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宋應昌朝鮮講學活動考
        ——陽明心學在域外的一次“外王”實踐

        2022-03-07 12:25:00
        文史哲 2022年1期
        關鍵詞:外王世子講學

        焦 堃

        陽明心學經(jīng)王陽明及其弟子的大力提倡之后,不僅在明朝風靡一時,而且開始向朝鮮、日本等周邊地域傳播。在明朝中后期,周邊地域中與中國的思想交流最為活潑的當屬朝鮮。雖然在尊奉程朱理學的朝鮮,陽明心學的傳播受到很大的阻礙,但伴隨著兩國間因出使等而發(fā)生的人員流動,仍不斷有人試圖將陽明心學傳入朝鮮。這其中,萬歷中期爆發(fā)的朝鮮之役、也就是抗倭援朝戰(zhàn)爭成為部分明朝士人進入朝鮮傳播心學的一個特殊契機。明朝向朝鮮大舉出兵后,信奉陽明之學的宋應昌以經(jīng)略身份赴朝,在指揮作戰(zhàn)的同時還與其幕下的袁黃等人積極試圖令朝鮮方面接受陽明心學。

        一、關于宋應昌的思想背景

        二、宋應昌在朝鮮講學活動的前后經(jīng)緯

        記載宋應昌在朝鮮活動情況的史料,主要有抗倭戰(zhàn)爭期間在位的朝鮮國王宣祖李昖一朝的實錄以及后來宋應昌自己所編纂的《經(jīng)略復國要編》等書。就其在朝鮮的講學活動而言,當以朝鮮實錄中的記載最為詳細?!缎鎸嶄洝分惺状翁岬剿螒c講學有關的言行,是在宣祖二十六年亦即萬歷二十一年四月一日乙酉條中:

        左承旨洪進還自義州,啟曰:“……經(jīng)略……又曰:‘我聞世子年富,正當學問之時,……須及時講學?!雷?,他日之國王,輔導其可緩乎?講究帝王之道,性理之學,本源澄澈,正大光明,則修身治國,都不外此。……陪臣歸啟國王,敎養(yǎng)有法,勿事文酒。且令世子講官二三陪臣,赍圣經(jīng)賢傳以來,我于閑日,當講論義理,點其句讀,使之轉教此世子。此皆我為你國盡情處,陪臣須記取勿忘,并此歸啟?!?/p>

        據(jù)此條所記,宋應昌向朝鮮方面提出講學的要求,應當是在四月一日之前。而其要求的具體內容,是朝鮮方面派遣幾名世子的講官前往義州宋應昌的駐地,就《大學》等經(jīng)書的內容進行講論,日后再由這幾名講官將宋應昌所講授的內容傳授給世子。而在四月一日,朝鮮方面的左承旨洪進將宋應昌的這一要求轉達給了朝鮮國王宣祖。

        對于宋應昌的這一要求,宣祖最初是極為反感和排斥的?!缎鎸嶄洝酚涊d四月四日宣祖與大臣尹根壽之間的對話云:

        上曰:“經(jīng)略亦能文耶?”根壽曰:“有學問云矣?!边M曰:“彼謂我送講官來學云矣。”上曰:“遣講官,學異學而來耶?其言明德、親民等語以親作新為非云云,可知其為學也。雖為陽明之學,用兵亦如陽明,則我國當瞻仰之矣。”

        這段對話中,宣祖明確地將宋應昌的思想稱作“異學”,表示不愿派遣講官,并以宋應昌關于“明德”“親民”的說法作為根據(jù)。這段記載還反映出宣祖很清楚地知道宋應昌的學問乃是“陽明之學”。在一天前的四月三日,宣祖還曾經(jīng)說“宋侍郞未渡鴨綠之江,而圖錄軍功;初入殘破之邦,而登高作樂。至于學術舛錯,義理不明,為人可知”,言語間亦充滿了對宋應昌為人和學問的批判。

        不過,到了四月五日,朝鮮備邊司請求宣祖接受宋應昌的要求,派遣官員前去與其講學,而宣祖則一改其態(tài)度,接受了這一請求。四月十四日,朝鮮方面正式派遣文學柳夢寅、司書黃慎及說書李廷龜這三名世子的講官前往宋應昌的駐地?!缎嫘拚龑嶄洝吩诋斈甑木旁乱蝗杖勺訔l中記載了這幾名朝鮮官員與宋應昌講學的情況:

