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銀貴
(甘肅省平?jīng)鍪袥艽h第三中學,甘肅 平?jīng)?744300)
在新課程改革與科學育人觀的共同推動下,教師積極探尋高中生成為化學課堂認知主人的科學途徑,力求釋放高中生群體本身就具有的較高認知力、思維力、交流力和表現(xiàn)力。在此過程中,角色扮演教學法逐漸引起了教師的集體關注和重點研究,角色扮演教學法也因此而逐漸成為化學課堂的主流教學模式,為高中生的化學認知、知識積累、能力訓練和素質發(fā)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也為有效強化高中生的認知興趣、探究動機、表現(xiàn)意識、榮譽訴求提供了良好契機。
角色扮演教學法與陶行知先生的“教師扮演者制”完全一致,目的都是讓在化學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高中生在一定準備、一定情境和一定條件下暫時代替教師這一重要教學角色而進行知識講解、答疑解惑、輔導學生等課堂活動??梢?,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實施具有一定的條件性和情境性,是高中生進行主動學習、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能、塑造形象的有效途徑,更是高中生群體互幫互助、相互啟迪、快樂成長的有力抓手。因此,教師要在化學課堂上大力開展角色扮演教學法,為高中生創(chuàng)設更多、更好的參與空間與表現(xiàn)機會,真正引領高中生成為化學課堂的認知主人,釋放出更加燦爛的生命活力與能動作用,實現(xiàn)化學課堂上教學效率的提升。
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基本特點是其實效價值的物質基礎與前提條件,因而研究角色扮演教學法的教學作用必然著眼于其基本特點。
第一,角色扮演教學法具有非常突出的自主性。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高中生暫時代替教師成為化學課堂的主導者與引領者,而教師僅僅成為高中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關注者,很少直接參與其中。因此,角色扮演教學法能夠為高中生創(chuàng)設一個較獨立自主、寬松自由、開放互助、合作探究的生命躍升空間,因而能夠全面展現(xiàn)高中生群體的生命律動、認知靈感與集體智慧。
第二,角色扮演教學法具有非常突出的探究性。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積極隱退至“觀眾席”,能力較高的優(yōu)秀高中生扮演“教師”,暫時代替教師進行知識探究、問題解決與規(guī)律總結。而且,“教師扮演者”也是以信息探究者的身份引領其他高中生一起認知、一起討論、一起整合、一起總結,從而實現(xiàn)學習經(jīng)驗的多維交流、主體智慧的互助提升以及認知過程的自主探究。
第三,角色扮演教學法具有非常突出的合作性。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扮演者”并不是知識信息的輸出者,而是針對知識信息的合作探究發(fā)起者。因而“教師扮演者”以引領者與合作者的雙重身份與其他高中生進行友好交流與合作探究。因此,高中生能夠獲得認知能力、認知水平、認知思維等主體條件都較接近的合作機會,因而高中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具有更高的實用價值。
第四,角色扮演教學法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現(xiàn)性。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扮演者”暫時代替教師而行使課堂教學的主導權,自然具有“無上的榮光”,能夠成為高中生眼中的“小能人”“優(yōu)秀分子”等特殊角色。因此,角色扮演教學法為高中生創(chuàng)設了非常大的表現(xiàn)機會,能夠讓有準備、有能力、有夢想的高中生獲得大量表現(xiàn)自我能力、展示獨特個性、塑造自我形象的大好機會。
第五,角色扮演教學法具有非常突出的實效性。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扮演者”為了展現(xiàn)自我、塑造形象而擁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和展示沖動,因而大腦能夠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之中,自然能夠釋放出強大的生命活力與主觀能動性。“教師扮演者”也會刺激普通高中生的表現(xiàn)欲、求知欲以及競爭欲,因而也能夠直接優(yōu)化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認知狀態(tài)與挑戰(zhàn)情緒,自然有助于認知效率的提升。
