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雖然及時治療能夠改善大多數(shù)腦卒中患者嚴重的神經癥狀,甚至通過后期康復治療實現(xiàn)完全康復,但由于危險因素的存在和腦血管的損傷,仍有較高的復發(fā)率。有研究報道顯示,腦卒中1年復發(fā)率為14.81%,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嚴重的生理、心理、經濟負擔
;復發(fā)腦卒中患者更易發(fā)生焦慮、抑郁、負性生活事件
,不利于康復。認知融合是指個體將自身的主觀認知和想法與自身經驗或偶然事件強制結合,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或語言影響,沉浸于自我思維或外界評價之中,將心中負性情緒、不準確認知或消極的自我評價認定為“真理”“事實”,是心理僵化的一種表現(xiàn)
。家庭功能是指以家庭為單位的一個整體,各成員間相互支持、溝通交流、協(xié)作互助及共同承擔生活事件及面臨的壓力源的能力。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功能可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心理、促進治療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
;而認知融合與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及強迫行為存在顯著相關性,是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積極應對方式的重要因素
。但以往研究多圍繞家庭功能和治療依從性及應對方式等方面,缺少對患者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關注,且尚沒有認知融合與家庭功能之間關系的研究。為此,本研究將對復發(fā)腦卒中康復期患者認知融合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進行調查,旨在為促進復發(fā)腦卒中患者康復干預提供借鑒,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南陽醫(yī)專一附院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92例復發(fā)腦卒中患者為調查對象。其中男57例,女35例;年齡28~73歲,平均年齡(53.49±6.27)歲;病程3個月~18年,平均病程(3.93±0.75)年;缺血性腦卒中62例,出血性腦卒中30例;農村患者53例,城鎮(zhèn)患者39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1例,初中24例,高中及中專21例,大專19例,本科及以上17例。本研究經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文號:LL200305。
生活保障制度。只有減輕排解教師的后顧之憂,緩解教師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壓力,幫助教師卸下生活上的重擔,使全體教師積極投身于美好的事業(yè)和工作中,全體教師才能安居樂業(yè)。貧困地區(qū)各高校領導要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為教師解決工作生活上存在的各種困難,包括住房問題,保證全體教師安居,可以通過共建教師集資房,分配集體公寓,提供廉價商品房、廉租房、共有住房等方式,為全體教師提供住房保障。同時,提高教師的生活待遇,不斷保證教師工資水平快速穩(wěn)步提升,真正使貧困地區(qū)高校教師成為社會上“生命有尊嚴、生活有質量、社會有地位、說話有分量”的高級知識分子群體。
1.2 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經顱腦CT或腦血管造影確診為腦卒中;二次及以上發(fā)生腦卒中;意識狀態(tài)良好,能夠獨立完成問卷調查;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與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精神類疾病或近2周內服用精神類藥物史;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情不穩(wěn)定者;中途因死亡、轉院等原因退出研究者。
1.3 研究工具
在職黨員平臺的管理員是工作站每名在職黨員,不但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負責若干離退休黨支部,掌握離退休老干部、黨支部及黨員的基本信息,參與離退休黨支部活動,及時將離退休黨員臺賬、走訪黨員情況、黨組織活動等情況進行記錄,做到痕跡化管理,參與每季度離退休黨員活動。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AR(2)檢驗和Sargan檢驗表明模型設立是合理的且工具變量是有效的。且所有模型中經濟增長的滯后項 (yi,t-1)系數(shù)均為正,都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地區(qū)經濟增長具有自我強化機制。
2.1 腦卒中復發(fā)患者認知融合情況 本研究92例腦卒中復發(fā)患者CFQ平均得分為(42.85±5.93)分,其中高認知融合39例,占42.39%,CFQ得分為(54.79±5.89)分;中認知融合31 例,占33.70%,CFQ得分為(40.85±6.11)分;低認知融合22例,占23.91%,CFQ得分為(24.51±5.42)分。
1.4 方法 研究者在開展研究前接受調查研究相關專業(yè)培訓,培訓結束后考核合格者方可參與研究。由研究者采用統(tǒng)一的語言格式向調查對象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及意義,講述調查問卷的填寫要求,指導調查對象完成問卷填寫。問卷下發(fā)30 min內要求填寫完成,當場收回,共發(fā)放92份問卷,回收且有效92份,回收有效率100%。由2名研究者將調查數(shù)據(jù)輸入電腦并雙人核對,確保數(shù)據(jù)準確。
1.3.2 家庭功能評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xiàn)AD)
為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評價家庭系統(tǒng)中可能存在問題的工具,該量表由角色(11個條目)、溝通(9個條目)、情感反應(6個條目)、情感介入(7個條目)、問題解決(6個條目)、行為控制(9個條目)、總體功能(12個條目)7個維度60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采用Likert 4級評分,各維度得分之和為總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庭功能越差,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65,重測信度為0.872。
2.3 認知融合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 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檢驗分析證實,腦卒中復發(fā)患者認知融合與家庭功能角色、溝通、情感反應、情感介入、問題解決、行為控制、總體功能各維度呈正相關(
>0,
<0.05),見表2。