        經(jīng)略初至,請世子侍講官數(shù)人講論道學,上遣文學柳夢寅、司書黃慎、說書李廷龜往。經(jīng)略留之幕下,軍務之暇,講《大學》旨義。經(jīng)略學于王守仁門人,力詆程、朱注說,慎、廷龜極論朱、陸之辨。夢寅好文而不知學,又以持平召還。慎學于成渾,廷龜文學早成。經(jīng)略使制《大學講語》,慎等曰:“我國尊尚程、朱,先儒諸說具載,此外不敢贅一辭?!苯?jīng)略曰:“貴國學尚如此,但可從所學而著說,資我講劘,不宜蹈襲固儒陳言腐語。以流出胸中者別成一書?!蓖?shù)葟闹恐瞥室徽?,?jīng)略稱善,亦自制以示之,待兩人極款。將渡江,與監(jiān)軍御史周維翰會于統(tǒng)軍亭,指二人曰:“此春坊學士,為講學招來?!本S翰曰:“東國學尚如何?”提督曰:“尊尚程、朱?!本S翰曰:“也好也好。”提督臨去,執(zhí)二人手曰:“東國興復在世子,世子賢德在公等,千萬勉旃?!?/p>

        除宋應昌與黃慎、李廷龜之間的講學活動之外,還應注意到的是,在上引《宣祖實錄》四月四日的記載中,宣祖已經(jīng)明確地指出宋應昌的學問乃是“陽明之學”,并說“其言明德、親民等語,可知其為學也”。由此看來,在李廷龜?shù)热饲巴螒幌轮埃婢鸵呀?jīng)接觸到了宋應昌關于明德、親民等《大學》條目的論述。《宣祖實錄》所記四月一日洪進向宣祖所做的匯報中,雖有宋應昌論學的內容,但并未涉及“明德”“親民”。而宣祖本人此前并不曾直接與宋應昌會面,筆者亦未查到之前曾有其他雙方的大臣、隨員等向宣祖轉述宋應昌學術思想的記載。那么宣祖是如何得知宋應昌關于明德、親民的論述內容的呢?筆者以為可能性有兩個:或是通過宋應昌的著作,或是通過雙方之間直接的文書往來。就第一種可能性而言,雖然不能將其完全排除,但史籍中并沒有宋應昌著作在朝鮮傳播的記載,且《明史·藝文志》以及《千頃堂書目》等均未著錄宋應昌在心學方面的專門著作。而關于第二種可能性,筆者則找到了比較確實的證據(jù)?!督?jīng)略復國要編》中收錄了一道宋應昌于三月二十二日發(fā)給宣祖的咨文《移朝鮮國王咨》,其中有涉及“明德”“親民”的內容:

        一為修已以安百姓事?!裎┌畋?,本固邦寧。故治國者以生聚為先,修身者以明德為要?!w所謂正志者,正其公道光明之心志也?!裢踉夥晖怆y,邦國幾危,幸仗天威,中興恢復。王不當效箕子之正志乎?志正則心德光明,可以親民治國。王與臣庶其速乘此招徠之機,以萬物得所為心,以不嗜殺人為念,以敬以慎,毋怠毋荒,遍出曉諭,多方撫恤,……王其留意焉!

        從內容、時間上看,這道咨文都與《宣祖實錄》中的記載相吻合。因此筆者認為,宣祖所說的宋應昌“言明德、親民等語”,應當就是指這道咨文中的相關內容。文中出現(xiàn)的“所謂正志者,正其公道光明之心志也”“志正則心德光明”等語,的確有著很明顯的陽明心學色彩。宣祖應當是通過洪進等人所帶回的情報以及這道咨文中的內容而得以確認宋應昌所尊奉的是陽明之學。而從朝鮮在學術方面尊奉程朱這一角度來說,宣祖批評宋應昌“學術舛錯”,稱其學為“異學”,的確是比較自然的事情。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宋應昌發(fā)出這道咨文的目的并非是單純與宣祖論學,而是為了處理戰(zhàn)爭期間所發(fā)生的朝鮮降民的問題。故而宣祖對宋應昌關于“明德”“親民”之言論的批判,不僅是出于學術尊尚之不同,也反映出了雙方之間在處理這一現(xiàn)實政治問題之際的分歧。以下首先就宋應昌這道咨文中所涉及的政治問題進行探討,再考察宋應昌與黃慎、李廷龜之講學活動背后的政治意圖。

        三、“明德”“親民”的背后:朝鮮降民問題

        上引宋應昌發(fā)給宣祖的咨文在一開頭便表明其主題乃是“修己以安百姓事”,并在最后要求朝鮮方面“多方撫恤”,說明其真正用意在于對朝鮮百姓的安撫工作。咨文在開頭之后接著說道:

