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琬璐
廣州市第一商業(yè)職工幼兒園 (廣東省廣州市 510140)
眾所周知,家校合作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尤其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幼兒園的熟悉程度遠遠比不上對家庭的熟悉程度,所以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的接受幼兒園,同時也能夠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幫助孩子開發(fā)各方面的能力。而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得幼兒園和家長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傊?,基于信息化的幼兒園家校合作,能夠大大提升家校合作模式實施的質量和效率,并促進家校合作的網(wǎng)絡化和現(xiàn)代化。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幼兒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既不是家庭單方面可以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單方面可以勝任的,必須兩方面結合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全然不管孩子的教育,把責任全都推到幼兒園是絕對不行的,而如果家長不了解學校的教學思路,一味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教育孩子,就會導致孩子在學校學一套,在家學一套,反而使孩子不知道應該怎樣做,很容易導致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所以基于信息化的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夠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的配合老師共同完成幼兒的教育?!毒V要》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同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所以,家長是教師最好的合作者,因為沒有誰能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長是教師了解幼兒的最好信息來源。再次,家長與教師的配合使教育計劃的可行性,幼兒園課程的適宜性,教育的連續(xù)性和有效性等等都更好地得到保證。最后,家校合作能更好地讓學校知道孩子們在家的情況進而更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讓幼兒園教師能更好地針對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征進行引導教學。
幼兒的教育看似是對幼兒教育的單一過程,實際上這其中包含了很多個過程,有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家長與幼兒的相互作用,也有教師與家長的相互作用。所以說,家校結合的幼兒教育不止對幼兒一方面有好處,對教師以及家長的自身發(fā)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而家庭教育的過程,既是孩子發(fā)展成長的第一個地點,也是家長作為父母成長的第一個地方。只要時代在不斷發(fā)展著,人們的觀念就會不斷更新,教育也會不斷變化,所以家長與教師實際上也是在學習中進行教育的,因此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無論對孩子、家長還是幼兒園來說都是能夠有促進作用的。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所以家長是最應該重視孩子的教育的人。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忽視孩子的幼兒階段的教育的家長比比皆是,這很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傷害,甚至影響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家校結合的幼兒教育相信能夠很好的改善家長的教育觀念,讓家長體會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從某方面來說,家長作為教師,有多方面的職能,他們不僅照顧孩子的生活,而且要承擔起對子女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任。對于孩子進入幼兒園的家長來說,家長的配合更是搞好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前提條件。所以說,家長直接參與幼兒園教育對幼兒有良好而持久的影響,家長參加幼兒園舉行的各種各樣活動,一方面讓孩子體會到幼兒園活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讓孩子在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再者,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長了解所關心的師資情況以及安全工作等問題。這樣可以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
在家校合作的初級階段,有許多老師和家長會因為對家校合作的認知不夠從而導致不能正確進行幼兒的教育活動,許多家長認為家校合作就是家長與學校和老師多交流即可,但其實并非這樣,與老師交流只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互動,而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幼兒園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重視親子互動,讓家長與孩子們真正融入到一起,這樣才能為家校合作教育帶來幫助,如親子運動會、家長會等等都是不錯的促進親子關系的活動,家長能夠通過參加孩子的生活學習來感受孩子們的日常,這就能有效地提高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進而能夠很好的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所以說,家長和老師都要對家校合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師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模式,然后兩者做出適當?shù)拇胧┤榧倚:献鬟M行鋪墊。
上文中已經(jīng)提到許多家長和老師對家校合作的認識不足,這也就會間接的導致家校合作趨向于形式化。許多幼兒園在家校合作中會準備一些活動,來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參加,促進幼兒和家長之間的感情,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在實際應用時卻往往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兒童節(jié)的活動,許多家長甚至騰不出時間去參見,更別說親子運動會這樣必須要有家長在的活動了,而家長們沒有時間參加幼兒園的活動,自然就了解不到孩子的日常學習生活,那么對后面的家校合作也就不會重視。因此,家校合作還需要進一步改善,幼兒園可以選家長和老師都有空閑的時候組織活動,再運用信息技術讓家長們能夠實時關注孩子的動態(tài),這樣就可以避免家校合作形同虛設了。
一提到家校合作,似乎大家想到的都是教師對家長的教育和灌輸,但其實家校合作應該是雙向的,不止教師要向家長傳輸孩子的動態(tài),家長也應該向教師匯報孩子的各種情況一邊教師及時對教學方法做出調整。因此,在家校合作階段,家長也要充當孩子的老師這一角色,在遇到自己不知該如何教育的問題可以與幼兒園的老師溝通??傊?,家校合作應該打破教師對家長單方面的傳輸,變成家?;拥碾p向溝通,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完善的幼兒教育。
