課文閱讀難度并不大,學生可以借助在教讀中獲得的閱讀經(jīng)驗,順利完成自主閱讀任務。通過具體的閱讀參與,學生們可以進一步強化鞏固閱讀方法,進而沉淀為自主閱讀的閱讀能力。關(guān)于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統(tǒng)編新教材明確要求自讀課文要運用教讀課文中獲得的閱讀經(jīng)驗自主閱讀,即是對閱讀方法的鞏固?;诖耍宰x課文的學習任務單可以以訓練閱讀方法、內(nèi)化閱讀能力為主線來進行優(yōu)化設計。下面以浙教版語文作業(yè)本八下《美麗的顏色》為例來談談對于自讀課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設計的探索之路。
【學習任務】請認真研讀課文,自主或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填寫下面表格,完成學習評價。
學習任務完成評價表
這篇自讀課文學習任務單設計的相當精彩絕倫。下面將展開詳細的介紹,首先學習任務給予了具體閱讀步驟的提示,僅僅抓住“鏡頭”二字,貫穿整個學習任務。文本本身就是對事件的敘述,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和鏡頭感?!扮R頭”感明顯的地方,通常也就是文本閱讀的重難點地方,或者是對文章進度發(fā)揮起承轉(zhuǎn)合的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都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另外,對鏡頭的把握程度要求標準也是從淺入深,初步明確、獨立概括、深入感受、個性分享。這些都是基于對文本文字和文本技巧的綜合體現(xiàn),考察著學生對閱讀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從學習任務中可以看出,進行了多種閱讀技巧的方法介紹——篩選詞語、通讀、略讀、賞讀、比較閱讀、拓展閱讀(課外閱讀)。這不僅指導了學生的閱讀過程,而且還強化了多種語文學習能力——篩選、感知、概括、感受、思索、理解、分析、分享、感悟、鑒賞、評價。如此一來,閱讀方法和閱讀目標都非常明確,可以起到良好的閱讀指導作用。其次,針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問題,學習任務單提供了自主選擇的學習方式——自主完成、合作完成。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需要,或者獨立、或者合作的完成學習活動。長期以來,自主閱讀都被單一定性為學生個體的閱讀任務,完全忽略了閱讀能力差的個體,需要循序漸進的閱讀提升需求,需要適當幫助的客觀要求。由此可見,學習方式的自主選擇,是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表現(xiàn),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切實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學習任務單提供了了多角度評價標準。將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有效結(jié)合起來,可以從更多角度和層面來明確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這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對教師制定科學化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提高閱讀質(zhì)量有重要的作用。總之,學習任務單的設計,既考慮了不同學生的具體需求,也明確了整體的閱讀任務,使得整個設計任務都可以被有效落實。
除此之外,這一任務單的設計對于鞏固閱讀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本單元目標中如此說到:“學習本單元,要了解回憶性散文、傳記的特點,比如內(nèi)容真實、事件典型、注重細節(jié)描寫等。還可以從中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品味風格多樣的語言,提高文學鑒賞能力?!痹诮套x課文教學中,整個的閱讀教學指導都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指導學生了解文體特點,指導學生學習如何選擇典型事件,指導學生學習人物刻畫方法,指導學生品味風格多樣的語言。自讀課本文本的設計和選擇,是和整個單元教學緊密相連的,在文體選擇和語言運用方面都具有相似性。結(jié)合《美麗的顏色》這一自讀文本的學習任務單分析,任務一的設計是通過篩選詞語來整體感知“居里夫婦探索之艱難、堅持和幸福”,這正是在教讀課文中學習的通過篩選關(guān)鍵詞語來感知人物形象這一閱讀策略。任務二的設計是概括“居里夫婦在發(fā)現(xiàn)鐳的過程中哪些動人的鏡頭”,這是對事件的概括,也是對教讀課文中學習如何選擇典型事件來表現(xiàn)人物的閱讀策略的有效鞏固與提升。任務三和任務四對于鏡頭底色和鏡頭情感的分析,則是在踐行教讀課文閱讀策略中的又一次能力提升,而且在教讀課文的基礎上提供了示例做引領(lǐng)。任務五和任務六通過比較閱讀和拓展閱讀則是在教讀課文基礎閱讀方法與策略之上的更高階層思維的訓練與提升,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評價能力,可以說是源于教讀課文又高于教讀課文的學習任務了。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闭n外閱讀總量400萬字以上,如果僅僅是單篇精教,學生的閱讀量肯定難以達到目標要求。而且如果把希望都寄托在課外時間去閱讀,也存在諸多的問題和不足。其具體表現(xiàn)通常為,缺少監(jiān)控,閱讀的質(zhì)量很容易大打折扣;缺少引導,閱讀的效率也很容易出現(xiàn)低效甚至無效的情況;缺少管理,難以有效約束自控能力差的學生??梢?,想要讓閱讀變成一種自覺行為,肯定有部分學生是難以達成目標的。
