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1 個省級評選辦法的分析"/>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我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評獎政策比較研究
        ——基于31 個省級評選辦法的分析

        2022-03-13 03:02:06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周 倩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一、問題提出

        2011 年3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 頒布,首次把“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工程,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1]列入規(guī)劃綱要。2011 年11 月,教育部、財政部聯(lián)合印發(fā) 《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2011—2020 年)》,提出要積極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2]2016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一個沒有發(fā)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盵3]2017 年5 月,中共中央印發(fā) 《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再次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思想理論支撐。[4]2020 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出臺和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2020年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需要充分發(fā)揮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作用,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立時代潮頭、發(fā)思想先聲。各級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評選不僅是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建設成效的重要檢驗,也是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及其研究成果的極大認可和鼓勵。創(chuàng)新、發(fā)展、完善哲學社會科學評獎體系,有利于充分激發(f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研究積極性、主動性,營造崇尚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氣。

        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以下簡稱“社科獎”)是各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以下簡稱“省”或“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內的最高獎項,是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認可和獎勵,也是申報和獲得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參考和基礎。目前,全國范圍內還沒有設定統(tǒng)一的評選辦法或獎勵條例,主要由各省參照教育部頒發(fā)的 《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辦法》,結合本省實際情況自行設定。那么,不同省開展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評選有哪些創(chuàng)新突破與特色舉措,還有哪些問題與不足,是否呼應了社科獎崇尚知識、尊重人才和傳遞學術的歷史使命和價值取向,這些都是需要在政策層面進行回應的現(xiàn)實問題?;诖?,本研究運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對31 個省哲學社會科學評獎政策進行對比分析,探討當前我國省級社科獎的評選體系和實施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不同區(qū)域評選辦法設置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旨在為下一階段哲學社會科學評價體系的完善提供參考,助力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的健康、優(yōu)質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研究設計

        1.分析方法

        政策文本分析歷來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政策文本分析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比較純粹的文本定量分析,最一般的表現(xiàn)是對文本中某些關鍵詞的詞頻統(tǒng)計,重在描述文本中的某些規(guī)律性現(xiàn)象或特點,屬于傳統(tǒng)的內容分析;二是對文本中詞語的定性分析,多從某一視角出發(fā)對文本進行闡釋,屬于話語分析范疇;三是綜合分析,即文本的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對文本既有定量描述也有定性闡釋甚至還有預測。[5]本研究主要采用第三種綜合分析方法,從目標設置、評獎周期設置、參評條件設置、獎項設置、程序設置共五個方面對我國31 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的評獎政策進行深度解讀與比較研究。

        2.樣本選取

        本文選取我國22 個省、5 個自治區(qū)及4 個直轄市共31 個省級行政單位的社科獎評選辦法為研究對象。除港澳臺地區(qū)外,其他31 個省級行政單位均涵蓋在本文的研究范圍之內,因此樣本選取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在文本資料收集方面,本研究在確定目標省級單位及其所轄區(qū)域的基礎上,選擇對應的各級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省級社會科學院及高校社科處等官方網站發(fā)布的最新政策文件。由于信息公開程度不同、發(fā)布渠道多樣,需要對信息內容的有效性和真實性進行篩選和考證。最終,本研究將31 個省級評獎政策文本作為研究對象,文件類型具體包括實施辦法、評選條例、獎勵辦法、實施細則和申報須知等。其中,實施辦法、評選條例、獎勵辦法這三類文件是由各省級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內容主要包括總則、評選范圍、獎勵等級和標準、組織領導、評選程序和紀律、獎勵、獎勵撤銷和經費等宏觀層面的規(guī)定;實施細則、申報須知主要由各?。ㄕ軐W)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根據實施辦法制定。內容詳細規(guī)定了每一屆社科評獎微觀層面的具體要求。

        三、各省哲學社會科學評獎政策的比較分析

        1.價值取向:立足本省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繁榮發(fā)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

