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磊杰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二中 彭玉超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三中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發(fā)育尚不成熟,可能會在體育課堂中出現(xiàn)一些交頭接耳、拒絕參與訓練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就是對體育課堂規(guī)則進行破壞的問題行為,不利于課堂順利開展,對教學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而為了盡量減少這類行為產生的概率,降低不良影響,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此類行為背后的原因以及規(guī)范策略詳細研究。
本次課題研究向我校體育教師發(fā)放問卷53 份,收回有效問卷53 份,并對一線體育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具體情況,同時對體育課程進行旁聽、觀察,結合個案進行進一步分析。
問卷共包括15 個問題,前3 題對教師的性別、執(zhí)教年限以及負責的年級進行統(tǒng)計;在“體育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行為(多選)”一題中,有64.15%的教師選擇了“搞怪、插話、發(fā)出聲音”,有17.54%的選擇了“無故缺課曠課”,有33.2%的選擇了“追逐打鬧、嬉戲”,97.65%的選擇了“隊內交頭接耳”,15.47%的選擇了“故意不遵守規(guī)定、不服從指揮、反對體育干部和教師”,36.19%的選擇了“相互攻擊、爭吵”,70.04%的選擇了“注意力不集中”,47.13%的選擇了“吃東西,嚼口香糖”,28.86%選擇了“取笑其他同學”,68.22%選擇了“在考試前焦慮”,23.66%選擇了“孤僻離群”,7.83%的選擇了“其他”,可以得出在初中體育課堂中普遍存在學生思維過于活躍或對待體育課態(tài)度不積極的行為,而引起的原因則可能是初中生尚處在青春期,心智發(fā)育不夠成熟,他們有著超強的精力,但卻因為缺乏約束自我的意識和自覺,且情緒調節(jié)能力一般,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在其他題目中,可以得出超六成教師認為造成學生問題行為的原因是多樣的,心理不成熟是主要原因,另外還有家庭氛圍、大眾傳媒影響、課堂管理方式不當、執(zhí)行內容單一等原因;而在這些受訪教師中,對學生問題行為進行“視而不見”的有近三成,采取“停課說教”和“強制制止”的分別占25.12%和26.84%;大部分的問題出現(xiàn)在“集合整隊時”和“學生自主練習時”;而教師普遍認為問題行為會破壞課堂流暢度,影響教學目標完成,同時還會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并且也不利于學生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身發(fā)展的關系。
1.攻擊性問題行為
這一類行為通常表現(xiàn)為學生思維過于活躍,上課不夠專心、有逃課現(xiàn)象、活動過度等。
2.退縮性問題行為
這一類行為通常表現(xiàn)為學生不愿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比較孤僻、膽怯,害怕在課堂中與他人競爭,害怕受傷等。
3.不適當問題行為
這一類行為通常是指學生在一些并不合時宜的情境下,做了一些不合時宜的事情,例如,在課堂上放聲大笑。
1.學生自身因素
受傳統(tǒng)應試觀念影響,學生普遍不重視體育課,只在中考前會進行中考項目的必要訓練,而這種不重視的思想也體現(xiàn)在上課態(tài)度不端正,精神渙散不集中,容易受其他因素吸引忽視課堂紀律等行為。同時,學生處在青春期,心智發(fā)育不夠成熟,而在體育活動中存在大量的跑逐、碰撞、搶奪與競爭,學生可能因為無法很好地調節(jié)情緒而產生摩擦。
2.教師影響因素
(1)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些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的教師對技術動作的解釋不正確或不充分,在學生面前缺乏說服力,學生認為教師缺乏能力,也就逐漸降低學習的熱情,不配合體育教師的課堂工作,導致出現(xiàn)問題行為。
(2)教師處理不當
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行為時,一些教師會對學生進行諷刺、挖苦、甚至體罰,這種行為非但不能從根本上改善課堂紀律,還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不滿,產生逆反心理,惡化師生關系,形成惡性循環(huán),滋生更多問題行為。
(3)教師安全意識不足
體育課設計與學生實際脫節(jié),缺乏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導致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同時,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課程設置不合理,運動的強度與量都超出學生承受范圍,進而引發(fā)一系列安全事故。而另外有一些體育教師由于害怕出現(xiàn)安全事故,所以干脆進行“放養(yǎng)式”管理,不為學生安排過多的運動,導致體育課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4)教學模式單一
