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楠楨
中圖分類號:G843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1-030-02
摘 ?要 ?2015年,國務院頒布《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強調了基礎教育學校普及校園足球教學的重要性。本研究通過對延吉市朝鮮族與漢族初中校園足球開展情況進行對比,探索兩所學校發(fā)展校園足球的特點,為校園足球發(fā)展模式做出參考依據(jù)。通過調查研究方法發(fā)現(xiàn):延吉市朝鮮族初中相比延吉市漢族初中校園足球開展起步更早,有更好的基礎;兩所初中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經(jīng)費普遍不足;漢族初中學生與朝鮮族初中學生對足球的喜愛程度差異并不明顯,都比較喜歡足球;朝鮮族初中學生足球參與程度更高,漢族初中學生更多參與到了籃球、田徑等運動項目中。
關鍵詞 ?朝鮮族 ?漢族 ?校園足球 ?對比 ?開展現(xiàn)狀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我國最早一批開展足球運動的地區(qū)。早在1995年,由延邊州發(fā)改委、延邊州政府的指導,州體育局和州教育局共同著手,計劃了“從娃娃抓起”的足球人才培養(yǎng)體系[1]。但時至今日,延吉市目前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如基層教練員缺乏、各學校之間發(fā)展水平不均衡、資金不充裕等。延吉市的朝鮮族與漢族人口比例接近1:1。本文通過對延吉市漢族與朝鮮族初中進行調查,了解現(xiàn)階段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情況,對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有針對地提出相關策略。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延吉市朝鮮族與漢族初中校園足球開展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為使研究內容更具體,對延吉市朝鮮族與漢族初中部分學生、領導和教師的調查結果做對比探討。具體選取學校為朝鮮族初中:延吉市五中、延吉市第三中、延吉市十中;漢族初中:延吉市四中、延吉市十二中、延吉市六中。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法、訪問調查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有關延吉市朝鮮族、漢族初中校園足球發(fā)展現(xiàn)狀的文件及文獻資料。查閱的文獻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體系建設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等;關于國內學校足球開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的論文著作、期刊、新聞等。
2.訪問調查法。走訪延吉市各初中的領導和各中學足球管理負責人員和相關體育組教師。調查的對象為:各學校校園足球辦公室、辦公室領導成員、學校足球課以及校足球隊的訓練與比賽情況等;咨詢相關行政領導對校園足球的開展實施情況。
3.問卷調查法。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對問卷編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以研究目的為中心,編制調查問卷。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經(jīng)過對延吉市的朝鮮族、漢族初中校園足球的開展現(xiàn)狀做調查研究,比較兩個民族在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方面的特點以及不足,拓寬發(fā)展校園足球發(fā)展的新思路,為延吉市順利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提供實踐參考。
二、結果與分析
(一)校園足球活動的管理現(xiàn)狀對比
2015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公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試點遴選名單的通知》將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確定為全國四個校園足球試點區(qū)之一[2]。以選擇性設立布局,在校園足球試點區(qū)內選擇一些學校作為布點學校,希望通過校園足球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的興趣,以此確保建成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途徑。
如表1所示,通過對延吉市6所初中校園足球管理情況調查,發(fā)現(xiàn)朝鮮族初中與漢族初中在校園足球管理上存在一些差異。調查的延吉市3所朝鮮族初中都依照《校園足球實施方案》要求成立了專門機構,由校長或體育辦公室主任負責學校足球活動的開展,明確了校園足球發(fā)展大綱。
(二)校園足球開展活動的現(xiàn)狀對比