        通過對評獎政策中“指導思想”“評獎標準”等模塊內容的文本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各省哲學社會科學評獎政策表現(xiàn)出以下幾點共性。第一,在基本立場上,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為根本立足點,以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為指導方向,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在多個省級政策文本中都出現(xiàn)了類似表述,如江蘇省提出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提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 ‘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 的思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第二,在目標設置上,立足本省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繁榮發(fā)展,以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促進本省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理論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以及決策科學化。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提出要“大力繁榮發(fā)展廣西社會科學,為建設壯美廣西、譜寫新時代廣西發(fā)展新篇章服務”;北京市提出要“為首都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和黨的建設服務”;河南省提出要“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在新時代展現(xiàn)新作為,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省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第三,在質量保障上,“科學權威”“公開透明”“自主創(chuàng)新”“堅持標準”“注重質量”“與時俱進”“公平、公正、公開”“繼承性、民族性、原創(chuàng)性、時代性、系統(tǒng)性、專業(yè)性”等關鍵詞在各項辦法中頻繁出現(xiàn),顯示出各省級評獎政策對入選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的質量要求,以及對評獎過程的嚴格把關。評選出自主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優(yōu)秀成果,保證評審程序的公開透明、科學權威,不僅是各省級社科獎評選的基本價值訴求,也是當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

        2.參評條件:以國內(不包含港澳臺地區(qū))發(fā)表或出版的作品為主,申報時限靈活度呈現(xiàn)地區(qū)差異

        在參評作品的歸屬地問題上,多數省哲學社會科學評獎范圍主要面向本省社科工作者在國內(不包含港澳臺地區(qū))發(fā)表或出版的作品,個別省份(如河南?。┟鞔_規(guī)定“在港澳臺和境外出版、發(fā)表的成果不能參評”。但也有部分地區(qū)靈活應對該問題,如江蘇、新疆和重慶規(guī)定在港澳臺地區(qū)發(fā)表或出版的成果可參評;江蘇、貴州、云南、山西、陜西、新疆、內蒙古和重慶規(guī)定海外作品可參評。上海市雖然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從其評審結果看,海外作品也可參評。整體來看,各省哲學社會科學評獎范圍以國內發(fā)表或出版的作品為主,海外作品申報在部分地區(qū)受到了限制。

        在參評作品的申報時限問題上,各省呈現(xiàn)較大差異。評選周期平均年限為2 年的有27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河南省、云南省和山東省一年評選1 次,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三年評選1次。各地區(qū)要求參評作品申報時限的跨度從兩年到五年不等,其中有23 個省份明確規(guī)定參評作品必須是當屆評選年度前兩年內的成果,甘肅、青海、新疆、遼寧、江蘇、山東6 個省份延長至三到五年。對于超出申報時限的優(yōu)秀成果,部分省份適當延長了其時間跨度。如山西省在2019 年的評審辦法中規(guī)定“2017 年1 月以前出版發(fā)表的成果,如未申報參加過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評獎,且有較大理論價值及社會反響,亦可申報參評”,山東省甚至“上推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成果。僅有云南和河南要求參評作品需在評獎前一年內出版或發(fā)表。個別地區(qū)所規(guī)定的較短的申報時限可能會遺漏部分“學術價值滯后”類的成果,也會忽視一個作者當年可能產出多個優(yōu)秀成果的情況。

        在參評作品及其申報人的條件限制上,遼寧省明確規(guī)定第一作者連續(xù)兩屆獲得一等獎的需要隔屆申報;河南省規(guī)定上年獲得一等獎的第一作者本屆不得參評,連續(xù)兩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獲得二等獎的成果不得參評;河南、安徽、山東、廣東、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湖北、浙江、江西、天津、新疆和湖南13 個地區(qū)規(guī)定副(廳)省級以上干部作為主要作者的作品不能參評;除北京、上海、遼寧、湖南、西藏5 個地區(qū),其他省份均明確要求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的作品不得參評。