部分體育教師教學模式單一,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不能進行有效的差異化教學,課堂圍繞“熱身運動—動作示范—自主練習”三個環(huán)節(jié)展開,缺乏新意。
3.家庭影響因素
課堂行為問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家庭因素,例如,一些家長不希望孩子把精力和時間花在體育上,不重視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這種觀念影響到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導致學生不重視體育課。再如,一些單親家庭學生可能存在孤僻不合群的情況,他們在課堂上出現(xiàn)學習倦怠、自我控制能力差等行為。再如,一些學生家長外出工作,對學生的學業(yè)關心不足,更不關心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對學生缺乏正向引導和管教。
4.其他影響因素
教學場地不規(guī)范,場地設備布置不合理,學校設施匱乏,同一時間進行體育課的班級集中,班級之間相互影響,學生的實踐相互干擾導致課堂實效不佳;同時,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非常普及,一些學生缺乏自控能力,可能會在學校玩手機,而校方缺乏針對的管理措施;此外,一些學校附近的書店向學生兜售內容低俗的小說,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問題行為本身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師的課堂效果產生負面影響,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問題行為還可能對學生將來的學習行為和心理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通常情況下自主學習的時間長短與學生的學習最終成果掛鉤,而問題行為多發(fā)的學生則明顯不具備自主學習的意愿,他們每日投入在學習中的時間與精力更少,最終取得的學習結果也比別人更差。而參與學習時間少的學生學習成績更差,這不是僅僅等同于延長學生學習時間就能解決問題,而是一個關乎學生學習心理、秩序感等的問題。當一個學生有問題行為時,破壞的是整體學習氛圍,還可能帶動更多學生產生問題行為,把問題蔓延開來,影響擴大化。而教師在發(fā)現(xiàn)課堂中有學生不遵守紀律,有不良行為時,通常會采取當堂訓斥的辦法解決,中斷和停止教學活動,而在某些時候這樣的做法可能會收到反效果,激發(fā)出更強烈的矛盾。同時,學生之間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其他學生可能會因為某個有問題行為的學生干擾到正常的課堂秩序而不滿。
暫停和終止教學活動用來整頓課堂紀律不僅耗費時間,還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正面引導的作用,讓某些學生以為教師時刻關注和等待問題行為產生,并以此為契機訓斥學生,這種錯誤看法可能會在每次教師訓斥學生時得到強化。有些時候由于教師過于嚴厲的態(tài)度可能會使學生滋生不滿或懼怕的情緒,進而讓學生對教師的尊敬程度降低,或者是在課堂上變得過于拘謹,這兩種態(tài)度都致使學生難以有效地參與課堂活動。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某些學生為了引起教師或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可能會采取一種比較偏激的行為,也就是通過制造問題行為,而這種心理則是因為初中生的心智發(fā)育不夠健全,在他們眼中,這樣的行為是“足夠酷的”,值得贊賞。而一味地對這樣的學生進行訓斥,可能只會增加發(fā)生問題行為的概率,而不能真正有效規(guī)范課堂。課堂上出現(xiàn)問題行為,背后的原因和產生的影響是全體教育者都該關心的事,教師不應該視若無睹、簡單處理,應該做出正當、及時的處理。
從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在遇到困難時也會出現(xiàn)過于莽撞或過于灰心的兩種極端狀態(tài),并且總是有嘗試新事物的沖動,在加強體質建設、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前提下,實施綜合素質訓練體育課程更適合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并行發(fā)展。吸收國內外優(yōu)秀經(jīng)驗,結合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適合中學生的訓練體系。而這套體系必須適應當前中學的教學環(huán)境,具有切實可行性。例如,按項目或者季節(jié)進行分類,或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訓練計劃,也可按項目進行場地分類,如室內運動或室外運動。
在中學體育訓練中,學生的人身安全是教師要關注的首要工作。因此在體育課堂上,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正是體育課程與絕大多數(shù)需要在教室里進行的文化課程不一樣,需要調動的是全身,會給人來興奮感和刺激感,卻很容易使人忽視活動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為了避免因小失大,教師必須在課前仔細檢查培訓設備的完整性,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工作,并在進行體育課之前保存記錄。
