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濤,冀明輝,李龍飛,高麗娟,郭 勇,郝寶鋒
(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 昌黎 066600)
1.1 砧木種類的選擇 北方地區(qū)多選擇杜梨或山梨,南方地區(qū)多選擇豆梨。
1)杜梨。分布廣泛,與中國梨、西洋梨的嫁接親和性都很強,缺點是易感染干腐病。其中,小籽杜梨根系要優(yōu)于大籽杜梨根系。2)山梨??购詮?,最適合作寒地梨的砧木,對腐爛病、黑星病抵抗能力強,適宜于嫁接東方梨品種,與西洋梨嫁接親和力弱。3)豆梨。適宜于溫暖、濕潤氣候,耐熱、抗?jié)?、抗旱、抗腐爛病,但抗寒、耐鹽堿、耐瘠薄能力稍差,與砂梨、西洋梨嫁接親和力強。
1.2 砧木種子的采集1)母樹的選擇。選擇同一品種無病蟲害的盛果期樹作為采種母樹。2)采種時間。作為播種用的種子,應(yīng)在形態(tài)成熟期采收。豆梨一般在8-9月采收,杜梨、山梨一般9月中下旬采收。3)種果的選擇。選擇成熟度高、色澤純正、果形端正的果實作為種果,剔除霉爛、蟲蛀、病害及損傷果實。4)取種。采用堆積軟化法,將采集的種果進行堆放,不宜放在較深的容器里漚,防止?jié)a的時間過長,發(fā)酵中溫度過高會損傷種仁。種果堆放時不應(yīng)太厚,要經(jīng)常翻動,約10 d以后果肉變軟。5)洗種。將變軟的果實放入缸或桶內(nèi),用木棒輕輕攪碎,使種子與果肉分離開,然后用清水搓洗掉種子表面的黏液,去掉殘存的果肉、秕籽和雜質(zhì)。6)干燥。將種子薄薄的攤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晾曬。7)貯藏。將干燥至安全含水量的種子,裝入袋、箱等容器中,放置于干燥、通風、陽光直射不到的室內(nèi)進行貯存。為防止生蟲子,需定期檢查;注意防范鼠害。
秋播的砧木種子只需吸飽水即可,后熟階段在田間完成,不需要層積處理,春播的種子需要沙藏層積。層積處理有效的溫度為2~7℃。
1)層積時間。一般于12月土壤上凍前進行沙藏層積。不同種子沙藏層積處理的天數(shù)不一樣:山梨一般為40~60 d,小籽杜梨60 d,大籽杜梨80 d,豆梨20~35 d。2)浸種。將種子倒入盆或桶內(nèi),用常溫清水或溫水浸種6~12 h,讓種子充分吸飽水分。其間注意攪拌,除去秕籽和雜質(zhì)。3)拌種。用種子容積3~5倍的濕潤粗河沙拌種,攪拌均勻。河沙的濕度以手握能成團,看不見水,松開慢慢散開為度。河沙不宜過細,過細易吸水,影響通風,造成爛種;過粗的河沙含水量低,不利于種子正常后熟。4)層積。將拌好河沙的種子裝入用窗紗做成編織袋或細網(wǎng)眼的網(wǎng)袋或容器中,放入沙藏窖。
沙藏窖宜選擇干燥、背陰、排水良好的地方。北方地區(qū)宜選擇地下層積方式,即挖深度為60~80 cm的溝,長寬依種子數(shù)量而定。層積時,底部鋪一層10 cm的濕潤河沙,然后將裝有拌好河沙與種子的網(wǎng)袋或容器放入沙藏窖中層積,種子層積高度以30~50 cm為宜,用濕潤的河沙覆蓋,再覆土,土層厚度30~40 cm,使其高出地面并形成屋脊狀,以利于排水。5)檢查。在播種前15 d左右,檢查種子催芽情況,當30%以上種子尖端露白時,即可播種。如發(fā)芽過早而未到播種期,可將種子取出,移到陰涼處,延緩發(fā)芽;反之,移到溫度較高的地方,覆蓋濕潤麻袋或草簾進行催芽。
3.1 播種 北方地區(qū)常采用小拱棚提早繁育砧木苗。早春最低氣溫0℃以上(昌黎3月上中旬)即可播種。
1)修建苗床。平整土地,做畦。畦寬0.8~1.0 m,長度視地塊長度而定。耙平畦面,灌足量水,用刮板再次刮平,防止部分區(qū)域積水過多或覆土過厚影響出苗。2)播種。畦面上沒有明顯積水時即可播種。種子拌河沙均勻撒播,以每667 m22~3 kg種子為宜。3)覆土。均勻覆上一層過篩子的細土,厚度以2 cm左右為宜,用刮板再次刮平。4)鎮(zhèn)壓。對覆土后的畦面進行輕度鎮(zhèn)壓,使種子和土壤緊密結(jié)合。
