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連群, 邰 賀, 呂美君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中醫(yī)臟象理論及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沈陽市 110847)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種臨床表現(xiàn)多樣、高度異質性的內分泌代謝綜合征,且約有一半以上(50%~70%)的患者伴有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1-2]。PCOS-IR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研究證實線粒體功能異常參與了PCOS-IR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3-5]。中醫(yī)理論認為,PCOS-IR發(fā)病主要與脾、腎密切相關。腎為先天之本,封藏和儲存人體精氣,腎虛則腎藏精功能失常,精虧則血虛,導致胞宮不得滋養(yǎng);腎寓真陰而涵真陽,若腎陽虛衰則五臟六腑無以溫煦,導致水液代謝障礙,痰濕內生。脾為后天之本,水液代謝之樞紐;脾虛則運化失職,產生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因此,IR與脾運化失司密切相關,脾虛不運、痰濕內蘊是PCOS-IR之本[6]。PCOS-IR的中醫(yī)病機可概括為腎精不足、沖任失養(yǎng),脾氣虧虛、痰濕內生。
線粒體與IR密切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線粒體功能障礙導致的PCOS-IR是其發(fā)病的重要因素之一[7]。有研究提出“中醫(yī)脾-線粒體”之觀點[8],之后學者運用益氣健脾法,通過改善線粒體功能進而對IR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9]。
補腎健脾化濕法是治療PCOS-IR的重要方法,而改善線粒體功能則是其主要的療效機制之一。深入研究線粒體功能異常導致PCOS-IR的機制,將有助于以線粒體為靶點為中醫(yī)補腎健脾化濕法治療婦科內分泌疾病提供科學依據(jù)。
PCOS在中醫(yī)歷代文獻中并無明確的病名記載,但古人通過其常見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如多毛、肥胖、月經不調、不孕等,將其歸納為“月經后期”、“閉經”、“不孕癥”的范疇。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學者們對PCOS的中醫(yī)病因病機進行歸納和研究,認為本病責之于腎、脾二臟,主要病機為二臟功能紊亂,腎精不足、沖任失養(yǎng),脾氣虧虛、痰濕內生,導致腎—天癸—沖任—胞宮之軸功能失調,而發(fā)為此病[10]。該病屬于本虛標實之證,以脾腎虧虛為本,痰濕壅盛為標,在臨床治療上以補腎化痰、健脾化濕為主。
月經不調、閉經甚至不孕是PCOS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作為女性的特有生理,月經需要在女子發(fā)育成熟后,在氣血、天癸、經絡及其臟腑的協(xié)調下作用于胞宮,而胎孕需要在男女適時和合、腎氣充盛、精壯經調的情況下完成,因此在女性月經的調節(jié)與產生過程中,腎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女子的胎孕過程中,腎—天癸—沖任—胞宮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說明了腎在月經形成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主導作用[11]。
腎氣虧虛會導致天癸匱乏而不能應時泌至,任脈受阻而閉經,沖任虛衰而攝精障礙,進而導致不孕;腎陽虧虛則虛寒內生、命門火衰,使沖任、氣血、胞宮失去了腎陽的溫煦作用,導致月經不調甚至宮寒不孕;腎陰虧虛則沖任血虛、精血不足,使血海不能滿溢,或胞脈與沖任失養(yǎng),進而可導致月經不調、閉經甚至不孕。綜上,腎虛是該病的發(fā)病之本[11]。