        準朝鮮國王咨內開“恭承明命,……既下牌文以安反側,又令曉諭寬宥脅從?!钡纫?,準此。先該本部委遣指揮黃應揚等赍執(zhí)免死帖前赴王京左右郡邑,同該國陪臣遍行分散,復面諭陪臣黃沂轉致保全民命。

        由此看來,所謂“安百姓”具體便是要求朝鮮方面對那些曾經(jīng)投靠日軍的國內民眾即所謂“反側”“脅從”,也就是筆者所說的朝鮮降民予以寬大處理和積極安撫。據(jù)文內所引朝鮮國王發(fā)出的咨文,可知宋應昌之前就曾經(jīng)“下牌文以安反側”,又命令朝鮮方面“曉諭寬宥脅從”。而咨文中還提到宋應昌曾派遣指揮黃應揚等人攜帶免死帖,前往朝鮮都城王京(今首爾)周圍地區(qū)分發(fā),并通過朝鮮方面的官員黃沂向國王宣祖轉達“保全民命”的要求。由此看來,朝鮮方面最初是以處死的方式來對待降民的?!督?jīng)略復國要編》卷八中所收宋應昌于五月二十四日發(fā)出的給明軍提督李如松的檄文中云:

        胡澤稟稱“風聞朝鮮一總兵帶領萬人投降倭奴,見在釜山,與倭札營。聲言:‘向平壤歸還,男婦盡沉之江中,我輩總回亦死,是以降倭。’”等情到部。看得朝鮮官民向被倭奴脅從,原非得已。國王惡其歸順,治之以法,人心驚懼。

        據(jù)此處所述,在明軍收復平壤之后,朝鮮國王曾下令將歸附日軍的平壤民眾沉入江中殺死,造成“人心驚懼”。而據(jù)宋應昌三月十七日向明廷的上疏稱,在明軍將要收復王京之際,朝鮮國王又打算將王京的降民全部處死,故而宋應昌才預先派人向王京百姓散發(fā)“免死帖”以安定人心:

        見今王京百姓,本王惡其降倭,必欲盡戮。臣聞之,亟咨本王,令其招徠赦免,復遣標下官黃應揚、吳宗道、俞俊彥等分投給散免死帖萬余紙。

        宋應昌所說的令朝鮮國王“招徠赦免”的咨文,當是指其一月十八日發(fā)出的《移朝鮮國王咨》,中云:

        王速出令,宣布軍民人等……在王京者,候天兵攻進,或獻城門作為內應;其在各道者,或統(tǒng)義兵,斬倭級;其有親戚故舊在于王京者,相與密約內應,并為間諜,協(xié)助王師,懋建勛業(yè)。事成,以中興開國論功,大行升賞。

        由此可以看出,宋應昌之所以令朝鮮方面招撫王京百姓,也是希望他們能夠在明軍攻城時積極擔任內應。而宋應昌命令黃應揚等人散發(fā)免死帖的正式公文發(fā)出于一月十五日,其中要求黃應揚等“潛蹤暗詣王京等處”,將免死帖“分給被倭脅從軍民男婦,執(zhí)帖前來投降免死”?!督?jīng)略復國要編》中收錄有所謂“免死帖”的內容,而關于黃應揚等人散發(fā)免死帖一事,朝鮮方面的史料中亦有相應記載?!缎鎸嶄洝沸娑暌辉露瘴煲性疲?/p>

        上幸新安館,接見天將黃應旸、吳宗道、俞俊彥。應旸曰:“……提督遼東人,不辨皂白,只喜殺戮,故俺赍免死帖萬余道,專為活民而來。愚氓雖或畏死附賊,而如非向道者,則俺皆給帖安接,許還其本業(yè)……”……應旸曰:“須以向導人二名,馬三四匹見贈,……俺先往京城,變服入城,招撫人民,以圖收復。”

