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昕 ,趙芳芳 ,高志強 ,楊珍平 ,楊文平
(1.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農(nóng)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省黃土高原特色作物優(yōu)質(zhì)高效生產(chǎn)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山西 太谷 030801;3.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食品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4.華北理工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河北 唐山 063210)
硒是人和動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人體缺硒會導致硒蛋白代謝和表達紊亂,產(chǎn)生疾病,如克山病[1-2]。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正常成年人每日攝入膳食硒約55~200μg[3],目前全球大約10億人硒攝入不足[4-7]。解決人體缺硒的主要途徑是利用生物強化手段提高糧食作物硒含量。
葉面噴施硒肥對作物籽粒硒含量增加快速而有效[8-11]。姬玉梅[12]在豫北地區(qū)通過葉面噴施不同種類硒肥發(fā)現(xiàn),小麥籽粒硒含量均隨著噴硒量的增加而增加,富硒有機肥效果最好,籽粒硒含量高達800μg/kg。此外,噴施次數(shù)也會影響作物硒積累。劉春菊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采收前 7 d 分別噴施 1.0 mol/L 富硒康 1、2、3 次,隨次數(shù)增多,籽粒硒含量由27μg/kg增加到380μg/kg,且噴施3 次效果最佳。陳泊寧[14]的盆栽試驗表明,小麥抽穗期、齊穗期、揚花期噴施300 mg/L 硒酸鈉溶液,籽粒硒含量達3 793μg/kg,高于單個時期噴施等量硒酸鈉的籽粒硒含量之和,小麥對硒的耐受性也增強,但籽粒硒中毒。因此,相對于無機硒肥,有機硒肥風險較低,但目前多數(shù)研究集中在無機硒肥施用上[15-16]。
多數(shù)研究表明,硒和花青素具有協(xié)同作用。朱帥蒙[17]在陜西關(guān)中的葉面噴施氨基酸螯合態(tài)富硒肥試驗發(fā)現(xiàn),葡萄果實的花青素含量顯著增加,而噴施次數(shù)在各品種間表現(xiàn)不同。陳文紅等[18]在四川地區(qū)的試驗表明,苗期噴施硒質(zhì)量濃度為15 g/L的康硒富硒劑提高了馬鈴薯整薯的花青素含量,達360~450 mg/kg。黑糯玉米作為鮮食玉米的一種,較高的花青素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人體內(nèi)自由基,不僅可以抗衰老、增強免疫力,還對治療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19-24]。但關(guān)于黑糯玉米硒肥應(yīng)用研究甚少。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硒與重金屬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管文文等[25]在蘇州地區(qū)的試驗表明,施用120 kg/hm2硒肥可降低水稻穗部鉻、鎘含量,分別降低約53%、45%;而開建榮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外源噴施螯合葉面硒肥提高了糙米鎘、鉻等重金屬含量。
本試驗通過設(shè)置葉面噴施不同用量和次數(shù)的有機硒肥,探究同時提高黑糯玉米籽粒硒和花青素含量的最佳施用方法,明確有機硒肥對黑糯玉米籽粒鉻和鎘等重金屬元素的影響,以期為黑糯玉米合理施用有機硒肥提供科學依據(jù)。
試驗于2018年在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試驗田(44°13?N,112°55?E)進行。該地地處塞北高原,屬北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6.1 ℃,年均日照時數(shù)2 760 h,年平均降雨量399 mm,無霜期125 d。供試土壤pH值8.0,有機質(zhì)16.62 g/kg,全氮0.79 g/kg,硝態(tài)氮15.07 mg/kg,有效磷5.65 mg/kg,速效鉀101.12 mg/kg。