化學課堂是師生之間交流信息、溝通認知、交換心得的生命樂園,也是高中生成為“教師扮演者”而展現(xiàn)自我才能、塑造良好形象的才藝展臺。
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高中生轉變成教師角色,因而能夠以學生的視角詮釋化學知識,以學生的語言描繪化學知識,以學生的基點主觀展示化學知識。因此,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扮演者”提供的認知信息和主觀語言與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認知能力、主體喜好與生命訴求等因素都非常接近,因而“教師扮演者”提供的認知信息與主觀語言對于高中生群體更有親和力和實效力。
例如,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這節(jié)課非常適合開展角色扮演教學法。因為該課內容與初中化學中的“酸堿鹽知識”如出一轍,非常類似,高中生可以借助“酸堿鹽知識”進行課堂學習。因此,“教師扮演者”就要像教師一樣帶領著高中生探究“離子反應”的基本概念、反應規(guī)律、化學方程式以及化學反應現(xiàn)象等內容,還要具有一定的認知深度、學習速度和課堂效果。而且,“教師扮演者”要著重點明“離子反應”就是物質在溶液中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且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規(guī)律也類似于“酸堿鹽知識”。這樣,“教師扮演者”以自己的知識基礎、分析角度、講述語言、認知經(jīng)驗、邏輯推理對“離子反應”這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主觀處理與角色詮釋,因而能夠為其他高中生提供最有實效價值的輔助信息或引導信息,有助于高中生的課堂認知。
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高中生在表現(xiàn)機會的刺激下而擁有較強的認知興趣、求知動機和表現(xiàn)渴望,自然能夠煥發(fā)出較強的認知積極性、探究主動性和交流自覺性。由于只有優(yōu)秀高中生才可能成為“教師扮演者”,盡情在高中生群體面前展現(xiàn)自己的認知才能。因此,高中生就會在強烈的自我意識、尊嚴意識、價值意識和榮譽意識的驅動下而積極主動地認真學習、勤于動腦、自覺交流、樂于表現(xiàn)。
例如,在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jié)《金屬的化學性質》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高中生需要簡單掌握金屬的存在狀態(tài)、物理性質,還要重點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如金屬與酸反應、金屬與氧反應、金屬與鹽反應等。因此,高中生為了成為最優(yōu)秀“教師扮演者”這一光榮角色而在課下積極準備、精心研讀、細心剖析、全面研究、渴望表現(xiàn),從而對“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深度探究,主動總結自己對“金屬化學性質”的認知結果。高中生不但希望高質量地完成一節(jié)課的講解探究活動,還期盼能夠為下一次成為“教師扮演者”而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高中生群體在表現(xiàn)機會的直接刺激下對化學知識的認知興趣、探究欲望和學習熱情都會快速提升,認知狀態(tài)、認知能力與認知效果也會水漲船高,從而能夠為化學課堂教學提供最有生命活力與能動作用的認知主體。
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扮演者”能夠獲得強烈的角色意識、成功感與榮譽感,還能夠切身感悟到一定的角色職責和角色功能。因此,“教師扮演者”能夠更容易地了解和理解教師這一特殊工作角色,知曉教師的職業(yè)特點、工作內容和崗位使命,因而幫助高中生非常容易地與教師搞好人際關系?!敖處煱缪菡摺辈坏軌蛄私饨處熃巧穆殬I(yè)擔當,也會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與義務。
例如,在必修二第二章第一節(jié)《化學能與熱能》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者”要帶領同學們一起探究“化學鍵與能量變化”“化學能與熱能的轉換”“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中和熱測定”等教學內容,深度掌握知識模塊中的內在規(guī)律與注意事項。因此,“教師扮演者”就在上述重點知識的引領探究中借助自己的個人智慧、思維角度、語言表達、過程操控完成教學任務,還要確保具有較高的教學質量與課堂效果。這樣,“教師扮演者”就在一定活動任務與思想壓力下完成“化學能與熱能”中的預定教學內容,因而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師”這個職業(yè)角色、崗位職責和工作過程,自然能夠形成較好的角色意識,也會更好地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思維方法,進而逐漸體會到高中生應該具有的認知方式、思維習慣、交流方法與探究途徑。