        此處記載中出現(xiàn)的“黃應旸”,應當即是宋應昌咨文中提到的“黃應揚”。據(jù)此條所記,黃應揚等人于一月二十三日攜帶免死帖到達朝鮮國王駐處,并要求朝鮮方面協(xié)助其前往尚被日軍占據(jù)的王京,散發(fā)給那些“畏死附賊”的朝鮮民眾。不過朝鮮方面記載黃應揚的發(fā)言中有“提督遼東人,不辨皂白,只喜殺戮,故俺赍免死帖萬余道,專為活民而來”之語,就此來看,似乎其之所以要散發(fā)免死帖,乃是因為害怕當時的明軍提督李如松在前方濫殺平民。從下文中所引宋應昌給李如松參謀的信可知,宋應昌的確曾擔心李如松會在收復王京后對城中的朝鮮百姓有濫殺行為,其散發(fā)免死帖也的確有防止李如松之濫殺的用意。但結合之前所論,散發(fā)免死帖的做法在更大程度上應是針對朝鮮方面處死降民的行為。此處黃應揚的話中對此只字未提,不知是因為其礙于情面沒有直說,還是朝鮮方面在記錄中進行了掩飾。除此條記錄之外,《宣祖實錄》中還記載宋應昌的隨員劉黃裳和袁黃亦曾于一月九日面見宣祖,并勸誡宣祖云“本國人有投入賊中者,若自來,則饒而勿罪可也”,“若以一切之法,深治投入之人,則不可也”。綜合中、朝兩方面史料中的記述,可以確定宋應昌之在朝鮮散發(fā)免死帖,主要是由朝鮮方面處死降民的做法所引發(fā)。

        盡管宋應昌等人屢次勸誡并且散發(fā)了大量免死帖,但朝鮮方面處死降民的做法似乎并沒有就此停止。從《經(jīng)略復國要編》中的記載來看,在明軍收復王京、日軍退縮到釜山一帶后,朝鮮方面仍然在執(zhí)行處死降民的政策。《經(jīng)略復國要編》卷十一中所收宋應昌于九月七日寫給當時的明朝兵部尚書石星的信中云:

        信中提到當時在朝鮮海岸地帶有四五萬主動降附日軍或是被日軍擄掠的朝鮮百姓,因為日軍不愿將其帶往日本,又害怕被本國處死而不敢返回家鄉(xiāng),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宋應昌因為擔心這些朝鮮降民發(fā)動暴亂,不得不要求朝鮮國王寬恕他們,并且又派遣自己的部下劉綎去散發(fā)免死帖。在十月九日發(fā)給宣祖的咨文中,宋應昌批評宣祖“即因事以省躬,加意以招撫,尚懼國本不立,而乃復妄行殺戮耶”,并再次要求朝鮮方面“即發(fā)免死帖萬余紙,責令陪臣前往釡山等處,大張赦宥之文,廣布招徠之令”。而到了十一月三十日,宋應昌又再次向劉綎發(fā)出命令,要求其前往釜山地區(qū),會同朝鮮方面做好這些降民的招撫工作,向他們散發(fā)免死帖,并“令陪臣大張國王開赦告示,斷不殺戮,以安眾心”。咨文中提到“釜山等處聚結朝鮮被倭所脅之人,以衣食無措欲歸,又畏國王殺戮,往往假倭名色,間出搶掠”,已經(jīng)成為動亂的因素;而雖然宋應昌曾一再要求朝鮮方面對這些降民積極進行招撫,又多次安排向他們散發(fā)免死帖,但“此輩終懷疑畏,而該管陪臣又觀望不為設處”。由此看來,朝鮮方面對于招撫降民一事始終比較消極,招撫工作并沒有取得很大進展。從當年一月份一直到十一月份,宋應昌反復要求朝鮮方面不要處死降民,并且屢屢安排散發(fā)免死帖,說明朝鮮自始至終都沒有按照宋應昌的要求寬恕并積極招撫降民,其對待降附日軍的本國民眾,大概一直都是以處死為原則。

        通過以上所論,已可看出宋應昌與朝鮮國王宣祖之間在處理降民問題上的前后分歧。宋應昌在給宣祖的咨文中就“明德”“親民”所進行的議論,也是針對此事而發(fā)。對于宋應昌來說,對降民加以寬待和安撫,并不只是出于利用其做內應、防止其引發(fā)動亂等現(xiàn)實需要,更是出于對自身思想理念的實踐。在明軍收復王京之前,宋應昌曾寫信給實際指揮作戰(zhàn)的提督李如松的兩個參謀鄭文彬和趙汝梅,請他們勸誡李如松在收復王京后不要濫殺城中朝鮮百姓:

        王京居民,與倭雜處,彼此難辨。況破城之日,事在倉卒,恐致混殺?!玛P生命,陰功系之。仰城公富貴已極,正宜修積,則今日當重者,端在此也?!c本部預發(fā)免死帖數(shù)千給之,意亦為此。再望于匆忙之際,更加嚴禁,不許混傷,則不惟功髙,亦且德盛;不惟勇震,亦且仁全。

