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雨晴
摘要:目的:對腦卒中偏癱康復治療中強制性運動療法實施的效果進行觀察。方法:選取本科室82例腦卒中偏癱患者,時間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根據(jù)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41例,常規(guī)運動療效)與觀察組(41例,強制性運動療法),對比兩組康復治療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療效為92.68%,高于對照組的73.17%(χ2=9.073,P<0.05);治療后,觀察組MWS水平、Barthel指數(shù)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在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治療中,應用強制性運動療法治療,對患者肢體偏癱癥狀緩解明顯,有利于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同時也改善了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卒中偏癱;康復治療;強制性運動療法
【中圖分類號】 R4?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3--01
腦卒中屬于致殘率、致死率較高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偏癱是該病多發(fā)后遺癥,對患者生活能力影響極大。所以,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康復治療意義重大,但很多時候因康復訓練力度不足,康復治療的效果也難以實現(xiàn)。基于此,本次對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科室82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研究,觀察強制性運動療法實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室82例腦卒中偏癱患者,時間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根據(jù)隨機抽簽法均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53~76歲,平均(65.09±1.52)歲,病程0.5~7年,平均(3.18±0.34)年;觀察組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52~78歲,平均(65.86±1.44)歲,病程0.5~8年,平均(3.26±0.31)年。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在康復治療中應用常規(guī)運動療法,包含對偏癱肢體進行患肢擺放、被動活動、肌力訓練及平衡訓練等,訓練時間為30min/次,2次/d,5天/周,連續(xù)訓練1個月。
觀察組實施強制性運動療法,具體如下:①上肢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先限制健側(cè)肢體,患肢進行拿水杯、握筷子、插孔及撿彈珠等練習,具體根據(jù)患者肢體功能缺陷類型,對訓練方法合理選擇,確保訓練方式的科學性。訓練過程中,家屬、醫(yī)護人員主要對患者進行協(xié)助,需要患者自身付出極大努力,在家人、醫(yī)護人員的鼓勵下堅持鍛煉,提升康復信心。訓練時間為30min/次,2~3次/d。此外,在訓練前后還可進行強化訓練,如對患肢進行放松、牽拉等訓練,5min即可,然后再進行相應的訓練。②下肢訓練。起坐訓練:要求患者每天必須進行起坐訓練,最開始訓練時,椅子的高度調(diào)節(jié)為50cm,練習次數(shù)150~200次/d;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椅子的高度逐漸調(diào)低,最低20cm,每天練習的次數(shù)可適當增加。訓練量為1000m/d,行走速度控制在21m/min左右。單腿負重訓練:待患者康復情況趨于良好后,指導患者進行單腿負重訓練,即患側(cè)下肢作為支撐,抬高健側(cè)下肢站立,2次/d,5天/周。連續(xù)訓練1個月。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MWS提升,生活能力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緩解,MWS、生活能力均有所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1-無效率。對兩組治療前后10m最大步行速度(MWS)進行對比,分別測量3次取平均值;對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shù)進行評分對比,評分區(qū)間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好。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用%表示。
2結(jié)果
2.1臨床療效
觀察組療效為92.68%,高于對照組的73.17%,P<0.05,見表1:
2.2 MWS及Barthel
治療后,觀察組MWS、Barthel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腦卒中屬于臨床常見疾病,雖然對患者實施及時的治療后病情能夠得到控制,但多數(shù)患者仍然會遺留并發(fā)癥,如偏癱,在腦卒中患者中非常多見,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由于腦卒中患者治療后,多數(shù)患者勞動能力不同程度的會喪失,患肢功能障礙可導致患者生活無法自理、生活質(zhì)量下降,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影響。所以,在腦卒中患者康復期間,對偏癱患者實施康復治療,促使患者肢體功能盡早恢復,是臨床研究的重點。
運動療法作為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治療中常用方法之一,配合針灸、康復訓練等措施的實施,對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具有較好效果。本次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腦卒中偏癱患者治療中,強制性運動療法的應用,對患者肢體偏癱癥狀緩解明顯,有利于肢體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復;治療后,觀察組MWS、Barthel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強制性運動療法在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生活能力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治療中,強制性運動療法的應用,有利于患者康復治療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娟,劉培樂,王瑜元,等.強制性運動療法訓練對腦卒中后上肢運動功能障礙的療效及療效時限研究[J].上海醫(yī)藥,2021,42(3):47-52.
[2]陳董東,湯國敏,溫速女,等.功能性電刺激聯(lián)合改良強制性運動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20,36(5):22-23,36.
[3]丁彥青.強制性運動療法在急性腦卒中后偏癱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4):88-91.
21815007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