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和水液。脾位中焦,在人體水液代謝中發(fā)揮樞紐作用。婦人的經血及乳汁均由脾胃化生,經水實際上屬于脾化生的水谷精氣[12-13]?!皼_任隸于陽明”,說明血海的充盈、月經周期性產生,有賴于脾氣健運,腐熟水谷、化生氣血功能正常。對于不孕的病機,《丹溪心法·子嗣》云:“若是肥盛婦人,稟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軀脂清溢,閉塞子宮”[14]。脾失健運、運化失司、加之精微失布,則導致膏脂轉輸障礙,水液代謝紊亂,水濕潴留,日久聚濕為痰,阻滯氣機,氣滯血瘀,阻于沖任胞脈,以致經水不能如期而至,引發(fā)月經后期、閉經甚至不孕;肥胖、多毛、痤瘡則是由于痰濕充溢四肢所致?,F(xiàn)代研究中,許金榜等[15]認為,脾胃在調節(jié)人體物質能量代謝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若脾胃功能失調,會引發(fā)人體能量代謝紊亂,引發(fā)PCOS-IR。由此可見,PCOS-IR的發(fā)病關鍵和病理基礎是脾虛不運,痰濕阻滯。
痰濕的形成與脾、腎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腎與脾的功能失調,津液代謝失常導致痰濕的生成。腎主水,腎虛會導致水濕內停,進而匯聚成痰,痰壅阻于經絡;脾主運化,“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脾虛會使運化水濕的功能失調,進而使氣機失調,沖任不通,導致月經不調,甚至不孕。此外,腎陽虛導致火不暖土,使脾腎兩虛,運化水濕失職,水液積聚成痰,阻塞于胞脈,進而出現(xiàn)月經不調甚至不孕。痰濕的形成能夠進一步影響臟腑的功能,影響經絡與氣血的通暢,進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既為病理產物又為致病性因素。痰濕壅滯胞宮與沖任而使卵巢被膜增厚,出現(xiàn)卵巢間質的纖維化,導致排卵障礙。此外,痰濕與氣血互結可導致卵巢出現(xiàn)囊性擴張增大,出現(xiàn)多囊樣改變[11]。
辨證論治是祖國醫(yī)學的精髓,中醫(yī)各家根據(jù)PCOS-IR的基本病機,辨證施治以改善PCOS-IR,取得了較好的療效[16-18]。PCOS-IR發(fā)病病位為腎、脾二臟,病理產物為痰濕、血瘀,尤以痰濕為主。在治療方法上多選用補腎健脾化濕之法,佐以祛瘀。腎精虧虛導致卵子發(fā)育成熟障礙,腎陽虧虛導致氣血流動障礙而瘀滯于沖任胞脈,使排卵缺乏動力,因此腎虛能夠導致機體排卵障礙,而排卵障礙則是PCOS的重要病因之一。腎主一身陰陽,腎虛可導致陰陽失調、氣血失常,進而出現(xiàn)痰濕內生及其水濕滯留于營中,瘀滯于沖任胞脈中,卵子排出障礙進一步加重,卵巢膨脹而出現(xiàn)多囊樣改變[19-20]。由于腎陰腎陽相互轉化、血海滿溢而出現(xiàn)月經的周期性變化,因此,中醫(yī)在治療PCOS-IR時,順應腎陰腎陽的消長變化規(guī)律,以調節(jié)“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使經水如期而至為原則[21],結合月經周期不同階段腎陰陽變化規(guī)律,“實者瀉之”、“虛者補之”,靈活采用方藥、針刺、針灸等方法辨證施治[22]。脾虛、痰濕互為因果,致使本病纏綿難愈,治療上“補虛勿忘其實、治實當顧其虛”,脾虛者當以健脾益氣溫陽,痰濕者化痰除濕,臨床治療應以健脾與化痰合用,標本兼顧,虛實并治。
PCOS是引起排卵障礙性不孕的主要原因,PCOS患者卵母細胞質量下降是造成臨床結局較差的原因之一。線粒體為卵母細胞質中含量最豐富的細胞器,卵母細胞的發(fā)育、成熟、受精及其胚胎的生長發(fā)育維持均依賴于線粒體產生大量ATP所提供的能量。因此,線粒體已成為卵母細胞發(fā)育潛能的重要評價因子之一。同時,線粒體在細胞代謝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并影響著IR的發(fā)生,其功能障礙是PCOS-IR發(fā)病機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mtDNA拷貝數(shù):mtDNA損傷會降低細胞代謝活性,為引發(fā)線粒體功能障礙的原因之一。Zhang等[3]研究顯示,PCOS患者的mtDNA拷貝數(shù)較健康女性低,并且其拷貝數(shù)與IR水平呈負相關,即PCOS患者IR程度越重,則mtDNA拷貝數(shù)越低,線粒體功能損傷程度越重。②線粒體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是線粒體呼吸鏈中的副產物,當線粒體功能受損時,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產生過量的ROS會誘導激活蘇氨酸和絲氨酸激酶的信號通路,同時增加胰島素受體及其底物蛋白的磷酸化。胰島素功能的正常發(fā)揮依賴于線粒體呼吸鏈的支持,因此當線粒體功能障礙、細胞內ROS增加時,會降低胰島素的效力,增加PCOS-IR發(fā)生的可能性[23]。③線粒體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OS):OS是導致PCOS的重要原因。當細胞抗氧化能力下降,或細胞中過量的ROS超過抗氧化系統(tǒng)代謝能力,發(fā)生氧化相對或絕對過剩時,可使細胞氧化和抗氧化平衡被打破,大量無法被代謝的ROS會誘導OS,引起細胞和線粒體損傷[24]。在OS的作用下,胰島素受體與胰島素受體底物-1的結合力變差,導致IR/IRS-1/PI3K信號通路傳導障礙,進而加重IR。因此,改善線粒體功能是治療PCOS-IR的重要靶點。