        信中的“仰城公”即是李如松。在這封信中,宋應昌希望鄭、趙二人勸誡李如松要“修積”“陰功”,對那些被迫降附日軍、對明軍沒有“拒敵”行為的朝鮮百姓加以寬宥,以做到“德盛”“仁全”。從“陰功”之語來看,宋應昌的思想中應當有著與袁黃之提倡功過、善行類似的成分。而在勸誡朝鮮國王宣祖的咨文中,宋應昌則純粹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進行論述的。在這份咨文中,宋應昌明確提出“民惟邦本”,要求宣祖“修己以安百姓”,“以不嗜殺人為念”,并論述說“治國者以生聚為先,修身者以明德為要”,若要“親民治國”,就必須先“正其公道光明之心志”。這很明顯是在批評宣祖處死降民的做法違背了“親民”的德目,而之所以會如此,則是因為宣祖之“心志”還未正,未能做到“明德”。而宣祖對于宋應昌這一批評的反應,則是反過來批判宋應昌“學術舛錯,義理不明”,并稱宋應昌所尊奉的“陽明之學”為“異學”。雙方在對待降民這一現(xiàn)實問題上的分歧和矛盾,在這里以學術上的對立、亦即陽明心學與程朱理學之對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之前已經(jīng)提及,宋應昌與朝鮮方面在處理降民問題上的分歧始終未能消弭。這一點從朝鮮君臣對宋應昌之“學術”一貫的批判態(tài)度中亦可得到印證。據(jù)《宣祖實錄》中的記載,繼四月份對宋應昌的思想進行批判后,到當年的閏十一月,宣祖又批評宋應昌“為人陰險且譎,……且以為當講學,勸予講明德、親民之學”,對此其大臣柳成龍附和說“此人不可與言學問矣”。由此可以看出,朝鮮君臣對于宋應昌寬待降民的勸誡,從始至終都是不以為然的。

        四、宋應昌召李廷龜?shù)热酥v學的政治意圖

        上一節(jié)中對宋應昌與朝鮮國王宣祖之間有關“明德”“親民”的議論,以及作為其政治背景的朝鮮降民問題進行了討論。不過,宋應昌與宣祖之間關于學術的議論僅限于為數(shù)不多的公文往來;而與李廷龜?shù)热酥g的講學則是將后者召至自己幕中而進行,并且時間長達四個月左右。因此可以說,宋應昌在朝鮮講學的主要對象并不是宣祖,而是李廷龜?shù)瘸r文臣。此事的前后經(jīng)過在第二節(jié)中已經(jīng)加以敘述,本節(ji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宋應昌召李廷龜?shù)热酥v學背后的政治意圖進行分析。

        第二節(jié)中所引《宣祖實錄》宣祖二十六年四月一日的記載中,朝鮮左承旨洪進轉述宋應昌的話云“我聞世子年富,正當學問之時。……須及時講學”,又云“世子,他日之國王,輔導其可緩乎?……且令世子講官二三陪臣,赍圣經(jīng)賢傳以來,我于閑日,當講論義理,點其句讀,使之轉敎此世子”。由此可見,宋應昌之所以向朝鮮方面提出講學的要求,根本著眼點在于世子的教育,而其要求朝鮮方面派遣前來與其講學的,也是世子的講官。此處所說的“世子”即是宣祖次子、在日本入侵朝鮮后不久被立為世子的光海君李琿。宋應昌與朝鮮方面派遣來的李廷龜?shù)热酥v學的直接目的,是通過講學將自己對經(jīng)書“義理”的發(fā)揮傳授給李廷龜?shù)热耍儆珊笳邅硪源藢夂>M行教育,以確保光海君所修習的“帝王之道”“性理之學”能夠“本源澄澈”,這樣其即位成為國王之后方能夠“修己以安百姓”。

        上節(jié)所引宋應昌首次向宣祖提起“明德”“親民”的咨文在一開頭便提出“為修己以安百姓事”,顯然在宋應昌看來,宣祖并沒有能夠做到這一點。這并非只限于對待降民一事,而是宋應昌對宣祖的整體看法。在九月七日寫給兵部尚書石星的信中,宋應昌說道:

        朝鮮國王昏亂無能,全憑奸佞陪臣播弄。民間膏腴田產(chǎn),盡為陪臣家占并,稅糧差役,分文不納。甚有奸民投入奸臣之家者,糧差亦皆影射。國王全不覺察,以致貽累小民賠補,國人怨恨入骨。近據(jù)劉綎報稱,王京等處百姓,計其欲隨倭奴去者并擄掠者,近四五萬人……