        在參評作品是否需要進行CIP 核字號驗證這一問題上,對此作出明確規(guī)定的有遼寧、甘肅、山東、河南4 省。但明確規(guī)定CIP 號必須為評獎當年規(guī)定時限的省份只有河南?。础氨仨毷?‘中國版本圖書館CIP 數據核字[2018]’,同時也必須以‘第1 版第1 次印刷’ 為準”)。對于這一問題,在河南省2019 年度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評獎通知中,CIP 號須為當年規(guī)定時限的申報要求已作出及時調整。

        3.獎項設置:獎項類型覆蓋面較廣,獎項數量分配差異較大

        在獎項類別設置上,各省哲學社會科學獎主要設有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三種類別,部分省份還設有特等獎、佳作獎、青年獎、優(yōu)秀獎、榮譽獎、學術貢獻獎、研究報告特別獎、優(yōu)秀科研成果服務獎和優(yōu)秀科研成果追加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獎、學科學術獎、決策咨詢和社會服務獎等類別。為鼓勵、支持青年學者的發(fā)展需要,一些省份設置了專項獎勵政策。例如,內蒙古設置了“青年才俊獎”,福建和新疆設置了“青年佳作獎”,黑龍江、湖北、甘肅和貴州四省明確規(guī)定了青年社科工作者的最低獲獎比例要求(見表1)??傮w來看,各省哲學社會科學獎項類別覆蓋面較廣,同時兼顧了不同類型的研究成果和不同層次的研究人員。

        表1 對各類青年獎項的設置要求統(tǒng)計表

        但是在獎項數量設置上,各省差異較大。獎項設置總量不超過100 項的有湖南、青海和西藏,101—200 項的有云南、貴州、浙江、山西、寧夏、天津、重慶、安徽、海南、新疆,201—300 項的有遼寧、陜西、甘肅、河北、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山東、廣東、北京,301—400項的有四川、廣西、吉林、內蒙古,501—600項的是黑龍江,601—700 項的是上海,超過700項的是江蘇。

        在獎項數量分配上,主要以一等獎的數量差異最為明顯。按照各省份最新一輪的評獎辦法,各省平均一次評出一等獎36 項。從數量上來看,上海市一等獎數量最多,一次評出162項;①新疆、青海、西藏三個地區(qū)一等獎數量最少,分別是9 項、5 項和3 項。從比例上來看,上海、貴州、吉林、廣東、天津、湖南六個地區(qū)一等獎占比高達20%及以上,而最少的河南、廣西、內蒙古三地一等獎占比僅為5.4%、5.0%和3.8%(見表2)??梢姡魇≌軐W社會科學獎項設置差異較大,尤其以一等獎的數量及比例差異最為明顯。

        表2 各省一等獎數量及所占比例排序表

        4.評審程序:重視評審過程的科學性、公平性、透明性,評審專家組成以本省人員為主

        社科評獎是一項持續(xù)時間長且具有復雜性的工作。確保各項環(huán)節(jié)的科學性和公平性是社科獎評審工作順利進行的根本??紤]到每屆申報成果數量較多,為了提高評審效率、減輕各省社科獎評選委員會的壓力,大多數省份采用的都是先向各初評單位(申報點)分配名額(或按申報比例推薦入選作品或只進行資格審查),再由各單位初評(或資格審查)后統(tǒng)一交到評選委員會進行復評(學科評審)和終評的三級評審程序。在逐級評審程序中,甘肅、重慶、江蘇、河北、安徽、山西、廣西和貴州8 個地區(qū)要求對評審結果進行兩輪公示(資格審查、終評),浙江、四川和福建3 個地區(qū)要求對三級評審程序(資格審查、復評和終評)全程公示。此外,為進一步加強評審過程的科學性、公平性和規(guī)范性,江蘇、新疆、內蒙古3 個地區(qū)堅持“分數優(yōu)先、兼顧學科(地區(qū))均衡”的原則對申報成果進行定性和定量雙重評價的做法;吉林、遼寧、甘肅、內蒙古、新疆、西藏、天津、山東、北京、四川、黑龍江和貴州12 個地區(qū)設置了督查(紀檢)組對評審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督;吉林、遼寧、甘肅、山東、河北、江西、陜西和貴州8 個地區(qū)采用“匿名評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暗箱操作、人情評獎等問題。