供試玉米品種為黑甜糯632。硒肥為水溶性硒肥(SETEK-BF-003),有效成分為氨基酸螯合態(tài)硒,其中,硒含量≥2 000 mg/L,氨基酸≥100 g/L,含有促吸收輔料,由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采用二因素完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設(shè)3個施硒水平,即Se1、Se2、Se3,用量分別為1.5、3.0、6.0 g/hm2;2 個噴硒次數(shù)(1、2 次),其中,噴施1 次于玉米吐絲期進行,2 次分別在吐絲期和之后7 d 進行,每次噴硒量為相應(yīng)硒用量的1/2;另以噴施等體積(450 L/hm2)清水為對照,共7 個處理,重復3 次,總計21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67 m2。噴施時,選擇晴朗無風的傍晚,用手持壓縮噴霧器均勻噴在葉片表面。噴施1次時,硒用量分別為1.5、3.0、6.0 g/hm2的處理分別以Se1-1、Se2-1、Se3-1表示,噴施2次分別以 Se1-2、Se2-2、Se3-2 表示。田間玉米播種量為14.2 kg/hm2,行距50 cm,株距45 cm,待玉米出苗后進行間苗。生育期病、蟲、草害管理與當?shù)剞r(nóng)戶相同。
玉米播前,移除地表覆蓋物,用不銹鋼土鉆以5 點混合法采集0~20 cm 土層土壤,去除石礫、植物殘根等雜物,用自封袋密封帶回實驗室,四分法取樣,部分存于4 ℃冰箱,備測土壤硝態(tài)氮;部分風干后通過1 mm 尼龍網(wǎng)篩,用于測定土壤pH、有效磷和速效鉀,另取小部分土樣,磨至全部通過0.25 mm網(wǎng)篩,用于土壤有機質(zhì)和全氮的測定。
收獲前2 d 采集玉米植株樣品,在各小區(qū)隨機選擇10 株玉米果穗,去掉苞葉、手工脫粒,脫粒后一部分在60 ℃烘箱中烘干,再進行粉碎,存于塑封袋中,用于花青素含量的測定。另取一部分籽粒,用自來水和去離子水分別清洗3遍,去除塵土等污染,60 ℃烘箱中烘至恒質(zhì)量,再粉碎,密封于自封袋中,用于測定籽粒硒、鐵、錳、銅、鋅、鐵、鎘、鉻等元素含量。
土壤pH值用2.5∶1水土比浸提,pH計測定;硝態(tài)氮用CaCl2浸提,AA3流動分析儀測定;有效磷用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速效鉀用乙酸銨溶液浸提,火焰光度計測定;有機質(zhì)用重鉻酸鉀容量法測定;全氮用凱氏定氮法測定[27]。
花青素含量采用pH示差法[28]測定。稱取1 g黑糯玉米粉干樣,將提取液(95%乙醇4 mL、0.1 mol/L檸檬酸1 mL、蒸餾水7 mL 為溶劑;料液比1∶12)和30 mg/g纖維素酶一并加入50 mL小燒杯內(nèi),混合浸泡,置于40 ℃超聲波清洗器中提取20 min,提取液在8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經(jīng)濾紙過濾后,采用UV-550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測吸光度,根據(jù)吸光度計算得出花青素含量。
硒及礦質(zhì)元素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法(ICP-MS)[29]測定。稱取粉碎黑糯玉米0.300 0 g 于消化管中,加入 8 mL 混酸(6 mL 硝酸+2 mL 雙氧水),蓋上消化管蓋子過夜。次日將消化管放于消化爐上加熱至溶液變?yōu)槌吻逋该髑沂S囿w積為2 mL 左右,取下。冷卻后轉(zhuǎn)移至10 mL 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混勻,然后用0.22 nm濾膜過濾于5 mL離心管中,ICP-MS測定分析。
采用Excel 2010 和SAS 9.4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和圖表制作,采用二因素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施硒量、噴硒次數(shù)效應(yīng)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ANOVA),相關(guān)性分析處理變量間關(guān)系。多重比較采用LSD(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法,顯著性水平為5%。
