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龍
摘要:目的:探討1.5T核磁共振使用LAVA掃描序列對于高位肛瘺診斷中的價值研究。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普外科患者中臨床表現(xiàn)和肛門指檢疑似為肛瘺的患者45名,用1.5T核磁共振進行常規(guī)平掃后加以LAVA增強掃描序列檢查。經(jīng)過兩位診斷醫(yī)師雙盲評價圖像以此分析診斷的準確率和價值。結果:以術后病理檢查為金標準,45名患者均確診為肛瘺患者,其中低位肛瘺30名,高位肛瘺15名,影像診斷準確率為97.35%。高位肛瘺患者中,瘺管分支顯示率為88.5%(`X=10.05,P<0.01),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高位肛瘺的診斷中,利用核磁共振LAVA增強掃描可以較為準確地分析高位肛瘺中瘺管的具體分支和周圍軟組織關系,對于臨床治療和術前診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核磁共振;肛瘺;LAVA增強掃描
【中圖分類號】O482.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肛瘺是肛門直腸瘺的簡稱,是普外科常見的非特異性炎癥的一種表現(xiàn),患者常常反復發(fā)作且復發(fā)的原因多樣難以通過臨床表現(xiàn)和肛門指檢來評估發(fā)作原因。高位肛瘺成因復雜且手術難度大,近年來核磁共振對于肛瘺的檢查逐漸興起,其因成像分辨率高,病灶與周圍軟組織分辨率高等優(yōu)勢給臨床提供了較好的術前評估。本文就主要論述在高位肛瘺中使用核磁共振LAVA增強掃描序列對臨床的指導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普外科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患者中臨床表現(xiàn)和肛門疑似肛瘺患者45名,男性28名,女性17名,年齡區(qū)間在(26±10.32)歲。在患者據(jù)悉檢查流程和核磁共振增強掃描風險的情況下行平掃和LAVA增強掃描。
1.2檢查流程和方法 檢查前準備:需知曉患者檢查前有無核磁共振檢查禁忌癥,在檢查前讓患者脫去身上所有金屬物品并在檢查前排空糞便。采用GE1.5HD核磁共振檢查,患者取仰臥位囑咐平靜呼吸用體部相控陣線圈,中心線對準盆腔中心。常規(guī)先行平掃,軸位T1WI(包括整個盆腔),T2WI抑脂;矢狀位T2WI抑脂;冠狀位T抑脂。掃描參數(shù),T1WI:TR=535ms,TE=10ms;T2WI:TR=5300ms,TE=100ms;抑脂掃描,T2WI:TR=6300ms,TE=78ms。均采用小FOV薄層高清掃描,層厚/層間距=3/0.3mm。平掃完之后采用LAVA增強掃描,從上肢靜脈通道手推注入GD-DTPA造影劑15ml,后延遲18S掃描動脈期,32s掃描靜脈期,50s進行延遲掃描。
1.3對掃描圖像進行圖像評估 選取科室內(nèi)2名經(jīng)驗豐富的診斷醫(yī)師進行圖像評估,以術后病理檢查為金標準作為對比,評估肛瘺磁共振檢查的準確率。對高位肛瘺確診的結果進行分析,其中肛瘺內(nèi)口及其分支等與病理檢查做比較統(tǒng)計其準確率。采用X2 檢驗,P為數(shù)據(jù)所得檢驗結果所獲取,P<0.05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核磁共振影像學分析肛瘺病灶主要查看瘺口位置,肛瘺分支與走形和與皮膚外口的關系,并且分辨有無合并膿腔與肛門內(nèi)外括約肌的關系。
2.1 45名患者均確診肛瘺,低位肛瘺30名,高位肛瘺15名,影像診斷準確率為97.35%,漏診率為2.65%,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2 15名高位肛瘺患者中,瘺管分支顯示率為88.5%(`X=10.05,P<0.01),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分析
肛瘺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上稱為痔漏,是一種肛門的常見疾病。肛門瘺管是肛管或直腸與肛周皮膚相通的肉芽腫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少見于涉及直腸。內(nèi)口多位于齒狀線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膚,但部分可見瘺管及支管在肛提肌和肛管直腸環(huán)上方,這種類型稱為高位肛瘺。發(fā)病率僅次于痔,多見于男性青壯年,文獻報道與男性性激素靶器官皮脂腺分泌旺盛相關。大多數(shù)肛瘺是非特異性感染,極少數(shù)是結核性感染,主要癥狀是肛周或臀部瘺口經(jīng)久不愈反復發(fā)作。其中高位肛瘺復發(fā)原因復雜,如不經(jīng)過手術治療無法徹底根治。
臨床對于肛瘺的檢查除外手術病理檢查還有CT,超聲等技術手段,但以上檢查都存在增強患者痛苦,對纖維組織和肉芽組織分界顯示不清,不能具備良好的軟組織分辨力等缺點逐漸被核磁共振掃描所取代。
本文研究45例臨床肛瘺患者采取軸位,冠狀位,矢狀位和LAVA增強掃描較好地顯示了肛瘺位置,肛瘺分型和支管解剖。其中主要研究的LAVA增強掃描對比其他掃描方式對高位肛瘺的內(nèi)外口顯示清晰,對于肛瘺炎癥侵犯范圍準確明了。
通過對比圖像顯示發(fā)現(xiàn),常規(guī)采用的核磁共振平掃T2WI抑脂也對肛瘺顯示有較好的指導作用,但如遇高位肛瘺,結腸蠕動導致偽影分析不準確外,還有瘺管含有較多膿液或非活動期的肛瘺患者膿液較少均不能較好顯示。
本組研究重點查看了LAVA增強圖像與平掃的對比,發(fā)現(xiàn)抑脂效果更穩(wěn)定,且多方位觀察更加重要。LAVA增強序列能更清晰地顯示高位肛瘺的全部分支。根據(jù)姜勝東等【3】發(fā)現(xiàn)LAVA較T2WI抑脂能更好地顯示肛瘺的細小分支,在LAVA增強上表現(xiàn)為細小線狀高信號且與主竇道相痛,處于非活動期的瘺管因含膿液較少也能清晰顯示。肛瘺內(nèi)口在LAVA增強序列上主要表現(xiàn)為與瘺管和周圍軟組織片狀高信號,說明LAVA序列能夠清晰顯示內(nèi)口與周圍軟組織比鄰關系。
通過以上研究表明,臨床肛瘺患者利用核磁共振LAVA掃描序列在瘺管分支顯示,肛瘺內(nèi)口位置確定以及分型優(yōu)于其他檢查方式,在患者幾乎無痛苦的情況下為術前評估的準確性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均,陸錦貴,吳青山,劉玲玲,等.擴散加權成像結合常規(guī)序列在復雜性肛瘺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5,12(13):95-98.
[2]刑予,朱杏莉,楊希菊,等磁共振成像不同掃描方位及序列對肛瘺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5,12(16): 533-534.
[3]姜勝東,繆錦芬,張家輝,陳波,等LAVA增強MRI檢查對復雜性肛瘺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8):1322-1324.
[4]李福興,肛瘺的比較影像學診斷進展[J].山西醫(yī)學雜志,2015(6):65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