由于體育教育需要教學設施與場地作為支持,所以學校應加大體育投入,不斷完善現(xiàn)有的體育設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場地運動條件,確保體育專項運動的有序開展。學校也可以與本地的體育活動場館進行合作,配備專業(yè)的教練進行輔導與保護,豐富學生的鍛煉形式。完善的設施支持也會大大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豐富學生體育課活動形式,減少問題行為產生。
采取多種手段對學生形成激勵,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例如,開展班級聯(lián)賽,利用學生之間的集體榮譽感、好勝心調動他們關于體育課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專注于訓練和學習。同時還可以適當增加物質激勵,例如對比賽中勝出的團體或平時課上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個人進行證書或體育用品獎勵。
教師的素養(yǎng)決定了課程的質量,要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則需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研討處理學生課堂紀律問題的辦法,制定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細則,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行為的教育措施等。同時,要注意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尊重體育教師。此外,教師也要重視強化自身專業(yè)技能,一方面掌握更加科學的教學辦法,體育教師的備課工作不應只局限于課堂上要傳授給學生的內容,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考慮到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并提前預備好應對策略。另一方面因為學生尚處在成長發(fā)育期,榜樣作用對其影響顯著,教師在學生面前展示其高超的體育能力能夠引起學生的崇拜心理,進而轉化為認真參與體育課的動力,讓課堂氛圍更加專業(yè)化,讓學生感到體育課是一門值得學習的課程。
因為家庭因素也是影響學生行為的重要因素,所以校方有必要加強與家長的合作,形成課內課外“雙管制”,共同關注學生成長,對問題行為進行糾偏,可以形成“體育教師—班主任—家長”的模式,當某學生在體育課上出現(xiàn)問題行為時,體育教師及時告知班主任,由班主任通過微信平臺與學生家長進行反饋和溝通,共同探討引發(fā)問題行為背后的原因以及解決措施,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處理不過激,以勸導為主,疏通學生心理障礙,從思想上引領學生。
要想科學規(guī)范學生問題行為,體育教師必須重視平時的記錄與觀察,總結學生常出現(xiàn)問題行為的環(huán)節(jié),問題行為的類型,然后根據(jù)具體情況以及學生特點分析出現(xiàn)矛盾的原因,再從中尋找解決的方法。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課前跑圈、熱身運動、技能學習環(huán)節(jié)和自主練習環(huán)節(jié)以及整理隊形環(huán)節(jié)做到全面觀察,適當用紙筆進行記錄,以便課后針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反思,在下一次課堂中應用反思的結果改善課堂教學策略,然后記錄上一次出現(xiàn)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又是否引發(fā)了新的問題,多次反復總結與調整之后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法,改善學生問題行為。
改正學生問題行為所想要達到的結果本是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學生人格,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讓學生在智力水平、思想感情、興趣特長、各項能力等得到較為全面和均衡的發(fā)展,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是“人才”,而是要求每個人都成為健全的“人”。教師和學校的一切教育活動都要圍繞這個主題開展,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知識,還要給予他們道德品格以及行為習慣上的正確引導,讓學生成長為能夠進行自我管理、自我負責、自尊自重、了解自己,愛自己,以優(yōu)良的人格標準站立,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負責,友好合作,遵守法律法規(guī),減少課堂問題的發(fā)生。
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初中生在體育課上可能存在一些問題行為,這將直接影響到課堂實效,不利于初中生體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要解決這些問題行為也需要體育教師、學校以及家長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共同關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fā)展情況,依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化處理,以多重策略優(yōu)化課堂質量,吸引學生專注于課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