許多家長在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之后,都會覺得孩子的教育責任都在教師身上,自己不用承擔什么教育責任,這種思想是完全錯誤的,甚至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傷害,因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參與,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方法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而家長教育的缺失或不當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所以說,加強幼兒家長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來說,加強家長的教育理念從學校出發(fā)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幼兒教師要主動承擔這個責任,努力讓家長的教育理念提高來與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相匹配,可以增加家長參與形式的活動,如家長會、座談會等,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請一些幼兒教育專家來進行講座,讓家長們認真傾聽,平時也可以多開家長會,教師與家長面對面交流,讓家長們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一個孩子的幼兒、童年時期是受家庭的影響最多的,所以家長們不能輕視家庭教育,通過這樣的形式進行家校交流,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獲的。即使家長無法參加這些活動,教師也可以用電話、微信等形式來與家長聯(lián)系,這樣也可以達到加強家長教育方法的效果??傊彝ナ巧鐣募毎?,正確、全面反映社會要求的家庭教育目的,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每一位家長都不能忽視。
家校合作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基本的一點,即家庭與學校之間的交流一定要重視起來。因為只有多交流,家長與教師才能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統(tǒng)一教育方式方法,否則的話,就算家長的文化素質、教育理念有多高,也無法與教師的教育相重合,對孩子的教育同樣是于事無補,運用網(wǎng)絡渠道是加強幼兒園家校合作有效性的重要舉措,同時也為家校之間的交流互動提供了便利,家長與教師的聯(lián)系越密切,對孩子的共同教育就越有好處。
因此,幼兒園在教育過程中,應當讓家長們明白幼兒園的教育現(xiàn)況以及工作思路,同時家長也應該讓幼兒園了解到教育子女的方法,相得益彰,這樣才能完善各自的教育方法指導體系,從而為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和綜合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一般來說,家庭與學校建立溝通渠道的方法有:建立學校網(wǎng)站,定期發(fā)布幼兒園的動態(tài),也讓各位家長能夠在同一地方交流教育經(jīng)驗;建立家長群,群單位可以是班級,也可以是年級,還可以是全校。建立網(wǎng)站后,家長們就可以隨時瀏覽學校信息,對幼兒園的教育機制、教育成果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幫助家長更好的了解學校的教育目的,也可以留下自己的意見等,幫助幼兒園獲取家長方面的建議,從而完善自身機制。而建立家長群后,就更加方面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家長進行溝通,借助對網(wǎng)絡工具的有效運用能夠讓家長了解幼兒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無論是獎賞還是責罰都可以在班級群里發(fā)布,這樣會給家長們留下較深的印象,家長們也就會鞭策自己的孩子做好每一件事??傊倚:献鞯幕疽缶褪羌议L與學校能夠有足夠密切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做好后續(xù)的教育工作。
家校合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邀請家長進行家園互動,它能夠讓家長直接加入到幼兒園的教學開展中,能夠很有效的增進家長與孩子、家長與幼兒園的感情,再者,親子活動的進行更有利于提高教師和家長的教育能力,因此家長需要通過活動的開展來與幼兒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交流。所以說,幼兒園要多開展實施性、實效性強的家園互動活動。
親子活動是幼兒園最常見的一種促進家校情感的活動,所以在家校合作過程中,考慮到小班孩子的活動能力有限,所以幼兒園可以選擇簡單、易學的活動,如親子接力跑步、兩人三足這樣的運動形式,運動可以讓家長和孩子都融入到過程中去,是比較簡單有效的活動形式;除了室外的活動,室內的活動同樣可以有效促進家長與幼兒園的聯(lián)系,如親子答題、親子算術,這些有一定的競爭性的活動都可以有效的讓孩子和家長都投入進活動中,在活動結束后,獲勝的家庭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促進家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理解,這也是幼兒園教學實現(xiàn)家校合作的主要渠道之一。由此看來,通過親子活動教學形式能夠很好的幫助家長更好了解到幼兒的學習情況,讓幼兒在家中和幼兒園中所接受的教育始終保持一致性,實現(xiàn)幼兒知識教學系統(tǒng)的有效銜接。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使家園合作活動不流于形式,幼兒園要長期向家長開放,請家長直接參與幼兒園的工作。教師要在充分掌握家長教育需求,了解幼兒在家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基礎上,針對幼兒不同年齡層次特點,有的放矢地組織開展家園互動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讓家長走進幼兒園,主動參與到互動的活動中來,鼓勵每一位家長去觀察和討論自己孩子的成長問題,使家長獲得成功的教育體驗,改變以往的被動參與局面,讓家長愿意參與幼兒園教育,逐步轉化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和教師的良師益友,從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家園合作。
志愿服務是社會中很常見的一種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方式,那么在幼兒教育中,志愿服務也可以為家校合作帶來很大的作用。幼兒園可以組織和開展的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家校合作方法,也就是號召家長們來幼兒園進行志愿活動,幫助幼兒園展開教育活動,通過這樣的形式,相信許多家長會深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體系,還能增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對家校合作有很大的裨益。
一般來說,幼兒園的常見的活動有以下幾種形式:親子活動、幼兒運動會、開學和畢業(yè)典禮、家長見面會、升旗儀式等。這些活動往往需要的人比較多,所以家長在有空的時候來做志愿者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就相當于是幼兒園的一名工作人員,那么就可以很好地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機制和教育體系。如果家長沒有十分充足的時間在幼兒園的話,可以運用網(wǎng)絡來提前了解活動的流程、計劃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收集各個家長的意見,集思廣益,進一步完善活動中的不足之處,在活動結束后還可以與各位家長交流經(jīng)驗,分享教育方法。這樣一來,相信許多家長都能感受到幼兒園的智慧與良苦用心,并把自己也融入到幼兒教育中去,那么也就會注重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大大地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質量。
眾所周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在幼兒階段的發(fā)展中是缺一不可的,二者應該相互促進,分工合作。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家庭與學校的聯(lián)系本應更加密切,不應該因為外界的因素所影響,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家庭與學校教育分離的情況卻屢見不鮮,所以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家長都要避免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去為孩子的成長教育打下良好基礎。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應重視家校間的交流互動,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提高家長教育水平,有效開展志愿服務,從而進一步完善家校教育資源;對于家長來說,正確的家庭教育能夠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想要實現(xiàn)學校和家庭教育的雙向發(fā)展,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選擇合理的教育方法來推動幼兒的健康成長??偠灾?,家校合作對社會發(fā)展來說有著重要意義,也是綜合型應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之一,能夠充分的反映出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和家庭教育開展的主要目的,家校合作能夠幫助幼兒實現(xiàn)健康成長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