        由此可知,在宋應昌看來,宣祖是個“昏亂無能”的國王,其在位期間“全憑奸佞陪臣播弄”,國內的肥沃田地都被有權勢的大臣官員所占據(jù),而糧差負擔卻都落在一般百姓頭上,以致朝鮮百姓對其“怨恨入骨”,在日軍入侵后竟然有不少朝鮮百姓“欲隨倭奴去”。在宋應昌給宣祖的咨文中,已時時透露出對宣祖失政而導致朝鮮遭受日本侵略并幾乎亡國的不滿和指責。如十月九日發(fā)出的咨文中有“惟是封疆不守,以致人民離散。王當此際,即因事以省躬”的文字,而此前在四月四日發(fā)出的咨文中,宋應昌更是指責宣祖“舉先王之江山社稷,聽二三群小播弄,垂亡而不知悟”。

        可以說,宋應昌在朝鮮的講學活動,是陽明心學致君行道的一次嘗試,只不過其對象不是明朝的君主,而是朝鮮的國王和世子。雖然信奉陽明心學的士人在明朝國內極少有這樣的機會,但宋應昌卻利用出征朝鮮這一特殊的時機以及自身在朝鮮的特別地位,試圖以自己的心學思想影響朝鮮國王宣祖和世子光海君,展開了一次“外王”的實踐。

        五、宋應昌在朝鮮傳播陽明心學失敗的政治背景

        然而,宋應昌在朝鮮的“外王”實踐很難說獲得了成功。第二節(jié)中已經(jīng)提及,李廷龜?shù)热嗽谂c宋應昌講學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程朱理學的立場,很難想象他們回去之后會用宋應昌的心學思想對光海君進行教育。而上一節(jié)中也論述了宣祖及其大臣柳成龍等從始至終都對宋應昌所論的“明德”“親民”等內容不以為然,直到最后還在批判宋應昌“不可與言學問”。這并非只是出于雙方之間學理尊尚之別,也不僅僅是在降民問題一事上的齟齬所致,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雙方在和戰(zhàn)大方針上的分歧。

        第二節(jié)中已經(jīng)提到,在宋應昌正式向朝鮮方面提出派遣人員與其講學的要求后,宣祖最初對此是極為拒斥的。然而四月五日,在朝鮮備邊司的請求之下,宣祖改變了態(tài)度,同意派遣人員前去與宋應昌講學。宣祖的態(tài)度之所以會發(fā)生轉變,原因在于備邊司在請求中提出“侍郞衙門嚴重,雖遠接使尹根壽,無進謁之時。若遣講官,與之論難相慣,則我國之情,不無因此語及之理”。也就是說,因為朝鮮方面的人員平時難以見到宋應昌,故而希望利用講學的機會,由參與講學的人員向宋應昌陳訴“我國之情”。此處所說的“我國之情”,即是指朝鮮方面希望明軍不要與日方進行和談,而是繼續(xù)對日軍發(fā)動軍事攻擊的愿望。

        伏見李提督移咨,欲先除咸鏡之賊,以絕侵襲之患,然后進取王京云。北路險遠,用兵不易,若先除此賊,后圖京城,為日必久,極為可慮。此意移咨宋經(jīng)略前,一以謝芻糧不繼之罪,一以陳從速進取之意。

        由于擔心明軍不肯直接向占據(jù)王京的日軍發(fā)動進攻,朝鮮備邊司向宋應昌發(fā)出咨文,一方面對朝鮮方面運輸糧草不力表示謝罪,另一方面催促宋應昌盡快向王京進軍。不過在此時,朝鮮方面雖已接到明軍內部開始出現(xiàn)厭戰(zhàn)情緒的消息,但宣祖似乎還不太相信宋應昌本人已傾向于主和?!缎鎸嶄洝酚涊d三月四日宣祖與臣下的對話云:

        上引見接伴使李德馨,調度使尹承勛,同副承旨李好閔?!萝霸唬骸按筌娤喑秩站茫Z餉已竭,將不能支吾。且軍中多有不利我國之言,張世爵等多有撤歸之計。”……上曰:“……予聞經(jīng)略欲與講和云,我國則已矣,天朝豈有此理?”……上曰:“大概節(jié)制在經(jīng)略,經(jīng)略若令進兵,則可為也;而劉員外自初有和議,可慮也。經(jīng)略若欲講和,其所以出來者何意?”