由圖1可知,施硒量和噴施次數(shù)均可增加黑糯玉米籽粒花青素含量。同一噴硒次數(shù),隨著施硒量的增加,籽?;ㄇ嗨睾恐饾u降低,且施硒量為1.5 g/hm2時,花青素含量最高,達0.50 mg/g。同一施硒量,噴施2 次的花青素含量明顯高于1 次,且施硒量為1.5 g/hm2時,噴施2次的花青素含量達0.53 mg/g,高于其他處理。說明試驗條件下,施硒量為1.5 g/hm2且分2次噴施,利于提高黑糯玉米籽?;ㄇ嗨睾?。
從圖2可以看出,施硒量和噴施次數(shù)也可增加玉米籽粒硒含量。噴施次數(shù)相同時,籽粒硒含量隨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且施硒量為3.0 g/hm2時,籽粒硒含量最高,達0.21 mg/kg。施硒量相同時,噴施2次的籽粒硒含量高于噴施1次,且施硒量為3.0 g/hm2時,噴施2 次的硒含量最高,達0.24 mg/kg。說明試驗條件下,施硒量為3.0 g/hm2、噴施2次更有利于改善玉米籽粒硒營養(yǎng)。
玉米籽粒微量元素含量變化因施硒量和噴施次數(shù)而異(表1)。對于鐵、鋅、錳而言,噴施1次下,雖然籽粒鐵、鋅、錳含量隨施硒量的增加有降低趨勢,但鋅、錳含量均明顯高于對照,而鐵差異不顯著;噴施2 次,籽粒鐵、鋅、錳均有上升趨勢,且施硒量為6.0 g/hm2時達最高值,分別較對照提高39%、35%、27%。對于銅而言,噴施有機硒肥降低籽粒銅含量,噴施1 次,籽粒銅含量隨施硒量增加而降低,但噴施2次,籽粒銅含量先降低后增加,施硒量6.0 g/hm2的籽粒銅含量達最高。說明施硒量為6.0 g/hm2、噴施2次更利于綜合改善黑糯玉米籽粒鐵、鋅、錳、銅營養(yǎng)。
表1 施硒量和噴施次數(shù)對黑糯玉米籽粒鐵、鋅、錳、銅含量的影響Tab.1 Effects of selenium application amount and spraying times on the contents of iron,zinc,manganese and copper in black waxy maize grain mg/kg
由圖3 可知,隨施硒量和噴施次數(shù)增加,黑糯玉米籽粒鎘含量降低,但噴施1 次和噴施2 次下鉻含量隨施硒量增加變化不同。噴施1次,鉻含量隨施硒量的增加而降低,施硒量6.0 g/hm2時,籽粒鉻含量最低,為0.63 mg/kg,噴施2 次,鉻含量隨施硒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施硒量為3.0 g/hm2籽粒鉻含量最低,為0.49 mg/kg。相同噴施次數(shù)下,鎘含量隨施硒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施硒量6.0 g/hm2鎘含量最低,均為0.014 mg/kg。同一施硒量下,噴施2 次較噴施1 次鉻和鎘含量均降低,且施硒量為3.0 g/hm2時差異顯著。說明噴施2 次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玉米籽粒鉻、鎘的累積,且施硒量3.0 g/hm2分2次噴施更利于降低玉米籽粒鉻含量,施硒量6.0 g/hm2分2 次噴施更利于降低玉米籽粒鎘含量??傊?,合理的施硒量和噴施次數(shù)可抑制黑糯玉米籽粒鉻和鎘的積累。
葉面噴施有機肥條件下,玉米籽粒硒含量與籽粒銅、鉻含量呈顯著或者極顯著負相關(guān)(表2)。因此,黑糯玉米籽粒硒可對銅、鉻起拮抗作用,而與籽?;ㄇ嗨?、鐵、鋅、錳、鎘無線性關(guān)系。
表2 黑糯玉米籽粒硒含量與花青素、微量元素及鉻、鎘的相關(guān)性Tab.2 Correlation of selenium content with anthocyanin,micronutrients,chromium and cadmium in black waxy maize grain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外源噴硒提高了玉米籽粒花青素含量,但隨施硒量增加,籽?;ㄇ嗨睾砍式档挖厔荩瑖娢? 次籽?;ㄇ嗨睾匡@著高于噴施1 次。劉丹丹[30]在紫色生菜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生菜花青素含量隨亞硒酸鈉濃度增加呈先升高再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噴高濃度硒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F3H(黃烷酮3-羥化酶)和UFGT(類黃酮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表達,從而減少花青素的合成。