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陽泉盤合剪紙作為山西傳統(tǒng)剪紙的重要代表,內涵豐富、造型優(yōu)美,既有粗獷豪放的風格,同時也具有細膩淑雅的氣質。生肖作為陽泉盤合剪紙中重要的題材,一直都傳達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二者的結合不但豐富了盤合剪紙的吉祥寓意,同時也使生肖文化得以發(fā)展傳承。
關鍵詞:陽泉盤合;生肖;剪紙藝術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研究生實踐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民間十二生肖圖式的類型及流變研究”(SJCX20_1139)研究成果。
剪紙是中國民間最流行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形式,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又高于生活,既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美學思想,也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書寫著廣大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一、生肖文化
十二生肖是我國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文化之一。原始社會中,人類對自然界動物十分敬畏,將這些動物作為守護神圖騰進行崇拜,如華夏族的龍圖騰、伏羲氏族的蛇圖騰、炎帝部落的牛圖騰、彝族的虎圖騰等。東漢時期,王充在《論衡》中提出了將地支與十二個動物相結合的紀年方式。后來,人們開始將生肖作為一種寓意吉祥的符號,與人們的節(jié)令風俗結合起來,演變出了許多民間故事與傳說,如老鼠嫁女、玉兔搗藥、蛇盤兔等。這些都說明十二生肖早已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并影響著人們的生產(chǎn)與生活。
二、陽泉盤合剪紙的起源與發(fā)展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之上,是中華文明發(fā)源地之一。山西省四周山環(huán)水繞、中間盆地眾多,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也讓這里的古老民俗文化得以保留和發(fā)展。陽泉市地處太行山西側,是三晉大地的東大門,這里的文化與山西傳統(tǒng)文化同脈相連。陽泉民間剪紙就在這種古老而傳統(tǒng)的三晉文化的熏陶下孕育而生,經(jīng)久不衰,流傳至今。
陽泉民間剪紙形式多樣,題材豐富,窗花、鞋花、燈花等無所不有。這些不同的剪紙紋樣被廣泛地運用到人們不同的生活場景中,其中多作為婚喪嫁娶、祝壽慶生、節(jié)日慶典等民俗活動的裝飾品。盤合是陽泉剪紙中最典型的一種大型的團花,其形式多為窗花與被花,在新婚前裝飾張貼在洞房中,用來增添吉祥喜慶的氛圍和表達對新婚夫婦的美好祝愿,是山西陽泉婚嫁喜慶必備品,具有鮮明的本土特色。盤合的名字來源于伏羲女媧的傳說故事,在遠古天地洪荒之時,世上只剩伏羲和女媧兄妹二人,為了繁衍后代,二人相約將一對石磨盤分別從山上的不同地點滾下山,如果兩個石磨盤最后相結合,那么二人就結為夫妻。天意使然,兩塊石磨盤滾落山底后奇跡般地結合一體,二人也因此結為了夫妻,人類文明就此誕生,盤合之名也由此而來。盤合還俗稱“月廓”,指的是月亮的輪廓,圓形的團花剪紙象征滿月,貼在洞房的窗戶上,宛如明亮的滿月掛在窗前,而月下的新人情投意合,恩愛幸福,此時這月廓就代表了新婚夫妻的美滿愛情。圓形的滿月搭配方形的窗戶,方圓結合,形成了“月廓”。盤合的題材豐富多樣,為了將剪紙表現(xiàn)得喜慶吉祥、紅火熱鬧,整個盤合重點強調“全”和“滿”字,即將大千世界中寓意吉祥的花鳥魚蟲、山川河流等都表現(xiàn)出來,突出圓滿完美。盤合剪紙在婚嫁中的應用也各有不同,如初婚多剪“龍鳳呈祥”“蛇盤兔”“蓮子八寶”等,俗語謂:“蛇盤兔,必定富”,寓意百年好合,吉祥富貴,多子多福;再婚多剪“豬吃柿子”和“如意與剪刀”的組合團花,俗稱“諸事如意堅固,兩口必定守到頭”;若婚者父母在堂,盤合剪紙中就不能出現(xiàn)琵琶、葫蘆、芭蕉扇,因俗語說“琵琶葫蘆芭蕉扇,扇走公婆留下漢”。
