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 時
提到“體育”一詞,你會想到什么呢?體育運動,體育明星,大型的體育賽事……體育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能夠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我國將“體育”寫入憲法條款,規(guī)定“國家發(fā)展體育事業(yè),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并制定相關法律,保障體育活動的開展和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為促進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培育中華體育文化,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根據(jù)《憲法》,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以下簡稱《體育法》)。我國《體育法》于1995年頒布,經(jīng)過兩次修正,并在2022年6月24日,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修訂通過,并予公布。《體育法》的修訂,標志著我國體育法治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對于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讓我們一起走近《憲法》和《體育法》等相關法律,了解那些與我們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體育法律知識吧!
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公民享有平等參與體育運動的權利。新修訂的《體育法》第五條規(guī)定:“國家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權利,對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參加體育活動的權利給予特別保障?!蔽覈ㄟ^立法規(guī)定了擴大公益性和基礎性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為重點人群參與體育運動提供特殊保障等內容,保障了公民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權利。
案例一
小明(化名)正上初三,他們班的體育課安排在每周五下午。這學期,其他科的老師經(jīng)常占用體育課時間上自己的課。小明和同學們想要上體育課,可班主任卻說:“你們現(xiàn)在初三了,馬上就要中考,應抓緊時間學習文化知識。體育課少上一節(jié)就少上一節(jié)吧?!睂τ谛∶骱屯瑢W們要求正常上體育課的訴求,法律是怎么規(guī)定的呢?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內容的一部分。我國當前優(yōu)先發(fā)展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堅持體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xié)調,體魄與人格并重,促進青少年全面發(fā)展。新修訂的《體育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guī)定:“學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開齊開足體育課,確保體育課時不被占用。學校應當在體育課教學時,組織病殘等特殊體質學生參加適合其特點的體育活動。”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小明的學校存在占用體育課時開展其他課堂教學的情況,違反了《體育法》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有關主管部門應對學校的這種做法責令改正。
新修訂的《體育法》還規(guī)定,學校應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于一小時的體育鍛煉,國家還將體育科目納入初中、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范圍,建立符合學科特點的考核機制。
案例二
小宇(化名)和小勝(化名)是A中學初一的學生。兩人在班級足球比賽中因爭搶球發(fā)生身體觸碰,小宇摔倒在地,右臂肘關節(jié)骨折,學校隨后將小宇送往醫(yī)院。小宇出院后,將A中學、小勝以及小勝的父親起訴至法院,要求他們賠償醫(yī)療費、交通費、護理費等經(jīng)濟損失。小宇的主張能得到支持嗎?
學生在校園參加體育活動時,有時可能會遭到意外傷害。新修訂的《體育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國家建立健全學生體育活動意外傷害保險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做好學校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和運動傷害風險防控?!睂W生在校園體育活動中受傷,學校是否承擔賠償責任,需要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在上述案例中,法院審理認為,足球比賽是對抗性運動,存在一定的風險,小宇在足球比賽爭搶球中摔倒,是在運動中無法預見或防范的情況下發(fā)生的損害,屬于意外情況,而學校在此次教學活動中盡到了管理職責,事后也采取了及時的救助措施,不存在過錯,因此不承擔賠償責任。小宇和小勝都是中學生,具備相應的認知水平,能預見比賽可能伴隨的風險,應自行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保護自己。并且,小勝在足球比賽中沒有侵害小宇的主觀故意,行為上也沒有違規(guī)動作,對于小宇的受傷也不存在過錯,同樣不應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