        在評審專家的人員構成上,主要以本省專家學者為主。但也有11 個地區(qū)(黑龍江、廣東、浙江、湖北、內蒙古、廣西、寧夏、新疆、四川、貴州和福建)選擇在評審過程中邀請省外知名學者參與評獎,以保證對申報作品的區(qū)域流動性和普適性進行有效評價。甘肅省還特意強調青年學者應在評審專家的組建中占有一定比例,更加說明了其對青年學者的重視。

        四、結論與展望

        1.研究結論

        本研究從評獎政策的價值取向、參評條件、獎項設置及評審程序四個方面入手對31 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評獎政策的相關辦法進行了比較分析,得出以下四點結論。

        第一,在政策目標的價值取向上,各省哲學社會科學評獎政策以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為指導方向,以促進本?。ㄊ校┱軐W社會科學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為根本目標,以評選出高質量、高規(guī)格、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質量保障。這不僅是各省級社科獎評選政策的基本價值訴求,也體現(xiàn)了各地區(qū)對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的更高追求。

        第二,在申報作品的參評條件上,各省哲學社會科學評獎范圍以國內(不含港澳臺地區(qū))發(fā)表或出版的作品為主,只有少部分地區(qū)規(guī)定海外作品可參評;各地區(qū)要求參評作品申報時限的跨度從兩年到五年不等;部分地區(qū)還對已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的作品或連續(xù)獲獎的申報人進行了參評限制,對副省級以上干部作為主要作者的作品進行了參評限制。

        第三,在獎項類別的設置上,各省哲學社會科學獎項類別覆蓋面較廣,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類獎項為主,部分省份增設了青年獎、學科學術獎、決策咨詢和社會服務獎等類別,兼顧了不同類型的研究成果和不同層次的研究人員。但是在獎項數量設置上,各省差異較大,獎項總量從28 項(西藏)到750 項(江蘇)不等。而在各類別數量分配上,主要以一等獎的數量差異最為明顯。

        第四,在評審程序的規(guī)范上,各地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來確保各項環(huán)節(jié)的公平、公正。例如,采用定性和定量雙重評價的方法、設置督查(紀檢)組對評審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督、采用“匿名評審”的方式、對評審結果進行兩輪或三輪公示、邀請省外專家參與評審等,這一系列操作均體現(xiàn)了各地對評審過程科學性、公平性和規(guī)范性的重視。

        2.改進建議

        一個地區(qū)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除了研究成果的提質增效外,政策的支持不可或缺。通過對31 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評獎的相關政策進行比較分析,本研究發(fā)現(xiàn)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第一,評獎周期應該適中,不宜過長或過短。周期過長容易造成申報作品積壓,而且大多數省份設置有作品申報的最高數量(一般第一作者最多申報2 項),較長的評獎周期不利于作品高產學者及時申報最新成果;周期過短則容易使學者產生浮躁、趨利的心理從而影響申報作品的質量,而且社會科學領域包含較多隱性觀念意會的知識,人才成長周期長,成果不易在短期內產出,較短的評獎周期不利于學者進行學術沉淀。根據統(tǒng)計,目前有27 個地區(qū)均采用“兩年一評”的辦法,相比部分地區(qū)“一年一評”或“三年一評”的周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二,適當延長參評作品的申報時限,確保每一個年份的成果都有機會參與評選。避免出現(xiàn)一些年份產出的成果遭遇“無法參評”的窘境,如寧夏地區(qū)社科獎評選周期是每三年一次,但參評作品申報時限要求為前兩年內完成的成果,那么評選前第三年的成果就被遺漏,不能參加評選。姜春林等人的研究表明,文學、史學類的研究成果應該在其發(fā)表五年至八年后進行評價,而經濟學等應用類成果和交叉性比較強的學科,其成果在發(fā)表三年到五年后進行評價比較合適。[6]因此,在一定范圍內適當延長參評作品的申報年限跨度,不僅能夠保證參與機會公平,還能有效避免對學術價值滯后型成果的遺漏。