三、生肖盤合剪紙的藝術特色
(一)生肖盤合的構成形式及造型特點
盤合剪紙中最為常見的題材就是吉祥生肖,其內容多為不同的多個生肖與各種吉祥紋樣組合而成的生肖團花剪紙。這些吉祥生肖和吉祥紋樣多是通過象征、諧音、比喻等手法來表現(xiàn)的,如“喜上梅梢”“花開富貴”“連年有余”等都是將象征富貴如意的吉祥紋樣與生肖圖式進行融合,既豐富了寓意意蘊,同時也加強了畫面表現(xiàn)力。紛繁復雜的造型組合還講究方圓、疏密、大小等對比關系,使整個畫面不僅具有節(jié)奏感,而且繁而不亂、井然有序。生肖盤合剪紙的構圖形式基本都是圓形,且多為同心圓分層結構、米字形對稱結構、多角向心對稱結構等,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吉祥紋樣和內容。盤合外形輪廓有齊邊、鋸齒紋、波浪紋、花瓣紋、錢幣紋,還有通過抽象表現(xiàn),形成不規(guī)則的條紋等吉祥紋樣。盤合的四角用角花作為裝飾,形成外方內圓,天方地圓的結構。如在陽泉郊區(qū)范翠娥的《十二生肖》盤合中,同心圓式的構圖將整個盤合分為了五層,中心第一層是五個錢幣紋組成的菱形式紋樣;第二層用花朵蝠紋與中心的貫錢紋搭配組成“福壽雙全”紋樣,也與第三層紋樣相連接;第三層是十二個圓環(huán)環(huán)繞著的生肖圖式,生肖造型粗獷簡約,有的甚至只剪出外形輪廓;第四層是“喜鵲登梅”“喜上眉梢”的紋樣;最外層則是寓意“富貴不斷頭”的吉祥回紋。盤合內的每一層紋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呼應、有疏有密,搭配四個角花,形成中心方、中間圓、外圍方的節(jié)奏感,總體上使整個畫面井井有條、富有變化而又和諧統(tǒng)一。
陽泉的剪紙造型粗獷簡煉、古樸厚重,生肖盤合剪紙同樣有著粗獷渾厚的特點,屬于典型的北方剪紙風格。如今盤合的內容和形式也與時俱進,變得越來越豐富多樣,其造型也更加細致圓潤,形成了粗中有細,細中藏拙的特點。盤合中十二生肖單體動物的刻畫,造型粗獷,不拘于細節(jié),多運用夸張、變形等手法和靈動自然的線條將生肖動物的動態(tài)神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所表現(xiàn)的生肖重神而不重形。技法上多采用陰刻與陽刻相結合的方式,使生肖主體和裝飾紋樣之間錯落有致、相互呼應。如在陽泉礦區(qū)荊銘善的“龍鳳呈祥”盤合中,龍和鳳的形象看似簡約稚拙,實則充滿氣韻和活力。龍的身形蜿蜒,內部僅用細密的月牙裝飾鱗片,龍頭下沉與盤合底部的龍珠互動形成“龍戲珠”的畫面,龍角、龍爪、龍尾、龍須都刻畫得十分尖銳,雖然不過于裝飾其他紋樣,但整個龍的神態(tài)顯得尤為威武,豪放剛健,極具張力。而鳳身形優(yōu)美,內部僅用長鋸齒紋表示羽毛,鳳尾飛舞擺動,鳳頭上揚與盤合中心的“喜上眉梢”紋樣互動,使整個鳳的形象優(yōu)雅靈動。再搭配周圍的纏枝紋,整個盤合呈現(xiàn)出一派富貴喜慶之景。
陽泉的剪紙藝人們大多是農(nóng)村婦女,文化程度不高,更不懂相關的美術知識,僅僅只是通過歷代相傳的手藝,再結合自己對剪紙的感悟和理解,形成了樸實而自由的創(chuàng)作手法。她們善于觀察生活,抓住生活中大小事物的本質特點,再結合自己的審美情趣,使她們對生肖盤合造型藝術的處理各有千秋。她們將個人情感融入到生肖盤合剪紙中,賦予其深刻的意蘊和內涵。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以感性代替理性,讓盤合生肖的物像隨著自己當時的心境和情緒來進行變化組合,使整個作品表現(xiàn)出強烈的粗狂美和質樸美。