脾為后天之本,具有運化水谷精微而滋養(yǎng)各個組織器官,維持人體各種生理功能的作用。人體攝入食物后,在胃內進行腐熟,在腸道內吸收有用的物質并排除糟粕物質(泌別清濁),然后依靠“脾”的運化將這些水谷精微輸布到全身,滋養(yǎng)全身各個臟器,這一過程與機體消化吸收并在細胞內進行能量代謝過程相似[25]。線粒體存在于人體各個細胞中,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器,供應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將三大能量物質轉換成ATP),維持細胞各種生理活動。劉璐菘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脾虛證大鼠線粒體嵴明顯減少,膜電位和ATP水平下降,呼吸鏈復合物活性降低,線粒體自噬水平低下。劉友章等[27]研究發(fā)現(xiàn),脾主運化功能不僅僅體現(xiàn)在胃腸道消化吸收及其輸布全身的過程,還涉及細胞內線粒體參與的呼吸鏈產生ATP,且發(fā)現(xiàn)在脾虛大鼠體內骨骼肌、肝、心臟、胃腸黏膜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線粒體功能異常。這些均證實了脾與線粒體之間的關系,改善線粒體功能是糾正脾虛的重要體現(xiàn),當脾虛(線粒體結構損傷)后導致脾運化(呼吸鏈過程氧化磷酸化產生ATP減少)能力降低,給予健脾治療后,促進了脾的運化功能恢復,可以更好地推動周圍臟器功能。也有研究證實脾與線粒體DNA(mtDNA)存在一定的關系,脾虛大鼠體內出現(xiàn)mtDNA損傷,且脾虛大鼠mtDNA基因片段發(fā)生了變異[28]。
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生殖;而精能化氣,推動機體各項生命活動,機體隨腎氣盛衰而成長衰老?,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腎虛與衰老的機制主要與機體自由基產生和堆積、mtDNA氧化損傷等因素有關。線粒體為組織細胞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體內自由基主要產生于線粒體,由于mtDNA在細胞質內未與蛋白結合,無核膜包被,因此易受到自由基的損傷而發(fā)生突變,而mtDNA突變后會使呼吸鏈功能受損,進一步導致自由基堆積,形成惡性循環(huán)。研究發(fā)現(xiàn),相較于健康老年男性,腎虛老年男性白細胞mtDNA數(shù)量減少,線粒體呼吸鏈酶復合體Ⅰ、Ⅳ活力降低[29]。此外,腎陽虛與線粒體酶功能活性也密切相關。腎陽虛導致線粒體腫脹,線粒體脊模糊,線粒體內膜ADP/ATP比值降低,線粒體相關酶水平偏低,而且腎陽虛與線粒體位點突變也密切相關[30]。
祖國醫(yī)學在PCOS-IR治療上多選用補腎健脾化濕之法。益氣健脾則脾氣健運,水液輸布,痰濕得化,沖任氣血順暢[31]。而改善線粒體功能是糾正脾虛的重要體現(xiàn)。陽化氣,陰成形,腎中陰精化生為有形之物,即卵巢中的小卵泡,在卵泡發(fā)育過程中,既需要腎陰滋養(yǎng),也需要腎陽溫陽。補腎則陰陽轉化如常,卵子正常排出,使月經正常如潮及受孕[32]。研究表明,補腎能夠改善線粒體結構,減輕線粒體腫脹,升高線粒體ATP含量及膜電位,降低細胞內ROS水平,同時提升線粒體呼吸鏈酶復合體活力,減少自由基對mtDNA的氧化損傷[33]。由此可見,運用補腎健脾化濕法,可通過改善線粒體功能,提升mtDNA拷貝數(shù),調節(jié)ROS,抑制OS,改善IR,為PCOS-IR提供一個新的治療思路。同時為補腎健脾化濕法治療PCOS-IR提供科學依據(jù)。
綜上所述,腎虧脾虛,痰濕內蘊為PCOS-IR的重要病機,以補腎健脾化濕為治療原則,探討PCOS-IR的治療方案,為今后臨床治療具有很好的指導性價值。目前對于PCOS-IR與線粒體之間的研究往往針對于某一條信號通路或者某一具體蛋白,缺乏系統(tǒng)性的研究,且中醫(yī)中的“脾”與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線粒體密切相關,因此基于線粒體功能障礙,深入而系統(tǒng)地探討補腎健脾化濕治療PCOS-IR的療效機制是日后研究的重點,以期為PCOS-IR的中醫(yī)臨床治療提供多角度、多靶點、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