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花 易姝 易思琪 王靜 孫慧敏 林雅雯 鮑美華
摘要:目的:探討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病變(Atherosclerosis,AS)的大體觀察。方法:取30只雄性ApoE(-/-)小鼠,隨機分為3組:C57BL/6J為正常對照組,ApoE(-/-)+正常飼料組,ApoE(-/-)+高脂飼料。每天定時投喂,保證小鼠飼料與飲水充足,每天觀察動物臨床癥狀,并持續(xù)飼喂12d。結果:正常對照組胸腹主動脈壁光滑,有彈性,未見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ApoE(-/-)+正常飼料組和ApoE(-/-)+高脂飼料組小鼠主動脈壁均有一定數量的斑塊形成,呈灰白或黃白色,質較硬。結論:高脂的攝入與斑塊形成有關。
As是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系統疾病之一,As引起的血管病變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已成為現代社會影響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在中國,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報告,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為我國居民的首位死因[1]。中國心腦血管疾病負擔日漸加重,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刻不容緩。因此,本實驗采用apoE(-/-)小鼠建立動物模型,觀察小鼠的體質量及斑塊的形成情況,為其今后臨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取30只8周齡雄性ApoE(-/-)小鼠,體質量(22±3)g。10只野生型(widetype,WT)C57BL/6J小鼠,體質量(21±2)g。實驗儀器:電磁爐、電子天平。
1.2 方法及分組處理
取30只雄性ApoE(-/-)小鼠,隨機分為3組:C57BL/6J為正常對照組,ApoE(-/-)+正常飼料組,ApoE(-/-)+高脂飼料。每天定時投喂,保證小鼠飼料與飲水充足,每天觀察動物臨床癥狀,并持續(xù)飼喂12d。實驗期間保證各組小鼠均自由進食、飲水,自然晝夜照明,室內通風良好,相對濕度為40%-70%,室溫保持在18-22℃。
1.3 稱取體重
實驗開始時,稱取每只小鼠的體重,記錄數據,并對每只小鼠進行標記,以方便以后的稱重;分別稱取每只小鼠的體重,并記錄數據。
1.4 統計分析
2.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用均數士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正常對照組胸腹主動脈壁光滑,有彈性,未見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ApoE(-/-)+正常飼料組和ApoE(-/-)+高脂飼料組小鼠主動脈壁均有一定數量的斑塊形成,呈灰白或黃白色,質較硬,ApoE(-/-)+正常飼料組小鼠主動脈壁彈性較差,易斷裂,ApoE(-/-)+高脂飼料組小鼠主動脈壁彈性較好,斑塊較少。(見表1)
3 討論
動脈粥樣硬化其致殘率和發(fā)病率均較高,對人類健康構成極大威脅,是心臟病、周圍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病癥的重要發(fā)病機制,極易引發(fā)該類疾病的發(fā)生。西方工業(yè)發(fā)達國家以心、腦并發(fā)癥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較大的影響以及危害[2]。近幾年,動脈粥樣硬化在我國的發(fā)病趨勢有明顯增加,隨著基礎研究以及臨床的進步和發(fā)展,對其發(fā)生機制已經有較新的認識以及了解。動脈粥樣硬化最初被認為是動脈壁脂質堆積,后來被認為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
As的實質是一種以管壁內脂質沉積為特征的慢性血管炎癥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內皮功能失調、泡沫細胞形成以及平滑肌細胞增殖等。內皮功能的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炎癥反應的啟動環(huán)節(jié)。內皮釋放的炎癥因子促使血液中的單核細胞等向血管內皮損傷處粘附和遷移,積聚于內皮下,并轉化為巨噬細胞[3]。巨噬細胞通過清道夫受體,如LOX-1、CD36等吞噬脂質等形成泡沫細胞。此外,巨噬細胞和受損的內皮細胞還會釋放成纖維生長調節(jié)因子,促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遷移至內膜,導致內膜增厚[4]。在整個AS病理過程中,受損的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平滑肌細胞持續(xù)釋放大量的炎癥因子,如TNF-a、IL-6、IL-8、MCP-1、MMPs等,進一步誘發(fā)炎癥反應的級聯放大、促進動脈粥樣硬化中細胞外基質形成、間質膠原蛋白和細胞外基質的降解,最終導致斑塊破裂及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因此,如何有效阻斷和調控血管的炎癥反應,對于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盛壽,高潤霖,劉力生,等.《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概要[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9,34(03):209-220.
[2]徐英.中醫(yī)護理+健康教育對頸椎病患者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9):186.
[3]李俊霞,周永剛,程金生,等.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聯合血管內支架對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癥療效及血管內皮功能和炎癥因子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8,15(03):104-107.
[4]李飛虹,尚茹茹,呂淑萍,等.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03):334-337.
[5]王雅儒,尹海潮,于梅青,等.巨細胞病毒感染并發(fā)腦卒中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炎癥因子水平[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21,31(08):1150-1153.
項目基金:長沙醫(yī)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長醫(yī)教【2019】61號-121;
第一作者:陳開花(1997.11-),女,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
*通訊作者:鮑美華(1978.08-),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及動脈粥樣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