(二)生肖盤合的藝術內涵
生肖盤合剪紙造型獨特,裝飾性強,地方特色濃郁。盤合除了被賦予民俗節(jié)日的美好祝福外,其內部的生肖造型也有對應的吉祥寓意。生肖鼠是生肖之首,鼠在剪紙中象征富貴和生育繁榮,盤合中的鼠多與瓜果組合形成“老鼠偷葡萄”等題材,寓意生生不息、富貴如意。生肖牛則象征辛勤勞作,盤合中的牛多與植物花卉搭配組成“春牛盤合”題材,寓意來年能夠順風順水,豐衣足食。生肖虎是力量與雄壯的象征,盤合中的虎常與牡丹紋樣組合形成“虎王牡丹”,形象圓潤可愛,寓意吉祥富貴,但有時盤合生肖虎也表現(xiàn)為威嚴的“鎮(zhèn)宅虎”形象,寓意鎮(zhèn)宅辟邪。生肖兔多喻陰,盤合中常出現(xiàn)“兔子吃石榴”“玉兔搗藥”“蛇盤兔”等題材,寓意多子多福。生肖龍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圖騰,是人們心中的祥瑞神獸,龍在盤合剪紙中寓意豐富,內涵深刻,多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等紋樣,象征婚姻幸福美滿、護生禳災等。生肖蛇象征財富與幸福,盤合中多將蛇與兔組成“蛇盤兔”題材。生肖馬是陽剛正直的象征,盤合剪紙中馬多表現(xiàn)為“馬上封侯”“馬上富貴”寓意財運官運亨通。因羊同“祥”,民間剪紙中生肖羊象征吉祥,題材多為“三羊開泰”“五羊銜谷”的組合羊形象。生肖猴是生肖中最具有靈性的生肖動物,盤合剪紙中猴子多與壽桃搭配為“猴吃桃”形象,寓意長壽,猴子還多與馬和羊組合成為“馬上封侯”“猴跑羊”形象,寓意吉祥發(fā)達。生肖雞是辟邪趨暗的陽物,雞還同“吉”,盤合中雞與不同的吉祥花卉紋樣組合成為“錦雞富貴”,寓意吉祥富貴,與蓮花娃娃組合成為“抓雞娃娃”,寓意護生、求子求福。生肖狗作為人類的看家護院的伙伴,是忠誠與勇敢的象征,盤合剪紙中,多以單個憨態(tài)可掬的形象出現(xiàn),與貫錢紋搭配,寓意旺財、富貴、守護。生肖豬被稱為是“財富之神”,豬同“珠”,象征財富,盤合中的“珠光寶氣”剪紙就是以生肖豬為主體,在山西方言中,豬諧音“ju”,同“聚”,寓意聚財,剪紙中也多將豬與聚寶盆結合組成“豬馱聚寶盆”形象,寓意吉星高照、富貴滿門。陽泉生肖盤合剪紙中最常見的紋樣就是將豬、柿子、如意、剪刀四種圖式組合在一起作為盤合的主要裝飾紋樣。運用不同的諧音,豬同“諸”,柿同“事”,剪刀則象征“堅固”,寓意“諸事如意堅固”,與本地俗語“諸事如意堅固,夫妻必定到頭”相呼應。
四、結語
陽泉生肖盤合剪紙通過歷代勞動人民的發(fā)展與傳承,不斷充實飽滿,成為大眾喜聞樂道的民俗藝術題材,更成為了民間剪紙藝術中獨具特色的瑰寶。它不僅體現(xiàn)了陽泉剪紙藝人質樸淳厚的審美思想和創(chuàng)作觀念,更凝聚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與向往。一幅幅吉祥喜慶的生肖盤合,恰如一朵朵魅力多姿的藝術之花,在浩瀚的民間藝術長河中綻放得絢麗多彩,永不凋零。
參考文獻:
[1]喬曉峰.中陽剪紙高級教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2]張余,朱振武.山西民俗[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
[3]吳裕成.中國生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4]梁盛萍.平定盤合文化價值及其保護傳承[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6(1):22-26.
[5]岳小紅.談平定剪紙藝術[J].美術界,2012(3):84.
作者簡介:張城瑋,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間藝術圖式的當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