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孜敏
(甘肅省景泰縣第四小學,甘肅 景泰)
語言文字是我們在社會中與人交流的基礎(chǔ)。我們在社會交往中會發(fā)現(xiàn),解決同一個問題因為表達方式不同,最終的結(jié)果也是不一樣的。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同。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更容易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結(jié)果。語言作為語文的一部分,在實際生活中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每一個教師都想要達到的目的。語言是學生與別人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條件,學好語言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在生活中,如果學生想要獲得良好的語言交流能力,必須要學好語文。語文教師要傳授給學生豐富的語文知識,并進行相應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語言能力和與人交流的技能。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分為教師傳授和學生自主學習兩種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提倡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語文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chǔ)、學習特點和教材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shè)計。語文教學設(shè)計主要包含基礎(chǔ)知識的傳授、語言文字的應用和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以基本的拼音教學、生字教學、詞語教學與應用為主要教學目標,學生能力提高方面分為閱讀能力的提高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語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通過怎樣的教學手段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最后要獲得一個怎樣的教學效果?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認真思考。有的教學內(nèi)容需要教師仔細講解,有的教學內(nèi)容需要學生小組合作或者獨立完成。總而言之,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互動來完成。不論哪一種教育教學方式,都是以讓學生掌握知識為目標。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導者,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他們在課堂中的目標是一致的。學生為了更好地掌握新知識,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師生需要共同努力。
語文教學設(shè)計要以學生為主,語文課堂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學生,教師必須設(shè)計能讓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對新知識進行理解,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的引導也很重要,在設(shè)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連接時,必須保證過渡要自然。我們評價一節(jié)語文課是否成功的標準是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和對教學目標的掌握程度。
語文教師在教學前對學生學情的了解有助于開展教學工作。有的語文教師認為學生只有考試成績特別高,語文功底才算扎實;而有的教師則認為學生只要能夠達到一定的分數(shù),就算優(yōu)秀,關(guān)鍵是使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呢?不同的語文教師做法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書面成績,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測試;有的語文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經(jīng)常帶領(lǐng)學生了解語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知識的來源;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反復布置同一知識的作業(yè),讓學生不厭其煩地去寫、去背,反反復復,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反而讓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有的教師幫助學生去整理知識中的易錯點,讓學生通過改正自己的錯誤來提高成績,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成績,教師不能只依靠讓學生反復地抄寫背誦,而是應該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最終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習語文知識應該是一個快樂的過程,教師千萬不能讓學生感覺到這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有的學生語文書面成績高了,但是不會用語言去表述,而有的學生雖然說考試成績不是特別理想,但是他能夠經(jīng)常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并且在課堂活動中表現(xiàn)得十分踴躍。這樣的學生語文能力同樣是很強的,所以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語文成績,對學得好的進方進行鼓勵,對學得不好的地方,找出原因,分析原因,及早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鞏固他們的語文學習成果。
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xiàn)著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有條理,與人交流時語言風趣幽默;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默默不語,生活中也沉默寡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教師點名提問就回答,教師不問就不舉手,不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針對這些情況,教師應該深入分析原因。鼓勵那些沉默的學生在課堂上要積極發(fā)言,積極加入學習活動當中。只有學生都積極地加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的課堂才會顯得充滿活力。在語文課堂上,對于一些不愛發(fā)言的學生,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長,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激勵,讓他們積極發(fā)言,展現(xiàn)自我。經(jīng)常受表揚的學生都會有所進步,只要教師表揚得當,學生在課堂上就會表現(xiàn)得特別活躍,進而讓整個課堂都充滿活力。有時候,語文教師的心情會直接影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上語文課前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走進課堂,教師就要向?qū)W生展現(xiàn)自己陽光、積極、快樂的一面。學生對教師的情感是十分關(guān)注的。如果教師今天上這一節(jié)課時心情不好,那么學生在這一節(jié)課中的學習效果也是不好的;教師如果在上課時情緒激昂,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熱情,就會受到感染,每一個學生都會踴躍地參加課堂活動,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就會十分好。同時,語文教師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學生往往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在作文中。教師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緒有波動,就要積極與學生溝通,化解學生心中的郁結(jié),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觀。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讓學生知道學習語文的重要性。無論是在生活當中還是在學校當中,我們都離不開語文。在語文課堂中,語文知識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圖片、動畫、視頻是語文呈現(xiàn)的主要形式。為了讓小學生學好語文,教師必須設(shè)計有趣的活動。首先要確定活動的計劃、活動的內(nèi)容,告訴學生活動的流程和學生需要注意的事項。沒有細節(jié),我們的活動就沒有辦法進行,要讓學生明白一個教學活動的意義是什么,主要流程是什么,參與這個活動能給他們帶來什么。比如說兩個人離得比較遠,一個人做動作,另外一個人遠遠地看,但是他容易不明白對方要表達什么。如果用語言文字表述自己的想法,對方一定會明白我們想要干什么,我們需要什么。
小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習語文知識之外,還要做好課外語文學習。學生在課外可以對語文知識進行預習、鞏固,加深理解和記憶。如預習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預習的時候,學生應該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用筆畫住記下來,在課堂上就可以通過聽教師講解或者向教師提問來解決自己在預習中產(chǎn)生的疑問。學生在課外還可以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鞏固基礎(chǔ)知識。聽,就是聽一聽別的同學是怎么讀課文,怎么朗讀詩詞的,通過聽來欣賞課文;說,就是說一說自己今天在課堂上學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自己今后碰見這樣的事有什么辦法;寫,就是讓學生對生字、生詞、短語、句子、段落的抄寫,也包括自己對課堂學習的反思來加深記憶。
根據(jù)學生的年段,教師要指導他們閱讀相關(guān)的書籍。通過閱讀書籍,促使學生積累語文知識。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來推薦他們閱讀哪些書籍。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他們?nèi)Ξ嫵鲆恍┯杏玫脑~語,畫出其中精美的語句,通過背誦和抄寫的方法來加深記憶。學生要學好語文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語文學得好的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懂得每一天的閱讀會給自己帶來收獲。如說通過閱讀,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通過閱讀,可以知道不同地域的風俗民情??傊喿x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想知道的知識。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jù)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shè)計最有效的教學設(shè)計,選擇最符合學生發(fā)展特點的教學手段。不論選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最新的教育模式,還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jié)合的教育模式,只要能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就可以。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促使他們在課堂中積極參與活動。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教學設(shè)計配合教師完成課堂教學。課外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習慣來選擇合適的預習或鞏固的方式。在閱讀方面,學生通常需要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積累其中的字詞、語句、段落,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只要學好語文,不論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夠很快地融入社會當中,能夠快速地和周圍的人進行交流。學生學好語文,不僅能夠拓展思路,還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