足球課是校園足球的基礎部分,對延吉市朝鮮族與漢族初中共22名體育教師的校園足球活動開展調查顯示(表2)。
在對延吉市朝鮮族初中10名體育教師的問卷調查中,60%的教師表示自己每周體育課課時為3節(jié),40%的教師表示自己每周體育課為2節(jié)或者4節(jié)。在體育課程中,每周足球課課時以2節(jié)課為主,占比70%,剩下30%的教師表示每周僅有1節(jié)足球課。
在調查的漢族初中12名體育教師表明,目前教學計劃里每周體育課課時安排以3節(jié)課為主,占比為83.3%,還有16.6%的教師表示每周上4節(jié)體育課。從教學計劃中足球課的安排來看,每周足球課的安排以1節(jié)課為主,占比100%。
(三)校園足球開展經(jīng)費的現(xiàn)狀對比
延吉市校園足球開展的活動經(jīng)費主要由體育局和教育局聯(lián)合下?lián)?,雖然依靠政府部門撥款,同時延吉市作為邊疆地區(qū),經(jīng)濟水平也不算發(fā)達,經(jīng)費平攤到延吉市各個學校,最后所剩不多。
如表3所示,本研究調查的延吉市朝鮮族初中皆給負責足球隊訓練的教師發(fā)放了訓練補助,提高了體育教師參與校園足球開展的積極性。而在漢族學校,12名體育教師中有8名教師有訓練補助,剩下還有4名教師沒有補助。在對“您認為學校是否需要增加校園足球活動經(jīng)費”這一問題時,無論是朝鮮族初中體育教師還是漢族初中體育教師都無一例外的選擇了“需要”。
根據(jù)以往其他學者的研究表示,在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大部分體育教師都有倦怠的現(xiàn)象,其主要原因包括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工資待遇偏低、工作壓力大等因素[3]。
(四)學生的調查與對比
校園足球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學生對足球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校園足球的發(fā)展水平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情況。利用學?,F(xiàn)有的資源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延吉市初中校園足球開展工作的關鍵[4]。
在對延吉市朝鮮族與漢族初中學生對校園足球喜愛程度的調查中(表4),所調查100名學生對足球的喜愛程度普遍都很高。雖然延吉市漢族初中校園足球開展情況沒有朝鮮族初中好,但漢族初中的學生對校園足球的喜愛程度卻不低,這說明漢族初中并非缺少開展校園足球的學生基礎。
相比之下,當前延吉市漢族初中校園足球開展現(xiàn)狀還有待改進,與朝鮮族初中有顯著差異,但是在延吉市漢族初中,足球還是一種能讓大部分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在對隨機抽取的100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表示對校園足球很喜歡的漢族學生甚至比朝鮮族學生高出4%,說明了延吉市漢族學校開展足球運動還是具較好的學生基礎的。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延吉市朝鮮族初中在校園足球的開展、普及方面較好,具有比較完善的管理辦法,分管的校長、體育組長等責任明確,配合師資、場地器械等資源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校領導對足球運動的重視程度,以及學校各部門協(xié)同配合,給延吉市朝鮮族初中足球運動的開展帶來優(yōu)勢。
延吉市漢族初中長期以來對校園足球的發(fā)展比較滯后,起步比較晚,在校園足球的管理方面并不是很完善。在本文調查的3所學校里,只有延吉市四中具備專門的校園足球辦公室,并且主管領導為體育組主任。
漢族學校學生對足球的喜愛程度并不比朝鮮族學校差,但是他們更多參與到了其他運動項目中,漢族初中對足球的普及程度還沒達到標準。
(二)建議
延吉市相關教育、體育的行政部門應加大對漢族初中校園足球開展工作的重視和扶持政策,保證足球運動能夠在漢族初中里有較好的普及,形成校園足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兩個民族的學校都應加大對于從事學校足球的教師和教練員的投入,減輕教師們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負擔,讓教練員們積極進行自我總結,提高足球理論和實踐。
延吉市漢族初中需要營造更好的校園足球氛圍,舉辦更多的校內分級聯(lián)賽體制,為校園足球創(chuàng)造積極的條件,提高學生參與校園足球運動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金哲容.延邊地區(qū)校園足球運動開展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延吉:延邊大學,2011.
[2]教育部關于公布2015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試點縣(區(qū))名單的通知[J].校園足球,2015(10):4-5.
[3]劉鴻濱,姜付高.德國青少年足球發(fā)展經(jīng)驗與啟示[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7,4(04):26-29.
[4]鄭國哲.延邊地區(qū)朝鮮族學校開展足球運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