        第三,擴大申報作品的參評范圍,建議將港澳臺地區(qū)和海外出版、發(fā)表的成果納入參評范圍。目前來看,在港澳臺地區(qū)和海外發(fā)表、出版的成果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省級社科獎評選雖然是為本省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服務,但并不應該排斥在港澳臺地區(qū)和海外出版、發(fā)表的成果。相反,他們的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本省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因此,本研究建議將港澳臺地區(qū)和海外出版、發(fā)表的成果納入參評范圍。鼓勵優(yōu)秀成果向海外推廣,增強各地區(qū)之間的文化傳播與交流,為各地區(qū)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提供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國際格局。

        第四,合理設置獎項總量,優(yōu)化各等級獎項數量分配比例。各省獎項數量設置懸殊較大,獎項總量最多的省份與最少的省份相差20 多倍。本研究認為,數量過少的省份可以根據需求適當增加獎項,但也不能盲目增加,寧缺毋濫。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設置的數量應在本省獎項總量的基礎上,按比例明確分配各等級獎項數量。個別地區(qū)應適當擴大一等獎數量或比例,其比例在獎項總數的15%到20%之間較為合理,有利于重大優(yōu)秀成果的推廣。在四年一度的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中,申報作品所獲得的省級獎項等次是重要的參考標準,適當擴大本省一等獎數量及比例,有利于優(yōu)秀成果在更高級別的獎項評選中脫穎而出。

        第五,豐富成果評獎種類,優(yōu)化獎項類型。首先,設置學科學術獎、咨詢和研究報告獎。在學科學術獎中對著作和論文分別進行評審,平衡好著作和論文的評獎數量。在每個等次的獎項中,著作類成果可占40%,論文類成果可占60%。雖然論文類成果申報數量大,但仍應適當提高著作類成果獲獎數量,因為在歷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審中,著作類成果獲高層次獎項的幾率更大。在學科學術獎的評選中,還要在兼顧學科分配公平的基礎上,特別加強對交叉學科、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研究成果的支持力度。其次,單獨設置青年獎(年齡40 周歲以下)。青年學者思維敏捷、富有創(chuàng)造力,有巨大學術潛力和發(fā)展前景,應當受到重視。加強對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重視,積極制定鼓勵青年學者參評的政策,有助于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新生力量。

        第六,不斷完善評審程序,確保評獎過程的科學性、精準性和專業(yè)性。首先,要加強意識形態(tài)審核環(huán)節(jié),組織專家對參評成果進行意識形態(tài)審讀,切實防止有問題的成果“帶病獲獎”。其次,要細化評審學科組,有效解決作品評選中“隔行如隔山”的問題,尤其是提高對交叉學科、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的重視。再次,要實行匿名評審和公開評審相結合,降低申報人行政職務帶來的影響,使評選專家能夠對參評作品進行客觀評價而不受其他因素影響,一視同仁。最后,要加強社會監(jiān)督,設立督查組對評獎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督,提高評審程序透明度,打造“陽光社科獎”。