因新時代下企業(yè)獲得大量兼并,所以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多樣化,也對其提出全新要求。然而,在重視財務監(jiān)管人員及科研之下,很多企業(yè)卻忽視了財務管理工作以及企業(yè)建設及發(fā)展中的財務管理地位。于是造成有關工作人員知識老化、業(yè)務素質不高,發(fā)展跟不上企業(yè)的發(fā)展速度。其對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產生制約,阻礙財務管理水平提升[2]。
1.3.1 認知融合量表(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 naire,CFQ) 該量表共有9個條目,每個條目由“明顯不符合”到“明顯符合”采用Likert 7級評分,總分63分,得分越高表示認知融合程度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32,重測信度為0.917。本研究參照以往研究
,將CFQ得分≤30分設為低認知融合,31分<CFQ得分<50分為中認知融合,CFQ得分≥51分為高認知融合。
2.2 不同認知融合水平患者FAD得分比較 本研究92 例腦卒中復發(fā)患者平均FAD 得分為(132.62±14.81)分。其中低認知融合組FAD中角色、溝通、情感反應、情感介入、問題解決、行為控制、總體功能各維度得分最低,其次為中認知融合組,最高為高認知融合組,三組間FAD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見表1。
本研究結果表明,腦卒中復發(fā)患者認知融合得分與家庭功能得分呈正相關,即認知融合與家庭功能水平呈負相關,家庭功能水平越高的患者認知融合程度越低;由表1可見低認知融合組FAD中角色、溝通、情感反應、情感介入、問題解決、行為控制、總體功能各維度得分最低,其次為中認知融合組,最高為高認知融合組。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檢驗分析結果顯示,腦卒中復發(fā)患者認知融合與家庭功能角色、溝通、情感反應、情感介入、問題解決、行為控制、總體功能各維度呈正相關。表明良好的家庭功能可降低腦卒中復發(fā)患者認知融合程度,促進康復,改善預后。分析其原因,家庭功能水平越高的患者能夠獲得更多的家庭支持,有利于患者消除反復發(fā)病所帶來的內心恐懼和不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而預防認知融合的發(fā)生
。對于腦卒中復發(fā)患者,家庭功能較高者,能夠精準找到并適應其患者角色,良好的家庭溝通不僅可緩解患者心理壓力,而且對其疾病應對具有積極作用,在康復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通過情感反應向家庭成員尋求幫助,家庭成員通過情感介入和對患者的行為控制,幫助其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規(guī)范日常行為,提升康復依從性,規(guī)避錯誤生活習慣,消除復發(fā)危險誘因,在提升患者總體功能的同時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心理,提升患者正確的疾病相關認知水平,突破自我思維與消極評價對自身的困擾,避免思想僵化、認知融合的發(fā)生和進展。
綜上所述,腦卒中復發(fā)患者認知融合與家庭功能關系密切,臨床可通過提升其家庭功能水平來預防和改善患者認知融合程度,提升患者康復依從性和疾病應對方式,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健康的心理,促進疾病康復。
[1] 汪建平,辛慶鋒.系統(tǒng)化管理對缺血性腦卒中復發(fā)和相關危險因素的影響[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7,26(12):1262-1264.
[2] 葛宏,陸麗蘭.青年卒中患者復發(fā)的危險因素及其與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9):1307-1310.
[3] COOKSON C,LUZON O,NEWLAND J,et al.Examining the role of cognitive fusion and experiential avoidance in predict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J].Psychol Psychother,2020,93(3):456-473.
[4] 尚芳芳.腦卒中失能老年患者健康促進與家庭功能相關性研究[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20,29(6):600-602.
[5] BARRERA C S,ROMERO M R,SEQUEROS C M,et al.Stress,cognitive fusion and comorbid depressive and anxiety symptomatology in dementia caregivers[J].Psychol Aging,2021,36(5):667-676.
[6] XU G,XIANG L,WU J,et al.The accuracy of prostate lesion localization in cognitive fusion[J].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20,74(3):223-229.
[7] 袁浩,張茹楠.家庭一般功能量表在中國的適用性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9):1411-1414.
[8] 邱麗芳,劉健,唐文新,等.強迫癥患者強迫癥狀與認知融合、經驗性回避的關系[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9,28(11):999-1004.
[9] 李玲,李水榮,張珊珊.冠心病患者認知融合與治療依從性相關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6):96-97.
[10] 龍海霞,馬淑琴.大學生經驗性回避、認知融合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正念的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7):1077-1084.
[11] 杜賀,韓冰雪,王苗苗,等.認知融合與乳腺癌患者情緒困擾的關系[J].醫(yī)學與社會,2021,34(5):129-133.
[12] 李梅.急性腦梗死患者家庭功能與康復訓練依從性的相關性[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21,30(6):635-637.
[13] 李娜,吳黎明,劉志健.京津冀地區(qū)老年腦卒中失能患者焦慮、抑郁狀況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19):4401-4404.
[14] 王建玲,蘇琳琳,黃貞.新發(fā)腦卒中溶栓患者家庭功能及健康行為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21,20(3):12-16.
[15] BOLAND L,CAMPBELL D,F(xiàn)AZEKAS M,et al.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perspective-taking on emotional discomfort,cognitive fusion and self-compassion[J].Journal of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2021,20(2):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