而在自讀課文的教學設計中,專題拓展閱讀教學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便可以很好彌補傳統(tǒng)閱讀教學閱讀量的積累這一問題?!皩n}拓展閱讀教學”是基于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型形式,顧名思義,它所凸顯的一個關(guān)鍵詞是“專題”,即從教材的自讀課文中尋找一個可以拓展的點,然后尋找兩到三篇相關(guān)聯(lián)的文章形成一個專題閱讀系列群,由拓展的點所貫穿、統(tǒng)領(lǐng)。另一個關(guān)鍵詞是“拓展”,即從教材中的文本拓展到課外的文本,形成一個文本群;以教材文本中的某個點為載體、線索,貫穿整個文本群,內(nèi)在核心是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思維的發(fā)展。它是基于“學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是對傳統(tǒng)的“單篇精教”式閱讀教學的一種質(zhì)的提升,是立足于課內(nèi)閱讀,以學習任務單為載體,以培養(yǎng)閱讀能力為主線,以觸發(fā)思維為內(nèi)核,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力為最終目的的閱讀教學方式。其實,現(xiàn)在教學界經(jīng)常提到的“群文閱讀”,和專題拓展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本文介紹的側(cè)重點在于自讀課文方面。試想一下,把一篇教材文本拓展為三篇文本,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和閱讀視野也就自然隨之增長了,而且課外的閱讀是融入到課堂完成的,有閱讀方法的引導、重難點的探究、教師的監(jiān)管,閱讀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下面以《燈籠》為例談談在自讀課文專題拓展閱讀教學設計中的具體運用情況,并積極探索與思考其中的有效策略。
質(zhì)樸而有味——《燈籠》專題拓展閱讀教學設計(簡案)
學習任務一:品味語言,感知風格。
(1)下列關(guān)于語言風格的表述,你覺得哪些可以用來描述吳伯簫的《燈籠》?
(2)結(jié)合具體語言,說說他的這些語言風格是如何體現(xiàn)出的。
(3)呈現(xiàn)三個片段(張中行《北京的廟會》、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吳伯簫《山屋》),你覺得哪個片段是吳伯簫寫的,為什么?
(引導學生通過對具體語言的品析來感知吳伯簫的語言風格。)
學習任務二:拓展閱讀,對比風格。
(1)快速跳讀《馬》和《故鄉(xiāng)的元宵》,說說這兩篇文章在寫作風格上和《燈籠》有何相似之處?請舉例說明。
(2)這兩篇文章只有一篇是吳伯簫的作品,你能猜到嗎?為什么你這樣認為?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兩篇課外文章,與課文比對,尋找相似點,深入了解吳伯簫的語言風格,并與汪曾祺的語言風格進行比較。)
學習任務三:課外閱讀,深化風格。
課外推薦閱讀吳伯簫的《人間草木》、《人間滋味》、《人間有戲》,深入感受作者的語言風格,寫一段100字左右的文藝點評。
《燈籠》作為一篇自讀課文,安排在以民俗為主題的單元中,文中詩詞典故粘手就來,將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的語言風格,使得文章的表達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以吳伯簫的語言風格探究為專題,以上教學設計便是以學習任務單為載體的專題拓展閱讀教學。這里面補充了《馬》和《故鄉(xiāng)的元宵》兩篇文章,設置了三個學習任務,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感知、體會吳伯簫的語言風格特點。另外,補充的文章既緊扣學習的主題——語言風格,又拓展了單元主題——民俗文化。中國地域廣博,歷史悠久,留下了很多的地域風情。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進行民俗文化的深入認識,是語文學科重要的教學任務。專題拓展閱讀設計的核心是增加閱讀量的積累,培養(yǎng)閱讀品質(zhì),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诖耍瑥囊陨显O計示例可以看出,學習任務的設置都是立足于閱讀能力的提升和閱讀品質(zhì)的提高,通過整體閱讀感知、具體語言精讀品味、類似文章比對閱讀求同存異、課外文章拓展閱讀思考,以達到閱讀量的積累和閱讀效率的提高以及閱讀寬度和深度的擴展。另外,這樣的閱讀引導,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聯(lián)系的、全面的觀點去分析文本和閱讀文本,從而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全面提升閱讀學習效果。在本次的任務設計中,不同作家不同的語言風格的辨別,進行語言風格的文藝點評,也全面拓展了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使得學生在全面的、深刻的閱讀實踐參與中,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全面、快速提升。
