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圓曉,韋雷雷
(河南工業(yè)大學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數(shù)學分析是數(shù)學專業(yè)最重要基礎課程之一,地位舉足輕重,能夠為其他后繼課程的學習、研究以及應用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因傳統(tǒng)的單向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存在種種弊端,如何在現(xiàn)有基礎上對教學模式加以改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已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將討論班引入數(shù)學分析課程,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增強課堂互動性,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和研究精神,還可以讓老師掌握學生對知識點的實際理解和接受程度,不斷修正課程設計,提高教學水平,最終實現(xiàn)數(shù)學分析課程教學的高質量發(fā)展。
(1)從學生角度看。一是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對于剛進入大學校園的新生來講,自由支配時間多,課堂講授進度快,專業(yè)知識往往是課上聽不懂不敢問,課下有時間不會學,討論班模式讓學生課下自主學習,課上大家地位平等、學習氛圍輕松且鼓勵學生多提問題,通過討論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幫助大一新生實現(xiàn)學習良好過渡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其數(shù)學思維。二是有助于培養(yǎng)獨立鉆研問題的能力。當代大學生最欠缺的就是堅持自我的“定力”和潛心鉆研的“狠勁”,“討論班”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研究形成自己的思路,并在與他人討論時亮明自己的觀點,避免“人云亦云”。三是有助于后續(xù)課程學習和考研。高校考核各學院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考取研究生的數(shù)量,從往年情況看,很多考不上研究生的學生還是因為專業(yè)課不過關,知識點吃不透。數(shù)學分析既是考研必考的專業(yè)課,又是重要的基礎課,討論班就是通過思想碰撞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從而為考研或者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四是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不論是闡明自身觀點還是反駁他人觀點,次數(shù)多了,時間長了,就不會有怯場心理,討論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口語表達、邏輯思維、分析問題、應對問題等各項能力。
(2)從教師角度看。一是有助于掌握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和學習進度。討論班是學生對知識點推理產生或實際應用的探討與碰撞,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便于以旁觀者的視角看清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掌握情況,從而優(yōu)化教學設計和授課進度。二是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討論班實際上是一個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過程,師生之間可以相互借鑒對方長處,教師作為指導者更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和授課能力水平,以便科學指導,提高效率。
(3)從教學效果看。一是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討論班變“填鴨式教學”為“互動性探討”,使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頻繁,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生的參與度。二是有助于合理滲透教學內容。討論班變被動灌輸為主動獲取,將課程重點內容滲透到討論研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無形中理解、掌握并能熟練應用相關內容。三是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數(shù)學分析課程內容多且很抽象,有限的課時必將導致授課進度較快,重點難點內容又不得不耗費大量的時間,討論班倒逼學生課下提前自學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彌補了課時少、進度快、難理解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討論班是對傳統(tǒng)授課方式的補充,可以有效改變以往數(shù)學分析教學中學生不愿聽講,課堂氛圍不夠活躍,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等問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分為理論推導型和實際應用型。
(1)課前準備階段。共同之處:兩者都要對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調研了解,結合教學大綱設定討論主題,確定討論班主講人并督促其準備相關材料,必要時給其提供幫助,督促其他學生做好自學和討論發(fā)言。不同之處:理論推導型討論班在選題和課程設計時側重于定理的推導過程,讓學生弄明白定理的核心內容是什么,怎么進行推導,為什么要這樣推導。實際應用型討論班側重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怎樣用其解決實際問題。
(2)課堂實施階段。在前期準備充分的情況下,開展討論之前,教師還要對討論班的研討方向、研討意義以及可能產生的問題進行簡要提醒,確保討論順利進行。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囊龑Ш驼{節(jié),既不能占據(jù)課堂主導地位,左右或者影響學生的討論活動;又不能不管不顧、聽之任之,讓學生游離于教學活動之外,提高討論班課程的質量和效率。
(3)課后總結評價。討論課程結束時,老師要對本次討論班進行總結點評,要求部分學生撰寫心得體會,必要時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考試,檢驗討論效果,鞏固研討成果。結合課堂討論的內容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整體把握教學進度,合理調整下次教學內容,真正做到課本與實踐相結合,因材施教,并為今后的教學活動提供有益的借鑒。
討論班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雖然已被國內廣大高校逐步接受并推廣,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避免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課程設置不合理。在數(shù)學分析課程中,并非所有章節(jié)都適合采取討論班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在對課程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提高站位,合理選取,科學設置,精心組織。確實把一些重點難點、抽象易混淆且適合組織討論的內容選出來,確實把課程實施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考慮周全,確實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達到思想碰撞有收獲的效果。避免因課程設置不合理導致討論的主題不突出,討論的深度不夠、效率不高問題發(fā)生。
(2)課前準備不全面。因長期接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已經形成固定思維,往往不敢嘗試或者不太適應討論班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存在膽怯心理,對自己的角色認識不清,對分配任務難以獨立完成。特別是被指定上臺的學生,課前要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演算數(shù)據(jù)、推導過程、整合材料、提煉思想,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加上自身時間有限、學習方法不多、經歷經驗單一,容易產生課前準備不足,課上照本宣科的問題。
(3)課上討論不充分。討論班需要大家在老師講授完課程的基礎上,課下自主學習、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開展,部分學生因興趣不高、自學不夠、思考不深等,導致在上課過程中參與討論積極性不高或者盲目討論、無效討論,發(fā)言結果都是教材上已有的答案,難以形成思想上的碰撞、觀點上的交鋒,甚至出現(xiàn)冷場現(xiàn)象。
(4)教師定位不準確。討論班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老師只是組織者和引導者,既不能過度參與,也不能放任不管。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討論的熱情,真正達到良好的討論氛圍;另一方面,要進行合理引導,避免討論跑題或者形成錯誤結論,影響討論效果。
(5)課后總結不到位。每次討論班結束后,教師都要對此次課程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和講評,對好的方面加以肯定,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要查找不足,吸取教訓,改進方法,避免“因工作而工作”,只開展討論課程,不進行總結的情況,以及不會總結、抓不住重點導致學生不認可、降低課堂效果等問題。
“課堂是教育的主戰(zhàn)場”,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課堂教學改革。討論班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討論班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結合,必將有助于實現(xiàn)教學水平、學生素質的高質量發(fā)展,有助于實現(xiàn)高校建設一流大學、培養(yǎng)一流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