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林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取決于他受到了什么樣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是告訴孩子“你應該……”“你要……”而是告訴孩子你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孩子知道怎樣去做與懂得為什么這樣做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前者代表行為,后者代表行為背后的原則。道德上的成長會使正確的原則、法規(guī)成為孩子們內(nèi)化的價值觀和內(nèi)在驅(qū)動力,然后潛移默化地去約束自己的行為。
葉圣陶先生提出,教育就是習慣的養(yǎng)成,而德育就是養(yǎng)成學生求善的習慣。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德育工作的效果。新型的師生的關系倡導: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教師和學生之間應當形成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亦師亦友的關系。
有效德育工作的關鍵,是改變教師和家長的觀念,營造書香校園、書香社會,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如果一個孩子熱愛讀書,那么他就會在書里找到生活的榜樣,書中的道理也就成了他人生坐標的一部分。
有效的德育工作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做好德育工作,讓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也成為一個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人。德育工作的探究一直在路上。
作者單位:陜西省神木市第七小學