        第七,分級分類對獲獎作品進行物質獎勵,并提高榮譽證書頒發(fā)單位的行政級別。研究發(fā)現(xiàn),各省社科獎所提供的物質獎勵相差甚大且遠低于同等級科技獎的獎金。一些省份甚至沒有按作品類別(著作、論文和調研報告等)和獲獎級別(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分級分類進行物質獎勵。除了獎金外,各省主要以頒發(fā)榮譽證書的形式對獲獎者予以嘉獎。據統(tǒng)計,各省社科獎所頒發(fā)榮譽證書的級別并不相同。其中,4 個由省級黨委、政府共同頒發(fā)榮譽證書,16 個由省級人民政府頒發(fā),9 個由省級社科優(yōu)秀成果評獎委員會頒發(fā),江西由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頒發(fā),西藏由自治區(qū)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頒發(fā)(見表3)。對于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說,省級社科獎不僅是學術界對個人研究成果的肯定與嘉獎,也是作為個人學術水平和職位晉升的重要憑證。因此,建議提高榮譽證書頒發(fā)單位的行政級別,以省級人民政府為單位對獲獎者予以獎勵。

        表3 成果獎評審機構和證書頒發(fā)機構

        3.未來展望

        近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等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省級社科評獎作為一種學術評價和獎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他們的研究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設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強省,離不開評獎政策的優(yōu)化、改革與完善。在對31 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評獎政策進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本研究認為未來的政策發(fā)展還需沿著以下兩個方向展開。

        第一,評獎政策要上升到群體的高度。既是評獎就必然會打破“一團和氣”。評獎過程中必然有學術權力的運用,但學術權力的使用是有界限的,濫用學術權力會造成不公正的結果。不規(guī)范、不合理、不公平的評審程序表面上是機制不健全問題,但更深層次反映的是學術權力的“授權”及其使用問題。因此,評獎政策的制定要上升到群體高度,避免由“小群體”搞評獎,避免一些學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不斷提升社科評獎政策的學術公信力,增強社科評獎過程的專業(yè)性和科學性,讓所有參與者都能獲得群體歸屬感和認同感,這也是對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學問的學者一種極大的鼓勵和認可。

        第二,充分發(fā)揮評獎政策的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引領社科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對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chuàng)性的理論觀點,構建中國特

        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引領社科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就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fā),開展符合中國實際的時代課題。“時代課題是理論創(chuàng)新的驅動力”[7],因此各省評獎政策的改革要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時代課題,鼓勵支持更多原創(chuàng)性高的、直面社會經濟發(fā)展重大問題的、具有時代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研究成果,充分體現(xiàn)社科研究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特點,以思想文化領域的創(chuàng)新引領社會現(xiàn)實發(fā)展。

        第三,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對各省社科獎評審進行指導或者協(xié)調,避免內卷。在申報更高級別的獎項時,各省一等獎的數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評價和評審,因此,本研究的結論是希望未來不出現(xiàn)各省評定一等獎數量上的攀比,能夠把真正高水平的成果評選出來。究竟各省各個層次的獎勵比例、數量如何設置得更加科學,很值得研究。

        (感謝王琳琳、曹璐為本論文所作的資料搜集整理工作!)

        注釋:

        ①以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2018 年)為例,各類別一等獎共評選出162 項。具體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獎一等獎35 項(分為著作類10 項,論文類25 項),學科學術獎一等獎117 項(分為著作類41 項,論文類76 項),決策咨詢和社會服務獎一等獎10項。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765| 婷婷成人基地| 国产一级毛片卡| 免费观看在线视频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不卡| 欧美老妇多毛xxxxx极瑞视频|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美女冒白浆视频免费|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本码| 六月婷婷久香在线视频| 中年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成年人视频在线播放麻豆| 精品久久av一区二区|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品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高潮流的白浆久久| 美女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国产av毛片| 每天更新的免费a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还看的|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亚洲中文无码av在线| 美女叉开双腿让男人插| 国内嫩模自拍诱惑免费视频| 97夜夜澡人人双人人人喊|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线观看免费观看 | 亚洲aⅴ无码成人网站国产app|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第一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床戏 |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亚洲美女av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天堂av天堂久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 久久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国产又大又黑又粗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