根據(jù)統(tǒng)編新教材的“三位一體”的新變化,從教讀到自讀再到課外閱讀,可以看出,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路是通過教讀課文的精教,教會學生閱讀方法與策略;通過自讀課文的引導學習,進行閱讀能力的內(nèi)化、沉淀,但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課堂學習的方法與策略,自主獨立地進行課外閱讀。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是學生閱讀的重要目標,進而發(fā)揮指導生活實踐的閱讀目標。初中階段的學生,閱讀的范圍更加寬廣,很多名著經(jīng)典作品出現(xiàn)在他們的閱讀目標當中。同時,受制于課堂教學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課本教材提供的都是片段節(jié)選的內(nèi)容。這遠遠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必須把整本書的閱讀內(nèi)容有效規(guī)劃到學生的課外閱讀當中。課本教讀指導到獨立課外閱讀的轉(zhuǎn)變,可以發(fā)現(xiàn)自讀課文是連接教讀與課外閱讀的橋梁,也是學生閱讀素養(yǎng)提高的實踐階段。所以,在自讀課文的教學設計中,可以以點帶面,擴展閱讀范圍,拓展閱讀視野,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從一篇文章的閱讀走向相似文本的閱讀、乃至整本書的閱讀,或者走向一個系列的閱讀。下面以九下第六單元自讀課文《三顧茅廬》的學習任務單的設計為例,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任務設計分析具有借鑒學習價值的教學設計策略。
三國人物我來評說——《三顧茅廬》課外拓展閱讀教學設計(簡案)
學習任務一:初讀課文,感知人物。
(1)自由閱讀課文,理解文意,用章回體小說回目的形式概括故事情節(jié)。
(2)根據(jù)閱讀體驗,說說你對文中印象最深刻人物的初步感受。
(尊重學生的初讀感受,引導學生能從整體感知人物形象。)
學習任務二:精讀品析,評價人物。
(1)選擇一個你最感興趣的人物,在文中圈畫出相關(guān)的具體描寫。
(2)反復閱讀關(guān)鍵詞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寫一段50字左右的人物評價。
(3)按照選擇的人物分組討論,修改,交流,展示。
(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體驗,通過精讀,品味語言,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對人物進行具體的評價。)
學習任務三:拓展閱讀,評論人物。
(1)通過課文的學習,你是否想更多地了解三國人物?請閱讀《三國演義》,先選擇與你感興趣的人物有關(guān)聯(lián)的章節(jié)進行閱讀。
(2)根據(jù)對更多章節(jié)的閱讀,對三國人物有了更為直觀與深刻的了解,請結(jié)合相關(guān)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語言,寫一篇300字左右的人物傳記或者評論(可以結(jié)合八上第二單元學過的“學寫傳記”)。
(3)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完整本《三國演義》,結(jié)合一個或者多個人物來寫一篇關(guān)于三國人物的文章。
(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由一篇文章過渡到相關(guān)章節(jié)再到整本書的閱讀,在閱讀中提升思維的品質(zhì),并且與寫作結(jié)合,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以上任務可以用5至8個課時來完成,而不是完全用課外時間,這樣更能有效提升閱讀的效率。)
上述整個的閱讀設計規(guī)劃,也是充分考慮了學生的閱讀情況和文本閱讀的整體特點,而進行的具體安排。首先,依托于課本自讀教材,引導學生感受感受典型人物的魅力,初步感知特別文體的表達形式。其次,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去了解更廣闊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故事,進一步加深對語言、人物、故事的理解程度。在這個過程中,自主合作也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對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擴展學生的閱讀思維、提高整體的閱讀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敖淌菫榱瞬唤獭保谧宰x課文的學習任務單引導,促使學生從課內(nèi)在老師的引導下閱讀走向課外獨立閱讀才是閱讀能力的最終體現(xiàn),也是終身學習力培養(yǎng)的方向。胡適說過:“要怎么收獲,先那么栽?!闭Z文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應激發(fā)和培育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應注重文化的熏陶感染,應促使審美情趣的提高,應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上自讀課文的教學設計并不局限于一篇文章的閱讀學習,而是通過一個個逐步深入的任務,放眼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古典小說,從一篇文章到相關(guān)章節(jié)再到整本書的閱讀,不僅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加了學生閱讀的量;也提升了學生閱讀的能力,訓練了學生閱讀的思維;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深化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不斷更新觀念,加深教材理解,順應歷史變化潮流。以學習任務單為載體的自讀課文教學優(yōu)化設計是順應統(tǒng)編新教材變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的重要依托,也是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更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