        此時宣祖雖對明軍的主和傾向表示憂慮,但他還認為宋應昌方面主和的主要是其幕下的參謀劉黃裳,而并非宋應昌本人。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鮮方面很快就確認了宋應昌主和的姿態(tài)。四月一日,朝鮮方面的左承旨洪進從義州宋應昌駐地來到宣祖駐處,帶回了宋應昌主和的明確消息。據(jù)《宣祖實錄》所記,宋應昌在駐地向洪進透露“近者倭奴悔罪求貢,其辭極哀,至于再三……約于四月初八日,盡還王子陪臣等,渠即回巢”,并表示自己打算接受日本的乞和,“差官勒領倭眾,卷還于關白處,受關白降書以回。方題本請旨,封關白為日本王,使之由寧波入貢”。盡管洪進聽聞宋應昌的意圖后表示朝鮮與日本之間有“萬世必報之仇”“不共戴天之義”,請求宋應昌與日本“決一死戰(zhàn)”,但宋應昌仍堅持認為“倭奴在你國,則固為百世之仇,在中國則亦是蠢蠢中一物。彼既乞降服罪,我不可不從”。宋應昌主和的消息讓朝鮮方面極為驚恐不安,以至于隨后宣祖本人欲親自前往宋應昌的駐地面見宋應昌,請求其向日軍發(fā)動進攻?!缎鎸嶄洝匪脑滤娜盏挠涊d中云:

        據(jù)此條所記,宋應昌拒絕了宣祖會面的請求,而朝鮮方面派出的官員也無法在宋應昌駐地見到其本人。并且宋應昌還在給其幕下的王君榮的信中批評朝鮮方面一味要求其進兵的做法是“遲誤我機,曲亂我心”,甚至責罵朝鮮君臣為“裔夷”。同條中還記載洪進向宣祖轉達了宋應昌的講學要求,而宣祖則如前文中所述,很不快地表示“遣講官,學異學而來耶?其言明德、親民等語,可知其為學也”。

        此條記載中還提到宋應昌的“書狀”,這應當是指宋應昌于同一天向宣祖發(fā)出的咨文。在這道咨文中,宋應昌首先說道自己派遣王君榮前去安興宣祖的駐地勸說朝鮮方面接受與日方和談的方針,在途中與前來義州欲面見宋應昌的宣祖相遇。王君榮先是勸說宣祖返回了安興,接著又繼續(xù)在安興努力勸說宣祖接受和談方針。然而就在宣祖的立場有所緩和的時候,朝鮮方面的大臣百余人卻集體在宣祖面前下跪并“齊聲號泣”,表示“不與賊共生”,宣祖在此情勢下也堅持一定要前去義州請求宋應昌進軍。對此宋應昌感到極為憤怒,在列舉了連日下雨道路泥濘、明軍中疾病流行、殘留日軍在數(shù)量上仍數(shù)倍于明軍等不利因素后,用激烈的言辭指責朝鮮方面“袖手旁觀,躁妄輕率”,自己不出一兵一卒,卻不顧明軍的損傷和本國人民所遭受的戰(zhàn)禍,一味要求明軍在沒有勝算的情況下向前方進軍。最后宋應昌威脅說,若朝鮮方面仍然堅持進攻日軍的要求,則明軍將堅守后方,任由朝鮮自己組織軍隊與日軍展開決戰(zhàn)。

        需補充指出的是,雖然宋應昌的這道咨文中沒有明言,但當時影響明軍繼續(xù)進攻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糧草補給方面的困難。在三月五日給明朝內閣大臣以及兵部尚書石星的信中,宋應昌便匯報了明軍因后勤保障不力而遭到嚴重削弱的問題:

        眾兵自渡江至今,菜肉鹽豉之類,無由入口;甲胄生虱,衣履破碎,一遇天雨,渾身濕透,相抱號泣。馬倒者且有一萬六千匹,兵士可知矣。

        而糧草補給問題的發(fā)生,在相當程度上要歸咎于朝鮮方面。這一點從上引《宣祖實錄》二月十九日的記載中朝鮮備邊司就糧草運輸不力向宋應昌道歉一事就可以看出。明軍遠道進入朝鮮作戰(zhàn),從一開始就在糧草補給方面面臨著很大的困難。除了從本國征集糧草運往朝鮮外,還需要朝鮮方面在糧草的供應和運輸方面給予協(xié)助。而朝鮮的大小官員卻逃避運輸糧草的任務,且經(jīng)常謊報儲備糧草的數(shù)量和運輸情況,導致明軍在糧草補給上不斷陷入窘境。還在一月份,明軍提督李如松就發(fā)出牌文,責備朝鮮方面的宰臣柳成龍、尹斗壽等“不以臥薪嘗膽為心、雪恥除兇注念,宴安私家,恣酒自樂,非惟邈慢天朝,抑且自欺國王,悖亂蔑教,殆有甚焉”,并表示若兩人再不積極籌運糧草,就要上奏朝廷將兩人正法。宣祖在接到牌文后,向尹斗壽表示:“我國之人不躬執(zhí)其勞,至以分給糧草為辱而不親,是何故也?”而尹斗壽則引咎說“臣在相位,不能檢敕故也”。到三月份,明軍中負責督運糧草的官員張三畏又向朝鮮方面抱怨朝鮮官員“恬不動念,不即輸運,瞞報于我,皆曰畢運”,造成明軍部隊中發(fā)生饑荒。在此前的二月份,朝鮮曾派遣尹斗壽前往平壤李如松駐地,匯報開城已儲備有糧豆各二萬石,請求李如松前往開城指揮明軍進兵,而李如松則根據(jù)其部將查大受的報告對此表示懷疑。宣祖在聽了尹斗壽對此事的匯報之后,很直接地表示:“開城糧豆四萬石見存之言,然乎?非但天將不信,予亦不信?!倍鴵?jù)同條記載,李如松還曾移文宋應昌,表示在明軍進入平壤之前,朝鮮方面曾稱平壤儲備有足夠支撐四十天的糧食,結果明軍進入后卻是“翌日糧盡”。由此可見,朝鮮方面為了讓明軍向前方進軍,甚至不惜謊報軍糧的儲備情況。為供應糧草一事,宋應昌前后多次向朝鮮方面發(fā)出咨文進行督責,以至于忍無可忍而杖責朝鮮官員,甚至想要將運糧不力的朝鮮官員處斬:

        六、結 語

        通過以上論述,本文對萬歷朝鮮之役期間宋應昌在朝鮮試圖傳播陽明心學一事的前后經(jīng)緯及其政治背景進行了考述。宋應昌在朝鮮傳播陽明心學的努力,絕非只是單純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或是思想家而想要將自己信奉的學說介紹到國外。作為明軍在朝鮮的最高指揮官,宋應昌在朝鮮的講學活動有著非常明確的政治意圖。當時宋應昌在朝鮮的實際地位甚至要超過朝鮮的國王,而宋應昌利用自己的地位,除了就處理降民問題一事而向朝鮮國王論述“明德”“親民”之外,還試圖以自己所信奉的心學思想來引導朝鮮的世子光海君,以期其將來即位成為國王之后能夠帶領朝鮮迎來中興。可以說,宋應昌在朝鮮的講學活動,是陽明心學在明朝之外一次極為罕見的、或許也是僅有的一次“外王”實踐。然而由于宋應昌與朝鮮方面在和戰(zhàn)問題上的深刻分歧等政治因素的影響,宋應昌的心學思想在朝鮮受到了徹底的拒斥。故而宋應昌在朝鮮講學一事,同時也是陽明心學與政治之間緊密關系的一個極好的例證。

        猜你喜歡
        外王世子講學
        銀齡講學,“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公民與法治(2022年9期)2022-09-20 03:23:46
        沐浴涵濡:群玉書院的講學探索與反思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5:48
        顛倒黑白的世子華
        韓國電影《思悼》的敘事特色分析
        劇影月報(2020年6期)2020-11-14 14:26:01
        張獻忠“江口沉銀”考古又有新發(fā)現(xiàn)
        《周易》謙道發(fā)微
        北方文學(2019年29期)2019-10-23 03:44:50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淺釋
        藝術評鑒(2017年19期)2017-11-13 21:31:04
        黃舒昺書院講學述論
        儒家思想的二重性
        《思悼》:一曲遲到的挽歌
        讀者欣賞(2016年1期)2016-01-20 11:34:40
        2021国产精品国产精华|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av | 色视频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黄色免费网站| 成 人 免 费 黄 色|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未成女年一区二区| 亚洲长腿丝袜中文字幕| 在线丝袜欧美日韩制服| 色综合中文字幕综合网| 伦伦影院午夜理论片| 台湾佬自拍偷区亚洲综合|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日本老熟妇乱| 在线精品国内视频秒播| 一区二区免费中文字幕|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 国模无码视频专区一区| 日韩人妻大奶子生活片|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国际无码中文字幕| 果冻蜜桃传媒在线观看| 噜噜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成在人网站av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二区在线| 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老少交欧美另类| 久久成人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色妞影院 | 久久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人妖视频国产| 人妻插b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第五页| 免费看黄在线永久观看| 999精品无码a片在线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