郭函[31]也研究發(fā)現(xiàn),亞硒酸鈉噴施質(zhì)量濃度由250 mg/L增至750 mg/L時,各小麥品種籽粒花青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主要由于低濃度亞硒酸鈉提高了花青素結(jié)構(gòu)基因和合成相關(guān)酶基因表達量,而高濃度時表達量相對較低。說明,噴硒確實可以影響玉米籽?;ㄇ嗨氐姆e累,但是花青素含量卻與施硒量不呈單一線性關(guān)系,確定適宜施硒量至關(guān)重要。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外源噴施有機硒肥可明顯提高玉米籽粒硒含量,隨施硒量增加,籽粒硒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同時噴施2次比噴施1次硒含量高,且施硒量 3.0 g/hm2、噴施 2 次,達最高值 0.24 mg/kg。殷金巖等[32]盆栽試驗(土壤硒含量為0.158 mg/kg)表明,隨施硒量增加,馬鈴薯總硒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施硒雖然可以提高作物硒含量,但由于產(chǎn)量增加,致使作物中硒被“稀釋”,所謂的“稀釋效應(yīng)”[33]。山西省中部[34],玉米籽粒硒含量隨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當施硒量達120 g/hm2時,籽粒硒含量已經(jīng)超過了富硒標準。說明,本試驗施硒量3.0 g/hm2、噴施2次不僅達到了本試驗玉米籽粒的最高硒含量,還在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值范圍內(nèi),“稀釋效應(yīng)”是否是導致籽粒硒含量隨施硒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本研究表明,外源噴施有機硒肥,隨施硒量的增加玉米籽粒鐵、鋅、錳、銅含量有不同的變化趨勢,但與噴施清水相比,施硒量6.0 g/hm2且噴施2次,可以同時提高籽粒鐵、鋅、錳含量,均衡營養(yǎng);外源噴施有機硒肥還可以降低籽粒鉻和鎘含量。不同的硒肥試驗,作物鐵、錳、銅、鋅含量的變化也有所不同,土壤全硒含量為28μg/kg的內(nèi)蒙古地區(qū)試驗發(fā)現(xiàn)[35],施用硒酸鈉提高了燕麥籽粒銅含量,但卻降低了籽粒鐵、錳含量,而東北地區(qū)(土壤全硒含量0.23 mg/kg)試驗發(fā)現(xiàn)[36],施用適宜硒礦粉可促進玉米籽粒對鐵、鋅、錳、銅的積累;還有試驗表明[37],葉面噴施亞硒酸鈉,提高了玉米籽粒錳含量,降低了籽粒銅含量,但對鐵、錳含量沒有影響,因為鐵、錳、鋅、銅等微量元素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復雜,受影響較多,各試驗結(jié)果也有差異。黃麗美等[37]在缺硒地區(qū)研究發(fā)現(xiàn),葉面噴施亞硒酸鈉,隨著施硒量的增加,玉米籽粒中鎘等重金屬元素含量顯著下降。在陜西省土壤硒含量68μg/kg的土壤上,噴施硒肥可以顯著改善葡萄果實的營養(yǎng)品質(zhì),減少葡萄果實鉻和鎘等重金屬的積累[17]。有試驗表明,硒和鎘之間確實存在拮抗作用,較不施硒、低硒(0.5 mg/kg Na2SeO3)和高硒處理(2.0 mg/kg Na2SeO3)可以減少水稻地上部鎘的積累,緩解水稻鎘脅迫[38]。但在寧夏硒含量為0.175~0.222 mg/kg的土壤上的研究有不同發(fā)現(xiàn)[26],外源噴硒肥對稻谷、糙米和精米鐵、鋅、錳、銅等營養(yǎng)元素無影響,但提高了糙米鎘和鉻等重金屬的含量,可能是由于各微量元素累積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對此方面研究較少,所以,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施用有機硒肥可提高黑糯玉米籽?;ㄇ嗨睾臀?,噴施2次的效果優(yōu)于噴施1次,施硒量1.5 g/hm2的玉米籽?;ㄇ嗨睾孔罡撸┪?.0 g/hm2時,籽粒硒含量最高。噴施2次,隨施硒量增加,籽粒鐵、銅含量先降低后增加,鋅、錳逐步增加,施硒量6.0 g/hm2時,籽粒鐵、鋅、錳含量最高。噴施有機硒肥可降低黑糯玉米籽粒鉻和鎘含量,噴施2次,施硒量3.0 g/hm2的玉米籽粒鉻含量最低,施硒量6.0 g/hm2籽粒鎘含量最低。綜上所述,本試驗有機硒肥施用量為1.5~3.0 g/hm2,噴施2次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黑糯玉米籽?;ㄇ嗨睾臀浚€可降低鉻含量,施硒量為6.0 g/hm2、噴施2 次可更有效地提高玉米籽粒鐵、鋅、錳含量,降低籽粒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