3.2 搭建小拱棚 鎮(zhèn)壓后立即搭建小拱棚,竹弓在畦上起拱,間隔0.8~1.0 m使用一根竹弓,隨后覆膜,四周壓土。棚膜厚度以0.8 mm為宜,不可過厚或過薄。過厚透光性差,過薄易損壞。拱棚一端留灌溉口。
3.3 播種后管理1)澆水。播種后棚膜內(nèi)無水滴聚成,棚內(nèi)土壤略干則澆水,應(yīng)小水慢流,避免大水漫灌。2)除草。待出苗后,拔除雜草,并重新蓋上棚膜。3)煉苗。待砧木苗長出4~6片真葉時,在棚膜背上每間隔一段距離適當開孔通風,并在1周內(nèi)選擇氣溫較低,風力較小的天氣逐漸揭除棚膜,并適當澆水。待根莖部顏色變深半木質(zhì)化時準備移栽。
1)斷根。起苗時用平鍬,距地面8 cm深帶土鏟除小苗。若起苗量較大,應(yīng)注意遮陽。2)移栽。圃內(nèi)整形時,以株距20~25 cm,行距60 cm移栽。移栽前一天可先澆濕土壤,移栽后立即澆定根水。3)施肥。苗木恢復生長后,可施用尿素或復合肥,每667 m210~15 kg,生長后期再追肥1次復合肥。4)除草。中耕,及時除掉雜草。也可使用化學除草,封閉地面雜草。
1)嫁接時期。昌黎地區(qū)一般7月上旬開始,8月中下旬前完成。2)接穗采集。根據(jù)品種需求,選取樹冠外圍中上部無病蟲害、生長充實、芽體飽滿的當年生或1年生發(fā)育枝,去掉葉片,保留葉柄,將枝條基部浸在盛有清水的塑料桶或盆里,放置陰涼處,隨采隨接。3)嫁接。砧木苗定植當年,于砧木基部5 cm高度左右采用“T”形芽接,并綁縛塑料綁條。4)接后管理。于嫁接10~14 d,檢查接口愈合情況,傷口愈合后立即解除綁條。
6.1 1年生苗木圃內(nèi)集約高效整形技術(shù)1)剪砧。第2年春天萌芽前,于接芽上部0.2~0.3 cm處剪斷,同時注意隨時除萌,以促進接芽生長。2)設(shè)立支柱。盡快于距離地面30 cm左右設(shè)立第1道鐵絲,于距離地面70 cm左右時設(shè)立第2道鐵絲,并及時綁縛。3)土肥水草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加強土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促進苗木盡快達到促分枝的高度。4)促分枝。當苗高70~80 cm時,摘除頂端5片心葉的葉片,保留葉柄,進行第1次促分枝處理。處理時,對距離地面高度50 cm以上的新梢噴霧1 000 mg/kg的6-BA溶液或1 000 mg/kg的promalin溶液,對新梢的頂部20~30 cm處進行噴霧,以葉面即將滴水為準。當苗木高度100~120 cm時,進行第2次摘心及噴霧,噴霧距離頂端20~30 cm的新梢即可。根據(jù)需求,新梢每生長20~30 cm時,可噴霧1次。一般全年噴霧2~3次。5)出圃。當年秋天落葉后即可形成帶分枝苗木出圃,也可下一年春天土壤解凍后出圃。
6.2 2年生苗木圃內(nèi)集約高效整形技術(shù)1)剪砧。于第2年春天萌芽前剪砧。2)設(shè)立支柱。苗高50 cm左右時,盡快于距離地面30 cm左右設(shè)立第1道鐵絲,于距離地面70 cm左右時設(shè)立第2道鐵絲,距離地面120 cm設(shè)立第3道鐵絲,并及時綁縛。3)土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加強土肥水及病蟲害管理,促進接芽生長,培養(yǎng)2年生單干苗。4)促分枝。于第3年春季萌芽前,距離地面50 cm左右高度,保留西北方位飽滿芽定干,并及時除萌,僅保留剪口下2個萌芽。待2個芽成活后擇優(yōu)保留。當苗高70~80 cm時,按照上述1年生梨樹苗木圃內(nèi)促分枝方法進行。5)出圃。當年秋天落葉后即可形成帶分枝苗木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