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花
摘? 要:科學育人觀強化了教師對英語教學的質量訴求、效益意識和創(chuàng)新動機,要求教師要意識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探究決定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立足課堂教學和教師素養(yǎng)兩大方面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教師不僅是英語教學的承載者、設計者和實施者,更應該自覺肩負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職責。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策略
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學自然也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自覺為學生創(chuàng)設人性化、趣味化和先進化的英語認知環(huán)境,以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成長。教師要立足學生學習方式、認知環(huán)境、學習效果的切實提升,積極探究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路徑,保質、保量地完成教書育人的時代職責,加深學生的英語認知。
一、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
教師積極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能夠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充分拓寬學生的知識范疇和文化視野,助力學生的課程學習和主體成長。在教學質量的保障下,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學習改變人生發(fā)展軌跡,進而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助力國家建設、服務社會大眾、維護社會和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二、影響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第一,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只有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體驗與求知動機。因此,教師要充分開發(fā)教學內容中的趣味元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認知興趣。
第二,教學主體的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是教學內容趣味性的開發(fā)者,也是教學過程人性化、誘導化、體驗化的創(chuàng)設者和實現(xiàn)者,自然也是學生積極認知的驅動者。另外,教師還是英語教學的主導者,也是影響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更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促進者。
第三,認知主體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是英語教學科學設計、高效實施的責任人,只有獲得學生的主體配合、積極思考,英語教學才會真正實效化開展。因此,教師要圍繞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需求和發(fā)展訴求科學開展英語教學,真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三、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科學措施
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是影響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而學生的知識積累、能力訓練和素養(yǎng)提高也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必要因素。
1. 立足英語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英語課堂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認知環(huán)境、認知過程和認知方式。因此,教師應該立足英語課堂,深入探究教學質量的提高策略。
(1)營造教學氛圍。
英語教學具有較高的情境性,因而需要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生的認知情緒、主體心理和情感體驗施加積極有益的影響,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交流動機和表現(xiàn)意識。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認知積極性和交流主動性,進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中設置自由表達板塊,開展“My future”的口語表達活動。每天安排三名學生依次進行自由演講或者直接朗讀內容,時間一般不超過五分鐘,鼓勵學生用英語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自由自在的語言表述。“My future”口語表達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語言推敲動機和主動表現(xiàn)訴求,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認知興趣、探究熱情和求知動機。這樣,教師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口語表達愿望和主體表現(xiàn)動機,又能幫助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語言信息,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和進取意識。
(2)開展課堂交流。
英語是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教師應該立足英語的交流功能去創(chuàng)設趣味化、人文化和表現(xiàn)性的課堂交流。這樣,學生會獲得盡可能多的實訓化認知機會,切實積累大量英語信息,進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統(tǒng)稱“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中的Section A 2e“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選擇一名學生扮演“Woman”,另一名學生扮演“Mary”,讓學生立足課文內容進行英語對話交流。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和表現(xiàn)意識,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實物模型或用彩色卡片代替實物,如“socks”“sweater”“shirt”“shoes”等,以提高學生在英語交流過程中的感官刺激和情感體驗。另外,為了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教師還可以將實物貼上價格標簽,給予學生良好的視覺沖擊和心理暗示,讓學生進行更加積極、主動的英語交流,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進而促進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3)實施電化教學。
教師不僅要立足教學氛圍和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還要積極采取電化教學,優(yōu)化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給予學生良好的三維信息刺激,促使學生進入大腦興奮、情緒激動和心理愉悅的良好學習氛圍中。這樣,學生能夠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活力和能動作用,助力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 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中的Section B 2b部分有一段劇本形式的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借此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情景劇的扮演活動,學生分別扮演Gretel,Hansel,Wife,Husband等人物角色。除此之外,還需要一個旁白進行輔助信息的有感情朗讀。為了優(yōu)化學生的課堂表演,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課堂情景劇扮演活動提供背景支持,以提升課堂情景劇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在“SCENE THREE”中,對話中提到了“月光”和“閃亮的石子”,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張月光下路邊的石子閃閃發(fā)亮的圖片,與對話內容和諧一致,相映成趣,助力學生的課堂情景劇表演。
2. 立足生本理念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習慣于立足教材內容去考量和實施教學方法,教學指向性較差。對此,教師要積極踐行生本理念,立足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求知動機去設計、開展英語教學,以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Section A前半部分,要求學生掌握“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方法。首先,教師要積極探尋和搜集本單元中的趣味元素,注意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認知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課件展現(xiàn)“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讓學生觀看英文版的視頻解說,借助趣味內容和英語解說刺激學生的認知興趣與求知動機,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自覺踐行科學育人觀,深入探究影響英語教學質量的相關因素,立足英語課堂教學和生本理念,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保質、保量地完成課程改革的使命。為此,教師要強化自身的育人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質量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沈光銀. 增強師生互動,提升英語教學質量[J].中學課程資源,2018(11).
[2]田欣靈. 雙向性-民主式師生互動對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的作用[J]. 中學生英語,2019(44).
[3]劉艷. 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6(32).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劉建蓉.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J]. 新課程學習(下),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