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扮演者”成為化學教學的主導者,而真正的教師卻成為化學教學的實時關注者或幕后導演。因此,高中生群體掌握了化學課堂上的教學主導權和認知主動權,真正成為化學課堂的認知主人。這樣,高中生就會因為教師的“隱退”而倍感輕松,在輕輕松松的合作探究中進行快樂交流,在暢所欲言中大膽表述自己的個性觀點與主觀收獲,最終實現(xiàn)表達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者”要帶領高中生溝通完成對“化學反應的概念、單位、規(guī)律”“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內因與外因”“化學平衡的五大特征”“判定化學平衡的標志”等內容。而且,本節(jié)課的內容較多、規(guī)律復雜、變化多樣,需要“教師扮演者”在課下仔細推敲自己的探究角度、語言引導、規(guī)律總結、模塊處理和體系構建,因而需要“教師扮演者”付出非常多的準備工作。因此,精心準備的“教師扮演者”在課堂探究中必然竭盡所能地進行語言啟發(fā),在認知過程的循序漸進中有效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過程操控能力,從而使“教師扮演者”獲得主體能力發(fā)展,也為高中生群體的化學認知提供最容易理解的引導信息與啟發(fā)信息,從而提升認知效率。
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隱退為化學教學的關注者,因而“教師扮演者”暫時成為化學教學的領導者、操控者和實施者。這樣,“教師扮演者”就會與其他高中生一起合作、積極探究、深度認知,真正借助高中生的集體智慧與團隊合力主導化學課堂,以生命律動與認知靈感有效豐滿化學課堂上的信息交流。因此,角色扮演教學法為高中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施展空間。
例如,在選修三第一章第一節(jié)《原子結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者”要帶領高中生一起討論“電子的發(fā)現(xiàn)及棗糕模型”“原子的核式模型”“氫原子光譜以及光譜分析法”“波爾的原子模型、理論假設、計算公式、變化規(guī)律”“量子概念與量子理論”等探究內容?!敖處煱缪菡摺币⒆闵鲜鲋R內容引導高中生進行各個擊破,在你一言、我一語中親密交流、輕松合作、集體探究、快樂成長,借助“教師扮演者”的思維引領與高中生的集體智慧和團隊合力共同面對“原子結構”的探究。因此,高中生群體在“教師扮演者”這個具有良好群眾基礎的“探究小組長”的引領下而能夠借助強大的集體智慧與團隊合力戰(zhàn)勝一個個認知障礙,通過高效化、主體化、快樂化的合作探究與友好交流切實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交流性、互助性與實效性。
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扮演者”成為化學教學的“主宰者”,因而教師的隱退弱化了高中生在化學認知過程中的心理壓力、精神負擔、緊張情緒和不安心情。因此,高中生能夠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獲得真正的思想解放和身心放松,能夠在自由自在的合作探究中真實展現(xiàn)自己的主觀個性、生命訴求和思想品質,真正打造出生命課堂,也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認知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個性喜好等主體信息,有助于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因生施教、因材施教,獲得自己在專業(yè)技能方面的成長。
教師是化學課堂的研究者、設計者和完善者,因此,教師在化學課堂上選擇和實施角色扮演教學法,給予高中生良好的表現(xiàn)機會。角色扮演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fā)高中生的認知興趣、求知動機和表現(xiàn)意識,徹底優(yōu)化高中生的認知狀態(tài)、認知能力和認知效率,從而能夠為化學課堂提供旺盛的主觀能動性和生命活力,直接促進化學教學走向主體化、互助化、探究化和高效化,真正打造生命課堂,為高中生的化學認知和主體成長創(chuàng)設一個最優(yōu)化的發(fā)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